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話說別看韓三品當中影一把手的時候意氣風發的。


    其實中文係畢業的他,早年照明工、場記、副導演、導演、編劇都幹過。


    如果不是當年被峨影的老廠長看好,調他當副廠長,轉入了行政崗。


    說不定如今電影圈就多了一位韓大導演了。


    所以在有現實案例的情況之下改編一個劇本,倒是難不倒他。


    甚至因為他早年的經曆,使得韓三品要比尋常的編劇更清楚審核的極限。


    故此在寫的時候,反而能更加放開一些。


    當然,高飛也沒有完全讓他一個人辛苦。


    畢竟周易那麽多編劇,不用白不用。


    於是老韓前腳剛走,高飛便派了幾個編劇跟了過去。


    最後經過幾番溝通,幾番修改之後,總算是把初稿給整出來了。


    相比於陸勇本人的案例,經過周易改編的故事顯然有些差異。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現實生活中陸勇的故事雖然傳奇,但是從人物上來說確實有些單薄。


    畢竟掙紮在生死邊緣的他完全沒有時間想別的,一直都是被司法和救命推著走,不是在自救,就是救別人,


    而這樣的故事雖然感人,但是卻缺少了起伏。


    所以電影的效果出發,韓三品和其他兩位編劇針對故事主角做了適度的改編。


    讓男主角有一個幡然醒悟的人性轉變過程。


    除此之外,他們也還了解了一些高飛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在陸勇吃了兩年高價特效藥之後,他已經退休的父親為了供他吃藥選擇了再次出去工作,沒想到在一次聯係業務的途中,車禍身亡。


    這曾經讓陸勇甚至有了放棄吃藥的念頭。


    因為他覺得自己雖然活著,但是卻將父親的命搭進去了。


    幸好,最後他還是抗了過來。


    這也是陸勇後來為什麽一直無怨無悔的幫助其他病友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不想讓這樣的事情在其他家庭再上演了。


    因此之故,隨著國內買藥的病人越來越多,陸勇也開始主動和和印度製藥廠談判,慢慢壓縮價格。


    從2004年的每盒4000塊,到2011年的每盒1000塊,2014年的每盒200塊。


    直到他被起訴之前,陸勇都在為自己,為其他病友爭命。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在2014年時購買正版藥一個月的錢,足足夠買仿製藥吃117個月了,也就是將近9年的時間。


    一個月的壽命=9年的壽命。


    這個等式之所以成立,完全都是陸勇一直努力的成果。


    雖然在奇怪的等式裏麵,計量單位是【壽命】。


    不過話又說迴來,創作者對自己作品往往都存在一個濾鏡,不能客觀的判斷。


    所以在拿到劇本初稿之後,高飛並沒有按照韓三品等人的意思來。


    相反,在看完了劇本之後,高飛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過來!


    ……


    “羅老師,這次麻煩你了。”


    在將羅象老師迎進來之後,高飛沒顧得上其他人詫異的眼神,當即便將劇本遞給了他。


    羅老師也沒磨嘰,二話沒說便拿起劇本看起來。


    見此情形,一旁的韓三品這次眉頭微皺的納悶道:


    “你找律師過來幹嘛?他和總局的人很熟嗎?”


    聞聽此言,高飛頓時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道:


    “你看,膚淺了不是?”


    “誰說律師就不能參與劇本創作的?”


    “再說了,你們都把主角的經曆改的陸勇本人不同,那麽咱們就不能生搬硬套原來的模板。”


    “所以,你們這版不予起訴的結局能不能用,還需要重新論證。”


    見高飛這麽一說,韓三品先是一愣,隨即也忍不住微微點了點頭。


    這點他確實沒有考慮到。


    寫本子的時候他隻想著怎麽樣豐滿人物,卻忘記了人物的動機和行為是會影響到最後法院的審判。


    想到這裏,韓三品當即不由佩服的朝高飛點了點頭,算是服氣了。


    而另一邊羅象老師倒是很快便將劇本看完了。


    因為在來之前他就已經提前詳細了解了一下陸勇案的細節。


    於是在對照的找出修改的地方之後,他很快便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如果以劇本中描寫的陸勇作為真實人物的話,我認為他大概率還是要被判刑的。”


    “當然,這隻是基於一個假設上的推斷,具體怎麽樣也不好說。”


    此言一出,韓三品當即便忍不住眉頭緊皺。


    因為如果按照羅象的話,那他們這一稿的結局就不能用了。


    反而言之就是說,男主角必然要被判刑坐牢。


    這就讓韓三品有些不能接受了,因為……這樣審核那關會很麻煩的!


