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踏足昆侖
昆侖山頂玉竹庵,自玉珠師太歸來後,已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似乎已經過一番心血,銳意防備李俠可能突然光臨的奇襲。[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她知道,既然中原人魔光顧了太極、少林、武當及點蒼,其也不會放過昆侖。
時已正午,玉珠師太手執拂塵,步出昆侖重地玉竹庵,向前山走去。她後麵有兩個少女陪伴著,左邊長得清秀異常的女尼,正是她的衣缽弟子心月,右邊卻是俗裝少女,年約十九歲,是其最心愛弟子,名字心靜。
這是沿著五進尼庵大門而下的一條青石山道,兩旁青鬆翠竹,鬱鬱蒼蒼,井然有序,有一種寧靜莊嚴之氣氛。可現在不同於以往,呈現出忙碌的氣象,所有的長幼尼俗弟子,正在忙著砍去鬆枝及竹子,一捆捆的向後山挑去。
玉珠師太巡視一周,轉身返庵,走過廊沿,穿過三進大殿,進入第四進。這是一座占地二十畝的花園,靠著一座山峰,由峰邊羊腸山徑繞過去,是五進之地,那便是昆侖掌門接待貴賓與自己靜修的場所。
此刻,在這第四進的花園中,地上的花草已經拔去,一班尼俗弟子,正在以鬆枝與竹子紮成一個草堂。她們以竹子做骨架,用枯黃曬幹的鬆枝樹葉覆成一個人字形的屋頂,工作已經完成,隻剩後麵一部分牆壁,還沒有完成。
玉珠師太望著眾弟子們忙碌地工作著,微微地歎了一口氣,轉身對身邊心月女尼說:“徒兒,今夜此草堂既可完成,待完成後,你可要住進去了……”
心月雙手合十,躬身而凝重地答道:“師門宏恩,山高地厚,弟子雖死,難報恩澤,望師父盡可放心,弟子決不辜負所托!”
玉珠師太慈目看了看心月,心潮起伏,激動不已,潸然淚下,長歎一聲,語重心長地道:“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徒兒願舍自身而救眾生,實乃我昆侖派之大幸,如能計成,讓我昆侖弟子免遭劫難,師父定將你名字刻於橫匾之上,要昆侖一門世世代代向你禮誦禱告——唉!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希望其魔頭不要來,否則,也隻能如此作孤注一擲了。”
昆侖掌門玉珠師太在歎息之中,想起武林七派,少林、武當、太極三派覆亡,峨嵋一派四散遁避無蹤,點蒼新近傳來消息,雖請到世外三魔相助,但仍功虧一簣,想到自己昆侖處境,也不免感到前景暗淡,心驚肉跳。
時間在昆侖眾弟子的憂心忡忡中溜了過去,鬆、竹紮成的草堂,已橫起一塊橫匾,名為“除魔堂”。(.$>>>棉、花‘糖’小‘說’)心月女尼已按玉珠師太命諭,進入除魔堂,一切都皆按師太預定的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
是夜,黑暗中玉竹庵的弟子,皆都全神貫注,嚴陣以待的警戒著,這是自中原人魔複出江湖的消息傳出之後,已是每夜如此,不敢懈怠。初更,二更……此時,突見一條黒影,迅如流星般的蹲在圍牆之上,巡視片刻,然後飛掠而起,飄落在前院的樹梢上。
隱藏在暗中的昆侖弟子心中大吃一驚,沒想到此人如此迅捷,快似狸貓,靈是猿猴,目光看處,在皎潔的月光下,樹梢上那人濃眉方臉,露出一股懾人的殺氣,身穿白色羅衫,正是人見人畏的中原人魔來到了這裏,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裏砰砰亂跳,麵麵相覷,予感到大禍既將臨頭。
不錯,來者正是二少李俠,他立在樹梢上,居高臨下的用雙目四下掃視著下麵,發現四麵八方寂靜無聲,心中起疑,反複再想,那警言的紙箋上寫得明明白白,要自己上昆侖……如今此冷冷清清,莫不是昆侖一派故弄玄虛?
