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再繼續往下麵打,已經不很現實了。</p>


    再加上他的人馬,也必然在攻城拔寨途中有所損失。</p>


    因此無法動搖金軍攻打汴梁城的原本計劃。</p>


    可是,這樣的敗仗是粘罕的奇恥大辱。</p>


    粘罕在大營之中,頗有羞怒的咆哮道:“為什麽會這樣?”</p>


    “為什麽?”</p>


    “宋朝的義軍怎麽如此能打?”</p>


    “我們後方駐守的兵力,戰鬥力同樣碾壓大宋的正規軍。”</p>


    “那個宗澤,那個家夥是何許人也?”</p>


    總而言之,宗澤讓粘罕變得更加癲狂了。</p>


    宋朝什麽時候能在金人麵前打勝仗?</p>


    要知道,之前童貫攻打燕京,被人以少勝多,打的丟盔棄甲。</p>


    當年粘罕聽到這事的時候。</p>


    整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p>


    也就是那個時候宋人在粘罕心中,如同嗷嗷待宰的綿羊。</p>


    去年冬季,粘罕率領金軍南下。</p>


    又是童貫急忙往汴梁城跑。</p>


    沒錯,他是直接丟下二十萬邊軍逃跑的。</p>


    這直接讓北宋經略多年的北方多個軍事重鎮失去了統一管理。</p>


    最終各自為戰,方寸大亂。</p>


    從而使得金軍勢如破竹的就攻到了汴梁城。</p>


    從邊陲到汴梁,縱深至少七百多裏。</p>


    可金人就是輕鬆抵達。</p>


    換而言之,在趙爍魂穿宋欽宗之前,金軍在宋朝大臣跟居民眼中,那簡直就是不可戰勝的惡魔般的存在。</p>


    導致金軍的攻勢愈發兇猛,勝利也來的愈發快速。</p>


    也讓粘罕約覺得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滅宋的大好時機。</p>


    就是那段時間,五國城的金國皇帝也斷定金國可以在自己手上統一四海。</p>


    其中給金人帶來最大士氣的事件,就是太原陷落。</p>


    雁門關跟太原號稱大宋防守力最強的城池。</p>


    卻也被粘罕用屍體堆出來了。</p>


    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幾乎打崩了大宋的心態。</p>


    所以廟堂之上才會出現那麽多投降的聲音。</p>


    然而這一次接連敗仗,是宋朝的義軍出擊的。</p>


    他們金人還是防守的那一方。</p>


    這讓金軍的將領們都懵比不已。</p>


    粘罕沉聲詢問之後,營帳之中一時間無人作答。</p>


    直到完顏宗望問道:“屢戰屢勝,他們有多少兵馬?”</p>


    完顏經略說道:“兵力約莫兩三萬人。”</p>


    “兩三萬人就打下我們的德府?”</p>


    “統兵者是誰?難道是西路軍那邊的將領?”</p>


    “不,好像是叫宗澤。”</p>


    “宗澤?”</p>


    完顏宗望一臉疑惑:“你說的是大宋的義軍?”</p>


    完顏經略點了點頭:“是啊!”</p>


    粘罕說道:“宗望,你認識那個宋將?”</p>


    “倒是有所耳聞,那個人很忠誠、又敢打。”</p>


    完顏宗望評價宗澤,也沒有那麽仔細。</p>


    畢竟他也沒有接觸過。</p>


    可是完顏宗望卻顯得很輕蔑:“那個宋將若年輕,必然是我等的麻煩,可是他現在早已年過七旬了。”</p>


    完顏宗望說到這,眾人紛紛愕然。</p>


    “七十多歲?還能上陣打仗嗎?!”即便是粘罕也驚奇的說道:“想不到宋朝老將比年輕人還要忠勇。”</p>


    完顏宗望微微頷首:“像宗澤那樣的宋人,不受重用是一件好事啊。倘若當年宋朝重用他來協助我們伐遼的話,失態也就不會發展到現在的階段了。”</p>


