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無憂出得穀城,一路上無精打采,行得甚慢。柳至榮送他的二十兩也已用得所剩無多,便也不去尋集鎮下處,隻管在山林荒野之地,隨處而安。
這般庸散著行了三五日,方才到了鄧城。他連續數日都是尋些野果、獵些兔雉之類充饑,腹中不著五穀,頗有些無名的饑餓感,當下便進了城,隨意尋了一家飯鋪,要了些饅頭、米粥,吃的包足,坐在那裏盤算道:“雖然柳姊姊生了我的氣,但畢竟還是心中向著我,我這般不辭而別,隻怕她會更加生氣;況且那郭大哥使了如此一個陰險的障眼法,迴頭隻推說鏢局中人去穀城接我,撲了個空,多半柳姊姊會胡思亂想一番。那時白白惹她懸心掛念,大是不好。此處離著襄陽城應當不過幾十裏,倒不如我自去下書一封,隻說是柳至榮大哥遣我投遞家信的,鏢局中也必不起疑,也算是給柳姊姊有個交待了。我自己也順便將柳姊姊棲身之處瞧個端詳。”如此想定,便到書鋪中買了箋紙信劄,借了筆墨,寫成一書,無非是說父親尚未好生安葬、受了胡叔叔大恩未曾言謝、要迴去大理走一遭,末了不知是為了安慰柳青青、抑或安慰自己,還寫上日後定來襄陽探望雲雲,將信箋裝好,封皮上沉吟良久,寫上了“青妹親啟”,落款填了“兄字”,他自謂道:“要瞞過鏢局中人不拆看此信,隻得如此,反正柳大哥曾讓我代為問候,這也不算十分欺騙。”
隨即上路,不到半日便已來至襄陽城下。襄陽此城頗是悠久,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築於漢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此城扼於南北要衝所在,處在南(陽)襄(陽)古隘道南端,是北進中原、南取湖廣嶺南的軍事戰略重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山水環固,堅不可摧。至北宋此時,此城尚無被正麵圍城攻破的先例。林無憂看這城牆,足有四五丈高,堞、垛、女牆無不齊備,皆用極厚實的大塊青磚砌成,而最教人瞠目的卻是城下的護城河,居然闊如江河,少說也有六七十丈寬。林無憂自幼長在天南大理,來到中土後也隻見過洛陽城的氣象,可那洛陽城乃是古都,氣派莊正肅穆,哪裏及得這襄陽軍鎮要塞的雄壯恢弘氣魄。此時見著,不由得他立觀良久,望城興歎。
待得進了城中,天色已是不早,林無憂向人問清震威鏢局的所在,直奔城南而去。行至南城,轉入一條橫街,一眼便瞧見兩麵金線鎖邊、底襯虎彪的黑旗高高立著,左右分別書著“威”、“震”二字。林無憂心知是了,走上前去,隻見好大一座宅院,門庭開闊,氣派非凡。一般的烏木大門鑲銅釘,一般的金字招牌表字號,可這一份氣魄卻是比他當日在洛陽所見青龍鏢局為甚,不愧是威震荊湖,貫通南北的大鏢局。再看自家身上,衣衫破蔽,風塵仆仆,雖不比乞丐立於皇宮前,但這一種高下對比還是立判可得,林無憂心中歎道:“林無憂啊,林無憂,你且看這郭大哥身世,何等的勢大雄強,豈是你一介漂泊江湖、孤苦無依的少年可比?柳姊姊在此棲身,那才是正得其所,你何敢妄動念頭?”他如此想著,不由心中愴然,有些躑躅起來,並未徑直走去下書。
