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金軍圍攻汴梁城的時候,趙爍問計於他。</p>
他說出了所謂的抗金策論。</p>
雖然跟趙爍的核心思想沒發比較,但是也一針見血的分析出大宋在那個時期麵臨的問題跟困難。</p>
這個家夥是曆史上妥妥的漢奸,無論如何都洗不白的。</p>
趙爍之所以用他,也是榨幹他的價值。</p>
至少在砍他之前,也讓他為大宋做點正經的事情,償還一下那罄竹難書的罪惡。</p>
此時秦檜,手裏拿著一份草稿,一絲不苟的站在宮門外。</p>
他連宮門口的校尉也不敢招惹。</p>
發現高俅湊到自己麵前,一臉不樂意的盯著自己。</p>
秦檜當即顫顫巍巍的躬身隆袖,拜禮作揖:“下官拜見高太尉。”</p>
“嗯。”高俅一臉裝比的微微頷首。</p>
旋即挺起了自己的雞胸脯。</p>
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p>
高俅的官職在大宋的朝堂上,都是二品的官銜。</p>
所以,秦檜這樣的從五品小吏在高俅眼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存在感。</p>
高俅發現這個人是秦檜之後,也就不感到好奇了。</p>
因為皇帝發布的《抗金策論》就是秦檜負責刊登印刷,甚至是張貼、宣傳的。</p>
可是來的時間太早了。</p>
兩個人站著也有些尷尬。</p>
高俅便沉吟道:“聽說你宣發《抗金策論》?”</p>
“迴太尉的話,下官確實是奉旨宣發《抗金策論》。”</p>
“哦,那策論今日可有主題?”</p>
“有,今日還是跟往常一樣,刊登守城之戰之中戰士的將士們,同時撫恤一批家屬。”</p>
“時至今日,已經是第九批了。”</p>
秦檜可以強調了一下,還擺出一副很同情那些士兵們的樣子。</p>
高俅眯著眼睛看著沉重的宮門,摸著胡須問道:“《抗金策論》是個絕佳的點子啊,能振奮人心,不過,汴梁城內的百姓還有一部分大字不識。”</p>
“這個好辦,下官專門培養了一批通俗易懂的說客,他們會在菜市口跟街道上宣傳英雄事跡,振奮民心。”</p>
“喲,你倒是用心了,不錯,不錯。”高俅從頭到腳丈量了一下秦檜。</p>
發現不遠處趙爍正在走來,高俅便率先轉身拜禮,高唿道:“老臣拜見陛下。”</p>
“免禮。”趙爍到來,文德殿前的帶刀侍衛心領神會的打開了宮門。</p>
趙爍坐在龍椅上,看著高俅問道:“怎麽樣?朕交代給你的事情辦的如何?”</p>
高俅急忙掏出早已準備的折子遞了上去。</p>
“陛下,他們都說了,薛建德說的沒錯,老臣那些官員之後,按照賬冊溯本追源,現在整個案件的脈絡已經相當清晰了。”</p>
“還有這些。”高俅又拿出一本冊子。</p>
看到這個印刷著熟悉花紋的冊子,趙爍眼前一亮。</p>
高俅說道:“陛下,這是薛建德和杜延咬出來的成員,上麵還記錄了所有涉案官員們名下擁有的資產。”</p>
趙爍欣慰的看著高俅:“高愛卿,你真是朕的肱骨啊。”</p>
“嘿嘿陛下謬讚,老臣隻想著為陛下分憂。”</p>
“朕看你兩眼發黑,可是一夜沒睡?”</p>
“陛下,老臣不辛苦!”</p>
高俅立刻上綱上線,站的筆直。</p>
趙爍卻是笑了笑不再過問。</p>
高俅人品怎麽樣?他還是清楚的。</p>
這家夥典型的無利不起早。</p>
要說雖然趙爍下了命令,可他也不至於熬個通宵吧。</p>
一晚上的時間,又審訊又幫人家盤點資產。</p>
這效率,放個機器人也不敢這樣。</p>
所以,這老逼崽子肯定是沒少從那些貪官們身上盤剝好處。</p>
畢竟曆朝曆代的官員,被扳倒之後。</p>
他們都懂得規矩。</p>
那就是給辦案的領導一些好處。</p>
讓高俅網開一麵顯然是不可能的。</p>
卻也能讓高俅收點錢,從而他們跟他們的家人都少遭罪,少受些苦頭。</p>
對趙爍看來,水至清則無魚。</p>
隻要不是幹涉朝政,你高俅還能為朝廷辦事,而且效率還如此之高。</p>
那你那點好處,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趙爍打開了賬冊,細看之下,眉飛色舞的同時,也憤怒的捶胸跌足。</p>
蛀蟲!</p>
蛀蟲啊!</p>
合計八十一個人。</p>