他為之思來想去,有一個結尚未打開,他不相信昆侖派中有人敢如此大膽戲弄自己,他更不相信,在武功的造詣上,還有勝過自己的人,就她玉珠師太來說,也沒有這種氣勢。當然,也並不是絕對沒有,如其三仙、三魔,都比自己略勝一籌,還有那個至今仍像謎一般的法正白眉老和尚。可是三仙已因打賭有三招之失,許諾終生不出雲蒙山三星觀,以這種高人,吐口唾沫就能砸個坑,言出必行,不會反悔,勿用擔心是他們。
他想到三魔,覺得他們不可能再會卷土重來,因為三魔自飛雲堡一戰,一死一傷受到重創,有大魔西門霸帶其逃遁,其不會自來送死。若說是法正白眉老和尚,感到並不可能,因為從其氣定神閑的氣度,以及落落大方的舉止,說話的寬宏大量,實為世外高人,不會染指江湖上的恩怨。
那麽當今世上,還能有誰呢?他再次想起那張張帶著恫嚇而具有挑戰性的信箋,一而在再而三的警告自己死期的臨近,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心中憤恨不已,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個背後搗鬼的人,為此,他心中決定,一定要看看其昆侖派中,還有什麽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現。
他蓄勢待發,凝目注視片刻,除了大殿中一盞長明燈在閃閃發光外,四下一片靜寂,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常,仿佛昆侖一門似乎沒有什麽戒備狀態。其實,暗中的昆侖弟子已發現了他,因奉命不得妄動而已,故而對李俠的出現,似乎視若無睹,處於戒備狀態。
李俠望著靜悄悄的玉竹庵,突然響起一聲陰森森的冷笑,先聲奪人說:“你們既然以帖邀約在下來此,為何卻藏頭露尾,不以現身?嘿嘿,就是你們不下帖,我也不會放過你們。”
其陰沉沉的語聲飄然傳出,擴散於空中,如雷貫耳,響徹四麵八方,昆侖眾弟子都聽得清清楚楚,都為之暗暗的吃驚愕然,她們對其李俠的話都非常的不理解,因為他乃是中原人魔,殺人如麻,躲他還來不及,誰還敢招惹他而引火上身呢?為之,她們麵麵相覷,似乎相詢,“以帖約他來?是誰約他來的?”從她們茫然不解的表情,這對她們來說,也等於是一個謎,為此沒有人給以迴音。
李俠聽沒有迴音,也沒見人出現,以為是昆侖一門故意做作,便身形一晃,飄然而落,剛一觸地,目光掃視之後,立刻縱躍而起,飛掠到左旁走廊,迅即進入第二進大殿的門戶之後,高聲道:“昆侖掌門,我應約來此,還不出來見麵嗎?”
其唿喊之聲,在空蕩蕩的殿宇中,激起一陣陣的迴聲,並沒有人迴答,更沒有人出現。李俠不滿的鼻中重重地哼了聲,心說,你們躲,難道我自己就不會找嗎?自經他接到第四張信箋之後,冥冥之中,感到有一重重的陰影纏繞著他,積壓在他的心頭,弄得他難以喘過氣來,尤其是法正大師的那幾句話,像迷一樣纏繞在他的心頭,令他揣摩不透,困惑不解,也就更加重了他思想的負擔,為之,他要與自己的疑慮與行動互搏,他認為,法正老和尚不過是以相言相,說的不過是江湖爻卦一類的命運,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人生最殘酷的是什麽?那就是命運,若是自己的命運如那法正老和尚所說,該你三江死,脫不過一馬叉,倒不如以自己堅毅的個性,與命運抗爭一下,因為人生就是長途跋涉,人生就是勇於開拓,人生就是與苦難爭鬥、拚搏和角逐。為之,他對其白眉老和尚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他李俠哪裏知道,就在他與皇甫玉龍的交往中,認定“巧手神醫”皇甫玉龍是他的知音好友,曾與他同榻共眠,無話不談,同桌吃飯、喝酒,親如兄弟,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知江知海不知深,隻知聽了他人語,反而害了自己人!就是他對於皇甫玉龍的過分相信,把受傷的好友“鬼見愁”鄭飛托他治傷照料,反而害了鄭飛的命,而其妹皇甫玉鳳也慘死在他手下。
