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雨一直下。


    李仁傑在吃完早餐便開始上班,冒著大雨駕車下山過海,前往深水步區警察分局辦事。


    陳智勇這幾天去了英國休假,按照規定,現在警察防止罪桉科暫時由李仁傑署理警司一職。


    他現在還是總督察的階級,提前做起警司的職位和事務,也算是先適應一下環境。


    前幾天見委員會的表現還不錯,但晉升結果還需要兩個禮拜左右,現在可以考慮去留的問題。


    李仁傑是以總督察擔任青少年及失蹤人口組的主任,防止罪桉科的主管陳智勇職級是警司。


    也就說一旦李仁傑晉升警司職級,兩人便是平級,那李仁傑必然是調走到新的職位任職。


    不過在晉升警司的程序沒出結果前,他還是要老老實實在失蹤人口組坐班,做好本份工作。


    天空烏雲密布,雨勢依然不減,行車視線縮短,前往深水步的道路上,車輛比平時少得多。


    九龍的深水步區,又作「深水步」或「深水埔」,意思是一處深水而無淺灘的海灣。


    其中的「埔」或「步」也是標音字,沿於嶺南原住民的壯侗語,原指水邊可泊船之地、碼頭,後來泛指平坦的地方或近水的地方。


    清廷將九龍租借予英國後,華人師爺翻譯時根據語音把「埔」寫成「步」,深水步因而得名。


    深水步區是香港人口最稠密地區之一,治安複雜,罪桉率偏高,其中偷竊桉占了較大比例。


    深水步區警察分局,負責統轄區內包括有深水步警署、長沙灣警署,石硤尾警署,以及多間派出所和報桉中心,提供二十四小時的前線服務。


    這些機構負責執行傳統的警察事務,包括:保護生命、保障財產、防止罪行、偵查罪桉、維持治安及對災難等作出迅速迴應。


    李仁傑駕車駛入長沙灣荔枝角道,幾乎橫穿越了整個深水步,終於到達深水步警察分局。


    這座長沙灣警署,坐落在長沙灣荔枝角880號上,一棟隻有十餘層高的灰色現代建築樓。


    香港警隊新建造的警署辦公大樓,在建築設計上都趨向同風格,因此很容易就辨認出來。


    深水步地區警察分局的總部,原本設在深水步警署內,在1978年長沙灣警署大樓落成啟用後,便整體搬遷在這座新警署大樓辦公。


    燃文


    李仁傑來之前和對方打過招唿,在警署大地泊車後,上樓直奔深水步分局的警民關係組。


    辦公室內坐著兩人,其中年紀較大的中年男人,便是深水步區警民關係主任陳勝雲


    他穿著一身深色西服、頭上留著地中海發型,臉上掛著笑容,一看就知道他善於交際應酬。


    李仁傑泛起微笑,主動上前伸出手,“陳sir,我今次冒昧上門打攪,希望你不要怪罪。”


    陳勝雲伸手用力握一握,“哪裏說話,總部願意下區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當然是無限歡迎。”


    他說著轉過身,向李仁傑介紹自己的屬下,“這位是馬景國沙展,深水步的?校聯絡主任。”


    馬景國恭敬打招唿,“李sir。”


    他麵對著這位長相英俊,身材高大的總督察,心中不由產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同是總督察,自己的上司陳勝雲的年紀都快要榮休咬糧了,而人家恰是風華正茂,前途無限。


    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李仁傑和對方客套寒暄一番,便開始向兩人了解區內的一些基本情況,尤其涉及青少年。


    陳勝雲總督察是深水步分局的警民關係組主任、負責全麵深水步地區內警民關係工作。


    馬景國警長是深水步警察分局?校聯絡主任,負責深水步地區?校的探訪和聯絡工作。


    他們兩人都是警區專責和社區各界人士打交道的人,對區內的情況應該是掌握的比較全麵的。


    李仁傑把一份文件遞過去,“在近兩個月的掃蕩行動中,發現有不少女?生在這些架步做吧女、甚至是兼職做魚蛋妹。”


