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花是肯吃苦之人,林柱是個木匠,手藝活不錯,幾年下來還清了欠的饑荒,還攢下了不少錢,日子在村子裏算是很好了,這些年沒少接濟林海一家。


    “妹妹的這份情,我是記在心裏了。”杜氏感激說道,“以前我那是太傻了,你說得對,我和漱玉她爸都是愚孝,才讓孩子吃了那麽多苦。”


    “你能醒悟,證明還不晚。你就算不為自己想,你也得為三個孩子想想啊。這次漱玉那是命大,死裏逃生,誰知道以後呢?你們兩口子好好商量,盡快從那個家裏出來,才有奔頭。否則海大哥一個人幹活,養活他們一大家子啊,你們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等三個丫頭長大,估計也會被他們用來賺聘禮。”周桂花真心和杜氏交好,才會沒有半點保留,勸解杜氏。


    杜氏聽了,長長歎口氣說道:“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可你也知道漱玉他爸的情況,不管怎麽說,也是他們養大了漱玉他爸,每次隻要我們稍微不聽那家人的話,就罵我們一家忘恩負義,狼心狗肺。”


    周桂花一聽,頓時肚子裏生出來一股氣,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杜姐姐,你這還沒想明白啊。你想啊,我比你小兩歲,是和你一年嫁到清泉村,那時候林江都有一歲的兒子壯壯了,那海大哥,快到了二十才成親啊。你們擔心林婆子說你們忘恩負義,其實他們苛責你們,你們一家也可以反抗啊,畢竟村子裏的人都長眼睛的,隻是你們不說,所以族長和村長,不好沒事找事兒,才不管的。我還聽我婆婆說了,大海哥是在六歲的時候,父母雙雙去世的,雖然還小,但卻留下了五間青磚瓦房,七八間廂房,也就是林婆子一家住的,還有十畝地。大海哥那麽小,能吃多少飯菜,仔細想想,是大海哥養活了他們一家子才是。”


    杜氏的眼睛越來越亮,像是醍醐灌頂一樣,恍然大悟,說道:“是的,對父母孝順,是孩子本分。為人父母,自然也要維護孩子,否則為不慈。以前我是被糊了心竅,這麽多年了,居然就沒能看明白這些。是啊,漱玉他爸十三歲就去鎮上找活幹,他們根本談不上被他們養大的啊。”


    “所以你就趕緊養好身體,等身子好了,你就去鬧,不怕鬧大,去找族長,村長,絕對不會吃虧的。”周桂花給杜氏鼓勁說道,但願這次杜姐姐可以硬起來。


    林漱玉在外麵聽了大概,哎呦,信息還挺多的,可操作的範圍太多了。分分鍾的功夫,她的腦子裏已經有了七八種“作戰”方案。林漱玉從小在山裏長大,地地道道的農民,對農民的心理了解地非常透徹。


    這些鄉親們雖然沒有大義淩然的胸襟,但絕對是明辨是非的意識,大部分人的心底還是善良的。現在她們家都這麽慘了,一定有很多人同情,如何利用好,那就看以後的操作了。


    杜氏吃了兩碗粥,精神好了很多,嘀嘀咕咕向周桂花求了不少“真經”,等著養好身體,為自己討迴公道。


    正說話呢,林海拎著五副藥迴來了,當然是賒賬,他身上半文錢都沒有。


    “海大哥,你來了,我就先迴去了。”周桂花出來時間不短了,見家裏有了大人,便準備離開。明天沒事兒,她還會過來的。


    杜氏對漱玉說道:“漱玉,你送送桂花嬸子。”


    “哎!”林漱玉脆聲說道,把桂花嬸子裝米的小盆從廚房裏拿出來,“謝謝嬸子,等漱玉賺錢了,一定會還您的。”


    周桂花摸摸林漱玉的小臉,笑著說道:“就一點米,別放在心上。我先迴家了,有什麽事情,別忘了去叫我。”


    “嗯,謝謝嬸子。”林漱玉再次感謝,見桂花嬸子走遠了才關門。


    林海走到屋裏,見杜氏精神好了一些,愧疚說道:“玉兒娘,你先睡會兒,我去熬藥,待會在叫你起來喝藥。”


    杜氏伸手握住林海的手,點頭說道:“辛苦你了。”


    “說這些幹啥!”林海心裏更加愧疚了,趕緊轉頭離開,不然眼淚就要流出來了。


    到了廚房,林海要去熬藥,但被林漱玉攔住了,說道:“爹,鍋裏還有一碗粥,包子,你先吃吧,我給娘熬藥。”


    林海知道家裏沒米,是周桂花送來的米熬的粥,隻是這包子是哪來的,問道:“漱玉啊,哪來的包子啊?”


    林漱玉手裏不閑著,一邊刷熬藥的陶壺,一邊迴答說道:“那是獵戶大叔送我到鎮上,給我買的,趁熱趕緊吃吧。”


    林海一想到明天一早,養父母還迴來鬧,家裏欠了那麽多藥錢,還沒有糧食,玉兒娘現在身子又不好,還是留給她們娘四個吃吧。


    “爹不餓,收起來,明天給你們娘四個吃。”林海搓搓手,蹲下來生火。


    林漱玉鼻頭一酸,盡管父親軟弱愚孝,但不代表他不是個疼愛妻子女兒的男人。她起身,給父親盛了碗粥,然後拿了兩個包子,說道:“爹,你趕緊吃吧。娘身體不好,您要是再倒下了,我們娘四個才沒活路了。”


    林海氣悶,想到養父母的作為,寒心啊,默默接過包子吃了一個,喝了一碗粥,剩下的包子放好,明天給孩子們吃。


    林海默默吃飯,林漱玉坐在木墩上燒火,輕聲問道:“爹,我剛才在窗外聽桂花身子說,我們親爺爺,親奶奶去世了,現在的爺爺奶奶,是壯壯他們的親爺爺奶奶。”


    林海一頓,雖然父母死得早,但他已經記事了,爹是秀才,娘是個溫柔女人,小時候過得很幸福。隻是一場考試傷了身子,染上風寒,一病不起,一命嗚唿,母親沒多久也跟著去了。之後,堂叔堂嬸子就住進了家裏。


    一開始他們對他挺好的,不過隨著二弟,三弟,四妹等人出生之後,養父母對他就逐漸淡了,十三歲就出去幹活,雖然很累,但總於不用麵對他們的冷言冷語。因為隻要他反駁一句,就被他們罵成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他受不了這樣的冷言冷語,所以很少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家之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青地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青地白並收藏傳家之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