強攻,等降。
李信琢磨著這句話,什麽意思,都強攻了還要等對麵投降?
難不成相邦大人在趙國還有人?
李信看了一眼身旁的白弈,沉聲說道:
「若是相邦大人有把握讓趙國亂起來,末將認為沒必要強攻。」
有人嗎?
白弈搖搖頭,趙國如今被重用的就幾個個,哪來他的人。
不過沒有不代表不能等降。
出發之前,他已經把郭開放了出來。
給了塊地,給了虛職,隻不過並沒有放走,好吃好喝的養在了秦國鹹陽。
郭開為何上位,他懂上麵人的心思,知道怎麽才能討好上司。
他為了討好白弈,肯定會給趙國的官員寫信、勸降。
郭開作為趙國前任相邦,手下的狗腿子自然不會少,到時候強攻之下,帶著人來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說不定還有其他效果,內心本就動搖、畏懼死亡的人,自會隨大流,投降於秦。
心中立場不堅定的人太多,很容易被帶跑偏,這也是為什麽要摸黑白弈,摸黑秦國的原因。
「這次看你表現了,趙國的地理位置不錯,好好加油。」
看了一眼李信,白弈鼓勵一般說道。
「明白,有成絕不會辜負相邦大人期望。」
李信抬手抱拳再一次保證,他現在也壓力頗大,趙國,蒙武打了那麽久都沒有拿下,如今他接手……
李信的確自大,但他並不認為自己能超越蒙武,蒙武雖說沒有什麽大的戰績。
但那可是在齊國最巔峰的時候,在五國伐齊之前,奪了齊國九城,光是這一點就要比他強的很多。
自大不代表沒有自知,和誰比,比誰強,李信心裏還是知道的。
何況經過那次大敗,李信已經沒了多少自傲,學會了如何正視自己。
……
趙國麵對秦國的討伐,並沒有坐以待斃,代王嘉親自下場招兵,前前後後招了兩萬民兵,多大事青壯年。
如今真正的平民隻剩下了八萬,八萬養活三萬前線士兵,放在科技發達的時候可以,並不困難。
但這裏……
不行,就算墨家在牛逼也不行。
代王嘉並沒有考慮後援問題,這並不怪他,因為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趙國也時長不管後援,隻管前線打仗。
能打過就打,打不過也得出去硬剛。
趙國一些有眼力見的官員連連歎息,代王嘉是個不錯的君王,也嚐試和之前的君王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依然沒什麽改變。
不把經濟當迴事,遲早會出弊端。
他們嚐試讓代王嘉改變想法,和秦國談和,撤離中原,去匈奴地界養精蓄銳。
但代王嘉沒有猶豫,依然選擇和秦國打。
得到這個結果,他們生出了換個王的想法。
但他們沒有這麽做,他們無奈,也無可奈何。
這是他們自己選的王,而且趙國大部分百姓很喜歡代王嘉永遠反抗的精神,他有很多追隨者。
「百姓不懂,趙嘉也不懂,趙國不滅還等什麽?」
四個官員聚在一起,商討著如何最大程度的保住百姓,有人忍不住罵了一句。
「沒辦法,趙國向來如何,我們都七十有餘才被重用,足以見得趙國的製度有問題。」
另外一個官員搖搖頭,歎息一身,語氣充滿了無奈。
「趙嘉還給我們扣上了反賊的帽子,若不是大敵當前,怕是要清算我們了。」
又一人
苦笑著說道,他眼中含著淚花,聲音都有些顫抖。
自己國家的王,還是自己推選出來的,現在卻給自己扣上了反賊的帽子,他們能不難受嗎?
