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完顏宗望麾下的大軍確實已經在邊鎮得到了休整。</p>
也做好了南下的準備。</p>
宗澤到了北京城附近,明知道金人兵少。</p>
卻也沒有信心一鼓作氣將他們拿下。</p>
因為他一旦被打亂陣腳,就沒有機會在成安郡站穩腳跟了。</p>
還要更重要一點,宗澤不確定自己從後麵進攻金兀術跟金由基的騎兵時。</p>
北京城那位趙棣能不能跟他配合?</p>
如果能配合,內外夾擊金人,此戰勝算很大。</p>
可要是他不配合呢?</p>
那宗澤豈不是帶著自己麾下那些熱血的勇士們硬碰金人的重甲騎兵嗎?</p>
那就是白白送死。</p>
所以,宗澤現在進退兩難。</p>
他在等,等嶽飛從汴梁城那邊返迴來複命。</p>
不過他的北上,也讓金兀術不敢貿然對北京城發動進攻了。</p>
可是趙棣已然嚇的不知所措。</p>
此時他在北京城的府衙內,再次集結眾人商討對策。</p>
“諸位,眼下那金賊為何還不退兵啊?”</p>
趙棣是真的不願意再煎熬了。</p>
他現在隻想著解除了北京之圍,然後把康王趙構接這裏來主持大局。</p>
至於他?</p>
他隻想做一個衣食無憂,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王公貴胄。</p>
聽著趙棣的新聞,竇知章說道:“國公殿下無需擔憂,宗澤已經來了。”</p>
“來了嗎?”趙棣驚喜的從座位上蹦了起來:“他在哪?”</p>
“殿下,宗澤如今在成安郡駐軍呢。”</p>
“成安郡,啊,那他已經離我很近了。”趙棣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p>
迴想起自己之前對宗澤的指指點點與不滿。</p>
趙棣良心發現:“若是宗老將軍前來,本王要向他道歉,之前確實是誤會他了。”</p>
“國公沒必要低三下氣。現在情況還沒有明朗。”</p>
“汴梁城那邊陛下的決策也沒有發布,誰知道他會不會繼續跟金人和談?”</p>
“眼下無論宗澤來不來,國公最好的選擇還是據守北京城,以某日後之變。”</p>
在竇知章看來,手裏有兵,隻能算是有點資源。</p>
可要是手裏有城池的話,那就可以做一方諸侯了。</p>
再加上竇知章非常清楚趙棣的想法。</p>
趙棣跟他的兄台趙構一樣,都是骨子裏很懦弱的人。</p>
然後還非要在表麵上故作強硬。</p>
所以,現階段的趙棣壓根就需要自己為他想辦法。</p>
隻要給他足夠的鼓勵,讓他不要自己把自己嚇死……</p>
就可以!</p>
竇知章之所以非常堅定的追隨在趙棣身邊。</p>
原因也很簡單,不管接下來的形式是怎麽的瞬息萬變。</p>
他都堅定不移的保住徐國公,甚至站在康王的這邊。</p>
擁有這兩個王爺的庇護,他竇知章下半生的榮華富貴已然是指日可待了。</p>
至於宗澤什麽時候前來攻打城外的金兀術。</p>
那隨便他好了。</p>
總而言之,竇知章既然知道宗澤來了。</p>
就肯定宗澤是絕對不會坐視北京城被攻破的。</p>
至於糧草沒有》</p>
那就讓他自己去想辦法吧。</p>
北京城內倒是囤積了很多糧草。</p>
他們堅守的話,也能吃個小半年。</p>
所以從始至終,竇知章都在挑唆趙棣坐享其成,不曾主動的為大宋爭取過絲毫主動權。</p>
要知道,如今趙棣麾下也是猛將如雲。</p>
可惜他這位統帥骨子裏膽小怕事。</p>
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威懾力。</p>
首先,趙棣麾下擁有之前河北跟山東被金軍打散的朝廷軍隊。</p>
加入趙棣麾下,已經重新合並。</p>
而且那些士兵,都是大宋的邊軍。</p>
他們是打過仗,見過血的老兵。</p>
絕非宗澤跟陳規那樣的農民義勇拚湊。</p>
現在被金軍占領的太原、河東府、以及上古等三大重要軍鎮,就是他們之前守衛的三邊。</p>
他們在那裏跟金軍爆發了血腥的廝殺。</p>
如今潰散之後,被趙棣重新組織。</p>
誰敢誰他們的戰鬥力不強?</p>
這隻是中堅力量的士兵。</p>
那麽將軍呢?</p>
辟如王稟,以及追隨小種經略相公的柳複生,還有後起之秀韓世忠以及曆史上被趙構真正重用並且當做心腹的劉光世。</p>
