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之外。
錦衣衛衛所。
“少爺,可是這個郭恆哪裏得罪了少爺?要不要我直接帶人找個理由將他抓來!?”
裴傑遲疑了一下,忍不住問道。
“你胡說八道什麽呢?!本少爺是那種假公濟私的人嗎?!”
聽了裴傑的話,胡非臉色頓時沉了下去,轉頭瞪著裴傑,厲聲喝道。
“不...不是嗎?”
“不是!”
裴傑愣了一下,茫然的說道,可是剛說了一句就發現不對,急忙改口。
“你是不是皮癢癢了?!”
胡非拍了拍裴傑的肩膀,威脅著問道。
“少爺我錯了,口誤口誤!”
裴傑搖著頭,急忙解釋道。
“好了!”
“盯緊他!一舉一動都不要放過,其他的不要多問!”
“另外,這件事不能讓韓江知道,省得他插手!”
胡非擺了擺手,壓低了聲音叮囑道。
“是!”
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即帶人離開了衛所。
胡非站在門前,背負著雙手,整理著腦海中依稀的記憶。
監察百官的事,原本是由韓江全權負責的,可是郭恆案牽連甚廣,他不想真的鬧成曆史上那麽大,如果讓韓江去查,一定是能牽連一人是一人。
可是他之所以拿郭恆開刀,並不是想要立功,也不是真的想要肅清整個官場,隻是為了給朱元璋一個滿意的交代。
所以他打算親自去督辦這件事,能少牽連一個人就少牽連一個人,尤其是那些罪不至死的人和無辜百姓。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當時郭恆案案發之後,為了肅清官場,追繳郭恆貪汙的秋糧,搞得大明境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民間富人莫不因此破產。
他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因為貪汙這種事,無論在何朝何代,都是無法避免和杜絕的,能做的,隻能是將損失降到最低。
貪,為人之本性,隻可殺,不可滅。
...
兩日之後。
傍晚時分。
公主府。
剛剛與安慶公主一同用完晚膳的胡非,收到裴傑迴府的消息之後,立刻來到了書房。
“少爺!”
書房門口,裴傑看到胡非快步而來,急忙恭敬地行了一禮。
“進來說話。”
胡非輕輕點了點頭,一邊說著,一邊徑直走進了書房之中。
裴傑立即跟了進來。
“怎麽樣?有什麽發現沒有?”
胡非坐在了椅子上,倒了一杯茶,邊喝邊問道。
“沒有...”
聽到胡非的問話,裴傑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嗎?”
聽完裴傑的迴答,胡非喝茶的動作一時間頓住,有些失望的看著裴傑追問道。
“對不起少爺,讓您失望了,但是這幾日我幾乎帶著人一刻不離的監視著郭恆,的確一點可疑之處都沒有發現。”
感受到胡非失望的目光,裴傑有些自責的說道。
“沒關係。”
胡非搖了搖頭,略顯無奈的說道。
裴傑低著頭,一言不發,滿臉自責。
可是自始至終,他甚至都不知道少爺想從郭恆的身上查到什麽。
“你無需自責,這件事的確是我操之過急了,也沒有跟你交代清楚。”
“再者,如果他這麽容易就被我抓到把柄,也就不會幾年之後才有人發現他貪墨的事實了。”
胡非苦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道。
“貪墨?”
裴傑一聽,愣了一下,驚訝的問道。
“沒錯,而且是巨貪,隱藏於天子腳下的巨貪,可想而知此人的心機城府有多深了,自然沒有那麽容易露出馬腳。”
胡非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那怎麽辦?他肯定已經想到了萬全之策,即便查到線索,恐怕他也有辦法洗清自己。”
裴傑皺了皺眉頭,擔憂的說道。
“哼,那得看他的對手是誰,他運氣不好,遇到的是我,如果真的是旁人,或許他還可以苟活三五載。”
胡非撇了撇嘴,冷笑著說道。
“少爺已經有了新的對策?”
