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在聽到哭聲之後,再次問道:“孩子,孩子怎麽樣?”雖然現在身上很疼,但她顧不得那麽多,隻想知道孩子。
魏婆子聽了,驚喜說道:“又是個男孩,健康結實。”
聽到這話,杜氏終於忍不住閉上了眼睛,昏睡過去,實在是太累了。一連生兩個孩子,已經讓她處於非常疲憊的狀態,急需要休息。
杜錢氏著急,連忙說道:“麗娘,麗娘!”
魏婆子過來,把把脈,試試鼻息,說道:“沒事,就是太累了。趕緊一起把孩子包好。”
魏婆子趕緊拿著溫水洗得棉布,擦拭兩個小孩子的身子,然後手腳麻利地用小被子包好。
外麵的林海,魏郎中聽到裏麵的小孩子哭,卻沒有聽到杜氏的聲音,林海擔心杜氏,衝了進來,問道:“嬸子,麗娘怎麽養了?”
魏婆子笑嗬嗬說道:“沒事兒,漱玉娘就是太累了,沒事兒。快來看看,你家的倆兒子。”
魏婆子和杜錢氏一人抱一個,哎呦,這杜氏可算是熬出頭了,不生則以,一生就是倆兒子,可算是熬過來了,以後有福著呢!
林海見杜氏沒事兒,就聽到說是倆孩子,早就樂得沒邊兒了。之前想過讓大女兒招贅,可這不是沒辦法的事情嘛。有了兒子,就沒必要委屈女兒了,畢竟招贅的男都不怎麽好。
林海搓搓手,嘿嘿嘿笑著!
“好,好!”林海很高興,農家沒有雙生子不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健健康康才是最為重要的。
林漱玉也聽到說話聲,過來看看,雖然已經知道是兩個弟弟,但看到皮膚皺皺的,像兩個縮小版的老頭似得,說道:“真的是弟弟?”
“是的,是兩個弟弟。以後漱玉可以幫著你娘好好照顧弟弟哦。”杜錢氏笑著說道。有了倆兒子傍身,以後就沒啥愁得了。以前家裏窮,她可以肯定這林海是個好的。可誰又能保證以後的,看在閨女給他生五個孩子的份上,這林海想必會對閨女好一點,她已經也能徹底放心了。
林漱玉嗬嗬笑道:“爹。你趕緊去準備喜錢啊!”林海已經樂得暈頭了,一個勁兒地傻笑。[.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林海嗬嗬笑道:“是。是,一摸身上一分錢也沒有,趕緊迴去拿錢。”以前家家戶戶沒錢,接生孩子也不過幾十文錢。可現在家裏有上萬兩銀子了,這幾十文根本拿不上手,林海直接給了十兩銀子。用紅布包好。
魏婆子一摸,麵上一愣。說道:“大海,這太多了吧?你隨便給個幾十文就行。”錢太多,魏婆子不敢拿。
林海連連擺手,說道:“魏嬸子,你和魏大叔家裏沒種西瓜,全部種了草藥,這也都是為了我們村子裏的人。以前家裏沒錢,我就是想給,也沒法給,可現在手裏寬裕了,你們老兩口就收下吧。”林海想得更多,仙子阿這麽說,也是為了答謝當年魏郎中經常接濟他們家。
“是啊,魏奶奶,趕緊收下吧。你們家的醫館正在蓋呢,需要不少錢。”林漱玉連忙提醒說道,魏婆子家分到的鋪子地基,準備蓋個醫館。可這魏郎中,都是給周圍十裏八村的村民們看病,有錢的就給點,沒錢的就欠著,他們也不去要,所以家裏根本沒有積蓄,現在想蓋個醫館,心有餘而力不足。
魏婆子聽了,接過銀子,說道:“好,那我就收下了。漱玉娘,沒事了,我們也該迴去了。”現在這裏已經沒有他們什麽事情了,
