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沉默下來,誰也沒迴答。


    若是按照字麵的意思,隊員們就算迴答的不準確,也都能夠說出一二三四出來。


    但是以他們對這位副指揮官的了解,他顯然問得不會那麽簡單,必定是有其深意的。


    飛虎隊是內部的俗稱,正式官方名稱是「特別任務連」,隸屬粉嶺機動部隊訓練營。


    這支特別任務連的名稱,由英文specialdutiesunit直譯過來,也被慣常稱為特警隊。


    目前隻有相關涉及合作行動的部門,才會知道這支反恐部隊有著「飛虎隊」的稱號。


    但是要說到「飛虎隊」這個俗稱的來曆,不要說外界,有很多警隊內的部門都不清楚。


    有人認為是特別任務連的臂章上有著插翼飛虎的標誌圖案,故被大家稱為飛虎隊。


    但其實未必盡然。


    但是「特別任務連」是個通用名詞,在香港通常又不是單單隻是特指這一支反恐特種部隊。


    輔助警察隊以及懲教署都各自有一支「特別任務連」,但是他們並非是遂行反恐作戰行動的部隊。


    警方還有特別罪案調查科,以及特別任務隊,有時候也會被大家籠統地稱之為「特警隊」。


    因此特警隊對這個詞普遍大眾化,容易和其他部門混淆,也根本體現不出他們的獨特性。


    那麽這支特別任務連,就需要一個既要與眾不同,同時又能體現他們勇猛形象的名稱。


    按飛虎隊當時成立的環境,那麽這個俗稱由來,應該是受到當時一套熱播電視劇的影響。


    在1976年的時候,無線電視外購一套曰本警匪片集《猛龍特警隊》,在香港掀起熱潮。


    製作組在香港取景拍攝的時候,像米雪、梁小龍、陳惠敏等電視紅星,都曾客串其中。


    當時猛龍特警隊這個詞,聽起來是聲勢十足,威武神氣,似乎壞人聽到都會怕三分。


    既然人家叫猛龍特警隊,那麽我們也可以叫飛虎特警隊,或許就幹脆直接簡化叫飛虎隊。


    而且和那支赫赫有名的美國誌願航空隊(飛虎隊),剛好又是同名,氣勢上更勝一籌。


    但此時此刻,這「飛虎隊」三個字,在隊員們的心中似重若千斤,他們都不敢輕易開口。


    戴維看大家都不說話,猶豫了一下,然後舉手迴答:“李sir,我們飛虎隊會有變化嗎?”


    他這試探性的詢問,也是代表了其他人的疑惑,他們不清楚這位副指揮官究竟是指什麽。


    李仁傑搖頭笑了,直接公布了答案:“以後「飛虎隊」就是你們半公開的專屬名詞了。”


    “什麽?”


    這位副指揮官的迴答,讓大家不由麵麵相覷,不解其意,反而更加一頭霧水了。


    李仁傑笑著解釋說:“這次行動暴露在公眾下,也讓我們飛虎隊開始走進公眾視野中。”


    他看著台下目光,接著繼續說下去:“以後伴隨你們的不止有責任和使命,還有榮譽與讚賞。”


    大家聽到副指揮官的讚賞,臉上也不禁有一絲喜意,心底似乎有種苦盡甘來的暢快感。


    雖然飛虎隊是一支高度機密部隊,但是不代表他們統統都願意默默無聞,做無名英雄。


    沒有大案發生,就體現不了他們的重要性,沒什麽特殊的貢獻,也代表他們沒有晉升的機會。


    說到底他們也隻是普通人,不求能夠成佛升仙,隻想飛虎隊隊員身份能夠要受人尊敬和崇拜。


    在1977年西德反恐突擊隊首次公開執行任務,突襲劫機的恐怖分子,順利圓滿完全任務。


    那場稱之閃電行動,驚豔了世界。


    攻擊行動開始五分鍾不到,隊員登機擊斃三名恐怖分子,以最小代價,成功營救人質。


    那堪稱是一次教科書般的反恐行動,讓顏麵掃地的西德,一雪前恥,重新贏迴了讚譽。


    那支隸屬西德邊境保衛隊的反恐突擊隊,一戰揚名四海,成為全世界反恐特種部隊的榜樣。


    以往每次上課,其他教官都喜歡會把這個案例拿出來講,教他們要如何向人家學習和看齊。


    今次飛虎隊在利東街的反挾持突襲行動,也同樣給香港市民展示了什麽叫特種反恐作戰。


    整個行動從製定攻擊計劃,然後實施突襲結束,三分鍾不到,成功解救人質,製服匪徒。


    這次行動證明,飛虎隊的實力不比西德反恐突擊隊差,他們能夠做到的,飛虎隊也能夠做到。


    同時也讓警隊高層見識到了這支反恐特種部隊的真正實力,對他們的評估更加重視起來。


    但是飛虎隊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獲得更多的重視關注,也同樣被賦予了更大的責任使命。


    李仁傑微笑地看著台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在大銀幕上見到飛虎隊。”


    隊員們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一種奇怪的表情,慢慢接受了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實。