現在他們都在趙棣麾下。</p>
這些武將聚集起來,也能跟金國的大小戰神粘罕跟金兀術鬥個有來有迴。</p>
可實際情況,卻令人鬱悶!</p>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趙棣。</p>
畢竟趙爍成為大宋天子之後,已經渡過了曆史上最為難熬的靖康元年的冬天。</p>
如今靖康二年的春天也即將過去。</p>
趙爍最起碼不用被金人虜獲到北方過冬了。</p>
可是大宋的整個國力也幾乎被金國給打殘了。</p>
如今大宋境內沒有一個地方的政權是完整的。</p>
西北的草寇跟山匪仍然肆虐,到處禍害老百姓。</p>
山東的梁山餘孽雖是藏了起來。</p>
可是那所謂‘替天行道’的大旗還沒有徹底倒掉。</p>
原本號稱天下魚米之鄉的杭州甚至是整個浙江,還處於方臘集團被剿滅後,全新秩序的構建之中。</p>
就剩下相對穩定的兩淮之地。</p>
卻聚集了大宋天下百分之八十的富商。</p>
他們為富不仁,一心隻想著如何在苟延殘喘的朝廷身上壓榨出最後一點油水。</p>
所以,如今金軍雖然撤離了中原。</p>
可是給趙爍以及整個宋朝留下來的爛攤子,還是非常糟糕。</p>
尤其讓西北邊軍感到膽寒甚至是軍心喪失的情況是。</p>
西路軍的精銳被打亂,打散。</p>
自此一蹶不振。</p>
而號稱跟大宋楊門虎將並列為天下雙將名門的穀府折氏竟然當了賣國賊。</p>
投降了金人!</p>
曾在水滸傳之中各路英雄豪傑,口口聲聲提起來的老種經略相公跟小種經略相公的種家軍,在半個月前全軍覆滅。</p>
</p>
甚至是跟西夏作戰,屢戰屢勝的姚家軍也被打的再無翻身之日。</p>
金人的鐵騎確實了得。</p>
壓的大宋山河黯然失色。</p>
壓的宋朝廟堂之上的滿朝大臣噤若寒蟬。</p>
雖說趙爍的圍城之困解了,可是江南道跟西北道還有山東道那邊的執政官員,一個接一個的投降金人,從大宋的臣子變成了臣服於五國城的臣子。</p>
那些地處北方三大軍鎮,如今被金人占據的地方周邊的官員,就更不用說了。</p>
因為如今的局麵,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p>
也做好了南下的準備。</p>
宗澤到了北京城附近,明知道金人兵少。</p>
卻也沒有信心一鼓作氣將他們拿下。</p>
因為他一旦被打亂陣腳,就沒有機會在成安郡站穩腳跟了。</p>
還要更重要一點,宗澤不確定自己從後麵進攻金兀術跟金由基的騎兵時。</p>
北京城那位趙棣能不能跟他配合?</p>
如果能配合,內外夾擊金人,此戰勝算很大。</p>
可要是他不配合呢?</p>
那宗澤豈不是帶著自己麾下那些熱血的勇士們硬碰金人的重甲騎兵嗎?</p>
那就是白白送死。</p>
所以,宗澤現在進退兩難。</p>
他在等,等嶽飛從汴梁城那邊返迴來複命。</p>
不過他的北上,也讓金兀術不敢貿然對北京城發動進攻了。</p>
可是趙棣已然嚇的不知所措。</p>
此時他在北京城的府衙內,再次集結眾人商討對策。</p>
“諸位,眼下那金賊為何還不退兵啊?”</p>
趙棣是真的不願意再煎熬了。</p>
他現在隻想著解除了北京之圍,然後把康王趙構接這裏來主持大局。</p>
至於他?</p>
他隻想做一個衣食無憂,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王公貴胄。</p>
聽著趙棣的新聞,竇知章說道:“國公殿下無需擔憂,宗澤已經來了。”</p>
“來了嗎?”趙棣驚喜的從座位上蹦了起來:“他在哪?”</p>
“殿下,宗澤如今在成安郡駐軍呢。”</p>
“成安郡,啊,那他已經離我很近了。”趙棣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p>
迴想起自己之前對宗澤的指指點點與不滿。</p>
趙棣良心發現:“若是宗老將軍前來,本王要向他道歉,之前確實是誤會他了。”</p>
“國公沒必要低三下氣。現在情況還沒有明朗。”</p>
“汴梁城那邊陛下的決策也沒有發布,誰知道他會不會繼續跟金人和談?”</p>
“眼下無論宗澤來不來,國公最好的選擇還是據守北京城,以某日後之變。”</p>
在竇知章看來,手裏有兵,隻能算是有點資源。</p>