“魏妹子,你慢走。”杜錢氏說道,“漱玉,送送你魏奶奶,帶迴讓孩子們給魏妹子送喜餅。”
“好,那我在家裏等著。”魏婆子嗬嗬笑道,跟著魏郎中一起迴家了。
林漱玉先做飯,林海沒吃飯呢,到鋪子裏拿了點吃食,去了祠堂,給父母上香,告訴他們他林海有後了。杜氏睡了兩個時辰,在林漱玉他們剛吃好飯,就醒來了。
鍋裏已經熬著小米粥,這是專門給孕婦準備的。林漱玉端了一大碗給杜氏,說道:“娘,喝點小米粥!”小米粥給產後婦女吃最好不過,養胃補血。
杜氏現在生了兒子,而且還是兩個,心情舒暢,聽話地吃了滿滿一大碗。
“娘,你好好休息。我跟外婆去蒸喜餅。”林漱玉笑著說道,這邊家裏生了孩子,都要給人送喜餅。
杜氏沒看到林海,問道:“你爹呢?”沒看到丈夫,杜氏心裏有點失落。
“爹一早就去了祠堂,告訴爺爺奶奶有後了。現在拿了銀子和東西去了清泉寺,再次還願了。”林漱玉解釋說道,也理解林海的想法,如願以償了,自然不能忘了之前的承諾。
杜氏撲哧一笑,引起肚子疼,說道:“哎,終於不擔心子嗣了。”
林漱玉聽了,附和說道:“是的,娘,現在我們村子裏建了學堂,我家兩個小弟弟正好去上學。現在家裏條件好了,這倆小子就是享福的命。”
杜氏讚成,說道:“可不是嘛,真是偷懶的小混蛋。”
杜氏看著邊上搖籃裏的兩個小寶寶,正閉著眼睛,唿唿大睡了,一臉慈愛。
“淑梅,你在這陪著娘和弟弟,有事兒,就叫我和外婆,好不好?”林漱玉問身邊的林淑梅,這丫頭好奇地看著搖籃裏的孩子呢。
“知道了,大姐。”林淑梅笑著說道,很喜歡小孩子。
林漱玉和杜氏和麵,所謂的喜餅,其實就是用老麵發麵,直徑大約十厘米左右的圓餅,裏麵放了紅糖和芝麻做的餡兒。天氣熱,林漱玉一早就弄了發麵,現在正好可以做喜餅。
杜錢氏弄餅,雅兒燒火,林淑雪和林漱玉炕餅,分工協作,非常快,就做了兩百多個餅,差不多夠了。這東西一家隻需要送兩個,兩個紅雞蛋。
雞蛋已經煮好了,從雜貨鋪孫氏那裏買了紅顏料,專門用了抹紅雞蛋。弄好這些,姐妹兩個,挨家挨戶送喜餅。眾人聽說杜氏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紛紛過來祝賀,一時間家裏人來人往。
洗三的時候,杜良生作為舅舅,去了縣城買了金手鐲,金鎖,帶了兩大筐饅頭,兩條豬後腿,過來賀禮。滿月的時候,林海更是在食肆裏擺了整整三十桌流水席。
何大夫親自過來祝賀,送了賀禮,吃了酒席離開了。晚上林海一算,光金手鐲就收了三副,銀手鐲十幾副,銀子收了獎金五百兩。好在大女兒想得周到,讓徐旺德記賬,以後需要根據這個還賬。
就連空明和尚都親自過來,給兩個孩子一人一塊開過光的玉佩。
自從杜氏生了之後,清泉村就像是比賽生孩子似得,今天這個生,明天那個生,有時候一天之內,有好幾個發動了。魏婆子有時候甚至要給村子裏三兩個孕婦接生,忙得團團轉。
大家有錢了,自然出手也很大方,給魏郎中和魏婆子的報酬也都增加,也有幾個給十兩銀子,大多給三五兩銀子,比以前可多了。一個月下來,算算,哎呦,居然賺了二百多兩引子,家裏蓋醫館的錢算是夠了。
現在林海家的食肆,不僅要接待來往的香客,還要承辦滿月宴,生意好得不得了啊!
