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前,一支商隊從汴梁城西的水路抵達城下,據城門的廷尉匯報,是太上皇的龍駕。”</p>
“隨行的還有侍奉太上皇的內閣諸老。”</p>
“你是說?他已經進入汴梁城了?”</p>
“是。”</p>
“這麽大的事,朕竟然現在才知道!”</p>
趙爍胸中積起了怨氣。</p>
他直到現在,腦海裏麵都是懵的。</p>
宋徽宗這個時候迴來,他要做什麽已經顯而易見了。</p>
曆史上那個家夥遇到金軍要破城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p>
如今聽到金人被擊退的消息。</p>
自然是以為大宋雄起了,大宋完全可以吊打金人了。</p>
所以他在江南行宮內屁股還沒有坐熱,就火急火燎的混到汴梁城下了。</p>
關鍵這個過程要是細說起來,簡直是危機四伏。</p>
要知道,金軍已經將汴梁城四麵合圍了。</p>
看來,宋徽宗身邊有嫻熟汴梁周圍地形圖的高人啊。</p>
竟然將那個燙手的山芋又給帶迴來了。</p>
這……</p>
這咋整?</p>
老子的皇位還沒焐熱呢!</p>
再說,要是宋徽宗迴來又繼續騷操作,無論是重啟跟金人的和談還是鼓吹宋軍出城迎戰。</p>
這取死之道,自己又該如何應對?</p>
此時趙爍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如果要跟宋徽宗作對的話,壓力還是很大的。</p>
因為朝中不少大臣都是宋徽宗的舊臣。</p>
他們指定是向著宋徽宗的。</p>
好在,趙爍近期提拔了不少骨幹。</p>
可這點資本,終究還是無法扭過宋徽宗的細胳膊。</p>
在趙爍心裏,宋徽宗就是大宋的罪人。</p>
曆史上的靖康之恥,他得負主要責任。</p>
甚至趙爍想砍他的心都有。</p>
但是,他不能如此任性。</p>
現在背負弑君的罵名,那自己之前的繼位也就失去正統性了。</p>
到時候宋廷內部兄弟殘殺。</p>
不不,也許根本等不到那時候,因為金人會將大家一起收拾。</p>
甚至因此突變而轉化的曆史走向,隻會比靖康之刺更無人性……</p>
“陛下,陛下?”</p>
李淮神色焦慮。</p>
趙爍被他從中喚醒,急忙收起心裏的思緒。</p>
“何事?”</p>
李淮皺眉道:“陛下,太上皇迴城,下榻延福宮。”</p>
“如今唐相國跟帝師孔相公已經著領大小官員前去拜謁了。”</p>
“陛下是否啟程?”</p>
“朕去幹什麽?”趙爍壓著心中的慍怒。</p>
既然宋徽宗已經見過那些大臣了。</p>
現在自己去,就是過去挨噴的。</p>
如今趙爍看到宋徽宗那副逼臉就火氣蹭蹭的往上竄。</p>
生怕一時忍不住,把太上皇給捶了。</p>
可是他不去就完事了嗎?</p>
沒完!</p>
隨著文德殿外傳來另外一位太監的聲音。</p>
趙爍的眉梢便耷拉的愈發低迷。</p>
“陛下,太上皇有諭,著請陛下去延福宮請安。”</p>
說話的太監,頭發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p>
正是侍奉了宋徽宗大半輩子的老一代大太監趙玄林。</p>
這個家夥本來不姓趙。</p>
因為伺候的宋徽宗舒服且貼心,所以被徽宗賜姓為趙。</p>
皇帝賜姓,在大宋屬實少見。</p>
因為趙玄林這位太監,在朝野上的名望非常大。</p>
且跟當時的楊戩以及童貫都是太監出身。</p>
被譽為內務府三大巨頭。</p>
在宋徽宗沒有禪讓之前,李淮的職位就是趙玄林的。</p>
如今宋徽宗歸來,趙爍感到煩躁。</p>
趙玄林也迴來,李淮也感到不安。</p>
這妥妥的二人組合,遇到了原版組合的挑戰。</p>
“朕知道了,勞煩趙公公了。”</p>
“好,老奴傳到了話,這便迴去了。”</p>
趙玄林也極為猖狂,他沒有跟皇帝趙爍請安,更沒有等皇帝授權他離開,便慢慢悠悠的轉身離去。</p>
趙爍看著那挨千刀的背影,咬了咬牙。</p>
對呆愣如木頭的李淮說道:“備車,隨朕去一趟延福宮。”</p>
……</p>
“陛下,臣李綱求見。”</p>
文德殿外,穿著甲胄的李綱早已等候。</p>
趙爍停下車駕,問道:“李愛卿,有何事奏?”</p>
“陛下,太上皇歸來了。”</p>