他李俠更不會知道,他在與其皇甫玉龍的吃喝中,已服下了他皇甫玉龍暗暗放下的百毒金蠶蠱。這種毒物,經過特別的馴養,小得非肉眼所能看見,而且頗有靈性,能隨飼養的人心靈的指使,而對中此蠱者予以慢性毒殺,至死不能活。
也真是天緣巧合,二少李俠在那三清山飛仙台下的神秘深淵中飲用了乾坤聖水,所幻化的神奇內力暫時抑製住他體內的蠱毒的慢延,才使他得以活到現在。劉倩對李俠一再強調的一年之期,也是發現了他體內有著蠱毒隱藏,難以治愈,是叫他一年之期返迴她的絕情洞,她好帶他去求她母親絕情娘子予以救治。若是他李俠對劉倩的話能夠稍加留意,他也不難發覺其中另有蹊蹺。同時,他也忽略了法正大師之言,現在這急怒而怨恨的累積,已經隻以眼前的玉竹庵為對象了。
他靜待片刻,沒有聽到迴音,也沒有看見人,心中更是生氣,不屑地說:“我要看看,今天是我埋葬了昆侖,還是你昆侖派埋葬了我?”說著雙手貫通勁力唿的向前推去。“嘭”的一聲,通上二進大殿的木門,已直飛而起,整個門變成一片木屑,散落在二進院落地上,可見其威力之大。
一排整齊的殿宇呈現在他的眼前,仍然是黒沉沉的,沒有一點聲音,更看不到有人影,似乎昆侖一門與峨嵋派一樣,預先給遁走。李俠下意識的感覺到,昆侖派的人不可能預先逃跑,以他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敏銳的察覺,四周尚有不少人隱藏在暗處,在虎視眈眈地盯著看他,隻是,這些人物,李俠並沒有放在眼裏,因為他所要見的人是昆侖掌門玉珠師太,他所要找的是那個神出鬼沒的下帖之人。
現在的一切情況,卻出乎於他李俠的意料之外,七大門派之一的昆侖,竟然是忍氣吞聲,來個不聞不問,如此成了個縮頭烏龜,頗負盛名的昆侖派,難道就不怕受江湖人的恥笑?
如此寂靜無聲,使得李俠更是反感,無名之火高熾的燃燒起來,他緩步進入第二進殿宇,高聲喝道:“難道昆侖一派的人都死光了嗎?”其在憤怒的厲喝聲中,雙掌揚起,猛然向後殿掃去。
狂飆破空而出,嘩啦啦一陣巨響,神像倒塌,門窗飛射,一座後殿,立刻麵目全非,滿目瘡痍,一片狼藉。隻是,四周仍是一片沉寂,沒有人出來。李俠為之想,自己明明發現隱蔽在暗處的人,可她們為什麽這麽沉得住氣不出來呢?難道她們有著什麽詭計不成?
昆侖山頂玉竹庵,自玉珠師太歸來後,已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似乎已經過一番心血,銳意防備李俠可能突然光臨的奇襲。[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她知道,既然中原人魔光顧了太極、少林、武當及點蒼,其也不會放過昆侖。
時已正午,玉珠師太手執拂塵,步出昆侖重地玉竹庵,向前山走去。她後麵有兩個少女陪伴著,左邊長得清秀異常的女尼,正是她的衣缽弟子心月,右邊卻是俗裝少女,年約十九歲,是其最心愛弟子,名字心靜。
這是沿著五進尼庵大門而下的一條青石山道,兩旁青鬆翠竹,鬱鬱蒼蒼,井然有序,有一種寧靜莊嚴之氣氛。可現在不同於以往,呈現出忙碌的氣象,所有的長幼尼俗弟子,正在忙著砍去鬆枝及竹子,一捆捆的向後山挑去。
玉珠師太巡視一周,轉身返庵,走過廊沿,穿過三進大殿,進入第四進。這是一座占地二十畝的花園,靠著一座山峰,由峰邊羊腸山徑繞過去,是五進之地,那便是昆侖掌門接待貴賓與自己靜修的場所。
此刻,在這第四進的花園中,地上的花草已經拔去,一班尼俗弟子,正在以鬆枝與竹子紮成一個草堂。她們以竹子做骨架,用枯黃曬幹的鬆枝樹葉覆成一個人字形的屋頂,工作已經完成,隻剩後麵一部分牆壁,還沒有完成。
玉珠師太望著眾弟子們忙碌地工作著,微微地歎了一口氣,轉身對身邊心月女尼說:“徒兒,今夜此草堂既可完成,待完成後,你可要住進去了……”
心月雙手合十,躬身而凝重地答道:“師門宏恩,山高地厚,弟子雖死,難報恩澤,望師父盡可放心,弟子決不辜負所托!”