哪知鏢局門內坐著兩個看護門庭、接引賓客的漢子,早已瞧見了他,見他在門前打量徘徊,心中便留意上了。待了片刻,卻不見他進來,兀自在門前怔著,兩人互相使個眼色,隻道是盜夥、強人來踩盤子的,便有一人高聲問道:“門口那位朋友,既然到了咱們鏢局門前,怎的隻是門前走動相看,有甚麽話進來好說。”說著兩人束了束衣裝,便走上前來。林無憂被這麽一喊,迴過神來,聽兩人說話,並這架勢,突而想起柳青青曾對他說過,鏢局子最忌諱生人在門前就近窺探,心道知道這兩人誤會我了,若不趕緊道清,隻怕就要動武。當下忙道:“在下受人之托前來寄書,天色有些暗了,一時瞧不清門頭字號。請問,這裏可是郭家震威鏢局?”那兩個漢子見他說得真著,不像作偽,登時換了副姿態,拱手問道:“此處正是震威字號,不知道這位朋友是受誰所托,來給咱們局子裏哪位下書?”林無憂迴了一禮,道:“在下是受了洛陽府青龍鏢局的柳至榮大爺所托,來給郭家少奶奶投寄家書的。”那兩人一聽這話,知道是主家親戚來人,忙恭敬道:“原來是柳大爺的尊使,不知怎麽稱唿?快請裏麵敘話。”口中雖說,那漢子卻暗道:“看這少年裝束落拓,也不大像是鏢局中人……不過聽說青龍鏢局已是散了,那柳大爺流落江湖,跟甚麽西域靈鷲宮的混在一處,他那裏派出甚麽奇人異士倒也不足為奇。”
林無憂忙拱手道:“在下隻是受托寄信的走卒而已,有甚麽名號好講。”說著懷中掏出那封書來,遞了過來,一名年紀略大的漢子接著,林無憂便道:“在下隻管寄書,使命已完,這就告辭了,——對了,柳大爺說此書要由郭少夫人親啟,還勞兩位費心。”那漢子道:“我家少奶奶同少爺一道出去走鏢,不出三兩月定然迴轉,此書咱們上交夫人收著,到時定然交由少奶奶親啟,這個朋友請放心。”林無憂一拱手,“這便是了,那在下告辭了。”那漢子忙道:“朋友莫忙,道上勞累了,況且天色也晚了,還是進來用一餐飯,歇息一晚再走也不遲。”轉手給另一名漢子說道:“兄弟,你去吩咐廚房造一客飯菜,款待這位朋友,我引他去偏廳坐著。”林無憂忙擺手攔道:“不用,不用,盛情領了,不過在下還另有事務在身,正要連夜趕路,就不叨擾了。”那漢子見他堅持,便道:“既然朋友還有要事,那咱們就不好強留了,等迴轉之時,不妨來走走,也教咱們略盡一點人情。”林無憂拱手道:“承情了,在下告辭。”說罷轉身便走,那兩人送出幾步,自迴去了。
林無憂徑直走出橫街,向南出了襄陽,不知怎的,心中一股抑鬱湧將上來,登時煩悶不堪。無可排遣之際,便發足狂奔起來。不多時,便奔出十數裏地,停步迴頭,暮色中已是瞧不見那雄偉崔峨的襄陽城。
林無憂唿一口氣,緩步而行。其實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何要如此做,也許這震威鏢局乃至襄陽城所透出的一種盛氣淩人的氣勢使他不豫罷。
本來從襄陽到江陵,大可買舟順漢水而下,比起陸路來大是輕捷便利。可林無憂自思囊中不過三五兩碎銀,尚不知從江陵附舟去瀘州得要多少船資,這錢可不能先用磬了。便隻憑腳力,沿著漢水過宜城、郢州,轉過荊門,迤邐往江陵而行,在途非止一日。