裴傑眼前一亮,忍不住問道。
“看來你得帶人出一趟遠門了。”
“明日一早,你帶人分別前往太平府、鎮江府,以及北平、兩廣、浙西、潁州...磁州等地,分別嚴查各地承宣布政司,主要調查當地衙署的賦稅征收以及征糧征繳!”
“所有人員不得暴露身份,必須暗查,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胡非沉思了一下,看著裴傑,認真的說道。
“是,少爺!”
裴傑聽完,拱手一禮,沉聲說道。
“去吧,連夜出發,就帶齊雲他們去吧,不必再迴衛所,以免被韓江察覺,人手讓齊雲去找。”
胡非想了想,補充了一句。
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刻離開,前去密見齊雲。
當夜,數十名錦衣衛中人陸續出了京師城,向著不同的方向策馬疾馳而去。
隨著裴傑等人奉命離開,胡非也已經決定,是時候將郭恆這個名字捅給朱元璋了,畢竟錦衣衛中有這麽多人突然離京,肯定瞞不過韓江的眼睛,那朱元璋也很快就會知道。
...
次日一早。
皇宮。
養心殿。
“啟稟陛下,九安侯在外求見。”
龐玉海快步走進了大殿,恭敬地說道。
“哦?讓他進來吧。”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很快,胡非便跟著龐玉海緩緩走進了大殿之中。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嗯,平身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緩緩說道。
胡非應了一聲,站起了身。
“你是來請安的還是有事啊?”
朱元璋打量著胡非,漫不經心的問道。
“兒臣今日前來,是要向父皇檢舉揭發一人。”
胡非拱著手,恭敬地說道。
可是他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覺得就好像朱元璋知道他會來一樣。
“何人?”
朱元璋皺了皺眉,不解的看著胡非問道。
“戶部侍郎,郭恆!”
胡非想都沒有想,脫口而出。
“郭恆?他怎麽了?犯了何事?”
朱元璋愣了一下,疑惑的問道。
“錦衣衛有監察百官之責,近日無意中發現戶部侍郎郭恆有貪墨賦稅與征糧之嫌,而且是巨貪!”
“郭恆擔任戶部侍郎已經多年,沒想到此人如此膽大包天,居然敢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如此造次,罪大惡極!”
“所以兒臣決定今日進宮向父皇稟明此事,申請嚴查此人!”
胡非拱著手,大義凜然的說道。
“什麽?!”
聽完胡非的話,朱元璋忍不住一躍而起,滿臉憤怒,忍不住驚唿出聲。
不過震驚之後,很快便又沉靜了下來,重新緩緩坐了迴去。
“監察百官之責,你不是已經交給韓江負責了嗎?怎麽他沒有發現,卻被你發覺了呢?”
朱元璋看著胡非,緩緩問道。
“的確如此,兒臣也是無意間發現了郭恆的不簡單,懷疑他有貪墨賦稅與征糧之嫌。”
“雖然監察百官是韓副指揮使之責,但兒臣也是錦衣衛中的一員,理應為父皇分憂,鏟除這股不正之風!”
聽到朱元璋的問話,胡非不由得眼皮跳了跳,認真的解釋道。
“這麽說,昨夜出城的那些人手,也是奉你之命出去查案的了?”
朱元璋看著胡非,繼續追問道。
聽到朱元璋的這句話,胡非的後背忍不住升起了一絲涼意,屬實沒有想到朱元璋這麽快就知道了。
“正是如此,目前隻是懷疑,故而需要大量真憑實據來佐證,兒臣便派了一些人到各地暗查,希望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跡。”
胡非拱著手,一臉認真的說道。
“好吧,那朕便命你盡快查清此案,不允許有任何疏漏!”
朱元璋沉思了一下,用力拍了一下桌案,厲聲說道。
“兒臣遵旨!”
胡非拱手一禮,恭敬地答道。
繼續逗留了一會兒之後,胡非這才告退,出了養心殿,離開了皇宮。
當他邁步走出養心殿的那一刻,後背已被冷汗浸濕...