“朕知道了,朕剛才跟張太尉去巡檢了軍備司。”</p>
趙爍明白,如今能稱之為自己股肱之臣、左膀右臂的兩人絕對是李綱跟張叔夜。</p>
張叔夜就不說了,他不是忠誠於皇帝。</p>
而是忠於大宋。</p>
跟大明的兵部尚書於謙一樣。</p>
這樣的人,投靠的往往是對王朝最有用的君王。</p>
這一點,趙爍還是相當有自信的。</p>
自己就是比宋徽宗強。</p>
至於李綱,他跟宋徽宗早已君臣離心。</p>
當初第一次京東保衛戰,宋徽宗讓李綱做汴京守壁使。</p>
李綱提出來的條件就是他負責守城可以,不過要讓宋徽宗禪讓。</p>
而且要把皇位禪讓給宋欽宗趙桓。</p>
說起來,李綱就是趙爍的輔國之臣。</p>
不過他也因此跟宋徽宗生了更大的嫌隙。</p>
按照曆史的正解,宋徽宗禪讓之後,跟宋欽宗一起被虜到東北。</p>
他壓根沒有考慮過李綱的存在。</p>
甚至對於李綱當初的禪讓意見還有一點感激。</p>
因為宋徽宗自己作死,在金軍還沒有全線撤退的時候返迴汴梁城的。</p>
不然他不會被虜走。</p>
而在南朝當皇帝的也隻能是他。</p>
在北宋,跟江山社稷共存亡的人則是他的長子宋欽宗。</p>
當時那句‘陛下,禪讓之後,您就不用跟江山社稷共存亡’的勸告,言猶在耳。</p>
</p>
宋徽宗為此產生了一種錯覺。</p>
那就是李綱是他的心腹。</p>
可是現在,這一切全部逆轉了。</p>
宋軍竟然守城打贏了。</p>
那宋徽宗就覺得,自己頭腦發熱禪讓,是一個天大的政治錯誤。</p>
他現在後悔了!</p>
李綱自然成了宋徽宗的眼中釘。</p>
趙爍也不急於去拜見宋徽宗趙佶。</p>
便上前扶起李綱,語氣篤定的說道:“李愛卿,汴梁之難還沒有接觸,金軍會爆發下一輪的攻勢,隻會比之前更加猛烈。”</p>
“隻要朕在的一天,你都是大宋的肱骨重臣。”</p>
“陛下,臣叩謝陛下。”</p>
“起來吧。”</p>
李綱起身後,麵色凝重了起來,他猶豫片刻,最終說道:“陛下,臣此番前來,確有一事。”</p>
“李愛卿但說無妨。”</p>
“陛下,太上皇入城那條水路已經被金人的哨探發現了,臣派出去的府兵一直盯著他們,但是金人好像沒有進攻的跡象。”</p>
“隨行的還有侍奉太上皇的內閣諸老。”</p>
“你是說?他已經進入汴梁城了?”</p>
“是。”</p>
“這麽大的事,朕竟然現在才知道!”</p>
趙爍胸中積起了怨氣。</p>
他直到現在,腦海裏麵都是懵的。</p>
宋徽宗這個時候迴來,他要做什麽已經顯而易見了。</p>
曆史上那個家夥遇到金軍要破城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p>
如今聽到金人被擊退的消息。</p>
自然是以為大宋雄起了,大宋完全可以吊打金人了。</p>
所以他在江南行宮內屁股還沒有坐熱,就火急火燎的混到汴梁城下了。</p>
關鍵這個過程要是細說起來,簡直是危機四伏。</p>
要知道,金軍已經將汴梁城四麵合圍了。</p>
看來,宋徽宗身邊有嫻熟汴梁周圍地形圖的高人啊。</p>
竟然將那個燙手的山芋又給帶迴來了。</p>
這……</p>
這咋整?</p>
老子的皇位還沒焐熱呢!</p>
再說,要是宋徽宗迴來又繼續騷操作,無論是重啟跟金人的和談還是鼓吹宋軍出城迎戰。</p>
這取死之道,自己又該如何應對?</p>
此時趙爍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如果要跟宋徽宗作對的話,壓力還是很大的。</p>
因為朝中不少大臣都是宋徽宗的舊臣。</p>
他們指定是向著宋徽宗的。</p>
好在,趙爍近期提拔了不少骨幹。</p>
可這點資本,終究還是無法扭過宋徽宗的細胳膊。</p>
在趙爍心裏,宋徽宗就是大宋的罪人。</p>
曆史上的靖康之恥,他得負主要責任。</p>
甚至趙爍想砍他的心都有。</p>
但是,他不能如此任性。</p>
現在背負弑君的罵名,那自己之前的繼位也就失去正統性了。</p>
到時候宋廷內部兄弟殘殺。</p>
不不,也許根本等不到那時候,因為金人會將大家一起收拾。</p>
甚至因此突變而轉化的曆史走向,隻會比靖康之刺更無人性……</p>
“陛下,陛下?”</p>
李淮神色焦慮。</p>
趙爍被他從中喚醒,急忙收起心裏的思緒。</p>
