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覲見皇帝是在因功臣圖形於其中而有名的淩煙閣。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曾為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徵等二十四人繪畫,表彰其政績以及輔弼之功,這就是所謂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皇帝選在這裏召見新城長公主,相信是武後提議,看似重視,實為從旁觀察其是否有抵抗之心,倘若不馴,殺。
李如荼寅末便起床更衣,穿上命婦所規定禮衣霞帔,頭戴九翠四鳳雙博鬢,細細妝扮,直到庾夕認可才由敏珠參扶上了禦賜黃輦,一路有禁軍開路,直入太極宮內。一般皇親貴戚到了內廷便要下車步行,唐高宗自小與新城親厚,怎舍得讓她體弱之軀走這麽長的路,同樣以七寶輕轎抬到閣前,聖眷極濃。
下了轎,李如荼被太監總管模樣的人領入偏殿,等了不足一盞茶便已宣入淩煙閣。李如荼頭頂著那幾十斤重的彩冠苦不堪言,還得低眉誠惶誠恐的模樣。
李如荼低頭走在殿中,隻看見光可鑒人的大青石磚,拚貼無隙,倒映著她模糊華麗的身影。聽著太監總管上稟,馬上跪拜如儀,殿中隻迴蕩著繁複的宮服與玲瓏環佩發出輕微碰撞的聲。等了半晌,不見有人說話。李如荼不禁暗忖是不是露餡了,隻是在敏珠巧手以及庾夕認同下,外貌應該是有九成相似,隻要稱病消瘦便能蒙混過去。
李如荼忍不住偷眼看前方寶座上的帝後,淩煙閣空闊宏偉,棟梁上掛著飾流蘇的明黃長紗,四周掛著不少大唐帝國榮登此閣的名臣畫像。
赤金九龍寶座上方坐著了一道赤黃人影看不清楚,想必是唐高宗了。
此時已經聽到一把溫柔的女聲在頭頂響起,低聲提醒皇帝道:“皇上,新城長公主久跪傷身。”不用想便猜到是中國古往今來唯一女帝武則天了,此時她身為皇後已經鏟除長孫勢力,如日方中,聲音溫柔內帶著自信與剛強。
皇帝似乎失神了一下,才疲聲道:“皇妹平身,賜座。”
“謝主隆恩。”李如荼才鬆了口氣,根據敏珠的教導叩頭謝恩,坐了上內監搬來的珠玉明翠榻,這才敢抬眼偷看上位者。
首先當然是名動千古的武則天,唐高宗在曆史裏麵是有名的窩囊廢,沒什麽好看的。
武皇後就坐在皇帝地右側。鈿釵禮衣。頭上插十二支花。兩鬢做寬。即便是宴見賓客地服裝仍是寶相莊嚴。武則天長得也是端莊秀麗。方額廣頤。寬寬地額頭。豐滿地下巴。年過三十依舊保養得宜。眉宇間透出非凡地魄力與睿智。雖為後猶自甚有氣勢。
果然是做皇帝地料。可惜她與新城不對盤。
李如荼心中暗歎一聲。轉眸向皇帝瞄去。這一瞄。足以令她全身血液倒流。魂不附體。她不知道自己表情如何。隻覺得如墮冰窖寒徹心扉。
皇帝身穿赤黃天子服。頭戴通天冠。有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遮住龍顏無法窺透神情。隻是。這一眼便完全可以讓她認出寶座上地真龍天子。
李冶?
原來是李治。冶與治隻是一點之差。
他認出我了嗎?
李如荼慌忙低下頭,心突突地跳,手心裏都出了汗。她絕無猜到,這李冶便是新城的親生哥哥,怪不得在檻泉相救之後說過因為她與其妹妹神似才對她甚是關切,這過往的一切,似乎都潛伏了讓她死無葬身的線索。
她恨他,不若對庾夕的恨,當時認出他那一霎那的驚詫以及慌亂,是否有出賣她心裏麵的仇恨呢?很可能,就是這個眼神,讓她苦心經營的複仇計劃未捷先夭。
正處於地獄火焰與寒冰煎熬的李如荼,頭頂上方又響起皇帝威嚴的聲音,“皇妹近日可是憂思過度,消瘦不少。”
他沒有認出來?
李如荼心中一喜,顫聲道:“謝皇上皇後關切,我身體已無大礙,隻是今日秋意漸濃,稍染風寒。”
武後輕笑,在旁道:“皇上,給長公主辦件喜事,豈不衝一衝這憂思。皇妹,你說可好?”
