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任務?</p>
那就是以禦史大夫的名義,將此事寫入史冊。</p>
給那八十一人定了貪得無厭,壓榨百姓,霸占良田,侵吞國資,以及資敵叛國……</p>
合計十二條大罪。</p>
隨便一條罪名都是掉腦袋的。</p>
蔣榮發憤圖強,巧妙揣測文筆立意。</p>
不消片刻,便寫了一份感人肺腑的報告。</p>
報告之中,大宋的皇帝趙爍成了為民除害的千古聖君。</p>
而那些官員則變成了殘暴不仁的全民公敵。</p>
民意的支持有了,道德上的製高點,占了。</p>
趙爍輕輕的啟動一下皇權,那就是‘恨鐵不成鋼,揮淚斬馬謖!’</p>
剩下的事情就更加順理成章了。</p>
所以那些掉腦袋的八十一位仁兄,你們下地獄,還能怪陛下嗎???</p>
一切都按趙爍預先設想好的劇情在發展。</p>
隨著午門外,鮮血淋淋。</p>
八十一顆人頭滾滾落地。</p>
汴梁城的百姓們沒有一絲絲的恐慌,反而在城內各個地方出現了煙花爆竹……</p>
老百姓們質樸的語言之中無不糅雜著幾分快意。</p>
“陛下好手段,那些狗官們早就該殺了。”</p>
“當初金賊大軍前來圍攻我們的時候,跟陛下作對,要卑躬屈膝跟金賊投降的人就是他們。”</p>
“金賊被我們打敗,已經退走了,他們又有功夫剝削我們老百姓了。”</p>
“就是同樣一般蛀蟲,在阻礙我們大宋前行。”</p>
“沒錯,陛下殺得好!陛下此舉,堪比太祖爺爺。”</p>
……</p>
民意!</p>
什麽是民意?</p>
現在趙爍聽著汴梁城內老百姓的聲音,倍感親切。</p>
他殺的一點都不後悔,更不拖泥帶水。</p>
反而有種想笑。</p>
因為就在那些貪官汙吏們人頭落地之後。</p>
國庫也充盈了不少。</p>
趙爍看著高俅呈上來的賬冊。</p>
足足三千六百萬兩白銀。</p>
良田四十萬畝。</p>
鹽礦八十萬石。</p>
鐵礦二百萬石。</p>
這些物資已經足夠支持張叔夜在北方大搞基建了。</p>
但是這都沒完。</p>
對於趙爍來說,不過是剛剛開始。</p>
被斬的那些人是朝廷的官員。</p>
接下來還有一百七十人,則是涉案的黑心資本家。</p>
但是那些資本家的底蘊,還是讓趙爍有些低估的。</p>
因為就在趙爍命令武德司大規模緝拿楚南宮那樣的巨商時。</p>
朝中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官員們終於按耐不住了。</p>
以唐告跟孔仲謀為首的文官們成群結隊的來到皇宮門口進行第二次逼宮。</p>
沒錯,至少趙爍願意給他們扣上‘逼宮’的帽子。</p>
因為之前趙爍下令斬殺八十一位官員的時候。</p>
前來為他們求情的人不是很多。</p>
可是要斬殺一百七十人的商人時。</p>
前來為那些商人求情的官員幾乎占據了文官集團的一半以上。</p>
這是什麽概念?</p>
這分明就是朝中的文臣士大夫們人人都跟民間的商人有染。</p>
如今之所以這麽快的跳出來。</p>
就是想要把商人們救下來。</p>
保住他們的金飯碗?</p>
這不重要。</p>
重要的是他們害怕那些商人們在關鍵時刻吧他們給咬出來。</p>
“陛下!陛下!”李淮神色匆匆。</p>
“什麽事,如此慌張?”趙爍放下禦筆,麵露慍色。</p>
“陛下,唐相跟帝師孔相公攜百官在宮門之外求見。”</p>
“告訴他們,朕在忙於公務,無暇見他們,讓他們迴去吧。”</p>
“陛下,奴才已經領會陛下的意思,跟他們說過了。他們堅決不退,並要以死明誌。”</p>
“那就去死吧,對了,誰要想第一個死,你讓高俅成全他。”</p>
趙爍最煩節骨眼上來求情的人。</p>
老子是你們什麽啊?</p>
就算是親爹,可老子畢竟是皇上。</p>
你們這幫官員跟我親,有老百姓跟我親嗎?</p>
關鍵的事情上,皇帝當然是要堅定不移的站在老百姓那邊的。</p>
此時此刻的李淮也懵比了。</p>
他沒想到皇帝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剛猛。</p>
這個命令讓他怎麽傳?</p>
“還愣著幹什麽?誰要嚷嚷著死,就拖到午門外斬首。”</p>
趙爍加重了語氣,明顯情緒已經有些失控。</p>
看到皇帝如此不耐煩,李淮哪敢推諉。</p>