如何保住更多的百姓,這是個問題。
他們四人作為趙國老人,知道秦國並不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惡魔。
他們現在擔心的是,趙國極力反抗秦國,誰知道白弈會不會以此立威,威脅燕,楚,齊三國。
商量了半天,四人也沒有一個結果,話題又迴到了代王嘉身上。
「趙國要毀了。」
歎息聲此起彼伏,他們比誰都想保住趙國,但年紀大了,權力不夠,無能為力。
三人罵了足足一刻鍾,坐在角落的從來沒有發言的中年男子忽然抬起頭,輕聲說道:
「萬一真的有希望呢?」
三人愣了一下,相互看了看,眼神中泛起了一絲希望,不過很快就被淹沒,隻是不停的念叨著:
「萬一真的有希望呢。」
他們也希望趙國能挺過這次難關,他們也知道希望極其渺茫。
中年男子站了起來,聲音極其嚴肅:
「秦國這次伐趙不過隻有三萬人,伐楚的隻有十萬人。」
「天下不歸秦,則歸楚,楚國作為雄霸中原,能與晉,秦爭霸,定然有機會反擊秦國。」
「楚王不是傻子,定然會支援。」
「若是我們能說動齊國,我們四國萬眾一心,又怎麽會怕那強秦,他終究隻是一國。」
中年人語氣激動,壓製著內心的憤怒。
或許吧。
三個老者對視一眼,默默點了點頭,或許這是一個空口號,但終究是可以激勵人心的。
「如今缺的是糧食,百姓隻有幾萬,很難供應上來。」
「沒錯,讓那些小崽子都出去種地,能多一個是一個。」
「趙國是存是滅,就看這一次了。」
三人站了起來,依次向外走去,留下中年人一個待在屋內,遠遠的,聲音傳入耳中:
「都老了,該出去活動活動了,我記得上次麵對秦國還在趙奢將軍反擊秦國。」
「上一次我們能打敗秦國,這次一樣行,我們定能將秦國打迴去找娘喝奶。」
「哈哈哈哈。」
蒼老的笑聲傳入耳中,中年人臉上出現一絲澹笑,也緩步來到門外,仰頭看了看天。
今日的天氣不太好,黑雲遍布,遮住了太陽,看不到一絲光明,時不時有雷聲響起,一聲聲雷吼,似乎寓意著將來到來的災難。
「萬一真的贏了呢。」中年人眼睛眯了眯,低聲滴咕了一句。
……
秦軍駐紮在距離趙國的六裏遠的地方,趙國城牆上清晰可見的幾個士兵在威嚴肅穆的站著,手上的長槍泛著一絲寒光。
「黑雲壓城城欲摧。」白弈看著趙國,輕聲感歎。
「相邦大人依舊啊,蒙武佩服。」
身後,蒙武的笑聲傳入耳中,緊接著他來到白弈身旁站下,看了看天邊的雲朵,點點頭:
「的確是黑雲壓城啊!」
「佩服什麽,這可不是一個好詞。」看了一眼蒙武,白弈輕聲道。
不是好詞?這麽有畫麵感的句子,居然不是好詞?
蒙武看了看白弈,有些不相信。
「甲光向日金鱗開。」白弈又悠悠補充了一句。」
白弈想看看趙國的人全部反抗的壯觀,卻又希望這些人直接投降。
不是怕打不過,隻是覺得到時候下不去手就尷尬了。
一個很難抉擇。
白弈搖搖頭,沒有多想,收迴了目光。
「李信。」
身後李信快步跑了過來:
「末將在。」
「準備準備吧,準備強攻。」
「末將領命。」
……
強攻,三萬秦銳士的進攻下,趙國死傷慘重,僅僅一日的時間就損失了三千人。
而秦國不到三百,整整十倍的差距,讓代王嘉一時間不敢相信。
秦趙兩國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代王嘉並不敢相信,自己群裏組織下的民兵,居然如同草芥一樣,沒有給秦國造成了一絲威脅。
這是什麽!?
