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傑載人迴去,繼續下一站。


    他接著駕車駛入香港工商銀行中心大廈,一個風姿綽約的美麗女人在等候著他了。


    崔智雲今天破例穿得十分素雅,一間灰白色套裝,半跟鞋,漆黑的頭發垂自然垂下。


    她一身打扮真的很美,看上去優雅、舒服、矜貴,來往的人都忍不住偷看閃爍美麗的她。


    李仁傑下車後,上前替她拉開車門,“怎麽這麽快下來了,我還以為要等一會呢。”


    崔智雲輕輕白他一眼,揶揄說:“哼,三少爺可是警隊的大忙人,我可不敢隨意差遣你。”


    李仁傑馬上打拱作揖,“在下有幸能夠為崔小姐效犬馬之勞,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崔智雲不理會他的裝模作樣。


    她坐進車廂去,舒服靠在後座上,整個人放鬆下來,不用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形象。


    崔智雲的兩位助手和秘書留在原地,目送著女總裁離開,正式結束了今天的工作。


    保鏢則急急坐上了崔智雲的座駕,緊緊地跟在李仁傑兩人的車後,絲毫不敢鬆懈。


    李仁傑駕車載著崔智雲,前往灣仔的合和中心,隻見眼前一幢呈圓柱型建築,拔地而起。


    這座摩天大廈去年落成,由合和實業主席兼建築師胡應湘設計,也是合和實業的總部所在地。


    這座合和中心是香港首幢使用澳洲滑模技術興建的大廈,在港島都顯得那麽獨樹一幟。


    這棟圓柱形的建築,一共有六十六層,合計有216米高,目前是亞洲及香港最高的建築物。


    李仁傑和崔智雲今晚來這裏赴約,對方選在r66旋轉餐廳,在合和中心大廈的六十二樓。


    但電梯不能直達,要先搭乘電梯直上五十六樓,再換乘電梯到六十二樓,才能到達目的地。


    這間r66旋轉餐廳,四周以落地玻璃包圍,設有約200個座位,裝修十分現代豪華。


    同時還可作三百六十度轉動,每位食客均可飽覽維港景觀,是本港數一數二的高級食肆。


    本港第一間旋轉餐廳是junon仙後餐廳,位於旺角的胡社生大廈26樓,在1967年開業。


    九龍的胡社生大廈,是由商人「的士大王」胡忠興建,並以他父親——胡社生來命名。


    胡忠和胡應湘這兩父子,似乎對這種旋轉餐廳有某種偏愛,都喜歡在大廈上預留這種設計。


    李仁傑和崔智雲都是首次來,直接往餐廳裏邊走,很快即就看到今晚請客作東的兩個男人。


    那個年紀大點的男人是葉誌明,年青點又戴著眼鏡的斯文男子是邱達誠。


    兩人都不約而同站了起來,十分熱情招唿道:“李生,林小姐,這邊請坐。”


    李仁傑先替崔智雲拉開了椅子。


    崔智雲優雅地坐下來,對兩人輕輕點頭,“不好意是,讓兩位久等了。”


    雖然她嘴上說著抱歉,但是臉上一點抱歉的意思,隻是一番客套之詞罷了。


    葉誌明連忙笑著擺擺手,解釋道:“沒有,是我們怕路上塞車,因此提前來到了。”


    邱達誠抑製心裏一絲激動,不乏恭維地說:“崔小姐今晚肯賞臉,我們都感到不勝榮幸。”


    崔智雲澹澹迴應:“兩位客氣了。”


    就這麽輕輕的一句話,就讓對麵兩個男人的心裏莫名一緊,神色變得有些拘謹起來。


    隻因眼前這位美麗高貴的女人,可不是普通的一般的年青女子,可不是隨便都見到的。


    她是中興技術公司的女總裁,執掌著一家價值估計超過數百億的電子科技企業。


    這種跨國綜合企業不要說在香港,哪怕就是放眼全世界,那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崔智雲有這般身價的,又是這麽高貴美麗的女人,自然惹來不少想要癡心妄想之徒。


    早前些年,有些自信的王老五和富貴公子,不斷托人介紹,幻想有朝一日,能抱得美人歸。


    但是現在根本沒人敢提這個事情了,都把她看成高高在上的女神,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崔智雲氣質清冷,帶點孤芳自賞。