急忙轉身閃出殿外。</p>
一五一十的跟大臣們傳達了皇帝的核心思想!</p>
當文武官員們得知皇帝讓他們死,並且還貼心的要給他們安排武德司的指揮使高俅來幫助大家的時候。</p>
所有人的臉,都是漆黑的。</p>
唐告跟孔仲謀互相對視,彼此心裏直把對方的祖宗十八代全給罵進去了。</p>
因為這餿主意,是彼此互相拱火,想出來的。</p>
他們覺得倚老賣老可以威脅到皇權。</p>
熟料,他們在皇帝眼中,啥也不是!</p>
就是一群渣渣……</p>
這太TM的傷自尊心了。</p>
即便心裏窩著火,誰也不敢發作。</p>
畢竟大家的腦子都清醒的很。</p>
一起來這裏是要請示陛下的。</p>
不是真來以死明誌。</p>
北宋年間的文官,誰會以死明誌啊?</p>
傻瓜嗎?</p>
對於趙爍而言,他全然沒有把宮門外麵的官員當迴事。</p>
任憑他們鬧下去,最終也會落下一個威脅皇上,逼宮的罪名。</p>
畢竟,如今的趙爍在汴梁城的老百姓的心目當中就是在世的父母。</p>
是崇高到不容任何褻瀆的神明。</p>
那些官員們還傻乎乎的企圖煽動民意來搞事情?</p>
到最後他們隻會自己把自己玩死。</p>
除此之外,趙爍如今不僅僅是收獲了一波民心。</p>
還收獲了軍隊的忠誠點。</p>
如今汴梁城內的禁軍,都以趙爍馬首是瞻。</p>
都以作為皇帝的招牌禁軍而自豪。</p>
不管他們了。</p>
趙爍淡定的提筆在那一百七十人的名單下麵,打了一個對鉤!</p>
這事,妥了!</p>
李淮拿著皇帝禦批的文書,傳給高俅。</p>
高俅則照著命令,吩咐武德司的各個班直在那些商人的豪門大院們展開了風風火火的抄家行動。</p>
</p>
黃昏時候!</p>
高俅又給趙爍提供了一份財產清單。</p>
趙爍跟之前那八十一位貪官的財產一對比,眼睛都快看綠了。</p>
怎麽迴事?</p>
我大宋的商人居然比貪官更有錢?!!</p>
一百七十人的商人,名下查出六千萬兩白銀。</p>
良田四十三萬畝。</p>
哦,地倒是不多。</p>
看來商人們還是更喜歡存錢。</p>
鹽礦一百六十萬石。</p>
比貪官們的總和還要高出一倍。</p>
那就是以禦史大夫的名義,將此事寫入史冊。</p>
給那八十一人定了貪得無厭,壓榨百姓,霸占良田,侵吞國資,以及資敵叛國……</p>
合計十二條大罪。</p>
隨便一條罪名都是掉腦袋的。</p>
蔣榮發憤圖強,巧妙揣測文筆立意。</p>
不消片刻,便寫了一份感人肺腑的報告。</p>
報告之中,大宋的皇帝趙爍成了為民除害的千古聖君。</p>
而那些官員則變成了殘暴不仁的全民公敵。</p>
民意的支持有了,道德上的製高點,占了。</p>
趙爍輕輕的啟動一下皇權,那就是‘恨鐵不成鋼,揮淚斬馬謖!’</p>
剩下的事情就更加順理成章了。</p>
所以那些掉腦袋的八十一位仁兄,你們下地獄,還能怪陛下嗎???</p>
一切都按趙爍預先設想好的劇情在發展。</p>
隨著午門外,鮮血淋淋。</p>
八十一顆人頭滾滾落地。</p>
汴梁城的百姓們沒有一絲絲的恐慌,反而在城內各個地方出現了煙花爆竹……</p>
老百姓們質樸的語言之中無不糅雜著幾分快意。</p>
“陛下好手段,那些狗官們早就該殺了。”</p>
“當初金賊大軍前來圍攻我們的時候,跟陛下作對,要卑躬屈膝跟金賊投降的人就是他們。”</p>
“金賊被我們打敗,已經退走了,他們又有功夫剝削我們老百姓了。”</p>
“就是同樣一般蛀蟲,在阻礙我們大宋前行。”</p>
“沒錯,陛下殺得好!陛下此舉,堪比太祖爺爺。”</p>
……</p>
民意!</p>
什麽是民意?</p>
現在趙爍聽著汴梁城內老百姓的聲音,倍感親切。</p>
他殺的一點都不後悔,更不拖泥帶水。</p>
反而有種想笑。</p>
因為就在那些貪官汙吏們人頭落地之後。</p>
國庫也充盈了不少。</p>
趙爍看著高俅呈上來的賬冊。</p>
足足三千六百萬兩白銀。</p>
良田四十萬畝。</p>
鹽礦八十萬石。</p>
鐵礦二百萬石。</p>
這些物資已經足夠支持張叔夜在北方大搞基建了。</p>
但是這都沒完。</p>
對於趙爍來說,不過是剛剛開始。</p>
被斬的那些人是朝廷的官員。</p>
接下來還有一百七十人,則是涉案的黑心資本家。</p>
但是那些資本家的底蘊,還是讓趙爍有些低估的。</p>