不日到了江陵,此城地處荊襄中南腹心,東臨漢鄂,西通巴蜀,南枕長江,北扼中原,因“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風物沃美,俊傑輩出,端的是江表大郡,中南重鎮,比起襄陽來另有一番氣派。林無憂也無心遊玩,問明了碼頭在城東南數裏外,便徑去尋了一戶走上路的船家,講好附舟西去,可那船隻到夔州,並不入蜀,卻要舟錢三貫,直是要他傾囊。林無憂思量一番,無計可施,隻好先顧得目下,待到了夔州卻再作曲處罷。當下拿出身上僅有三兩多碎銀預付了舟資,那舟子卻說要後日方才啟程。林無憂無法,隻得約好時辰,自走了出來。
但見大江東去,白浪滔滔,拍岸如絮,水霧磅礴,遠山如黛,綿延隱約,好一派江山煙雨。林無憂此時左右無事,便沿著江岸信步而行。走出十數裏,卻見江水分出兩條岔道來,江心沙洲橫臥,截斷潮流。朝北一帶有不少浜港岔道,兩旁邊樹木茂盛,蘆葭叢生。林無憂瞧著有趣,便一徑走去。
行不多遠,突聽得南側江上傳來唿救之聲,其聲甚急。林無憂心中一沉,道聲不好,隻怕是有人溺水,趕忙邁開腳步,轉而趕將過去。
奔到江邊,唿救聲愈近,林無憂循著喊聲眺去,隻見江邊蘆叢中、柳樹下泊著一條灰蓬航船,船上影影綽綽有幾個人影,其中一人正在大叫:“救命啊!水賊謀害旅人了!”林
無憂見是行劫,忙喝了一聲:“賊人大膽!還不住手!”口中一廂喊,腳下已是發動,疾向江邊奔去。船上賊人聽到喊聲,向這邊一看,已是望見了他,見他身法極快,知道厲害,趕忙便將船錨收起,長竿一點,將船往江心撐去。
說時遲那時快,林無憂如同疾風一陣,轉瞬已到岸邊,那船卻已撐開數丈遠了。林無憂腳下不停,在岸邊頓足便越,身如大鳥騰飛,隻向蓬船飛去。船上賊人一見大驚,其中一人將手中鋼刀倒持,刷地擲了過來。林無憂一聽風聲,知道這擲刀之人頗有武藝,而且這一刀準頭甚佳,自己若是依勢而去,定然撞在刀口上。當下便將腰一擺,半空中閃身躲開飛來之刀,但這一來,便不能縱上那船,隻聽撲通一聲,林無憂墜入水中。
長江雖是一體源遠流長,縱穿東西,卻是每一段都別有一個名號,江陵所處這段喚做“荊江”,江水曲折湍急,大是險處。那船上賊人聽他乃是外路口音,隻道這一墜水,必無活路,——憑你縱有再大神通,在水底也是無從施展,當下相對大笑。正笑間,卻見船邊突地白浪翻騰,嘩啦一聲響,林無憂破水而出,一躍便上了船頭,——他們哪裏曉得,林無憂自幼在大理洱海邊長大,這水裏的勾當,最是嫻熟。
林無憂立在船頭,細看舟中之人,隻見左首站著兩人,年紀都不大,其一青巾束發,儀表斯文,像是個讀書之人,身旁一人做童仆打扮,兩人頸上都架著鋼刀,被三、四個短打扮的兇悍漢子挾持著。右首另有兩人,一個黃髯赤發紅睛的魁梧漢子,另一個眉濃眼大麵皮紅,髭須如垂鐵線,也是一條長大漢子。
林無憂見這夥人麵貌兇惡,知道絕非善類,心中提防,卻也顧及那邊主仆兩個性命,不敢徑直上前奪人爭鬥。那紅臉短髭須的漢子見他這般身手,心中已是有些怯意,當下便拱手道:“咱們兄弟靠江吃水,是吃漂子錢的合字,守了這幾日方才接得這兩個行貨。卻不意還有高人路過,不知這位朋友怎麽稱唿?”言語間頗為客氣,想要跟林無憂套一套交情。林無憂哪裏吃他這套,冷哼一聲:“你們當港行事,公然劫掠,實在無法無天,我勸你還是好生放了這兩人罷。”