代王嘉有些崩潰,明明自己努力過了,還是打不過秦國。
一定是軍隊出了問題。
代王嘉依然沒有考慮到秦趙兩國本質上的差距,將目光鎖定在了軍隊內的將軍上。
情況緊急,並沒有選擇去核實,代王嘉立刻下令罷免大將軍,自己親自率軍迎戰秦國。
有了代王嘉的加入,趙國也振奮了一次軍心,反擊起的力度也大了不少,但依舊難以與秦國對抗。
這一天,秦國突然停下了攻擊,代王嘉心中正疑惑之時,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發生了。
六個中級官員居然帶著四百多個百姓,投降了?
城牆之上的代王嘉,滿眼不可思議的看著腳下,不知怎麽出城的百姓。
投降!
代王嘉很快反應過來,眼睛中伸出了怒氣與殺意。
你們怎麽敢的!
沒有給他過多思考的時間,代王嘉連忙下令殺了下麵的官員與百姓。
他絕對不能看著自己人成為敵人,給趙國帶來更多的威脅,還不如直接殺了。
心疼歸心疼,但現在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
代王嘉下令了許久,也沒有箭射出,他看了看,周圍的士兵低著頭,並沒有要進攻的意思。
「為什麽不……」
質問的話戛然而止,代王嘉似乎明白了什麽,搖搖頭,歎了口氣,沒有逼他們做決定。
對自己家人動手……
代王嘉怒視著不遠處的秦軍,心中想要直接出門迎戰的心思都有了。
白弈接納了這些投降者,一視同仁,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好吃好喝的養了起來。
有了第一批投降者,還受到這麽好的待遇,上麵的士兵都有些羨慕。
更羨慕的則是一些已經完全認為趙國會敗的,隨時想著逃跑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官員。
帶走四百人就有這麽好的待遇,要是我發揮一下自己的口才,多帶點人過去,會不會再混個官當當?
這些官員第一次感覺,自己平時眼中的垃圾,居然還有這種作用。
作為一個官員,三寸不爛之舌是基本,說動一些沒有什麽知識水平的平民並不困難。
所以他們蠢蠢欲動,準備偷偷摸摸的大幹一場。
……
李信琢磨著這句話,什麽意思,都強攻了還要等對麵投降?
難不成相邦大人在趙國還有人?
李信看了一眼身旁的白弈,沉聲說道:
「若是相邦大人有把握讓趙國亂起來,末將認為沒必要強攻。」
有人嗎?
白弈搖搖頭,趙國如今被重用的就幾個個,哪來他的人。
不過沒有不代表不能等降。
出發之前,他已經把郭開放了出來。
給了塊地,給了虛職,隻不過並沒有放走,好吃好喝的養在了秦國鹹陽。
郭開為何上位,他懂上麵人的心思,知道怎麽才能討好上司。
他為了討好白弈,肯定會給趙國的官員寫信、勸降。
郭開作為趙國前任相邦,手下的狗腿子自然不會少,到時候強攻之下,帶著人來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說不定還有其他效果,內心本就動搖、畏懼死亡的人,自會隨大流,投降於秦。
心中立場不堅定的人太多,很容易被帶跑偏,這也是為什麽要摸黑白弈,摸黑秦國的原因。
「這次看你表現了,趙國的地理位置不錯,好好加油。」
看了一眼李信,白弈鼓勵一般說道。
「明白,有成絕不會辜負相邦大人期望。」
李信抬手抱拳再一次保證,他現在也壓力頗大,趙國,蒙武打了那麽久都沒有拿下,如今他接手……
李信的確自大,但他並不認為自己能超越蒙武,蒙武雖說沒有什麽大的戰績。
但那可是在齊國最巔峰的時候,在五國伐齊之前,奪了齊國九城,光是這一點就要比他強的很多。
自大不代表沒有自知,和誰比,比誰強,李信心裏還是知道的。
何況經過那次大敗,李信已經沒了多少自傲,學會了如何正視自己。
……
趙國麵對秦國的討伐,並沒有坐以待斃,代王嘉親自下場招兵,前前後後招了兩萬民兵,多大事青壯年。
如今真正的平民隻剩下了八萬,八萬養活三萬前線士兵,放在科技發達的時候可以,並不困難。