錦衣衛衛所。
“少爺,可是這個郭恆哪裏得罪了少爺?要不要我直接帶人找個理由將他抓來!?”
裴傑遲疑了一下,忍不住問道。
“你胡說八道什麽呢?!本少爺是那種假公濟私的人嗎?!”
聽了裴傑的話,胡非臉色頓時沉了下去,轉頭瞪著裴傑,厲聲喝道。
“不...不是嗎?”
“不是!”
裴傑愣了一下,茫然的說道,可是剛說了一句就發現不對,急忙改口。
“你是不是皮癢癢了?!”
胡非拍了拍裴傑的肩膀,威脅著問道。
“少爺我錯了,口誤口誤!”
裴傑搖著頭,急忙解釋道。
“好了!”
“盯緊他!一舉一動都不要放過,其他的不要多問!”
“另外,這件事不能讓韓江知道,省得他插手!”
胡非擺了擺手,壓低了聲音叮囑道。
“是!”
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即帶人離開了衛所。
胡非站在門前,背負著雙手,整理著腦海中依稀的記憶。
監察百官的事,原本是由韓江全權負責的,可是郭恆案牽連甚廣,他不想真的鬧成曆史上那麽大,如果讓韓江去查,一定是能牽連一人是一人。
可是他之所以拿郭恆開刀,並不是想要立功,也不是真的想要肅清整個官場,隻是為了給朱元璋一個滿意的交代。
所以他打算親自去督辦這件事,能少牽連一個人就少牽連一個人,尤其是那些罪不至死的人和無辜百姓。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當時郭恆案案發之後,為了肅清官場,追繳郭恆貪汙的秋糧,搞得大明境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民間富人莫不因此破產。
他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因為貪汙這種事,無論在何朝何代,都是無法避免和杜絕的,能做的,隻能是將損失降到最低。
貪,為人之本性,隻可殺,不可滅。
...
兩日之後。
傍晚時分。
公主府。
剛剛與安慶公主一同用完晚膳的胡非,收到裴傑迴府的消息之後,立刻來到了書房。
“少爺!”
書房門口,裴傑看到胡非快步而來,急忙恭敬地行了一禮。
“進來說話。”
胡非輕輕點了點頭,一邊說著,一邊徑直走進了書房之中。
裴傑立即跟了進來。
“怎麽樣?有什麽發現沒有?”
胡非坐在了椅子上,倒了一杯茶,邊喝邊問道。
“沒有...”
聽到胡非的問話,裴傑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嗎?”
聽完裴傑的迴答,胡非喝茶的動作一時間頓住,有些失望的看著裴傑追問道。
“對不起少爺,讓您失望了,但是這幾日我幾乎帶著人一刻不離的監視著郭恆,的確一點可疑之處都沒有發現。”
感受到胡非失望的目光,裴傑有些自責的說道。
“沒關係。”
胡非搖了搖頭,略顯無奈的說道。
裴傑低著頭,一言不發,滿臉自責。
可是自始至終,他甚至都不知道少爺想從郭恆的身上查到什麽。
“你無需自責,這件事的確是我操之過急了,也沒有跟你交代清楚。”
“再者,如果他這麽容易就被我抓到把柄,也就不會幾年之後才有人發現他貪墨的事實了。”
胡非苦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道。
“貪墨?”
裴傑一聽,愣了一下,驚訝的問道。
“沒錯,而且是巨貪,隱藏於天子腳下的巨貪,可想而知此人的心機城府有多深了,自然沒有那麽容易露出馬腳。”
胡非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那怎麽辦?他肯定已經想到了萬全之策,即便查到線索,恐怕他也有辦法洗清自己。”
裴傑皺了皺眉頭,擔憂的說道。
“哼,那得看他的對手是誰,他運氣不好,遇到的是我,如果真的是旁人,或許他還可以苟活三五載。”
胡非撇了撇嘴,冷笑著說道。
“少爺已經有了新的對策?”
