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河北義軍如今已抵近黃河,距此尚有八裏。”</p>
“陛下……”</p>
聽著武差的不間斷匯報,趙爍早已望眼欲穿。</p>
按照之前擬訂好的時間,宗澤今天率軍前來汴梁。</p>
不知不覺,已是日上三竿。</p>
隨行的內務府公公們給趙爍籌備好納涼的帳篷。</p>
趙爍坐在椅子上,呷了一口茶水。</p>
“陛下,宗澤大軍正在渡河,距此不到二裏。”</p>
“看到了,朕看到了。”</p>
趙爍沉吟著站了起來,翻身上馬。</p>
他看到兵器甲胄殘缺不全的軍隊正在乘坐竹筏渡河。</p>
雖是隔著二裏,但是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那些軍士們散發出來的莊嚴之氣。</p>
宗澤統兵還是遠超常人啊!</p>
大軍渡河,用了半個時辰。</p>
此時天色已到正午。</p>
大軍渡河之後,宗澤整頓軍陣。</p>
這時,跟隨在宗澤左右的費仲說道:“大將軍,您看,前方那龍旗飄揚,好像是陛下的禦駕。”</p>
劉浩也皺眉看了過去:“天呐,真的是陛下的禦駕,大將軍,陛下竟然來此迎您。”</p>
宗澤一聽身形震顫,縱目看去。</p>
雖已經老邁,卻也看的一清二楚啊。</p>
那隨風飄揚的黃龍旗幟,以及威風凜凜的禁軍護衛。</p>
可不就是大宋的皇帝親自來了嗎?</p>
陛下!</p>
陛下!</p>
宗澤嘴角呢喃,難以置信,又無比感動。</p>
他率先策馬,朝著趙爍駐紮的地方飛奔而來。</p>
這一刻,宗澤是受寵若驚的。</p>
甚至這一刻,讓這個老將軍上刀山下火海,他也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p>
另一邊的趙爍看到一位白發蒼茫的老者朝著自己奔騰而來。</p>
腦海之中瞬間就浮現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名場麵。</p>
那老人正是宗澤啊!</p>
且看那宗澤雖已年邁,但是策馬奔騰,手中雁翎刀更顯得颯氣不已。</p>
縱然是趙爍,也能從他的騎術上看出他身後的馬上功力。</p>
沒有人膽敢小覷宗澤。</p>
就連金兀術都不能!</p>
看到宗澤越來越近,趙爍迫不及待的走了上去。</p>
宗澤大為震驚,急忙下馬,卸下了頭盔,上前躬身跪拜:“老臣參見陛下。”</p>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陛下,老臣惶恐,何德何能勞煩陛下親迎,此等天恩,老臣萬死莫辭。”</p>
看著白發蒼蒼的老人,趙爍的心頭也是一陣火熱。</p>
他急忙將他宗澤手中的頭盔接了過來,上前將宗澤攙扶了起來。</p>
“老將軍,朕盼你如同大旱遇甘霖呐,現在,您老終於來到汴梁城了。”</p>
“陛下,老臣有愧,讓陛下在此久等!”</p>
“誒,老將軍是大宋軍魂,朕就算多等一會,又有何妨?快,快隨朕入宮,朕已備好了宴席,為老將軍,為眾將士們接風洗塵。”</p>
“老臣惶恐。”</p>
“老將軍,切勿如此。”</p>
“老臣遵命。”</p>
宗澤再不推諉,垂頭跟隨在趙爍身後。</p>
可他眼角的餘光卻將趙爍的風姿盡數照顧。</p>
覺得大宋此君,當真擁有千古帝王之氣象!</p>
趙爍剛剛進入汴梁城。</p>
李淮那邊就傳來李綱從黃河統製區歸來複命的消息。</p>
趙爍心情大好,命令李淮去城外迎接,要以大公之禮遇,允許李綱披甲進皇宮。</p>
戴著甲胄入宮,這同樣是大宋朝堂上百年難有的殊榮。</p>
沒辦法,趙爍已經接了宗澤,不能在出城接引李綱了。</p>
所以便給予李綱同樣尊貴的待遇。</p>
以表他對這兩位老將的一視同仁。</p>
此時,文德殿內。</p>
大宋朝的內閣宰輔 李彥迴、黃河統製使李綱、西北軍統帥陳興漢、河北成安郡守宗澤、以及北方戰區統帥張叔夜盡數聚集。</p>
</p>
這都是曆史上北宋年間的著名悍將。</p>
是趙爍眼中的末世全明星組合。</p>
也是趙爍第一次,跟核心成員聚集在一堂。</p>
看著這些會跟隨自己改變曆史軌跡的大宋名將, 趙爍舉杯敬了大家一杯。</p>
因為宴席隻是禮儀。</p>
所以酒宴上,眾人隻是推杯換盞,表達自己對大宋的隱憂。</p>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p>