李如荼不覺全身輕顫,想不到這武後居然在皇帝麵前,挑明告訴新城,你如果不嫁就代表你對我等判長孫詮流放感到不滿。聲音溫柔含笑,卻飽含威嚇之意,一句就把李如荼絆倒了。
“皇上甚是為你終身之事掛心,特地命我在各家皇公名門中挑選,其中不乏品貌非之人,長公主你且一看。”說罷,武後一揮手,十數名宮娥上前,紛紛展開畫卷。隻見畫卷上皆是些皇公世子,有的清新俊逸,有的風流倜儻,有的昂藏七尺,旁邊簡單題了家世官職與姓名,直教人眼花繚亂。
李如荼正在苦惱間,皇帝摻和道:“皇妹,可有哪位公子屏雀中選?”李冶,不,是李治此時早無初見的氣宇不凡,此時似是顯得特別無力卻強裝天威。
李如荼差點想衝上去把他踢下寶座,隻能低頭假裝羞澀難當,細聲道:“我想再詳加思索些時日再定。”
“皇上,依吾所見,仍是東陽長公主推薦的韋氏世子最為出色,才貌雙絕。新城長公主此際確需相伴照顧,喜事不怕早辦。不若便……”武後揚聲截上,似急不可待要新城馬上定下人選出嫁般。
“如此看來,先命禮部擬個吉日,皇妹婚事不能草率。”皇帝突然打斷了武後的話,武後似有點驚訝不過亦隻能低頭應是。
李如荼巴不得如此,立即下跪謝恩,心想這皇帝還算挺疼愛新城的,看來走求皇帝不嫁給韋正矩這條路,亦是可行的。
皇帝想了想,道:“皇妹身子似太消瘦,三日後進宮由禦醫院主理,直到出嫁之日。朕,亦想與皇妹好好敘敘舊情。”
跪在地上的李如荼突然一滯,驚訝不已,卻隻能再度叩頭謝恩,卻不能看到那通天冠後,一抹笑掛在嘴邊的龍顏。
=======================================
關於唐代稱謂:
皇帝自稱:“朕“。另外,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
別人稱唿皇帝:唐代時稱唿皇帝多用“聖人”,至於像唐明皇這樣的風流天子,則親近者俱唿其為“三郎”
皇後自稱:皇太後下製令時,自稱“予”,在便殿見群臣時,則稱“吾”,很多時候也用“我”
後妃自稱:在正式場合用“妾某氏等”,(注意,並不是臣妾)平時則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稱:對皇帝,她也是稱“吾”或者“我”。
皇帝選在這裏召見新城長公主,相信是武後提議,看似重視,實為從旁觀察其是否有抵抗之心,倘若不馴,殺。
李如荼寅末便起床更衣,穿上命婦所規定禮衣霞帔,頭戴九翠四鳳雙博鬢,細細妝扮,直到庾夕認可才由敏珠參扶上了禦賜黃輦,一路有禁軍開路,直入太極宮內。一般皇親貴戚到了內廷便要下車步行,唐高宗自小與新城親厚,怎舍得讓她體弱之軀走這麽長的路,同樣以七寶輕轎抬到閣前,聖眷極濃。
下了轎,李如荼被太監總管模樣的人領入偏殿,等了不足一盞茶便已宣入淩煙閣。李如荼頭頂著那幾十斤重的彩冠苦不堪言,還得低眉誠惶誠恐的模樣。
李如荼低頭走在殿中,隻看見光可鑒人的大青石磚,拚貼無隙,倒映著她模糊華麗的身影。聽著太監總管上稟,馬上跪拜如儀,殿中隻迴蕩著繁複的宮服與玲瓏環佩發出輕微碰撞的聲。等了半晌,不見有人說話。李如荼不禁暗忖是不是露餡了,隻是在敏珠巧手以及庾夕認同下,外貌應該是有九成相似,隻要稱病消瘦便能蒙混過去。
李如荼忍不住偷眼看前方寶座上的帝後,淩煙閣空闊宏偉,棟梁上掛著飾流蘇的明黃長紗,四周掛著不少大唐帝國榮登此閣的名臣畫像。
赤金九龍寶座上方坐著了一道赤黃人影看不清楚,想必是唐高宗了。
此時已經聽到一把溫柔的女聲在頭頂響起,低聲提醒皇帝道:“皇上,新城長公主久跪傷身。”不用想便猜到是中國古往今來唯一女帝武則天了,此時她身為皇後已經鏟除長孫勢力,如日方中,聲音溫柔內帶著自信與剛強。
皇帝似乎失神了一下,才疲聲道:“皇妹平身,賜座。”
“謝主隆恩。”李如荼才鬆了口氣,根據敏珠的教導叩頭謝恩,坐了上內監搬來的珠玉明翠榻,這才敢抬眼偷看上位者。
首先當然是名動千古的武則天,唐高宗在曆史裏麵是有名的窩囊廢,沒什麽好看的。
武皇後就坐在皇帝地右側。鈿釵禮衣。頭上插十二支花。兩鬢做寬。即便是宴見賓客地服裝仍是寶相莊嚴。武則天長得也是端莊秀麗。方額廣頤。寬寬地額頭。豐滿地下巴。年過三十依舊保養得宜。眉宇間透出非凡地魄力與睿智。雖為後猶自甚有氣勢。
果然是做皇帝地料。可惜她與新城不對盤。
李如荼心中暗歎一聲。轉眸向皇帝瞄去。這一瞄。足以令她全身血液倒流。魂不附體。她不知道自己表情如何。隻覺得如墮冰窖寒徹心扉。
皇帝身穿赤黃天子服。頭戴通天冠。有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遮住龍顏無法窺透神情。隻是。這一眼便完全可以讓她認出寶座上地真龍天子。
李冶?
