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考慮如何跟金人求和,甚至是投降嗎?</p>
孫傅早在出發之前,趙爍就明擺著告訴他,麵對這樣的話題應該如何迴答。</p>
而且孫傅還添油加醋的糅雜進去自己的理解。</p>
所以,他麵對李察哥的詢問,也不顯得慌亂。</p>
而是心平氣和的說道:“不知王爺為何會出此言?”</p>
“本使是帶著誠意來的,全無戲弄之說。”</p>
“可是你們宋朝在這一次金軍的猛攻之下接連淪陷了北方的三大重要軍鎮。”</p>
“而你們的汴梁城又被金軍大舉包圍,險些城破國滅。”</p>
“甚至你們之前陳列在西北邊陲防範我軍的西北軍也被金軍打得落花流水。”</p>
“你們這個時候前來與我朝同力抗金?不是戲弄本王嗎?”</p>
“非也。”</p>
孫傅搖了搖頭,起身說道:“王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之前我朝那些戰役都能稱之為暫時的失利罷了,王爺卻不知道金人為何會放棄汴梁城,選擇快速北撤。”</p>
李察哥笑道:“金人孤軍深入,後方糧草供應不上,自然是難以持久,退兵不是很正常嗎?”</p>
“王爺說的沒錯,金人之所以能圍困我朝的汴梁城,是因為他們鋌而走險,懷著賭徒心態心想要孤注一擲,結果被我朝發現,自然是潰敗而逃了。”</p>
“所以根本不存在滅我朝的說法。”</p>
“是嗎?”李察哥微微一笑:“西北軍的四路大軍,折家軍投了金國,種家跟姚家已經全軍覆滅,請問你們還有什麽底蘊跟金國稱雄?”</p>
“王爺,您這邊有幾個誤區,本大使就為你解答疑問。”</p>
“首先,我朝如今在西北已經囤積了五十萬大軍,常態化作戰軍隊三十萬,訓練的新兵二十萬,這五十萬大軍屬於西北軍。”</p>
“此外,我朝在北方構建了累計五十萬大軍的防線,跟被金人搶占的北方三大軍鎮對峙。”</p>
“我朝如今軍威更勝。”</p>
“其次,我朝天子堅決抗金,軍民一心,就等著金人南下。”</p>
李察哥聽了之後,微微頷首。</p>
作為大宋朝的軍事作戰對象,他這段時間也從探子那裏打聽到不少宋朝的消息。</p>
孫傅說的沒錯,但是李察哥還是有些動搖:“既然如此,那你們為何還要結好我黨項?難不成是你們沒有必勝的把握?”</p>
“不!”</p>
孫傅斷然搖頭。</p>
他雖然有些糊塗,甚至有些迷信。</p>
但是他算是大宋朝廷的文官當中態度強硬的抗金鐵頭娃。</p>
“我朝富有四海,地大物博,漢文化傳承已有千年,而金人冥頑不化,毫無信義可言,天下被他們覬覦可以,但是想要得到?休想。”</p>
孫傅此言一出,所展示的強硬態度,倒是讓李察哥有些驚訝。</p>
隨即他故作鎮定的說道:“那你說說我夏朝親和與宋,有何利益?”</p>
不錯,大國之交,說的就是利益。</p>
談的就是生意。</p>
李察哥直接表明立場,接著說道:“而今金使跟我夏聯盟,占據宋朝西北之後,將西北之地送給我們經略。”</p>
孫傅暗暗詫異。</p>
他離開汴梁城之前,趙爍就跟他提起過金人的條件。</p>
看來,陛下當真是料敵預先啊。</p>
曆史上,完顏複確實是在對西北軍的作戰之中,擊敗了劉禹州。</p>
隨後就將山西大片土地跟陝西部分地方送與西夏,一預大宋跟西夏成為盟友。</p>
但是趙爍的到來改變了這個曆史。</p>
他死守汴梁城,導致完顏複沒有在潼關那邊打出優勢。</p>
所以大宋的西北還在。</p>
趙爍又為了陣型那邊的防務,把陳興漢從一個草根扶持起來。</p>
又是給錢又是給人跟涼茶軍械。</p>
硬生生的改變了帝國之間的局勢。</p>
可是現在,李察哥說啥?</p>
他說金國要給夏國大宋的西北地區。</p>
孫傅笑道:“王爺,金賊素來毫無信義可言,他們背信棄義已經是常態,你敢相信他們嗎?”</p>
李察哥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而是故意錯開話題說道:“閣下還是告訴本王,與我夏朝有何利好?”</p>
孫傅一聽對方這麽問,那很明顯已經有了合作的想法。</p>