    一般人在她麵前能夠說話表達流暢都算不錯,能夠坐在她麵前侃侃而談的人,寥寥無幾。


    崔智雲隻是輕輕一個皺眉,那些自詡是成功人士的青年才俊,都心虛的要打退堂鼓了。


    她頭上的光環實在太耀眼,普通人根本就沒有勇氣靠近半分,何況能安然同台相對而坐。


    邱達誠雖然是大戶人家出身,但到底還是年輕了些,曆練不夠,麵對崔智雲還有點不自信。


    葉誌明隻是開始的時候有些拘謹,但談下去也慢慢放開來,漸漸恢複了平時的樣子。


    《控衛在此》


    他前幾年一直是本港風頭的人物,報章頻頻有其頭版新聞,隻是最近反而沉寂不少。


    可能這段時間經曆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心態反而看得開了,抱有一點灑脫的意味。


    要說起這位葉誌明在商界的沉浮打拚經曆,也是有一段頗極具傳奇色彩的曆史。


    他是靠造牛仔褲起家,之後轉做潮流服飾而發達,出過即食麵,拍過電影,又出過唱片。


    總之葉誌明泛泛都做。


    不過他經營的範疇太廣,而且投資手法錯誤,讓公司虧損太過嚴重,以致資金周轉不靈。


    在去年中的時候,葉誌明把手裏的繽繽集團公司的股份,全賣給了邱氏家族來接手。


    葉誌明在六十年代發跡,不過真正被普通大眾熟知,還是要從他進軍娛樂事業說起。


    在1976年,葉誌明名下繽繽影業憑借一部新浪潮電影「跳灰」,在影壇迅速打下名聲。


    接著「狐蝠」、「茄哩啡」、「牆內牆外」,連續三年都能獲得當時票房前十的賣座電影。


    與此同時,繽繽集團也借著這股浩大聲勢,銳意發展相關的電影發行以及廣告事業。


    不過這兩年情況急轉直下,繽繽影業投資拍攝的幾部片,上映後票房成績極其不理想。


    而與此同時也在經營電影發行業務中,不斷和製片方及院線有過齟齬,陷入了困境中。


    葉誌明在影壇短短幾年,像坐火箭般躥上高峰,又如流星墜落穀底,真是大起大落。


    不過葉誌明手中還握有一個優質的公司,那就受年輕人歡迎的bangbang時裝品牌。


    這個bangbang牌子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初的香港年青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除了出品牛仔褲,以及還有一係列以運動裝款式為主的潮流服裝,深受年青人喜愛。


    葉誌明當時選擇讚助極受歡迎的年青人電視節目,以助促銷品牌,而令得它街知巷聞。


    最出名是無線電視的《bangbang甘既聲》,以及麗的電視的《bangbang新靈感》。


    bangbang的潮流服飾,價值不菲,香港那些潮男潮女,都不介意用整個月的薪金購買。


    李仁傑看上了葉誌明手中的bangbang這個牌子,因此才會主動促成今晚這場會麵。


    不過雙方之前的人已經談妥條件,達成這項合作,今晚見個麵,是為這事落下個句號。


    不過bangbang這點身價,對崔智雲和李仁傑來講,實在是連小生意都算不上。


    隻不過黃河實業旗下的南豐紡織公司,正好打算要發展一個屬於自己的時裝品牌。


    在七十年代初以來,世界經濟低迷蕭條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都實施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以歐洲共同市場為首,繼而美國、加拿大,都對香港出口的成衣及紡織品實施配額限製措施。


    在這種大環境下,黃河實業旗下的紡織公司發展受限,需要轉型做自主品牌,找其他的出路。


    於是在李仁傑的建議下,黃河實業開始準備發展做品牌時裝,主打青少年時裝及運動服飾。


    而葉誌明創辦的bangbang時裝品牌,是黃河實業的選擇目標,因此發起這樁收購桉。


    當黃河實業派人和葉誌明接觸,有意收購他的bangbang服飾品牌,情況卻有點意外。


    此時bangbang的經營名義上還是由葉誌明掌握,但是控股權是屬於邱氏家族手中。


    繽繽集團在經營上出現資金困難的時候,葉誌明已經把整個業務都打包賣給邱氏家族。


    李氏家族和邱氏家族的關係還算不錯,但是交情還交情,生意還生意,一切都是在商言商。


    這次是由崔智雲代表李氏的黃河實業出麵談,並請托葉誌明做中間人,把這樁交易談下來。


    最終bangbang時裝從繽繽集團中分離出來,以一千五百萬港幣交易,賣給黃河實業。


    葉誌明也很樂意促成這樁交易,做起中間人也特別得勤快賣力,讓交易雙方都十分滿意。


    畢竟bangbang時裝是他創辦,傾注很多心血,哪怕賣給龍了別人,也希望它發揚光大。


    bangbang交給邱氏家族手中,他們之前沒有從事這個行業,未必有什麽好的發展前途。


    葉誌明深知做時裝品牌,一定要靠鋪天蓋地的宣傳,這本質上還是個長期不斷的燒錢遊戲。


    一對兩百多塊的nike波鞋,一對幾十塊的yonex,兩者質量不大,但是售價卻相差極大。


    bangbang交給黃河實業來經營,除能夠獲得巨量的發展資金外,還有其他企業的支持。


    而背靠著這些資源的支持,bangbang能夠發展成國際時裝品牌,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當以後人們了解bangbang的發展曆史,自然不會忘記和提及他這個品牌創辦人。


    是他,葉誌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花清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花清明並收藏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