因為就在趙爍命令武德司大規模緝拿楚南宮那樣的巨商時。</p>
朝中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官員們終於按耐不住了。</p>
以唐告跟孔仲謀為首的文官們成群結隊的來到皇宮門口進行第二次逼宮。</p>
沒錯,至少趙爍願意給他們扣上‘逼宮’的帽子。</p>
因為之前趙爍下令斬殺八十一位官員的時候。</p>
前來為他們求情的人不是很多。</p>
可是要斬殺一百七十人的商人時。</p>
前來為那些商人求情的官員幾乎占據了文官集團的一半以上。</p>
這是什麽概念?</p>
這分明就是朝中的文臣士大夫們人人都跟民間的商人有染。</p>
如今之所以這麽快的跳出來。</p>
就是想要把商人們救下來。</p>
保住他們的金飯碗?</p>
這不重要。</p>
重要的是他們害怕那些商人們在關鍵時刻吧他們給咬出來。</p>
“陛下!陛下!”李淮神色匆匆。</p>
“什麽事,如此慌張?”趙爍放下禦筆,麵露慍色。</p>
“陛下,唐相跟帝師孔相公攜百官在宮門之外求見。”</p>
“告訴他們,朕在忙於公務,無暇見他們,讓他們迴去吧。”</p>
“陛下,奴才已經領會陛下的意思,跟他們說過了。他們堅決不退,並要以死明誌。”</p>
“那就去死吧,對了,誰要想第一個死,你讓高俅成全他。”</p>
趙爍最煩節骨眼上來求情的人。</p>
老子是你們什麽啊?</p>
就算是親爹,可老子畢竟是皇上。</p>
你們這幫官員跟我親,有老百姓跟我親嗎?</p>
關鍵的事情上,皇帝當然是要堅定不移的站在老百姓那邊的。</p>
此時此刻的李淮也懵比了。</p>
他沒想到皇帝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剛猛。</p>
這個命令讓他怎麽傳?</p>
“還愣著幹什麽?誰要嚷嚷著死,就拖到午門外斬首。”</p>
趙爍加重了語氣,明顯情緒已經有些失控。</p>
看到皇帝如此不耐煩,李淮哪敢推諉。</p>
急忙轉身閃出殿外。</p>
一五一十的跟大臣們傳達了皇帝的核心思想!</p>
當文武官員們得知皇帝讓他們死,並且還貼心的要給他們安排武德司的指揮使高俅來幫助大家的時候。</p>
所有人的臉,都是漆黑的。</p>
唐告跟孔仲謀互相對視,彼此心裏直把對方的祖宗十八代全給罵進去了。</p>
因為這餿主意,是彼此互相拱火,想出來的。</p>
他們覺得倚老賣老可以威脅到皇權。</p>
熟料,他們在皇帝眼中,啥也不是!</p>
就是一群渣渣……</p>
這太TM的傷自尊心了。</p>
即便心裏窩著火,誰也不敢發作。</p>
畢竟大家的腦子都清醒的很。</p>
一起來這裏是要請示陛下的。</p>
不是真來以死明誌。</p>
北宋年間的文官,誰會以死明誌啊?</p>
傻瓜嗎?</p>
對於趙爍而言,他全然沒有把宮門外麵的官員當迴事。</p>
任憑他們鬧下去,最終也會落下一個威脅皇上,逼宮的罪名。</p>
畢竟,如今的趙爍在汴梁城的老百姓的心目當中就是在世的父母。</p>
是崇高到不容任何褻瀆的神明。</p>
那些官員們還傻乎乎的企圖煽動民意來搞事情?</p>
到最後他們隻會自己把自己玩死。</p>
除此之外,趙爍如今不僅僅是收獲了一波民心。</p>
還收獲了軍隊的忠誠點。</p>
如今汴梁城內的禁軍,都以趙爍馬首是瞻。</p>
都以作為皇帝的招牌禁軍而自豪。</p>
不管他們了。</p>
趙爍淡定的提筆在那一百七十人的名單下麵,打了一個對鉤!</p>
這事,妥了!</p>
李淮拿著皇帝禦批的文書,傳給高俅。</p>
高俅則照著命令,吩咐武德司的各個班直在那些商人的豪門大院們展開了風風火火的抄家行動。</p>
</p>
黃昏時候!</p>
高俅又給趙爍提供了一份財產清單。</p>
趙爍跟之前那八十一位貪官的財產一對比,眼睛都快看綠了。</p>
怎麽迴事?</p>
我大宋的商人居然比貪官更有錢?!!</p>
一百七十人的商人,名下查出六千萬兩白銀。</p>
良田四十三萬畝。</p>
哦,地倒是不多。</p>
看來商人們還是更喜歡存錢。</p>
鹽礦一百六十萬石。</p>
比貪官們的總和還要高出一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