清泉村每天都忙忙碌碌,本地的施工隊不夠用,直接去鎮上,周邊村裏人過來找活幹。到了秋末的時候,整條街已經蓋滿了新鋪子,掛牌營業。
初一十五,林族長就讓村裏人去祠堂,憶苦思甜,接受思想教育,好在效果不錯,村民們倒也安分,沒有再出現逛青樓,賭錢的情況
小寶寶滿月後,長得玉雪可愛,林漱玉每天都喜歡逗逗小孩子。家裏多了倆孩子,特別熱鬧,感覺家裏像是多了很多人一樣。林漱玉每天不光念經,修煉,就是操持家務,特別忙碌,早就把在清泉寺種的紅薯忘到腦後了。
這日戒嗔下山買一些日用品,經過林漱玉門口的時候,突然想起家裏已經有點黃的紅薯葉子,估計地下的紅薯成熟了,便來找林漱玉。
“林姑娘,你種在後山的紅薯,估計成熟了,是否要收上來啊?”戒嗔問道,辛辛苦苦種了,總不能不收獲啊!
林漱玉聽了,一拍腦袋,哎呦,怎麽把這件事情忘了呀,連忙說道:“這段時間家裏亂糟糟的,都把重要的事情忘了,你等等我,我跟娘說一聲,就去後山。”
沒一會兒,林漱玉就帶著雅兒,小寶,小黑跟著戒嗔去了後山。
寺院裏有很多農具,林漱玉給小寶一把鐵鍬,說道:“小寶,戒嗔,你用鐵鍬挖!我和雅兒在後麵撿紅薯!”
小寶力氣很大,一鐵鍬下去,唉呀媽呀,居然從一個大大的紅薯中間挖下去了,這紅薯很大,表皮是紅色的,裏麵卻是金黃色的,碎粉充足,一股清香從裏麵飄了出來。
“小寶,戒嗔你小心點啊!”林漱玉趕緊提醒,鏟壞了紅薯,真可惜。雖然還沒吃,但林漱玉知道這紅薯的味道絕對非常好,絕對好吃。(未完待續)
魏婆子聽了,驚喜說道:“又是個男孩,健康結實。”
聽到這話,杜氏終於忍不住閉上了眼睛,昏睡過去,實在是太累了。一連生兩個孩子,已經讓她處於非常疲憊的狀態,急需要休息。
杜錢氏著急,連忙說道:“麗娘,麗娘!”
魏婆子過來,把把脈,試試鼻息,說道:“沒事,就是太累了。趕緊一起把孩子包好。”
魏婆子趕緊拿著溫水洗得棉布,擦拭兩個小孩子的身子,然後手腳麻利地用小被子包好。
外麵的林海,魏郎中聽到裏麵的小孩子哭,卻沒有聽到杜氏的聲音,林海擔心杜氏,衝了進來,問道:“嬸子,麗娘怎麽養了?”
魏婆子笑嗬嗬說道:“沒事兒,漱玉娘就是太累了,沒事兒。快來看看,你家的倆兒子。”
魏婆子和杜錢氏一人抱一個,哎呦,這杜氏可算是熬出頭了,不生則以,一生就是倆兒子,可算是熬過來了,以後有福著呢!
林海見杜氏沒事兒,就聽到說是倆孩子,早就樂得沒邊兒了。之前想過讓大女兒招贅,可這不是沒辦法的事情嘛。有了兒子,就沒必要委屈女兒了,畢竟招贅的男都不怎麽好。
林海搓搓手,嘿嘿嘿笑著!
“好,好!”林海很高興,農家沒有雙生子不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健健康康才是最為重要的。
林漱玉也聽到說話聲,過來看看,雖然已經知道是兩個弟弟,但看到皮膚皺皺的,像兩個縮小版的老頭似得,說道:“真的是弟弟?”