於是他也不再藏著掖著,而是神色坦然的說道:“大宋收你們的青鹽,確切的說,你們的青鹽不需要囤積了,能夠貿易,我大宋的天子金口玉言,承諾會庇護王爺麾下的商隊,也僅限於王爺的商團。”</p>
李察哥的眼睛突然就明耀了許多。</p>
無論他擁有多麽大的權勢。</p>
終歸到底也是要滿足自我的追求的。</p>
李察不缺錢。</p>
他缺的是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p>
現在朝堂之內,對抗他的集團也有。</p>
如果李察哥能夠拿下跟大宋的通商渠道的話。</p>
那就有更多的資本製約那樣政治對手。</p>
除此之外,最讓他無法拒絕的是,他還可以從大宋那邊得到更加廉價的奢侈品。</p>
而且當孫傅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李察哥明顯覺得難以置信,急忙問道:“這可當真?” “我朝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不假。”</p>
此言一出,李察哥就陷入了沉默。</p>
其實他內心早就激動的飛起。</p>
隻是不願意在孫傅麵前有所表達罷了。</p>
“閣下,今天我們就談到這兒,王先生,送客。”</p>
孫傅一聽當時就懵了,這啥情況?</p>
這算是拒絕還是同意?</p>
難道是我某句話戳中他的脊梁骨了嗎?</p>
故而急忙問道:“不知王爺意下如何?”</p>
一邊的王行遠說道:“孫大使,請。”</p>
但見人家是鐵了心要讓自己離開。</p>
孫傅也悶悶不樂的起身,離開了大殿。</p>
與此同時西夏的皇宮內,皇帝乾順正跟金國的吳召虎對酒商談。</p>
吳召虎是粘罕的心腹,但是他這一次來西夏不是奉了粘罕的命令,而是帶著完顏吳乞買的書信來的。</p>
他將書信遞了過去,神色恭敬的說道:“陛下,我朝南王將會在十月份大舉進攻宋朝,倘若你們從這裏興兵,那宋朝的西北諸地必然是唾手可得!”</p>
</p>
乾順皇帝微微頷首,看完書信之後,覺得金人沒有誠意啊。</p>
好歹你們是來跟我談合作的。</p>
隻提要求不談條件?</p>
孫傅早在出發之前,趙爍就明擺著告訴他,麵對這樣的話題應該如何迴答。</p>
而且孫傅還添油加醋的糅雜進去自己的理解。</p>
所以,他麵對李察哥的詢問,也不顯得慌亂。</p>
而是心平氣和的說道:“不知王爺為何會出此言?”</p>
“本使是帶著誠意來的,全無戲弄之說。”</p>
“可是你們宋朝在這一次金軍的猛攻之下接連淪陷了北方的三大重要軍鎮。”</p>
“而你們的汴梁城又被金軍大舉包圍,險些城破國滅。”</p>
“甚至你們之前陳列在西北邊陲防範我軍的西北軍也被金軍打得落花流水。”</p>
“你們這個時候前來與我朝同力抗金?不是戲弄本王嗎?”</p>
“非也。”</p>
孫傅搖了搖頭,起身說道:“王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之前我朝那些戰役都能稱之為暫時的失利罷了,王爺卻不知道金人為何會放棄汴梁城,選擇快速北撤。”</p>
李察哥笑道:“金人孤軍深入,後方糧草供應不上,自然是難以持久,退兵不是很正常嗎?”</p>
“王爺說的沒錯,金人之所以能圍困我朝的汴梁城,是因為他們鋌而走險,懷著賭徒心態心想要孤注一擲,結果被我朝發現,自然是潰敗而逃了。”</p>
“所以根本不存在滅我朝的說法。”</p>
“是嗎?”李察哥微微一笑:“西北軍的四路大軍,折家軍投了金國,種家跟姚家已經全軍覆滅,請問你們還有什麽底蘊跟金國稱雄?”</p>
“王爺,您這邊有幾個誤區,本大使就為你解答疑問。”</p>
“首先,我朝如今在西北已經囤積了五十萬大軍,常態化作戰軍隊三十萬,訓練的新兵二十萬,這五十萬大軍屬於西北軍。”</p>
“此外,我朝在北方構建了累計五十萬大軍的防線,跟被金人搶占的北方三大軍鎮對峙。”</p>
“我朝如今軍威更勝。”</p>
“其次,我朝天子堅決抗金,軍民一心,就等著金人南下。”</p>
李察哥聽了之後,微微頷首。</p>
作為大宋朝的軍事作戰對象,他這段時間也從探子那裏打聽到不少宋朝的消息。</p>
