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點50分,李逸提前10分鍾來到邵氏大樓。</p>


    他打著哈欠,踏上電梯,心裏不住滴咕。清早溜溜搵人開會,這個邵一夫還真是工作狂。</p>


    在秘書的帶領下,李逸總算看到了邵一夫的廬山真麵目。</p>


    說起來,這好像還是李逸與這位香江影壇的活化石初次見麵。</p>


    邵一夫看起來慈眉善目,此時的他,正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中會客廳,寬大的真皮沙發上。</p>


    沙發背後的牆麵上,居中掛著一副邵一夫本人1比1等身的油畫。</p>


    他兩手按在一根英式手杖上,身著唐裝,顯出一種不言而喻的身份。</p>


    見李逸進來,邵一夫抬抬手,讓前者在旁邊的沙發上坐下。</p>


    “20年代,我大哥在上海成立了天一電影公司。”</p>


    “那時候,我大哥是製片兼導演,二哥做編劇,三哥主管發行。我剛剛中學畢業,也向往電影行業,於是在片場找了一個打雜的工作。”</p>


    “一轉眼,已經60年了……”</p>


    邵一夫是上海人,說話滬腔很濃。聽他娓娓道來,李逸仿佛迴到了那個炮火紛飛的時代。</p>


    “人老了就喜歡迴憶。遇到你們這些有天份的後生仔,總喜歡多說幾句。李導演你不會厭煩吧?”邵一夫笑嗬嗬地望著李逸。</p>


    三大電影大亨中,招攬人手段各有不同。</p>


    邵一夫喜歡跟你記往昔,和你迴憶他的崢嶸歲月。讓你覺得進入邵氏,以邵氏為榮,不計迴報的奉獻給邵氏,就是人生最正確的決定。</p>


    堪稱80年代職場PUA。</p>


    而鄒聞懷則看重天份,不會過多計較細節。</p>


    隻要你能幫嘉禾賺錢,什麽都好說。能達到共贏,才是最好的局麵。而一旦你不能賺錢了,那就是公司的垃圾,管你之前幫公司賺了多少錢。</p>


    至於雷覺昆,財大氣粗的他喜歡以勢壓人,以銀彈打人。</p>


    在商海,股市浮沉多年的他,深信隻要銀錢到位,要什麽人才沒有。我們不講心,就單單講金。</p>


    也正是這種思想,才能讓金公主院線和新一城公司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崛起。</p>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也正是這種思想,導致幾年後的新一城分崩瓦解。一眾人才散的散,挖的被挖。</p>


    “六叔您老人家叫我逸仔就好。”李逸笑道,他麵露神往之色,“聽六叔這麽說,隻恨自己晚生幾十年,錯過了那個波瀾壯闊的大好時代。”</p>


    兩隻狐狸,一老一小,開始打起太極,扯起皮來。</p>


    邵一夫接下來又述說了五六十年代邵氏同國泰電懋之間的競爭,一直迴憶到了70年代,講到了嘉禾創立,他才收起話頭。</p>


    李逸心中暗笑,接下來不是光輝曆史,而是邵氏屈辱史了,難怪不往下說了。</p>


    “我年輕時候,正逢兵荒馬亂。哪裏比得上如今這般太平富貴的好光景。隻可惜我老了,想爭也爭不過你們這些青年俊彥了。”</p>


    邵一夫搖了搖頭,語氣蕭索。“接下來的香江電影,就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撐起來了!”</p>


    李逸心想,來了。</p>


    他露出笑臉,急忙答道。“哪裏哪裏,六叔您是老當益壯。肯定長命百歲,再引領香江影壇幾十年絕對沒有問題。”</p>


    李逸這句話也說對了一半,邵一夫確實長命百歲,在10年代才去世,享年107歲。</p>


    “我倚老賣老,叫你一聲逸仔。”邵一夫笑道。“逸仔,唔知你有有興趣,過來邵氏發展?”</p>


    邵一夫那兩條濃密的眉毛下,一雙鷹隼般的眼睛射出明亮的光芒,銳利且睿智,似乎要看穿李逸的真實想法。</p>


    李逸苦笑一聲,“六叔又怎麽會看上我這種導演仔?”</p>


    邵一夫擺擺手,“得啦,你唔好在我老頭子麵前賣乖。你係一個人才,我指的是,不單單在拍戲方麵。”</p>


    “拍戲厲害的導演,邵氏有大把。會編劇的導演,邵氏,無線也都有。但是他們都隻是一個導演。或者說,是一個工具。”</p>


    “而你,是一個能把握全局的人才。坦白講,雖然我邵氏人才眾多。但是照目前看,有這邊方麵能力的,也隻有天淋的兒子。”</p>


    “聽說你們兩個關係倒不錯。”邵一夫繼續道。“不過他和你,還是遜色幾分。”</p>


    “逸仔,你知道在我看來,你好似一個故人。”</p>


    李逸做得筆直,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六叔請講?”</p>


    “十年前的鄒聞懷!”</p>


    嘶……邵一夫這評價,不可謂不高。</p>


    李逸笑著問道。“既然我像鄒老板,那六叔還敢收我入麾下?”</p>


    “哼。曹操尚且能收賈詡,張繡。我邵一夫為何不敢收你?我還沒老到湖塗的地步。”邵一夫霸氣地迴道。</p>


    “來我邵氏,從導演幹起。邵氏製作部經理的位子,我給你留著。”</p>


    在邵一夫看來,自己禮賢下士,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益,李逸很難拒絕。</p>


    邵氏製作部經理這個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觸及的。要知道,現在的製作部經理,是方一華。</p>


    而上一任的製作部經理,是一個叫鄒聞懷的人。</p>


    坐上這個位置,等於邵氏一年出產的所有電影,都要經過你的允許,才能統籌,開拍,上映。權力之重,甚至可以等同於邵氏兄弟電影製作公司的二把手。</p>


    雖然隻是空頭支票,但除以讓香江所有想向上爬的導演為之瘋狂。</p>


    “而且,你所拍的片子。都可以給你一定比例的分紅。”邵一夫接著說道。</p>


    權力,金錢都有了。他相信李逸不會拒絕的。</p>


    而且現在於香江拍電影,也就那幾個去處。</p>


    從70年代開始,香江影壇就形成了邵氏,嘉禾雙雄對峙的局麵,兩家公司都各自有大型片場和發行院線。而其他的獨立製片公司隻能仰望鼻息,在夾縫中生存。</p>


    邵氏的清水灣片場,嘉禾的斧山道片場,流水線一般不停地出產電影。一到黃金檔期,兩大院線都會各自打出猛片對撼。</p>


    直到金公主插足院線業務,這樣的格局才被打破。</p>


    金公主為了穩定的片源,也投資了新一城,永佳等子公司。</p>


    三大院線開始主宰香港電影業的發展。</p>


    如果要做大做強,就必須同三大院線合作。而自己開出的條件,肯定已經比嘉禾和金公主優厚。</p>


    坦白講,如果換做以前,邵一夫是絕對不會開出這等條件的。可現在邵氏正值危急存亡之秋,據需改變。</p>


    </p>


    治頑疾,需用猛藥。這就是邵一夫目前的想法。而李逸這種新血的注入,正是最好的靈丹妙藥。</p>


    坦白講,邵一夫今天說的這一番話語,對李逸還是蠻有誘惑力的。</p>


    無論是票房比例分紅的模式,還是那個製作部經理的位置。從短期發展來看,都是很好的條件。</p>


    那麽,到底要不要答應呢。李逸也是有些糾結。</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撲街導演,我要退出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麻雀之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麻雀之淚並收藏開局成撲街導演,我要退出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