“是的,是兩個弟弟。以後漱玉可以幫著你娘好好照顧弟弟哦。”杜錢氏笑著說道。有了倆兒子傍身,以後就沒啥愁得了。以前家裏窮,她可以肯定這林海是個好的。可誰又能保證以後的,看在閨女給他生五個孩子的份上,這林海想必會對閨女好一點,她已經也能徹底放心了。
林漱玉嗬嗬笑道:“爹。你趕緊去準備喜錢啊!”林海已經樂得暈頭了,一個勁兒地傻笑。[.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林海嗬嗬笑道:“是。是,一摸身上一分錢也沒有,趕緊迴去拿錢。”以前家家戶戶沒錢,接生孩子也不過幾十文錢。可現在家裏有上萬兩銀子了,這幾十文根本拿不上手,林海直接給了十兩銀子。用紅布包好。
魏婆子一摸,麵上一愣。說道:“大海,這太多了吧?你隨便給個幾十文就行。”錢太多,魏婆子不敢拿。
林海連連擺手,說道:“魏嬸子,你和魏大叔家裏沒種西瓜,全部種了草藥,這也都是為了我們村子裏的人。以前家裏沒錢,我就是想給,也沒法給,可現在手裏寬裕了,你們老兩口就收下吧。”林海想得更多,仙子阿這麽說,也是為了答謝當年魏郎中經常接濟他們家。
“是啊,魏奶奶,趕緊收下吧。你們家的醫館正在蓋呢,需要不少錢。”林漱玉連忙提醒說道,魏婆子家分到的鋪子地基,準備蓋個醫館。可這魏郎中,都是給周圍十裏八村的村民們看病,有錢的就給點,沒錢的就欠著,他們也不去要,所以家裏根本沒有積蓄,現在想蓋個醫館,心有餘而力不足。
魏婆子聽了,接過銀子,說道:“好,那我就收下了。漱玉娘,沒事了,我們也該迴去了。”現在這裏已經沒有他們什麽事情了,
“魏妹子,你慢走。”杜錢氏說道,“漱玉,送送你魏奶奶,帶迴讓孩子們給魏妹子送喜餅。”
“好,那我在家裏等著。”魏婆子嗬嗬笑道,跟著魏郎中一起迴家了。
林漱玉先做飯,林海沒吃飯呢,到鋪子裏拿了點吃食,去了祠堂,給父母上香,告訴他們他林海有後了。杜氏睡了兩個時辰,在林漱玉他們剛吃好飯,就醒來了。
鍋裏已經熬著小米粥,這是專門給孕婦準備的。林漱玉端了一大碗給杜氏,說道:“娘,喝點小米粥!”小米粥給產後婦女吃最好不過,養胃補血。
杜氏現在生了兒子,而且還是兩個,心情舒暢,聽話地吃了滿滿一大碗。
“娘,你好好休息。我跟外婆去蒸喜餅。”林漱玉笑著說道,這邊家裏生了孩子,都要給人送喜餅。
杜氏沒看到林海,問道:“你爹呢?”沒看到丈夫,杜氏心裏有點失落。
“爹一早就去了祠堂,告訴爺爺奶奶有後了。現在拿了銀子和東西去了清泉寺,再次還願了。”林漱玉解釋說道,也理解林海的想法,如願以償了,自然不能忘了之前的承諾。
杜氏撲哧一笑,引起肚子疼,說道:“哎,終於不擔心子嗣了。”
林漱玉聽了,附和說道:“是的,娘,現在我們村子裏建了學堂,我家兩個小弟弟正好去上學。現在家裏條件好了,這倆小子就是享福的命。”
杜氏讚成,說道:“可不是嘛,真是偷懶的小混蛋。”
杜氏看著邊上搖籃裏的兩個小寶寶,正閉著眼睛,唿唿大睡了,一臉慈愛。
“淑梅,你在這陪著娘和弟弟,有事兒,就叫我和外婆,好不好?”林漱玉問身邊的林淑梅,這丫頭好奇地看著搖籃裏的孩子呢。
“知道了,大姐。”林淑梅笑著說道,很喜歡小孩子。