那漢子笑道:“不是這麽說,這位朋友你須也是江湖上行走的,咱們碰著有緣,見麵便是交情,這兩個羊牯不論有多少油水,咱們也算你一份,大夥分了,各行各路,豈不美?若要仗著手段攔橫,嘿嘿……隻怕給江湖上朋友笑你不懂規矩了。”林無憂心中盤算,“看情形,此人乃是頭領,方才擲刀的多半就是他;這人手段不弱,更兼還有這幾個幫手,我卻是孤身一人,還要顧及那邊兩個,不如跟他好言說項,相機而動。”主意一定,便拱手道:“這位好漢,在下雖會兩下拳腳,卻算不得江湖中人。隻不過,常聽人說起綠林、江河,好漢出沒,講究的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萬沒有趁危欺弱的道理。我看這位相公是個讀書之人,能有多少財貨?何必非要絕他生路,倒不如順水推舟,放了他去,也是一件陰騭。”口中說著,便混如隨意,向前走了兩步。
那漢子見他向前,將手一擺,那邊廂的賊人便將手上鋼刀逼了一逼,那書生隻是閉目縮頸,那童仆卻是嚇得大唿小叫起來。林無憂見狀隻得止步,那漢子笑道:“我說這位朋友,你年紀雖輕,我卻絲毫不曾輕慢於你,對你可是好言好禮,你卻莫要欺我。”林無憂凜然道:“這兩人手無縛雞之力,你卻如此作為,難道不是欺他?你若是好漢,便過來與我較量較量,若是我敗了,二話不說,自投江去了,若是我僥幸勝得你一招半式,你卻要放了這二人自去。你若不敢,那我也無話可說,隻是江湖中人多半卻要笑你了。”
那漢子見話說得僵了,自己若不上前,空教同夥笑話,這十來年在江上混下的名號就算是打了水漂。轉念一想,“這人年紀甚輕,隻見他身法水性不錯,未必手下功夫有多麽了得,我且與他鬥一鬥,探探虛實。若得了便宜,便乘勢殺了他,免得礙事;若是不敵,人卻還在我們手上,終究還是不敗之地,怕他作甚?”當下摩拳擦掌,笑道:“原來朋友你想要稱量稱量咱們手段,也罷,就此耍一耍罷。”話音未落,挺身揮拳便上。
這般庸散著行了三五日,方才到了鄧城。他連續數日都是尋些野果、獵些兔雉之類充饑,腹中不著五穀,頗有些無名的饑餓感,當下便進了城,隨意尋了一家飯鋪,要了些饅頭、米粥,吃的包足,坐在那裏盤算道:“雖然柳姊姊生了我的氣,但畢竟還是心中向著我,我這般不辭而別,隻怕她會更加生氣;況且那郭大哥使了如此一個陰險的障眼法,迴頭隻推說鏢局中人去穀城接我,撲了個空,多半柳姊姊會胡思亂想一番。那時白白惹她懸心掛念,大是不好。此處離著襄陽城應當不過幾十裏,倒不如我自去下書一封,隻說是柳至榮大哥遣我投遞家信的,鏢局中也必不起疑,也算是給柳姊姊有個交待了。我自己也順便將柳姊姊棲身之處瞧個端詳。”如此想定,便到書鋪中買了箋紙信劄,借了筆墨,寫成一書,無非是說父親尚未好生安葬、受了胡叔叔大恩未曾言謝、要迴去大理走一遭,末了不知是為了安慰柳青青、抑或安慰自己,還寫上日後定來襄陽探望雲雲,將信箋裝好,封皮上沉吟良久,寫上了“青妹親啟”,落款填了“兄字”,他自謂道:“要瞞過鏢局中人不拆看此信,隻得如此,反正柳大哥曾讓我代為問候,這也不算十分欺騙。”