“何事?”</p>
李淮皺眉道:“陛下,太上皇迴城,下榻延福宮。”</p>
“如今唐相國跟帝師孔相公已經著領大小官員前去拜謁了。”</p>
“陛下是否啟程?”</p>
“朕去幹什麽?”趙爍壓著心中的慍怒。</p>
既然宋徽宗已經見過那些大臣了。</p>
現在自己去,就是過去挨噴的。</p>
如今趙爍看到宋徽宗那副逼臉就火氣蹭蹭的往上竄。</p>
生怕一時忍不住,把太上皇給捶了。</p>
可是他不去就完事了嗎?</p>
沒完!</p>
隨著文德殿外傳來另外一位太監的聲音。</p>
趙爍的眉梢便耷拉的愈發低迷。</p>
“陛下,太上皇有諭,著請陛下去延福宮請安。”</p>
說話的太監,頭發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p>
正是侍奉了宋徽宗大半輩子的老一代大太監趙玄林。</p>
這個家夥本來不姓趙。</p>
因為伺候的宋徽宗舒服且貼心,所以被徽宗賜姓為趙。</p>
皇帝賜姓,在大宋屬實少見。</p>
因為趙玄林這位太監,在朝野上的名望非常大。</p>
且跟當時的楊戩以及童貫都是太監出身。</p>
被譽為內務府三大巨頭。</p>
在宋徽宗沒有禪讓之前,李淮的職位就是趙玄林的。</p>
如今宋徽宗歸來,趙爍感到煩躁。</p>
趙玄林也迴來,李淮也感到不安。</p>
這妥妥的二人組合,遇到了原版組合的挑戰。</p>
“朕知道了,勞煩趙公公了。”</p>
“好,老奴傳到了話,這便迴去了。”</p>
趙玄林也極為猖狂,他沒有跟皇帝趙爍請安,更沒有等皇帝授權他離開,便慢慢悠悠的轉身離去。</p>
趙爍看著那挨千刀的背影,咬了咬牙。</p>
對呆愣如木頭的李淮說道:“備車,隨朕去一趟延福宮。”</p>
……</p>
“陛下,臣李綱求見。”</p>
文德殿外,穿著甲胄的李綱早已等候。</p>
趙爍停下車駕,問道:“李愛卿,有何事奏?”</p>
“陛下,太上皇歸來了。”</p>
“朕知道了,朕剛才跟張太尉去巡檢了軍備司。”</p>
趙爍明白,如今能稱之為自己股肱之臣、左膀右臂的兩人絕對是李綱跟張叔夜。</p>
張叔夜就不說了,他不是忠誠於皇帝。</p>
而是忠於大宋。</p>
跟大明的兵部尚書於謙一樣。</p>
這樣的人,投靠的往往是對王朝最有用的君王。</p>
這一點,趙爍還是相當有自信的。</p>
自己就是比宋徽宗強。</p>
至於李綱,他跟宋徽宗早已君臣離心。</p>
當初第一次京東保衛戰,宋徽宗讓李綱做汴京守壁使。</p>
李綱提出來的條件就是他負責守城可以,不過要讓宋徽宗禪讓。</p>
而且要把皇位禪讓給宋欽宗趙桓。</p>
說起來,李綱就是趙爍的輔國之臣。</p>
不過他也因此跟宋徽宗生了更大的嫌隙。</p>
按照曆史的正解,宋徽宗禪讓之後,跟宋欽宗一起被虜到東北。</p>
他壓根沒有考慮過李綱的存在。</p>
甚至對於李綱當初的禪讓意見還有一點感激。</p>
因為宋徽宗自己作死,在金軍還沒有全線撤退的時候返迴汴梁城的。</p>
不然他不會被虜走。</p>
而在南朝當皇帝的也隻能是他。</p>
在北宋,跟江山社稷共存亡的人則是他的長子宋欽宗。</p>
當時那句‘陛下,禪讓之後,您就不用跟江山社稷共存亡’的勸告,言猶在耳。</p>
</p>
宋徽宗為此產生了一種錯覺。</p>
那就是李綱是他的心腹。</p>
可是現在,這一切全部逆轉了。</p>
宋軍竟然守城打贏了。</p>
那宋徽宗就覺得,自己頭腦發熱禪讓,是一個天大的政治錯誤。</p>
他現在後悔了!</p>
李綱自然成了宋徽宗的眼中釘。</p>
趙爍也不急於去拜見宋徽宗趙佶。</p>
便上前扶起李綱,語氣篤定的說道:“李愛卿,汴梁之難還沒有接觸,金軍會爆發下一輪的攻勢,隻會比之前更加猛烈。”</p>
“隻要朕在的一天,你都是大宋的肱骨重臣。”</p>
“陛下,臣叩謝陛下。”</p>
“起來吧。”</p>
李綱起身後,麵色凝重了起來,他猶豫片刻,最終說道:“陛下,臣此番前來,確有一事。”</p>
“李愛卿但說無妨。”</p>
“陛下,太上皇入城那條水路已經被金人的哨探發現了,臣派出去的府兵一直盯著他們,但是金人好像沒有進攻的跡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