可要是手裏有城池的話,那就可以做一方諸侯了。</p>
再加上竇知章非常清楚趙棣的想法。</p>
趙棣跟他的兄台趙構一樣,都是骨子裏很懦弱的人。</p>
然後還非要在表麵上故作強硬。</p>
所以,現階段的趙棣壓根就需要自己為他想辦法。</p>
隻要給他足夠的鼓勵,讓他不要自己把自己嚇死……</p>
就可以!</p>
竇知章之所以非常堅定的追隨在趙棣身邊。</p>
原因也很簡單,不管接下來的形式是怎麽的瞬息萬變。</p>
他都堅定不移的保住徐國公,甚至站在康王的這邊。</p>
擁有這兩個王爺的庇護,他竇知章下半生的榮華富貴已然是指日可待了。</p>
至於宗澤什麽時候前來攻打城外的金兀術。</p>
那隨便他好了。</p>
總而言之,竇知章既然知道宗澤來了。</p>
就肯定宗澤是絕對不會坐視北京城被攻破的。</p>
至於糧草沒有》</p>
那就讓他自己去想辦法吧。</p>
北京城內倒是囤積了很多糧草。</p>
他們堅守的話,也能吃個小半年。</p>
所以從始至終,竇知章都在挑唆趙棣坐享其成,不曾主動的為大宋爭取過絲毫主動權。</p>
要知道,如今趙棣麾下也是猛將如雲。</p>
可惜他這位統帥骨子裏膽小怕事。</p>
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威懾力。</p>
首先,趙棣麾下擁有之前河北跟山東被金軍打散的朝廷軍隊。</p>
加入趙棣麾下,已經重新合並。</p>
而且那些士兵,都是大宋的邊軍。</p>
他們是打過仗,見過血的老兵。</p>
絕非宗澤跟陳規那樣的農民義勇拚湊。</p>
現在被金軍占領的太原、河東府、以及上古等三大重要軍鎮,就是他們之前守衛的三邊。</p>
他們在那裏跟金軍爆發了血腥的廝殺。</p>
如今潰散之後,被趙棣重新組織。</p>
誰敢誰他們的戰鬥力不強?</p>
這隻是中堅力量的士兵。</p>
那麽將軍呢?</p>
辟如王稟,以及追隨小種經略相公的柳複生,還有後起之秀韓世忠以及曆史上被趙構真正重用並且當做心腹的劉光世。</p>
現在他們都在趙棣麾下。</p>
這些武將聚集起來,也能跟金國的大小戰神粘罕跟金兀術鬥個有來有迴。</p>
可實際情況,卻令人鬱悶!</p>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趙棣。</p>
畢竟趙爍成為大宋天子之後,已經渡過了曆史上最為難熬的靖康元年的冬天。</p>
如今靖康二年的春天也即將過去。</p>
趙爍最起碼不用被金人虜獲到北方過冬了。</p>
可是大宋的整個國力也幾乎被金國給打殘了。</p>
如今大宋境內沒有一個地方的政權是完整的。</p>
西北的草寇跟山匪仍然肆虐,到處禍害老百姓。</p>
山東的梁山餘孽雖是藏了起來。</p>
可是那所謂‘替天行道’的大旗還沒有徹底倒掉。</p>
原本號稱天下魚米之鄉的杭州甚至是整個浙江,還處於方臘集團被剿滅後,全新秩序的構建之中。</p>
就剩下相對穩定的兩淮之地。</p>
卻聚集了大宋天下百分之八十的富商。</p>
他們為富不仁,一心隻想著如何在苟延殘喘的朝廷身上壓榨出最後一點油水。</p>
所以,如今金軍雖然撤離了中原。</p>
可是給趙爍以及整個宋朝留下來的爛攤子,還是非常糟糕。</p>
尤其讓西北邊軍感到膽寒甚至是軍心喪失的情況是。</p>
西路軍的精銳被打亂,打散。</p>
自此一蹶不振。</p>
而號稱跟大宋楊門虎將並列為天下雙將名門的穀府折氏竟然當了賣國賊。</p>
投降了金人!</p>
曾在水滸傳之中各路英雄豪傑,口口聲聲提起來的老種經略相公跟小種經略相公的種家軍,在半個月前全軍覆滅。</p>
</p>
甚至是跟西夏作戰,屢戰屢勝的姚家軍也被打的再無翻身之日。</p>
金人的鐵騎確實了得。</p>
壓的大宋山河黯然失色。</p>
壓的宋朝廟堂之上的滿朝大臣噤若寒蟬。</p>
雖說趙爍的圍城之困解了,可是江南道跟西北道還有山東道那邊的執政官員,一個接一個的投降金人,從大宋的臣子變成了臣服於五國城的臣子。</p>
那些地處北方三大軍鎮,如今被金人占據的地方周邊的官員,就更不用說了。</p>
因為如今的局麵,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