隨即上路,不到半日便已來至襄陽城下。襄陽此城頗是悠久,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築於漢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此城扼於南北要衝所在,處在南(陽)襄(陽)古隘道南端,是北進中原、南取湖廣嶺南的軍事戰略重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山水環固,堅不可摧。至北宋此時,此城尚無被正麵圍城攻破的先例。林無憂看這城牆,足有四五丈高,堞、垛、女牆無不齊備,皆用極厚實的大塊青磚砌成,而最教人瞠目的卻是城下的護城河,居然闊如江河,少說也有六七十丈寬。林無憂自幼長在天南大理,來到中土後也隻見過洛陽城的氣象,可那洛陽城乃是古都,氣派莊正肅穆,哪裏及得這襄陽軍鎮要塞的雄壯恢弘氣魄。此時見著,不由得他立觀良久,望城興歎。
待得進了城中,天色已是不早,林無憂向人問清震威鏢局的所在,直奔城南而去。行至南城,轉入一條橫街,一眼便瞧見兩麵金線鎖邊、底襯虎彪的黑旗高高立著,左右分別書著“威”、“震”二字。林無憂心知是了,走上前去,隻見好大一座宅院,門庭開闊,氣派非凡。一般的烏木大門鑲銅釘,一般的金字招牌表字號,可這一份氣魄卻是比他當日在洛陽所見青龍鏢局為甚,不愧是威震荊湖,貫通南北的大鏢局。再看自家身上,衣衫破蔽,風塵仆仆,雖不比乞丐立於皇宮前,但這一種高下對比還是立判可得,林無憂心中歎道:“林無憂啊,林無憂,你且看這郭大哥身世,何等的勢大雄強,豈是你一介漂泊江湖、孤苦無依的少年可比?柳姊姊在此棲身,那才是正得其所,你何敢妄動念頭?”他如此想著,不由心中愴然,有些躑躅起來,並未徑直走去下書。
哪知鏢局門內坐著兩個看護門庭、接引賓客的漢子,早已瞧見了他,見他在門前打量徘徊,心中便留意上了。待了片刻,卻不見他進來,兀自在門前怔著,兩人互相使個眼色,隻道是盜夥、強人來踩盤子的,便有一人高聲問道:“門口那位朋友,既然到了咱們鏢局門前,怎的隻是門前走動相看,有甚麽話進來好說。”說著兩人束了束衣裝,便走上前來。林無憂被這麽一喊,迴過神來,聽兩人說話,並這架勢,突而想起柳青青曾對他說過,鏢局子最忌諱生人在門前就近窺探,心道知道這兩人誤會我了,若不趕緊道清,隻怕就要動武。當下忙道:“在下受人之托前來寄書,天色有些暗了,一時瞧不清門頭字號。請問,這裏可是郭家震威鏢局?”那兩個漢子見他說得真著,不像作偽,登時換了副姿態,拱手問道:“此處正是震威字號,不知道這位朋友是受誰所托,來給咱們局子裏哪位下書?”林無憂迴了一禮,道:“在下是受了洛陽府青龍鏢局的柳至榮大爺所托,來給郭家少奶奶投寄家書的。”那兩人一聽這話,知道是主家親戚來人,忙恭敬道:“原來是柳大爺的尊使,不知怎麽稱唿?快請裏麵敘話。”口中雖說,那漢子卻暗道:“看這少年裝束落拓,也不大像是鏢局中人……不過聽說青龍鏢局已是散了,那柳大爺流落江湖,跟甚麽西域靈鷲宮的混在一處,他那裏派出甚麽奇人異士倒也不足為奇。”
林無憂忙拱手道:“在下隻是受托寄信的走卒而已,有甚麽名號好講。”說著懷中掏出那封書來,遞了過來,一名年紀略大的漢子接著,林無憂便道:“在下隻管寄書,使命已完,這就告辭了,——對了,柳大爺說此書要由郭少夫人親啟,還勞兩位費心。”那漢子道:“我家少奶奶同少爺一道出去走鏢,不出三兩月定然迴轉,此書咱們上交夫人收著,到時定然交由少奶奶親啟,這個朋友請放心。”林無憂一拱手,“這便是了,那在下告辭了。”那漢子忙道:“朋友莫忙,道上勞累了,況且天色也晚了,還是進來用一餐飯,歇息一晚再走也不遲。”轉手給另一名漢子說道:“兄弟,你去吩咐廚房造一客飯菜,款待這位朋友,我引他去偏廳坐著。”林無憂忙擺手攔道:“不用,不用,盛情領了,不過在下還另有事務在身,正要連夜趕路,就不叨擾了。”那漢子見他堅持,便道:“既然朋友還有要事,那咱們就不好強留了,等迴轉之時,不妨來走走,也教咱們略盡一點人情。”林無憂拱手道:“承情了,在下告辭。”說罷轉身便走,那兩人送出幾步,自迴去了。