但這裏……
不行,就算墨家在牛逼也不行。
代王嘉並沒有考慮後援問題,這並不怪他,因為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趙國也時長不管後援,隻管前線打仗。
能打過就打,打不過也得出去硬剛。
趙國一些有眼力見的官員連連歎息,代王嘉是個不錯的君王,也嚐試和之前的君王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依然沒什麽改變。
不把經濟當迴事,遲早會出弊端。
他們嚐試讓代王嘉改變想法,和秦國談和,撤離中原,去匈奴地界養精蓄銳。
但代王嘉沒有猶豫,依然選擇和秦國打。
得到這個結果,他們生出了換個王的想法。
但他們沒有這麽做,他們無奈,也無可奈何。
這是他們自己選的王,而且趙國大部分百姓很喜歡代王嘉永遠反抗的精神,他有很多追隨者。
「百姓不懂,趙嘉也不懂,趙國不滅還等什麽?」
四個官員聚在一起,商討著如何最大程度的保住百姓,有人忍不住罵了一句。
「沒辦法,趙國向來如何,我們都七十有餘才被重用,足以見得趙國的製度有問題。」
另外一個官員搖搖頭,歎息一身,語氣充滿了無奈。
「趙嘉還給我們扣上了反賊的帽子,若不是大敵當前,怕是要清算我們了。」
又一人
苦笑著說道,他眼中含著淚花,聲音都有些顫抖。
自己國家的王,還是自己推選出來的,現在卻給自己扣上了反賊的帽子,他們能不難受嗎?
如何保住更多的百姓,這是個問題。
他們四人作為趙國老人,知道秦國並不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惡魔。
他們現在擔心的是,趙國極力反抗秦國,誰知道白弈會不會以此立威,威脅燕,楚,齊三國。
商量了半天,四人也沒有一個結果,話題又迴到了代王嘉身上。
「趙國要毀了。」
歎息聲此起彼伏,他們比誰都想保住趙國,但年紀大了,權力不夠,無能為力。
三人罵了足足一刻鍾,坐在角落的從來沒有發言的中年男子忽然抬起頭,輕聲說道:
「萬一真的有希望呢?」
三人愣了一下,相互看了看,眼神中泛起了一絲希望,不過很快就被淹沒,隻是不停的念叨著:
「萬一真的有希望呢。」
他們也希望趙國能挺過這次難關,他們也知道希望極其渺茫。
中年男子站了起來,聲音極其嚴肅:
「秦國這次伐趙不過隻有三萬人,伐楚的隻有十萬人。」
「天下不歸秦,則歸楚,楚國作為雄霸中原,能與晉,秦爭霸,定然有機會反擊秦國。」
「楚王不是傻子,定然會支援。」
「若是我們能說動齊國,我們四國萬眾一心,又怎麽會怕那強秦,他終究隻是一國。」
中年人語氣激動,壓製著內心的憤怒。
或許吧。
三個老者對視一眼,默默點了點頭,或許這是一個空口號,但終究是可以激勵人心的。
「如今缺的是糧食,百姓隻有幾萬,很難供應上來。」
「沒錯,讓那些小崽子都出去種地,能多一個是一個。」
「趙國是存是滅,就看這一次了。」
三人站了起來,依次向外走去,留下中年人一個待在屋內,遠遠的,聲音傳入耳中:
「都老了,該出去活動活動了,我記得上次麵對秦國還在趙奢將軍反擊秦國。」
「上一次我們能打敗秦國,這次一樣行,我們定能將秦國打迴去找娘喝奶。」
「哈哈哈哈。」
蒼老的笑聲傳入耳中,中年人臉上出現一絲澹笑,也緩步來到門外,仰頭看了看天。
今日的天氣不太好,黑雲遍布,遮住了太陽,看不到一絲光明,時不時有雷聲響起,一聲聲雷吼,似乎寓意著將來到來的災難。
「萬一真的贏了呢。」中年人眼睛眯了眯,低聲滴咕了一句。
……
秦軍駐紮在距離趙國的六裏遠的地方,趙國城牆上清晰可見的幾個士兵在威嚴肅穆的站著,手上的長槍泛著一絲寒光。
「黑雲壓城城欲摧。」白弈看著趙國,輕聲感歎。
「相邦大人依舊啊,蒙武佩服。」
身後,蒙武的笑聲傳入耳中,緊接著他來到白弈身旁站下,看了看天邊的雲朵,點點頭:
「的確是黑雲壓城啊!」
「佩服什麽,這可不是一個好詞。」看了一眼蒙武,白弈輕聲道。
不是好詞?這麽有畫麵感的句子,居然不是好詞?