孫傅說的沒錯,但是李察哥還是有些動搖:“既然如此,那你們為何還要結好我黨項?難不成是你們沒有必勝的把握?”</p>
“不!”</p>
孫傅斷然搖頭。</p>
他雖然有些糊塗,甚至有些迷信。</p>
但是他算是大宋朝廷的文官當中態度強硬的抗金鐵頭娃。</p>
“我朝富有四海,地大物博,漢文化傳承已有千年,而金人冥頑不化,毫無信義可言,天下被他們覬覦可以,但是想要得到?休想。”</p>
孫傅此言一出,所展示的強硬態度,倒是讓李察哥有些驚訝。</p>
隨即他故作鎮定的說道:“那你說說我夏朝親和與宋,有何利益?”</p>
不錯,大國之交,說的就是利益。</p>
談的就是生意。</p>
李察哥直接表明立場,接著說道:“而今金使跟我夏聯盟,占據宋朝西北之後,將西北之地送給我們經略。”</p>
孫傅暗暗詫異。</p>
他離開汴梁城之前,趙爍就跟他提起過金人的條件。</p>
看來,陛下當真是料敵預先啊。</p>
曆史上,完顏複確實是在對西北軍的作戰之中,擊敗了劉禹州。</p>
隨後就將山西大片土地跟陝西部分地方送與西夏,一預大宋跟西夏成為盟友。</p>
但是趙爍的到來改變了這個曆史。</p>
他死守汴梁城,導致完顏複沒有在潼關那邊打出優勢。</p>
所以大宋的西北還在。</p>
趙爍又為了陣型那邊的防務,把陳興漢從一個草根扶持起來。</p>
又是給錢又是給人跟涼茶軍械。</p>
硬生生的改變了帝國之間的局勢。</p>
可是現在,李察哥說啥?</p>
他說金國要給夏國大宋的西北地區。</p>
孫傅笑道:“王爺,金賊素來毫無信義可言,他們背信棄義已經是常態,你敢相信他們嗎?”</p>
李察哥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而是故意錯開話題說道:“閣下還是告訴本王,與我夏朝有何利好?”</p>
孫傅一聽對方這麽問,那很明顯已經有了合作的想法。</p>
於是他也不再藏著掖著,而是神色坦然的說道:“大宋收你們的青鹽,確切的說,你們的青鹽不需要囤積了,能夠貿易,我大宋的天子金口玉言,承諾會庇護王爺麾下的商隊,也僅限於王爺的商團。”</p>
李察哥的眼睛突然就明耀了許多。</p>
無論他擁有多麽大的權勢。</p>
終歸到底也是要滿足自我的追求的。</p>
李察不缺錢。</p>
他缺的是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p>
現在朝堂之內,對抗他的集團也有。</p>
如果李察哥能夠拿下跟大宋的通商渠道的話。</p>
那就有更多的資本製約那樣政治對手。</p>
除此之外,最讓他無法拒絕的是,他還可以從大宋那邊得到更加廉價的奢侈品。</p>
而且當孫傅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李察哥明顯覺得難以置信,急忙問道:“這可當真?” “我朝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不假。”</p>
此言一出,李察哥就陷入了沉默。</p>
其實他內心早就激動的飛起。</p>
隻是不願意在孫傅麵前有所表達罷了。</p>
“閣下,今天我們就談到這兒,王先生,送客。”</p>
孫傅一聽當時就懵了,這啥情況?</p>
這算是拒絕還是同意?</p>
難道是我某句話戳中他的脊梁骨了嗎?</p>
故而急忙問道:“不知王爺意下如何?”</p>
一邊的王行遠說道:“孫大使,請。”</p>
但見人家是鐵了心要讓自己離開。</p>
孫傅也悶悶不樂的起身,離開了大殿。</p>
與此同時西夏的皇宮內,皇帝乾順正跟金國的吳召虎對酒商談。</p>
吳召虎是粘罕的心腹,但是他這一次來西夏不是奉了粘罕的命令,而是帶著完顏吳乞買的書信來的。</p>
他將書信遞了過去,神色恭敬的說道:“陛下,我朝南王將會在十月份大舉進攻宋朝,倘若你們從這裏興兵,那宋朝的西北諸地必然是唾手可得!”</p>
</p>
乾順皇帝微微頷首,看完書信之後,覺得金人沒有誠意啊。</p>
好歹你們是來跟我談合作的。</p>
隻提要求不談條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