八十一個擁有官身的官員。</p>
他們被高俅清查出來的資產有多少???</p>
首先從他們侵占的良田來計算。</p>
侵占百姓良田數目最少的官,是鹽運司管理庫房的文案官。</p>
這家夥的品級是從五品。</p>
他侵占了良田兩千六百畝!</p>
剩下的人差不多都是三千多畝跟五千多畝。</p>
最高的人侵占了上萬畝。</p>
趙爍大概看了一下,取了一個平均的數,好家夥,那也是人均五千畝地。</p>
一共八十一位官員,這是多少?</p>
四十萬畝良田!</p>
幾乎是一座汴梁城的地盤都給他們侵占了。</p>
如今大宋缺糧,難怪沒有糧食。</p>
要知道,在北宋末年。</p>
朝廷實行的均田製已經名存實亡了。</p>
但是凡事都怕擺數據。</p>
在北宋年間,一戶老百姓,原本是有六畝地的。</p>
家庭成員超出五口人的百姓,一戶可以多種四畝。</p>
那四十萬畝地,就夠四萬戶五口之家耕種了。</p>
換而言之,那些土地能夠養活二十萬人。</p>
現在趙爍無法接受的問題是,二十萬人的生活資源,竟然掌握在八十一個貪官汙吏的手中。</p>
換而言之,這些官員瘋狂斂財的這些年。</p>
有二十萬人被他們直接或者間接的搞的流離失所,無依無靠。</p>
沒有收入跟糧食。</p>
是可忍,孰不可忍?</p>
可是這個問題,還隻是暴露出了他們侵占的良田。</p>
除了良田,他們還有大量的商業資產。</p>
莊園跟豪宅不計其數。</p>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p>
那就是他們販賣鹽礦、鐵礦以及把茶葉去什麽地方了?</p>
就連這個,高俅也審訊出來了。</p>
他們把大宋朝廷最重要的軍需核心資源全部賣到北境了。</p>
可是趙爍看著高俅交上來的奏折,當他看到高俅指的是太原邊鎮、上穀邊鎮以及河東邊鎮的時候,臉上充斥著幾分輕蔑!</p>
趙爍盯著高俅,尋思這老東西是真不知道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呢?</p>
於是趙爍問道:“高俅,你是說他們販賣軍需到三大軍鎮?現在的軍鎮可都在金人手中。”</p>
</p>
他說出了所謂的抗金策論。</p>
雖然跟趙爍的核心思想沒發比較,但是也一針見血的分析出大宋在那個時期麵臨的問題跟困難。</p>
這個家夥是曆史上妥妥的漢奸,無論如何都洗不白的。</p>
趙爍之所以用他,也是榨幹他的價值。</p>
至少在砍他之前,也讓他為大宋做點正經的事情,償還一下那罄竹難書的罪惡。</p>
此時秦檜,手裏拿著一份草稿,一絲不苟的站在宮門外。</p>
他連宮門口的校尉也不敢招惹。</p>
發現高俅湊到自己麵前,一臉不樂意的盯著自己。</p>
秦檜當即顫顫巍巍的躬身隆袖,拜禮作揖:“下官拜見高太尉。”</p>
“嗯。”高俅一臉裝比的微微頷首。</p>
旋即挺起了自己的雞胸脯。</p>
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p>
高俅的官職在大宋的朝堂上,都是二品的官銜。</p>
所以,秦檜這樣的從五品小吏在高俅眼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存在感。</p>
高俅發現這個人是秦檜之後,也就不感到好奇了。</p>
因為皇帝發布的《抗金策論》就是秦檜負責刊登印刷,甚至是張貼、宣傳的。</p>
可是來的時間太早了。</p>
兩個人站著也有些尷尬。</p>
高俅便沉吟道:“聽說你宣發《抗金策論》?”</p>
“迴太尉的話,下官確實是奉旨宣發《抗金策論》。”</p>
“哦,那策論今日可有主題?”</p>
“有,今日還是跟往常一樣,刊登守城之戰之中戰士的將士們,同時撫恤一批家屬。”</p>
“時至今日,已經是第九批了。”</p>
秦檜可以強調了一下,還擺出一副很同情那些士兵們的樣子。</p>
高俅眯著眼睛看著沉重的宮門,摸著胡須問道:“《抗金策論》是個絕佳的點子啊,能振奮人心,不過,汴梁城內的百姓還有一部分大字不識。”</p>
“這個好辦,下官專門培養了一批通俗易懂的說客,他們會在菜市口跟街道上宣傳英雄事跡,振奮民心。”</p>
“喲,你倒是用心了,不錯,不錯。”高俅從頭到腳丈量了一下秦檜。</p>