林無憂徑直走出橫街,向南出了襄陽,不知怎的,心中一股抑鬱湧將上來,登時煩悶不堪。無可排遣之際,便發足狂奔起來。不多時,便奔出十數裏地,停步迴頭,暮色中已是瞧不見那雄偉崔峨的襄陽城。
林無憂唿一口氣,緩步而行。其實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何要如此做,也許這震威鏢局乃至襄陽城所透出的一種盛氣淩人的氣勢使他不豫罷。
本來從襄陽到江陵,大可買舟順漢水而下,比起陸路來大是輕捷便利。可林無憂自思囊中不過三五兩碎銀,尚不知從江陵附舟去瀘州得要多少船資,這錢可不能先用磬了。便隻憑腳力,沿著漢水過宜城、郢州,轉過荊門,迤邐往江陵而行,在途非止一日。
不日到了江陵,此城地處荊襄中南腹心,東臨漢鄂,西通巴蜀,南枕長江,北扼中原,因“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風物沃美,俊傑輩出,端的是江表大郡,中南重鎮,比起襄陽來另有一番氣派。林無憂也無心遊玩,問明了碼頭在城東南數裏外,便徑去尋了一戶走上路的船家,講好附舟西去,可那船隻到夔州,並不入蜀,卻要舟錢三貫,直是要他傾囊。林無憂思量一番,無計可施,隻好先顧得目下,待到了夔州卻再作曲處罷。當下拿出身上僅有三兩多碎銀預付了舟資,那舟子卻說要後日方才啟程。林無憂無法,隻得約好時辰,自走了出來。
但見大江東去,白浪滔滔,拍岸如絮,水霧磅礴,遠山如黛,綿延隱約,好一派江山煙雨。林無憂此時左右無事,便沿著江岸信步而行。走出十數裏,卻見江水分出兩條岔道來,江心沙洲橫臥,截斷潮流。朝北一帶有不少浜港岔道,兩旁邊樹木茂盛,蘆葭叢生。林無憂瞧著有趣,便一徑走去。
行不多遠,突聽得南側江上傳來唿救之聲,其聲甚急。林無憂心中一沉,道聲不好,隻怕是有人溺水,趕忙邁開腳步,轉而趕將過去。
奔到江邊,唿救聲愈近,林無憂循著喊聲眺去,隻見江邊蘆叢中、柳樹下泊著一條灰蓬航船,船上影影綽綽有幾個人影,其中一人正在大叫:“救命啊!水賊謀害旅人了!”林
無憂見是行劫,忙喝了一聲:“賊人大膽!還不住手!”口中一廂喊,腳下已是發動,疾向江邊奔去。船上賊人聽到喊聲,向這邊一看,已是望見了他,見他身法極快,知道厲害,趕忙便將船錨收起,長竿一點,將船往江心撐去。
說時遲那時快,林無憂如同疾風一陣,轉瞬已到岸邊,那船卻已撐開數丈遠了。林無憂腳下不停,在岸邊頓足便越,身如大鳥騰飛,隻向蓬船飛去。船上賊人一見大驚,其中一人將手中鋼刀倒持,刷地擲了過來。林無憂一聽風聲,知道這擲刀之人頗有武藝,而且這一刀準頭甚佳,自己若是依勢而去,定然撞在刀口上。當下便將腰一擺,半空中閃身躲開飛來之刀,但這一來,便不能縱上那船,隻聽撲通一聲,林無憂墜入水中。