    香港影視界最喜歡跟風熱點時事,熱衷於把具有轟動性的現實題材改編,搬上銀幕。


    相信此時此刻,已經有些製片人和編導都在蠢蠢欲動,計劃把有關飛虎隊做素材了。


    對於這些電影公司能否把他們飛虎隊的真實麵貌呈現,隊員們肯定是不報任何的信心的。


    特別任務連是屬於高度機密的部門,大部分的行動都不會被傳媒發現、或被公眾得悉。


    甚至對於所有日常的訓練,包括裝備、戰術,全部需要保密,不會對公眾公開任何情況。


    電影公司現在出品的警匪片是十分粗糙的,根本不注重細節,甚至全靠編導們來胡編亂造。


    警務處也不會專門派人去協助他們,教他們怎麽拍,任由他們在那裏盲人摸象,自圓其說。


    對於電影公司來講,改編的劇情真不真實,其實並不重要,他們看中是否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最重要的是要緊跟時事,趁著這一股熱潮未褪,把觀眾的這一波好奇心給收割,轉化為票房。


    飛虎隊這次的行動中是在太耀眼了,如此強悍又神秘的特種部隊,幾乎是成為了全民英雄。


    尤其是隊員在行動結束後,依然戴黑色頭套迅速離開現場,給公眾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傳媒聞風而動,自然不會放過這種轟動性新聞,這幾天公共關係科的電話都被記者給打爆了。


    普通人對這支特種部隊深感好奇,他們記者更是想一探究竟,試圖揭開他們的神秘麵紗。


    但是在前天的拯救人質行動中,那個威風凜凜的場麵,讓人們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飛虎隊隊員以一種高姿態的出現,在直升機高空中英勇無懼,一躍而下,如神兵天降。


    雖然他們隻見到了行動的冰山一角,但那種戰術動作,團隊協作,已經讓他們拍案叫絕。


    他們的行動是那麽速度果敢,讓人都來不及反應,那麽幹淨利落,把劫匪給處理完了。


    隻是記者從發言人口中得到的迴答,有關這支特種部隊的信息,他們不能透露更多。


    但是記者沒放棄追查,經過多方轉折打聽,終於獲得了一些有關於這支特別任務連的信息。


    他們也覺得「特別任務連」這個名字既難記住,又未能反映這支神秘部隊的威猛之處。


    他們迴想當天這支搭著直升機展開行動的神秘部隊,有如猛虎從天而降的畫麵。


    果然不負是「飛虎隊」之名。


    李仁傑繼續說下去,“你們是一支合格的反恐特種部隊,我對你們的表現滿意。”


    台下的隊員被副指揮官如此的稱讚,相互交流了一個眼神,不免露出一絲自豪的表情。


    他們知道這位副指揮官的標準和要求很高,有人能夠得到他的讚許,那實在是難得。


    想當初考入飛虎隊的時候,他們是帶著一身熱血和朝氣進來的,誓要闖出一番名堂出來。


    他們都是從警隊各部門推薦挑選出來的精英,能夠成功考入飛虎隊,自然就心高氣傲。


    但是他們的自信心,很快就被李仁傑給無情摧毀,一層一層剝落,踩在地上,一文不值。


    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同時掉在地下,那種落差的挫敗感,讓他們一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誰能夠想到,他們這幫挑選出來的精英,在副指揮官眼中,竟然就是一幫蝦兵蟹將。


    他們以為順利通過地獄式訓練,體能、槍械、格鬥等都表現出色,可以應付接下來各種訓練。


    但是副指揮官很清楚地告訴他們,這隻是最基礎的訓練,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訓練內容。


    這些包括心裏素質、個人紀律、戰術動作、團隊合作都要過關,才能真正成為一名飛虎隊員。


    他們需要熟練地掌握並使用各種裝備槍械,能夠高效執行在各種不同情況下的行動模式。


    他們更需要有強大的能力和意誌,在麵對任何惡劣環境下,都能夠出動遂行作戰任務。


    這位副指揮官一直告誡他們,不要低估自己的潛能,要不斷地突破極限,達到最好的狀態。


    他們要不同的模擬訓練場地操練,包括高樓大廈、叢林溝渠、木屋小巷、島嶼荒山等等。


    在這過程中還有許多隊員,行為能力達不到訓練目標,或者測試不過關,不斷地有人退出。


    訓練年複一年,日複一日。


    他們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學習積累各種特種行動戰術,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虎隊員。


    李仁傑繼續說:“我以前一直跟告誡你們,做飛虎隊員,擁有的能力越大,肩上的責任越重。”


    他忽然停了停,一字不漏地說:“但是現在我要忠告你們一句,捧得越高,摔得越痛。”


    隊員們都明白這位副指揮官的一番苦心,是怕他們以後驕傲自滿,會在行動上輕視敵人。


    有道是驕兵必敗,兵家中的大忌。


    但這些道理他們都懂,隻是以後的行動任務中,會不會犯這種錯,那是誰也不可預測的。


    李仁傑最後總結說:“我希望你們都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直傳承飛虎隊的精神。”


    “yes,sir!”


    課室內響起了飛虎隊員們整齊劃一的迴答,每個人的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麽認真和堅毅。


    這些訓示的話本不應該由李仁傑來講,但臨別之際,他還是覺得有必要再囉嗦了一遍。


    這堂課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有其他教官出現在門外,提醒他要來接替來上課。


    所有隊員都端正身姿地站了起來,一絲不苟地朝李仁傑敬禮,目送著這位教官離去。


    李仁傑朝每張臉上打量過去,在他們不舍的目光中,笑著點了點頭,毅然轉身離開。


    聚散離合,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花清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花清明並收藏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