玉珠師太慈目看了看心月,心潮起伏,激動不已,潸然淚下,長歎一聲,語重心長地道:“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徒兒願舍自身而救眾生,實乃我昆侖派之大幸,如能計成,讓我昆侖弟子免遭劫難,師父定將你名字刻於橫匾之上,要昆侖一門世世代代向你禮誦禱告——唉!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希望其魔頭不要來,否則,也隻能如此作孤注一擲了。”
昆侖掌門玉珠師太在歎息之中,想起武林七派,少林、武當、太極三派覆亡,峨嵋一派四散遁避無蹤,點蒼新近傳來消息,雖請到世外三魔相助,但仍功虧一簣,想到自己昆侖處境,也不免感到前景暗淡,心驚肉跳。
時間在昆侖眾弟子的憂心忡忡中溜了過去,鬆、竹紮成的草堂,已橫起一塊橫匾,名為“除魔堂”。(.$>>>棉、花‘糖’小‘說’)心月女尼已按玉珠師太命諭,進入除魔堂,一切都皆按師太預定的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
是夜,黑暗中玉竹庵的弟子,皆都全神貫注,嚴陣以待的警戒著,這是自中原人魔複出江湖的消息傳出之後,已是每夜如此,不敢懈怠。初更,二更……此時,突見一條黒影,迅如流星般的蹲在圍牆之上,巡視片刻,然後飛掠而起,飄落在前院的樹梢上。
隱藏在暗中的昆侖弟子心中大吃一驚,沒想到此人如此迅捷,快似狸貓,靈是猿猴,目光看處,在皎潔的月光下,樹梢上那人濃眉方臉,露出一股懾人的殺氣,身穿白色羅衫,正是人見人畏的中原人魔來到了這裏,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裏砰砰亂跳,麵麵相覷,予感到大禍既將臨頭。
不錯,來者正是二少李俠,他立在樹梢上,居高臨下的用雙目四下掃視著下麵,發現四麵八方寂靜無聲,心中起疑,反複再想,那警言的紙箋上寫得明明白白,要自己上昆侖……如今此冷冷清清,莫不是昆侖一派故弄玄虛?
他為之思來想去,有一個結尚未打開,他不相信昆侖派中有人敢如此大膽戲弄自己,他更不相信,在武功的造詣上,還有勝過自己的人,就她玉珠師太來說,也沒有這種氣勢。當然,也並不是絕對沒有,如其三仙、三魔,都比自己略勝一籌,還有那個至今仍像謎一般的法正白眉老和尚。可是三仙已因打賭有三招之失,許諾終生不出雲蒙山三星觀,以這種高人,吐口唾沫就能砸個坑,言出必行,不會反悔,勿用擔心是他們。
他想到三魔,覺得他們不可能再會卷土重來,因為三魔自飛雲堡一戰,一死一傷受到重創,有大魔西門霸帶其逃遁,其不會自來送死。若說是法正白眉老和尚,感到並不可能,因為從其氣定神閑的氣度,以及落落大方的舉止,說話的寬宏大量,實為世外高人,不會染指江湖上的恩怨。
那麽當今世上,還能有誰呢?他再次想起那張張帶著恫嚇而具有挑戰性的信箋,一而在再而三的警告自己死期的臨近,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心中憤恨不已,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個背後搗鬼的人,為此,他心中決定,一定要看看其昆侖派中,還有什麽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現。
他蓄勢待發,凝目注視片刻,除了大殿中一盞長明燈在閃閃發光外,四下一片靜寂,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常,仿佛昆侖一門似乎沒有什麽戒備狀態。其實,暗中的昆侖弟子已發現了他,因奉命不得妄動而已,故而對李俠的出現,似乎視若無睹,處於戒備狀態。
李俠望著靜悄悄的玉竹庵,突然響起一聲陰森森的冷笑,先聲奪人說:“你們既然以帖邀約在下來此,為何卻藏頭露尾,不以現身?嘿嘿,就是你們不下帖,我也不會放過你們。”
其陰沉沉的語聲飄然傳出,擴散於空中,如雷貫耳,響徹四麵八方,昆侖眾弟子都聽得清清楚楚,都為之暗暗的吃驚愕然,她們對其李俠的話都非常的不理解,因為他乃是中原人魔,殺人如麻,躲他還來不及,誰還敢招惹他而引火上身呢?為之,她們麵麵相覷,似乎相詢,“以帖約他來?是誰約他來的?”從她們茫然不解的表情,這對她們來說,也等於是一個謎,為此沒有人給以迴音。
李俠聽沒有迴音,也沒見人出現,以為是昆侖一門故意做作,便身形一晃,飄然而落,剛一觸地,目光掃視之後,立刻縱躍而起,飛掠到左旁走廊,迅即進入第二進大殿的門戶之後,高聲道:“昆侖掌門,我應約來此,還不出來見麵嗎?”
