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坤寧宮。
聽到兒子提到胡非兩個字,馬皇後心裏一緊,以為又出了什麽事。
好像胡非的名字永遠是跟麻煩綁在一起的。
“胡非又怎麽了?!”
馬皇後看著朱棣,遲疑著問道。
“迴母後,胡非並沒有怎麽,兒臣今日想跟母後商討的,是胡非與嫦姝的婚事。”
朱棣看出了母後的擔憂,急忙解釋道。
聽到兒子的話,馬皇後這才鬆了口氣。
“胡非經過此次春闈,不但官職連升四級,而且還榮升教育部侍郎,已經可謂皆大歡喜,現在又被父皇欽點為狀元,更是喜上加喜。”
“當初父皇下旨命胡非參見春闈之時,約好隻要胡非奪得狀元,就讓他與嫦姝完婚,現在胡非已經做到,那他們兩個人的婚事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了?”
朱棣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
“這事你該去問你父皇才對啊,怎麽會想起跑來問我呢?”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笑著問道。
“這種事,兒臣不便直接去問父皇,所以先來向母後打探一下消息,不知母後是否知道父皇對此事的安排?”
朱棣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問道。
“你是想讓本宮去催一催你父皇吧?”
馬皇後笑了笑,一眼便看穿了一切,笑著問道。
“兒臣不敢。”
“隻是兒臣即將離京前往北平,希望能喝了這杯喜酒再離開。”
朱棣急忙搖著頭解釋道。
“好了,本宮知道了,這兩日就去找你父皇商討此事。”
馬皇後笑了笑,緩緩說道。
“有勞母後了。”
聽了馬皇後的話,朱棣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拱手行了一禮。
“棣兒,本宮知道,你們兄弟都看重胡非的才華,包括樉兒和棡兒,本宮理解,胡非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不管怎麽樣,本宮都不希望你們因他而鬧出什麽不愉快,本宮也希望你們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彼此之間不要有什麽隔閡才好。”
馬皇後看著朱棣,語重心長的說道。
“母後說的是,兒臣自當謹記。”
朱棣躬身一禮,恭敬地說道。
“好了,沒什麽事你先退下吧,你剛才所說的事,容本宮思慮周全之後再做定奪。”
馬皇後點著頭,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兒臣告退。”
朱棣行了一禮,緩緩退出了大殿。
馬皇後看著兒子離開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嫦姝近日依舊每日溜出宮嗎?”
片刻之後,馬皇後轉頭看向了馮紹,輕聲問道。
“迴皇後娘娘,的確如此。”
馮紹躬身一禮,點著頭說道。
聽了馮紹的話,馬皇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
次日一早。
大都督府。
胡非先去教育部露了個臉,然後便帶著春蝶三人來到了大都督府報到。
如今他已經從八品照磨搖身一變成為了四品僉事,一進大都督府,從上到下,所見之人無不對他恭恭敬敬。
老話說的好,縣官不如現管,再高的身份地位,都不如頂頭上司有用。
一路之上,不停有人對他行禮問安,跟以前大不一樣。
都督職所。
李文忠正在低頭處理著軍務,看起來有些忙碌。
“都督,九安侯到了!”
正在這時,一名副將來到了門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雖然胡非已經是大都督府僉事,但是在他的諸多身份之中,朝中眾人還是習慣以九安侯相稱。
聽到手下的話,李文忠抬起了頭,看了一眼門外。
“知道了。”
李文忠應了一聲,嘴角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緊接著,腳步聲傳來,胡非已經出現在了門口。
“下官胡非,特來向都督報到。”
胡非拱手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進來吧。”
“命趙赫來一下。”
李文忠笑了笑說道,緊接著看著那名副將沉聲說道。
胡非答應了一聲,緩緩走了進來。
對他來說,李文忠是個亦敵亦友的存在,還記得自己最開始到大都督府任職的時候,李文忠橫豎都看不上他,可是後來卻逐漸轉變了一些態度,甚至在他出事的時候還曾進宮跪在養心殿外為他求過情。
“還未恭喜你成為了本屆春闈的狀元,你對那首詩的注解,本都督已經聽聞,其中深意令本都督欽佩。”
“不愧為我大明第一才子。”
李文忠看著胡非,一臉由衷的說道。
聽到李文忠的這番稱讚,胡非受寵若驚。
“多謝都督讚賞,不過因為這首詩鬧出了很大的誤會,還惹陛下生了氣,即便有再大的深意,也已經不值得都督如此讚揚。”
“對了,下官聽聞當日都督也曾進宮為下官求情,都督此情,下官感激不盡!”