趙爍便安排諸位進入談事的大殿。</p>
“眾位愛卿,今日齊聚一堂,朕心甚慰。”</p>
“不過如今宋金對峙,局麵緊張。”</p>
“朕也不浪費諸位愛卿的時間,開門見山了。”</p>
“金軍年冬,必會南下。而且他們的兵力也必然會更盛之前。”</p>
“所以,朕之前提出的構建軍鎮跟西北防線的策略已經刻不容緩了。”</p>
“現在,朕要跟諸位統籌提速,以求將來犯的金賊擊潰。”</p>
趙爍言及於此,轉身來到宮牆上的大宋疆域圖前。</p>
諸位大將也緊跟其後,盯著地圖皺眉沉思。</p>
這些人都是大宋朝的骨幹。</p>
他們對大宋的拳拳愛國之心,無需質疑。</p>
也經受得起考驗。</p>
趙爍站在地圖前,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朕之前已經委任過你們,這一次就是想確定一下各自的轄區與責任。”</p>
“朕在汴梁城被圍之時,草擬的《抗金策論》諸位愛卿可曾目睹?”</p>
趙爍的目光從左邊的張叔夜身上轉移到最右側的李綱身上。</p>
“陛下,臣等都看過。陛下英明神武,臣等絕無異議。”</p>
“嗯,那諸位對今年冬季的大戰有什麽看法?”</p>
“陛下,臣以為我們還得以守代攻。”</p>
張叔夜說話了。</p>
宗澤看了看張叔夜,當即附和道:“老臣也讚同叔夜相公的策略。”</p>
“臣也讚同。”</p>
現在大家其實都很明白。</p>
大宋雖然局部的起義已經鎮壓了。</p>
現在也開始進入良性發展的模式。</p>
但是畢竟彼此軍事上的硬實力還是有差距的。</p>
所以即便拖到年底,以大宋的實力也不可能對金賊發起反攻甚至是直接北上。</p>
因為這不現實。</p>
目前最好的戰術就是強行守城,拖垮金軍。</p>
然後趁他們來年北歸,忙於資源儲備的時候,宋軍再集結精銳北上攻取被金賊占據的北方三大重鎮。</p>
所以,現階段談北伐,是不理智的行為。</p>
在場的將軍們都是當世名將。</p>
他們不會在這麽嚴謹的場合,彰顯自己的‘睿智’的。</p>
趙爍點了點頭。</p>
他對自己的戰略構思很自信。</p>
如今這麽多將軍都深表認同,趙爍便更覺得自己的籌劃萬無一失了。</p>
“陛下……”</p>
聽著武差的不間斷匯報,趙爍早已望眼欲穿。</p>
按照之前擬訂好的時間,宗澤今天率軍前來汴梁。</p>
不知不覺,已是日上三竿。</p>
隨行的內務府公公們給趙爍籌備好納涼的帳篷。</p>
趙爍坐在椅子上,呷了一口茶水。</p>
“陛下,宗澤大軍正在渡河,距此不到二裏。”</p>
“看到了,朕看到了。”</p>
趙爍沉吟著站了起來,翻身上馬。</p>
他看到兵器甲胄殘缺不全的軍隊正在乘坐竹筏渡河。</p>
雖是隔著二裏,但是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那些軍士們散發出來的莊嚴之氣。</p>
宗澤統兵還是遠超常人啊!</p>
大軍渡河,用了半個時辰。</p>
此時天色已到正午。</p>
大軍渡河之後,宗澤整頓軍陣。</p>
這時,跟隨在宗澤左右的費仲說道:“大將軍,您看,前方那龍旗飄揚,好像是陛下的禦駕。”</p>
劉浩也皺眉看了過去:“天呐,真的是陛下的禦駕,大將軍,陛下竟然來此迎您。”</p>
宗澤一聽身形震顫,縱目看去。</p>
雖已經老邁,卻也看的一清二楚啊。</p>
那隨風飄揚的黃龍旗幟,以及威風凜凜的禁軍護衛。</p>
可不就是大宋的皇帝親自來了嗎?</p>
陛下!</p>
陛下!</p>
宗澤嘴角呢喃,難以置信,又無比感動。</p>
他率先策馬,朝著趙爍駐紮的地方飛奔而來。</p>
這一刻,宗澤是受寵若驚的。</p>
甚至這一刻,讓這個老將軍上刀山下火海,他也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p>
另一邊的趙爍看到一位白發蒼茫的老者朝著自己奔騰而來。</p>
腦海之中瞬間就浮現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名場麵。</p>
那老人正是宗澤啊!</p>
且看那宗澤雖已年邁,但是策馬奔騰,手中雁翎刀更顯得颯氣不已。</p>
縱然是趙爍,也能從他的騎術上看出他身後的馬上功力。</p>
沒有人膽敢小覷宗澤。</p>
就連金兀術都不能!</p>