其唿喊之聲,在空蕩蕩的殿宇中,激起一陣陣的迴聲,並沒有人迴答,更沒有人出現。李俠不滿的鼻中重重地哼了聲,心說,你們躲,難道我自己就不會找嗎?自經他接到第四張信箋之後,冥冥之中,感到有一重重的陰影纏繞著他,積壓在他的心頭,弄得他難以喘過氣來,尤其是法正大師的那幾句話,像迷一樣纏繞在他的心頭,令他揣摩不透,困惑不解,也就更加重了他思想的負擔,為之,他要與自己的疑慮與行動互搏,他認為,法正老和尚不過是以相言相,說的不過是江湖爻卦一類的命運,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人生最殘酷的是什麽?那就是命運,若是自己的命運如那法正老和尚所說,該你三江死,脫不過一馬叉,倒不如以自己堅毅的個性,與命運抗爭一下,因為人生就是長途跋涉,人生就是勇於開拓,人生就是與苦難爭鬥、拚搏和角逐。為之,他對其白眉老和尚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他李俠哪裏知道,就在他與皇甫玉龍的交往中,認定“巧手神醫”皇甫玉龍是他的知音好友,曾與他同榻共眠,無話不談,同桌吃飯、喝酒,親如兄弟,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知江知海不知深,隻知聽了他人語,反而害了自己人!就是他對於皇甫玉龍的過分相信,把受傷的好友“鬼見愁”鄭飛托他治傷照料,反而害了鄭飛的命,而其妹皇甫玉鳳也慘死在他手下。
他李俠更不會知道,他在與其皇甫玉龍的吃喝中,已服下了他皇甫玉龍暗暗放下的百毒金蠶蠱。這種毒物,經過特別的馴養,小得非肉眼所能看見,而且頗有靈性,能隨飼養的人心靈的指使,而對中此蠱者予以慢性毒殺,至死不能活。
也真是天緣巧合,二少李俠在那三清山飛仙台下的神秘深淵中飲用了乾坤聖水,所幻化的神奇內力暫時抑製住他體內的蠱毒的慢延,才使他得以活到現在。劉倩對李俠一再強調的一年之期,也是發現了他體內有著蠱毒隱藏,難以治愈,是叫他一年之期返迴她的絕情洞,她好帶他去求她母親絕情娘子予以救治。若是他李俠對劉倩的話能夠稍加留意,他也不難發覺其中另有蹊蹺。同時,他也忽略了法正大師之言,現在這急怒而怨恨的累積,已經隻以眼前的玉竹庵為對象了。
他靜待片刻,沒有聽到迴音,也沒有看見人,心中更是生氣,不屑地說:“我要看看,今天是我埋葬了昆侖,還是你昆侖派埋葬了我?”說著雙手貫通勁力唿的向前推去。“嘭”的一聲,通上二進大殿的木門,已直飛而起,整個門變成一片木屑,散落在二進院落地上,可見其威力之大。
一排整齊的殿宇呈現在他的眼前,仍然是黒沉沉的,沒有一點聲音,更看不到有人影,似乎昆侖一門與峨嵋派一樣,預先給遁走。李俠下意識的感覺到,昆侖派的人不可能預先逃跑,以他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敏銳的察覺,四周尚有不少人隱藏在暗處,在虎視眈眈地盯著看他,隻是,這些人物,李俠並沒有放在眼裏,因為他所要見的人是昆侖掌門玉珠師太,他所要找的是那個神出鬼沒的下帖之人。
現在的一切情況,卻出乎於他李俠的意料之外,七大門派之一的昆侖,竟然是忍氣吞聲,來個不聞不問,如此成了個縮頭烏龜,頗負盛名的昆侖派,難道就不怕受江湖人的恥笑?
如此寂靜無聲,使得李俠更是反感,無名之火高熾的燃燒起來,他緩步進入第二進殿宇,高聲喝道:“難道昆侖一派的人都死光了嗎?”其在憤怒的厲喝聲中,雙掌揚起,猛然向後殿掃去。
狂飆破空而出,嘩啦啦一陣巨響,神像倒塌,門窗飛射,一座後殿,立刻麵目全非,滿目瘡痍,一片狼藉。隻是,四周仍是一片沉寂,沒有人出來。李俠為之想,自己明明發現隱蔽在暗處的人,可她們為什麽這麽沉得住氣不出來呢?難道她們有著什麽詭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