林漱玉和杜氏和麵,所謂的喜餅,其實就是用老麵發麵,直徑大約十厘米左右的圓餅,裏麵放了紅糖和芝麻做的餡兒。天氣熱,林漱玉一早就弄了發麵,現在正好可以做喜餅。
杜錢氏弄餅,雅兒燒火,林淑雪和林漱玉炕餅,分工協作,非常快,就做了兩百多個餅,差不多夠了。這東西一家隻需要送兩個,兩個紅雞蛋。
雞蛋已經煮好了,從雜貨鋪孫氏那裏買了紅顏料,專門用了抹紅雞蛋。弄好這些,姐妹兩個,挨家挨戶送喜餅。眾人聽說杜氏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紛紛過來祝賀,一時間家裏人來人往。
洗三的時候,杜良生作為舅舅,去了縣城買了金手鐲,金鎖,帶了兩大筐饅頭,兩條豬後腿,過來賀禮。滿月的時候,林海更是在食肆裏擺了整整三十桌流水席。
何大夫親自過來祝賀,送了賀禮,吃了酒席離開了。晚上林海一算,光金手鐲就收了三副,銀手鐲十幾副,銀子收了獎金五百兩。好在大女兒想得周到,讓徐旺德記賬,以後需要根據這個還賬。
就連空明和尚都親自過來,給兩個孩子一人一塊開過光的玉佩。
自從杜氏生了之後,清泉村就像是比賽生孩子似得,今天這個生,明天那個生,有時候一天之內,有好幾個發動了。魏婆子有時候甚至要給村子裏三兩個孕婦接生,忙得團團轉。
大家有錢了,自然出手也很大方,給魏郎中和魏婆子的報酬也都增加,也有幾個給十兩銀子,大多給三五兩銀子,比以前可多了。一個月下來,算算,哎呦,居然賺了二百多兩引子,家裏蓋醫館的錢算是夠了。
現在林海家的食肆,不僅要接待來往的香客,還要承辦滿月宴,生意好得不得了啊!
清泉村每天都忙忙碌碌,本地的施工隊不夠用,直接去鎮上,周邊村裏人過來找活幹。到了秋末的時候,整條街已經蓋滿了新鋪子,掛牌營業。
初一十五,林族長就讓村裏人去祠堂,憶苦思甜,接受思想教育,好在效果不錯,村民們倒也安分,沒有再出現逛青樓,賭錢的情況
小寶寶滿月後,長得玉雪可愛,林漱玉每天都喜歡逗逗小孩子。家裏多了倆孩子,特別熱鬧,感覺家裏像是多了很多人一樣。林漱玉每天不光念經,修煉,就是操持家務,特別忙碌,早就把在清泉寺種的紅薯忘到腦後了。
這日戒嗔下山買一些日用品,經過林漱玉門口的時候,突然想起家裏已經有點黃的紅薯葉子,估計地下的紅薯成熟了,便來找林漱玉。
“林姑娘,你種在後山的紅薯,估計成熟了,是否要收上來啊?”戒嗔問道,辛辛苦苦種了,總不能不收獲啊!
林漱玉聽了,一拍腦袋,哎呦,怎麽把這件事情忘了呀,連忙說道:“這段時間家裏亂糟糟的,都把重要的事情忘了,你等等我,我跟娘說一聲,就去後山。”
沒一會兒,林漱玉就帶著雅兒,小寶,小黑跟著戒嗔去了後山。
寺院裏有很多農具,林漱玉給小寶一把鐵鍬,說道:“小寶,戒嗔,你用鐵鍬挖!我和雅兒在後麵撿紅薯!”
小寶力氣很大,一鐵鍬下去,唉呀媽呀,居然從一個大大的紅薯中間挖下去了,這紅薯很大,表皮是紅色的,裏麵卻是金黃色的,碎粉充足,一股清香從裏麵飄了出來。
“小寶,戒嗔你小心點啊!”林漱玉趕緊提醒,鏟壞了紅薯,真可惜。雖然還沒吃,但林漱玉知道這紅薯的味道絕對非常好,絕對好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