裴傑眼前一亮,忍不住問道。
“看來你得帶人出一趟遠門了。”
“明日一早,你帶人分別前往太平府、鎮江府,以及北平、兩廣、浙西、潁州...磁州等地,分別嚴查各地承宣布政司,主要調查當地衙署的賦稅征收以及征糧征繳!”
“所有人員不得暴露身份,必須暗查,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胡非沉思了一下,看著裴傑,認真的說道。
“是,少爺!”
裴傑聽完,拱手一禮,沉聲說道。
“去吧,連夜出發,就帶齊雲他們去吧,不必再迴衛所,以免被韓江察覺,人手讓齊雲去找。”
胡非想了想,補充了一句。
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刻離開,前去密見齊雲。
當夜,數十名錦衣衛中人陸續出了京師城,向著不同的方向策馬疾馳而去。
隨著裴傑等人奉命離開,胡非也已經決定,是時候將郭恆這個名字捅給朱元璋了,畢竟錦衣衛中有這麽多人突然離京,肯定瞞不過韓江的眼睛,那朱元璋也很快就會知道。
...
次日一早。
皇宮。
養心殿。
“啟稟陛下,九安侯在外求見。”
龐玉海快步走進了大殿,恭敬地說道。
“哦?讓他進來吧。”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很快,胡非便跟著龐玉海緩緩走進了大殿之中。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嗯,平身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緩緩說道。
胡非應了一聲,站起了身。
“你是來請安的還是有事啊?”
朱元璋打量著胡非,漫不經心的問道。
“兒臣今日前來,是要向父皇檢舉揭發一人。”
胡非拱著手,恭敬地說道。
可是他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覺得就好像朱元璋知道他會來一樣。
“何人?”
朱元璋皺了皺眉,不解的看著胡非問道。
“戶部侍郎,郭恆!”
胡非想都沒有想,脫口而出。
“郭恆?他怎麽了?犯了何事?”
朱元璋愣了一下,疑惑的問道。
“錦衣衛有監察百官之責,近日無意中發現戶部侍郎郭恆有貪墨賦稅與征糧之嫌,而且是巨貪!”
“郭恆擔任戶部侍郎已經多年,沒想到此人如此膽大包天,居然敢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如此造次,罪大惡極!”
“所以兒臣決定今日進宮向父皇稟明此事,申請嚴查此人!”
胡非拱著手,大義凜然的說道。
“什麽?!”
聽完胡非的話,朱元璋忍不住一躍而起,滿臉憤怒,忍不住驚唿出聲。
不過震驚之後,很快便又沉靜了下來,重新緩緩坐了迴去。
“監察百官之責,你不是已經交給韓江負責了嗎?怎麽他沒有發現,卻被你發覺了呢?”
朱元璋看著胡非,緩緩問道。
“的確如此,兒臣也是無意間發現了郭恆的不簡單,懷疑他有貪墨賦稅與征糧之嫌。”
“雖然監察百官是韓副指揮使之責,但兒臣也是錦衣衛中的一員,理應為父皇分憂,鏟除這股不正之風!”
聽到朱元璋的問話,胡非不由得眼皮跳了跳,認真的解釋道。
“這麽說,昨夜出城的那些人手,也是奉你之命出去查案的了?”
朱元璋看著胡非,繼續追問道。
聽到朱元璋的這句話,胡非的後背忍不住升起了一絲涼意,屬實沒有想到朱元璋這麽快就知道了。
“正是如此,目前隻是懷疑,故而需要大量真憑實據來佐證,兒臣便派了一些人到各地暗查,希望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跡。”
胡非拱著手,一臉認真的說道。
“好吧,那朕便命你盡快查清此案,不允許有任何疏漏!”
朱元璋沉思了一下,用力拍了一下桌案,厲聲說道。
“兒臣遵旨!”
胡非拱手一禮,恭敬地答道。
繼續逗留了一會兒之後,胡非這才告退,出了養心殿,離開了皇宮。
當他邁步走出養心殿的那一刻,後背已被冷汗浸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