    劉彥宗似乎有所感慨:“是啊,我們應該慶幸宋朝皇帝的無能。”</p>


    “更應該慶幸宗澤沒有出頭。”</p>


    “可是,為什麽這次宋廷重用他了?”</p>


    “這還不簡單,一定是我們陳兵汴梁城外,宋朝那個狗皇帝害怕了,所以病急亂求醫,啟用了老將。”</p>


    粘罕聽到這裏,眼前流露出耐人尋味的光澤。</p>


    旋即他環顧四周,對眾人說道:“中原有句話,廉頗老矣,尚能飯否。”</p>


    “自古中原人傑地靈,名將還是有的,隻不過鬱鬱不得誌罷了。”</p>


    “像宗澤那樣的將領,如果能成為我們的開路先鋒,我金國將會無往而不利。”</p>


    “在座的諸位,你們誰去鬥一鬥那位老將?”</p>


    金兀術這個時候略顯迫切的挺身而出:“大將軍,讓我去吧。”</p>


    “嗯!如此甚好!”</p>


    “兀術為我金國年輕一代的戰神,就由你去鬥那位老戰神吧。”</p>


    隨著粘罕下了命令。</p>


    同日傍晚,金兀術親率他的本部精銳夜渡黃河,往德州方向奔馳而去。</p>


    與此同時,柳複生也來到了如今宗澤駐軍的地方:滑州。</p>


    柳複生是張俊的心腹。</p>


    而且跟張俊屬於同鄉。</p>


    張俊便是後期跟嶽飛、韓世忠等人並列四大名將的那個人!</p>


    隻不過那是一個真正的投機者。</p>


    “宗老將軍。”</p>


    “你是?”</p>


    “在下種師中手下的大夫柳複生。”</p>


    柳複生口中提起的種師中,則是種家軍的二號人物。</p>


    隻不過,如今的種家軍已經不複從前。</p>


    在保衛太原的戰場上,種家軍基本上全軍覆沒。</p>


    構成這次慘事的直接原因是其他兩位西路軍統帥沒有配合。</p>


    間接原因則是因為宋廷腐朽。</p>


    導致種相公左右掣肘,不能放心大膽的用兵。</p>


    直到他以身殉國。</p>


    而柳複生卻沒有涼。</p>


    他實際上做了逃兵,隻不過對外宣稱自己拚命廝殺出來。</p>


    後續他會投靠自己的好基友張俊。</p>


    但是現在,他路過滑州,是想在宗澤這邊謀取個一官半職的。</p>


    “沒想到居然是種相麾下的柳統製。”</p>


    “正是,在下聽聞宗老將軍在此招募義軍,便特來響應。”</p>


    “好,很好,不知閣下此番帶來多少兵馬?”</p>


    “不到三百人。”</p>


    “三百?”</p>


    宗澤隻覺得對方是在跟自己開玩笑。</p>


    而柳複生則皮笑肉不笑的看著宗澤。</p>


    宗澤恍然道:“你到底是來助我的還是來勸我的?”</p>


    這路走來,宗澤已經遇到不少勸他返迴北京的人。</p>


    “宗老將軍,實不相瞞,我此番隻帶了三百騎隨行,是為了勸你的。”</p>


    “不過這不是我本人的意思,而是奉義軍之主,徐國公趙棣的命令。”</p>


    “國公讓我轉告宗老將軍,此時應該撤退,莫要耽誤了陛下跟金過的和平談判。”</p>


    “談判是假的!”宗澤怒道。</p>


    “什麽?你到底再質疑誰?宗老將軍,你最好考慮清楚,不要將陛下陷入不義之地。”</p>


    “夠了!”宗澤拍案而起,怒不可的咆哮道:“所謂和談不過是金賊的疑兵之計,他們就是要緩和我軍南下的節奏。”</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奉天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後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後裔並收藏奉天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