看到宗澤越來越近,趙爍迫不及待的走了上去。</p>
宗澤大為震驚,急忙下馬,卸下了頭盔,上前躬身跪拜:“老臣參見陛下。”</p>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陛下,老臣惶恐,何德何能勞煩陛下親迎,此等天恩,老臣萬死莫辭。”</p>
看著白發蒼蒼的老人,趙爍的心頭也是一陣火熱。</p>
他急忙將他宗澤手中的頭盔接了過來,上前將宗澤攙扶了起來。</p>
“老將軍,朕盼你如同大旱遇甘霖呐,現在,您老終於來到汴梁城了。”</p>
“陛下,老臣有愧,讓陛下在此久等!”</p>
“誒,老將軍是大宋軍魂,朕就算多等一會,又有何妨?快,快隨朕入宮,朕已備好了宴席,為老將軍,為眾將士們接風洗塵。”</p>
“老臣惶恐。”</p>
“老將軍,切勿如此。”</p>
“老臣遵命。”</p>
宗澤再不推諉,垂頭跟隨在趙爍身後。</p>
可他眼角的餘光卻將趙爍的風姿盡數照顧。</p>
覺得大宋此君,當真擁有千古帝王之氣象!</p>
趙爍剛剛進入汴梁城。</p>
李淮那邊就傳來李綱從黃河統製區歸來複命的消息。</p>
趙爍心情大好,命令李淮去城外迎接,要以大公之禮遇,允許李綱披甲進皇宮。</p>
戴著甲胄入宮,這同樣是大宋朝堂上百年難有的殊榮。</p>
沒辦法,趙爍已經接了宗澤,不能在出城接引李綱了。</p>
所以便給予李綱同樣尊貴的待遇。</p>
以表他對這兩位老將的一視同仁。</p>
此時,文德殿內。</p>
大宋朝的內閣宰輔 李彥迴、黃河統製使李綱、西北軍統帥陳興漢、河北成安郡守宗澤、以及北方戰區統帥張叔夜盡數聚集。</p>
</p>
這都是曆史上北宋年間的著名悍將。</p>
是趙爍眼中的末世全明星組合。</p>
也是趙爍第一次,跟核心成員聚集在一堂。</p>
看著這些會跟隨自己改變曆史軌跡的大宋名將, 趙爍舉杯敬了大家一杯。</p>
因為宴席隻是禮儀。</p>
所以酒宴上,眾人隻是推杯換盞,表達自己對大宋的隱憂。</p>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p>
趙爍便安排諸位進入談事的大殿。</p>
“眾位愛卿,今日齊聚一堂,朕心甚慰。”</p>
“不過如今宋金對峙,局麵緊張。”</p>
“朕也不浪費諸位愛卿的時間,開門見山了。”</p>
“金軍年冬,必會南下。而且他們的兵力也必然會更盛之前。”</p>
“所以,朕之前提出的構建軍鎮跟西北防線的策略已經刻不容緩了。”</p>
“現在,朕要跟諸位統籌提速,以求將來犯的金賊擊潰。”</p>
趙爍言及於此,轉身來到宮牆上的大宋疆域圖前。</p>
諸位大將也緊跟其後,盯著地圖皺眉沉思。</p>
這些人都是大宋朝的骨幹。</p>
他們對大宋的拳拳愛國之心,無需質疑。</p>
也經受得起考驗。</p>
趙爍站在地圖前,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朕之前已經委任過你們,這一次就是想確定一下各自的轄區與責任。”</p>
“朕在汴梁城被圍之時,草擬的《抗金策論》諸位愛卿可曾目睹?”</p>
趙爍的目光從左邊的張叔夜身上轉移到最右側的李綱身上。</p>
“陛下,臣等都看過。陛下英明神武,臣等絕無異議。”</p>
“嗯,那諸位對今年冬季的大戰有什麽看法?”</p>
“陛下,臣以為我們還得以守代攻。”</p>
張叔夜說話了。</p>
宗澤看了看張叔夜,當即附和道:“老臣也讚同叔夜相公的策略。”</p>
“臣也讚同。”</p>
現在大家其實都很明白。</p>
大宋雖然局部的起義已經鎮壓了。</p>
現在也開始進入良性發展的模式。</p>
但是畢竟彼此軍事上的硬實力還是有差距的。</p>
所以即便拖到年底,以大宋的實力也不可能對金賊發起反攻甚至是直接北上。</p>
因為這不現實。</p>
目前最好的戰術就是強行守城,拖垮金軍。</p>
然後趁他們來年北歸,忙於資源儲備的時候,宋軍再集結精銳北上攻取被金賊占據的北方三大重鎮。</p>
所以,現階段談北伐,是不理智的行為。</p>
在場的將軍們都是當世名將。</p>
他們不會在這麽嚴謹的場合,彰顯自己的‘睿智’的。</p>
趙爍點了點頭。</p>
他對自己的戰略構思很自信。</p>
如今這麽多將軍都深表認同,趙爍便更覺得自己的籌劃萬無一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