原來是李治。冶與治隻是一點之差。
他認出我了嗎?
李如荼慌忙低下頭,心突突地跳,手心裏都出了汗。她絕無猜到,這李冶便是新城的親生哥哥,怪不得在檻泉相救之後說過因為她與其妹妹神似才對她甚是關切,這過往的一切,似乎都潛伏了讓她死無葬身的線索。
她恨他,不若對庾夕的恨,當時認出他那一霎那的驚詫以及慌亂,是否有出賣她心裏麵的仇恨呢?很可能,就是這個眼神,讓她苦心經營的複仇計劃未捷先夭。
正處於地獄火焰與寒冰煎熬的李如荼,頭頂上方又響起皇帝威嚴的聲音,“皇妹近日可是憂思過度,消瘦不少。”
他沒有認出來?
李如荼心中一喜,顫聲道:“謝皇上皇後關切,我身體已無大礙,隻是今日秋意漸濃,稍染風寒。”
武後輕笑,在旁道:“皇上,給長公主辦件喜事,豈不衝一衝這憂思。皇妹,你說可好?”
李如荼不覺全身輕顫,想不到這武後居然在皇帝麵前,挑明告訴新城,你如果不嫁就代表你對我等判長孫詮流放感到不滿。聲音溫柔含笑,卻飽含威嚇之意,一句就把李如荼絆倒了。
“皇上甚是為你終身之事掛心,特地命我在各家皇公名門中挑選,其中不乏品貌非之人,長公主你且一看。”說罷,武後一揮手,十數名宮娥上前,紛紛展開畫卷。隻見畫卷上皆是些皇公世子,有的清新俊逸,有的風流倜儻,有的昂藏七尺,旁邊簡單題了家世官職與姓名,直教人眼花繚亂。
李如荼正在苦惱間,皇帝摻和道:“皇妹,可有哪位公子屏雀中選?”李冶,不,是李治此時早無初見的氣宇不凡,此時似是顯得特別無力卻強裝天威。
李如荼差點想衝上去把他踢下寶座,隻能低頭假裝羞澀難當,細聲道:“我想再詳加思索些時日再定。”
“皇上,依吾所見,仍是東陽長公主推薦的韋氏世子最為出色,才貌雙絕。新城長公主此際確需相伴照顧,喜事不怕早辦。不若便……”武後揚聲截上,似急不可待要新城馬上定下人選出嫁般。
“如此看來,先命禮部擬個吉日,皇妹婚事不能草率。”皇帝突然打斷了武後的話,武後似有點驚訝不過亦隻能低頭應是。
李如荼巴不得如此,立即下跪謝恩,心想這皇帝還算挺疼愛新城的,看來走求皇帝不嫁給韋正矩這條路,亦是可行的。
皇帝想了想,道:“皇妹身子似太消瘦,三日後進宮由禦醫院主理,直到出嫁之日。朕,亦想與皇妹好好敘敘舊情。”
跪在地上的李如荼突然一滯,驚訝不已,卻隻能再度叩頭謝恩,卻不能看到那通天冠後,一抹笑掛在嘴邊的龍顏。
=======================================
關於唐代稱謂:
皇帝自稱:“朕“。另外,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
別人稱唿皇帝:唐代時稱唿皇帝多用“聖人”,至於像唐明皇這樣的風流天子,則親近者俱唿其為“三郎”
皇後自稱:皇太後下製令時,自稱“予”,在便殿見群臣時,則稱“吾”,很多時候也用“我”
後妃自稱:在正式場合用“妾某氏等”,(注意,並不是臣妾)平時則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稱:對皇帝,她也是稱“吾”或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