    不過未等韓三品開口,高飛便先提出了疑問。


    羅象聞言倒是不慌不忙,直接講了他的邏輯:


    “首先根據我從法院那邊查到的資料,陸勇並沒有像電影裏的程勇一樣幫人代購藥物,更沒有借此牟利,關於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確定的。”


    “因為銀行卡的資金往來流水是清晰可查的,網上的非議可以不用理會。”


    “也就是說在購買印度藥的過程中,現實中陸勇隻是教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病人如何去操作,幫他們翻譯那些看不懂的英文流程而已。”


    “這點尤其重要!”


    說到這裏,隻見羅象臉色認真的點了點劇本道:


    “但是劇本中的男主角程勇的行為和動機,和現實人物卻有了本質的不同。”


    “至少從你給我的劇本來看,他最初是以牟利為動機的。”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充當的就是一個假藥代購中介,並且從中賺取差價。”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劇本中的主人公和現實中陸勇一樣不予起訴,我個人覺得基本上不可能!”


    此言一出,會議室內頓時一片默然。


    而在一番思索後,無論是高飛還是韓三品等編劇都不得不承認羅象的話確實有道理。


    隻是邏輯雖然說得通,高飛從情感上卻有些不能接受。


    於是在沉吟片刻之後,高飛還是忍不住問道:


    “羅老師,我記得你和我說過,人在快餓死了吃熊貓算緊急避險,不構成犯罪。”


    “那麽人類在快要病死的時候,買“假藥”吃就不算緊急避險嗎?”


    “餓死是死,病死就不是死嘛?”


    不想羅象聞言卻絲毫不為所動,還是鐵石心腸道:


    “自己吃,算。”


    “賣給別人吃,不算。”


    “就算他救了別人的命,但行為依舊觸犯了法律!”


    見他這麽一說,一直坐在旁邊默然不語劉藝菲終於也忍不住了。


    “哪裏有這樣的道理?”


    “如果要是這麽說,難道陸勇當初自私自利,不救別人,反而才應該是最佳選擇?”


    “這不就是在逼著別人見死不救嗎?法律的本意是這樣的嗎?”


    此言一出,高飛當即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於是他當即按照劉藝菲的邏輯,不解的問道:


    “如果當初見死不救才是陸勇最佳選擇的話,那麽我想知道見死不救犯法嗎?”


    而羅象聞言連想都沒想,當即便無奈的歎了口氣道:


    “見死不救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來認定是否犯法。”


    “一般分為【有作為義務】和【無作為義務】兩種類型。”


    “如果死者與見死不救者有關係,此人就有義務對對方進行施救。”


    “對於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那是觸犯刑法的,一般定性為故意殺人罪;”


    “對於沒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的,不構成犯罪;


    “所以,按照劇本中的情況分析,男主角程勇見死不救……不犯法!”


    聞聽此言,高飛徹底沒話說了。


    而其他人也頓時被羅象的這通話給整抑鬱了。


    沒辦法,邏輯閉環了都!


    難怪會有人說學法律的十有八九都會越來越冷漠無情,看來純屬是職業病。


    不過鬱悶歸鬱悶,高飛等人也確實被羅象說服了。


    畢竟在法律這塊他們這群人加起來都不夠羅象一個人打的,還能怎麽辯呢?隻能改劇本了!


    隻是在吐出一口悶氣之後,高飛反過來一想覺得這樣一改效果或許會更好。


    因為這說明了劇本中的男主角程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種大無畏的勇氣在影視創作中,一般都會讓人物帶有一定的“殉道”光環。


    而經高飛這麽一說,韓三品等人這才釋然了。


    不過隨即老韓和高飛便開始頭疼起來。


    因為重新改了結局的本子審核風險何止增加了一層。


    想要這樣的本子安然過審並且成功上映,那還真是考驗周易的人脈和手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道非常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道非常帥並收藏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