發現不遠處趙爍正在走來,高俅便率先轉身拜禮,高唿道:“老臣拜見陛下。”</p>
“免禮。”趙爍到來,文德殿前的帶刀侍衛心領神會的打開了宮門。</p>
趙爍坐在龍椅上,看著高俅問道:“怎麽樣?朕交代給你的事情辦的如何?”</p>
高俅急忙掏出早已準備的折子遞了上去。</p>
“陛下,他們都說了,薛建德說的沒錯,老臣那些官員之後,按照賬冊溯本追源,現在整個案件的脈絡已經相當清晰了。”</p>
“還有這些。”高俅又拿出一本冊子。</p>
看到這個印刷著熟悉花紋的冊子,趙爍眼前一亮。</p>
高俅說道:“陛下,這是薛建德和杜延咬出來的成員,上麵還記錄了所有涉案官員們名下擁有的資產。”</p>
趙爍欣慰的看著高俅:“高愛卿,你真是朕的肱骨啊。”</p>
“嘿嘿陛下謬讚,老臣隻想著為陛下分憂。”</p>
“朕看你兩眼發黑,可是一夜沒睡?”</p>
“陛下,老臣不辛苦!”</p>
高俅立刻上綱上線,站的筆直。</p>
趙爍卻是笑了笑不再過問。</p>
高俅人品怎麽樣?他還是清楚的。</p>
這家夥典型的無利不起早。</p>
要說雖然趙爍下了命令,可他也不至於熬個通宵吧。</p>
一晚上的時間,又審訊又幫人家盤點資產。</p>
這效率,放個機器人也不敢這樣。</p>
所以,這老逼崽子肯定是沒少從那些貪官們身上盤剝好處。</p>
畢竟曆朝曆代的官員,被扳倒之後。</p>
他們都懂得規矩。</p>
那就是給辦案的領導一些好處。</p>
讓高俅網開一麵顯然是不可能的。</p>
卻也能讓高俅收點錢,從而他們跟他們的家人都少遭罪,少受些苦頭。</p>
對趙爍看來,水至清則無魚。</p>
隻要不是幹涉朝政,你高俅還能為朝廷辦事,而且效率還如此之高。</p>
那你那點好處,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趙爍打開了賬冊,細看之下,眉飛色舞的同時,也憤怒的捶胸跌足。</p>
蛀蟲!</p>
蛀蟲啊!</p>
合計八十一個人。</p>
八十一個擁有官身的官員。</p>
他們被高俅清查出來的資產有多少???</p>
首先從他們侵占的良田來計算。</p>
侵占百姓良田數目最少的官,是鹽運司管理庫房的文案官。</p>
這家夥的品級是從五品。</p>
他侵占了良田兩千六百畝!</p>
剩下的人差不多都是三千多畝跟五千多畝。</p>
最高的人侵占了上萬畝。</p>
趙爍大概看了一下,取了一個平均的數,好家夥,那也是人均五千畝地。</p>
一共八十一位官員,這是多少?</p>
四十萬畝良田!</p>
幾乎是一座汴梁城的地盤都給他們侵占了。</p>
如今大宋缺糧,難怪沒有糧食。</p>
要知道,在北宋末年。</p>
朝廷實行的均田製已經名存實亡了。</p>
但是凡事都怕擺數據。</p>
在北宋年間,一戶老百姓,原本是有六畝地的。</p>
家庭成員超出五口人的百姓,一戶可以多種四畝。</p>
那四十萬畝地,就夠四萬戶五口之家耕種了。</p>
換而言之,那些土地能夠養活二十萬人。</p>
現在趙爍無法接受的問題是,二十萬人的生活資源,竟然掌握在八十一個貪官汙吏的手中。</p>
換而言之,這些官員瘋狂斂財的這些年。</p>
有二十萬人被他們直接或者間接的搞的流離失所,無依無靠。</p>
沒有收入跟糧食。</p>
是可忍,孰不可忍?</p>
可是這個問題,還隻是暴露出了他們侵占的良田。</p>
除了良田,他們還有大量的商業資產。</p>
莊園跟豪宅不計其數。</p>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p>
那就是他們販賣鹽礦、鐵礦以及把茶葉去什麽地方了?</p>
就連這個,高俅也審訊出來了。</p>
他們把大宋朝廷最重要的軍需核心資源全部賣到北境了。</p>
可是趙爍看著高俅交上來的奏折,當他看到高俅指的是太原邊鎮、上穀邊鎮以及河東邊鎮的時候,臉上充斥著幾分輕蔑!</p>
趙爍盯著高俅,尋思這老東西是真不知道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呢?</p>
於是趙爍問道:“高俅,你是說他們販賣軍需到三大軍鎮?現在的軍鎮可都在金人手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