蒙武看了看白弈,有些不相信。
「甲光向日金鱗開。」白弈又悠悠補充了一句。」
白弈想看看趙國的人全部反抗的壯觀,卻又希望這些人直接投降。
不是怕打不過,隻是覺得到時候下不去手就尷尬了。
一個很難抉擇。
白弈搖搖頭,沒有多想,收迴了目光。
「李信。」
身後李信快步跑了過來:
「末將在。」
「準備準備吧,準備強攻。」
「末將領命。」
……
強攻,三萬秦銳士的進攻下,趙國死傷慘重,僅僅一日的時間就損失了三千人。
而秦國不到三百,整整十倍的差距,讓代王嘉一時間不敢相信。
秦趙兩國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代王嘉並不敢相信,自己群裏組織下的民兵,居然如同草芥一樣,沒有給秦國造成了一絲威脅。
這是什麽!?
代王嘉有些崩潰,明明自己努力過了,還是打不過秦國。
一定是軍隊出了問題。
代王嘉依然沒有考慮到秦趙兩國本質上的差距,將目光鎖定在了軍隊內的將軍上。
情況緊急,並沒有選擇去核實,代王嘉立刻下令罷免大將軍,自己親自率軍迎戰秦國。
有了代王嘉的加入,趙國也振奮了一次軍心,反擊起的力度也大了不少,但依舊難以與秦國對抗。
這一天,秦國突然停下了攻擊,代王嘉心中正疑惑之時,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發生了。
六個中級官員居然帶著四百多個百姓,投降了?
城牆之上的代王嘉,滿眼不可思議的看著腳下,不知怎麽出城的百姓。
投降!
代王嘉很快反應過來,眼睛中伸出了怒氣與殺意。
你們怎麽敢的!
沒有給他過多思考的時間,代王嘉連忙下令殺了下麵的官員與百姓。
他絕對不能看著自己人成為敵人,給趙國帶來更多的威脅,還不如直接殺了。
心疼歸心疼,但現在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
代王嘉下令了許久,也沒有箭射出,他看了看,周圍的士兵低著頭,並沒有要進攻的意思。
「為什麽不……」
質問的話戛然而止,代王嘉似乎明白了什麽,搖搖頭,歎了口氣,沒有逼他們做決定。
對自己家人動手……
代王嘉怒視著不遠處的秦軍,心中想要直接出門迎戰的心思都有了。
白弈接納了這些投降者,一視同仁,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好吃好喝的養了起來。
有了第一批投降者,還受到這麽好的待遇,上麵的士兵都有些羨慕。
更羨慕的則是一些已經完全認為趙國會敗的,隨時想著逃跑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官員。
帶走四百人就有這麽好的待遇,要是我發揮一下自己的口才,多帶點人過去,會不會再混個官當當?
這些官員第一次感覺,自己平時眼中的垃圾,居然還有這種作用。
作為一個官員,三寸不爛之舌是基本,說動一些沒有什麽知識水平的平民並不困難。
所以他們蠢蠢欲動,準備偷偷摸摸的大幹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