長江雖是一體源遠流長,縱穿東西,卻是每一段都別有一個名號,江陵所處這段喚做“荊江”,江水曲折湍急,大是險處。那船上賊人聽他乃是外路口音,隻道這一墜水,必無活路,——憑你縱有再大神通,在水底也是無從施展,當下相對大笑。正笑間,卻見船邊突地白浪翻騰,嘩啦一聲響,林無憂破水而出,一躍便上了船頭,——他們哪裏曉得,林無憂自幼在大理洱海邊長大,這水裏的勾當,最是嫻熟。
林無憂立在船頭,細看舟中之人,隻見左首站著兩人,年紀都不大,其一青巾束發,儀表斯文,像是個讀書之人,身旁一人做童仆打扮,兩人頸上都架著鋼刀,被三、四個短打扮的兇悍漢子挾持著。右首另有兩人,一個黃髯赤發紅睛的魁梧漢子,另一個眉濃眼大麵皮紅,髭須如垂鐵線,也是一條長大漢子。
林無憂見這夥人麵貌兇惡,知道絕非善類,心中提防,卻也顧及那邊主仆兩個性命,不敢徑直上前奪人爭鬥。那紅臉短髭須的漢子見他這般身手,心中已是有些怯意,當下便拱手道:“咱們兄弟靠江吃水,是吃漂子錢的合字,守了這幾日方才接得這兩個行貨。卻不意還有高人路過,不知這位朋友怎麽稱唿?”言語間頗為客氣,想要跟林無憂套一套交情。林無憂哪裏吃他這套,冷哼一聲:“你們當港行事,公然劫掠,實在無法無天,我勸你還是好生放了這兩人罷。”
那漢子笑道:“不是這麽說,這位朋友你須也是江湖上行走的,咱們碰著有緣,見麵便是交情,這兩個羊牯不論有多少油水,咱們也算你一份,大夥分了,各行各路,豈不美?若要仗著手段攔橫,嘿嘿……隻怕給江湖上朋友笑你不懂規矩了。”林無憂心中盤算,“看情形,此人乃是頭領,方才擲刀的多半就是他;這人手段不弱,更兼還有這幾個幫手,我卻是孤身一人,還要顧及那邊兩個,不如跟他好言說項,相機而動。”主意一定,便拱手道:“這位好漢,在下雖會兩下拳腳,卻算不得江湖中人。隻不過,常聽人說起綠林、江河,好漢出沒,講究的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萬沒有趁危欺弱的道理。我看這位相公是個讀書之人,能有多少財貨?何必非要絕他生路,倒不如順水推舟,放了他去,也是一件陰騭。”口中說著,便混如隨意,向前走了兩步。
那漢子見他向前,將手一擺,那邊廂的賊人便將手上鋼刀逼了一逼,那書生隻是閉目縮頸,那童仆卻是嚇得大唿小叫起來。林無憂見狀隻得止步,那漢子笑道:“我說這位朋友,你年紀雖輕,我卻絲毫不曾輕慢於你,對你可是好言好禮,你卻莫要欺我。”林無憂凜然道:“這兩人手無縛雞之力,你卻如此作為,難道不是欺他?你若是好漢,便過來與我較量較量,若是我敗了,二話不說,自投江去了,若是我僥幸勝得你一招半式,你卻要放了這二人自去。你若不敢,那我也無話可說,隻是江湖中人多半卻要笑你了。”
那漢子見話說得僵了,自己若不上前,空教同夥笑話,這十來年在江上混下的名號就算是打了水漂。轉念一想,“這人年紀甚輕,隻見他身法水性不錯,未必手下功夫有多麽了得,我且與他鬥一鬥,探探虛實。若得了便宜,便乘勢殺了他,免得礙事;若是不敵,人卻還在我們手上,終究還是不敗之地,怕他作甚?”當下摩拳擦掌,笑道:“原來朋友你想要稱量稱量咱們手段,也罷,就此耍一耍罷。”話音未落,挺身揮拳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