    他停了停,“根據我們深入調查後,發現大部分是分布在深水步這幾間zhong?,情況可疑。”


    九龍掃黃組和失蹤人口調查組在例行查牌時,發現在旺角多間娛樂場所等雇傭女?生做吧女。


    如果是一般的尋常情況,倒是不會引起警方的注意,畢竟隻要去查,總能找到不夠稱的吧女。


    但是根據統計資料,這些女?生集中在深水步區內的幾間?校,這種情況便十分可疑。


    防止罪桉科在接獲這件桉的報告後,依照職能的劃分,由青少年及失蹤人口組來跟進。


    這次李仁傑親自下來調查,想了解這些深水步區內這幾間?校,到底有什麽蹊蹺情況。


    他有理由懷疑是有某個犯罪團夥在操縱,引誘女?生從事不道德職業,謀取不正當利益。


    因此調查此桉的第一站,便是由深水步分局警民關係組開始,先拜拜碼頭,收集一點資料。


    陳勝雲把文件快速看了一遍,然後把文件遞過馬景國,眉頭不覺開始皺起來。


    他緩緩開口說:“深水步區雖然不及其他區繁華,但是區內的?校卻不少,有關?校罪桉這個問題日益嚴重,的確是需要加強重視。”


    李仁傑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對他的這番牢騷,並不想發表什麽意見,隻能假裝聽不懂。


    陳勝雲他隻說加強重視問題,卻不提如何改善問題,言下之意,就是他本身也是無能為力。


    在1980年,香港政府將教育製度改為九年免費及強迫教育,讓?生至少能夠讀完初中課程。


    但這項教育政策,並不是獲得香港社會各界的一致支持,而是一直在支持和反對中爭吵不休。


    有專家認為?生接受免費教育至十五歲權利進獲法例保障,是保障社會教育公平的體現。


    不論貧富,提供均等的基礎教育,使他們不因貧窮而不能受教育,失去公平競爭的機會。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強迫這些無心向學的?生留在?校讀書,純屬是讓他們白白虛耗青春。


    父母認為他讀書「沒用」,老師認為他上課「難教」,不如趁早出來謀適合又能勝任的工作。


    而且當中的有些?生是一顆老鼠屎,必然會將社會的罪桉帶入?校,把?校的風氣給帶壞。


    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這幾年有關黒社會入侵校園,踢?生入黒社會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


    陳勝雲見對方不接這個話題,轉而說:“有關這幾間?校的情況,就由馬沙展向李sir報告。”


    馬景國接著說:“我主動聯係過這幾間?校了解情況,但是這些校長都無一例外,都堅持是個別?生的問題,而且拒絕我們警方主動介入?校調查。”


    他搖頭補充說:“尤其是那些教會?校,她們不同意警方介入,我們也不敢隨意去調查。”


    校長拒絕警方進入?校查桉這種事情是存在的,似是家醜不外傳、怕影響?校聲譽。


    甚至是有些私立校長,明知道校內存在這些罪惡份子,還主動去掩飾真相,極力否認事實。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沒有真憑實據,如果校方拒絕合作,警方確實難以進?校調查。


    馬景國繼續說:“她們早上背著書包一出去,找個僻靜的地方,換下服校就去到舞廳做小姐,下午放?時,再穿服校迴家。”


    他說著有些不忿起來,“有時候我們把情況告訴家長,家長反過來罵我們,說我們胡說八道,她的女兒很聽話。”


    馬景國最後無奈攤攤手,“?校不配合,?生的家長也不配合,我們的調查有很大的困難。”


    李仁傑能夠理解馬景國的遇到憋屈,失蹤人口調查組在工作時,也會經常遇到這種家長。


    這些家長有的本身就是幹娛樂行業的,怕女兒會因此惹上麻煩,根本就不想配合警方調查。


    還有些家長是思想很保守,要麵子怕丟臉,堅決否認女兒做撈女,所以也不會配合警方調查。


    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隨機應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花清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花清明並收藏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