胡非恭敬地行了一禮,一臉認真的說道。
“本都督隻是對事不對人,此事既已圓滿解決,就不必再提,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再怎麽說,你也算是我大都府中的人。”
“既然現在已經從照磨升為僉事,希望你日後能夠安心做事,方能不負陛下信任。”
李文忠看著胡非,認真的說道,滿意的點著頭。
“都督放心,下官一定竭盡所能,不給都督和陛下再惹麻煩。”
胡非笑了笑,緩緩答道。
聽了胡非的話,李文忠愣了一下,無奈的苦笑了一聲,欲言又止。
正在這時,同為大都督府僉事的趙赫奉命來到了門口。
“見過都督。”
趙赫站在門口,恭敬地行了一禮。
可是當他看到胡非之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慌亂。
“好了,你們二人同為僉事,具體負責什麽,需要注意哪些,就讓他帶去先去熟悉一下吧。”
李文忠指了指門外的趙赫,衝著胡非緩緩說道。
“是,下官先行告退。”
胡非答應了一聲,拱手一禮,轉身來到了趙赫麵前。
“趙大人,有勞了。”
胡非衝著趙赫拱了拱手,笑眯眯的說道。
上次滕子騫陷害他擔任照磨之時賬目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是趙赫經手的,所以趙赫剛才見到升為僉事之後的胡非時,才會露出慌亂之色。
“九安侯請!”
趙赫急忙迴禮,恭敬地說道。
胡非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跟著趙赫一路來到了僉事職所。
緊接著,趙赫開始為胡非不厭其煩的介紹著僉事平日裏都需要處理那些事務,具體負責什麽。
不過胡非並沒有認真聽,隻是做做樣子。
但是跟在身邊的趙赫卻一直膽戰心驚,額頭上頻頻滲出冷汗。
“趙大人,你不必講得那麽清楚,說的再多,我也是左耳進右耳出,反正這份差事對我來說都是閑差,以後最好所有事務趙大人都能獨立完成。”
“不過,就算完不成,你也千萬不要找我,畢竟我總是莫名其妙的會惹出亂子,一旦出了亂子,到時候都督和陛下怪罪下來,你可是要跟我一同擔責的,你明白嗎?”
胡非聽了半天,實在有些頭大,於是直接打斷了趙赫,話裏有話的提醒道。
聽了胡非的話,趙赫一愣,臉色出奇的難看。
“趙大人是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就該學得聰明一點,我要是自在了,或許會選擇性的忘記一些事,但如果不自在,反而或許會記起一些陳年舊事。”
胡非歎了口氣,若有所思的說道。
“請九安侯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務必做到不讓九安侯操心。”
趙赫一聽,急忙拱著手,恭敬地說道。
“很好,那你去忙吧。”
胡非滿意的點著頭,笑了笑說道。
“是!”
趙赫答應了一聲,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急忙退下。
胡非抿嘴一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無所事事的消磨著時間。
畢竟是第一日當值,總得裝裝樣子,省得李文忠找麻煩...
坤寧宮。
聽到兒子提到胡非兩個字,馬皇後心裏一緊,以為又出了什麽事。
好像胡非的名字永遠是跟麻煩綁在一起的。
“胡非又怎麽了?!”
馬皇後看著朱棣,遲疑著問道。
“迴母後,胡非並沒有怎麽,兒臣今日想跟母後商討的,是胡非與嫦姝的婚事。”
朱棣看出了母後的擔憂,急忙解釋道。
聽到兒子的話,馬皇後這才鬆了口氣。
“胡非經過此次春闈,不但官職連升四級,而且還榮升教育部侍郎,已經可謂皆大歡喜,現在又被父皇欽點為狀元,更是喜上加喜。”
“當初父皇下旨命胡非參見春闈之時,約好隻要胡非奪得狀元,就讓他與嫦姝完婚,現在胡非已經做到,那他們兩個人的婚事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了?”
朱棣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
“這事你該去問你父皇才對啊,怎麽會想起跑來問我呢?”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笑著問道。
“這種事,兒臣不便直接去問父皇,所以先來向母後打探一下消息,不知母後是否知道父皇對此事的安排?”
朱棣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問道。
“你是想讓本宮去催一催你父皇吧?”
馬皇後笑了笑,一眼便看穿了一切,笑著問道。
“兒臣不敢。”
“隻是兒臣即將離京前往北平,希望能喝了這杯喜酒再離開。”
朱棣急忙搖著頭解釋道。
“好了,本宮知道了,這兩日就去找你父皇商討此事。”
馬皇後笑了笑,緩緩說道。
“有勞母後了。”
聽了馬皇後的話,朱棣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拱手行了一禮。
“棣兒,本宮知道,你們兄弟都看重胡非的才華,包括樉兒和棡兒,本宮理解,胡非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不管怎麽樣,本宮都不希望你們因他而鬧出什麽不愉快,本宮也希望你們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彼此之間不要有什麽隔閡才好。”
馬皇後看著朱棣,語重心長的說道。
“母後說的是,兒臣自當謹記。”
朱棣躬身一禮,恭敬地說道。
“好了,沒什麽事你先退下吧,你剛才所說的事,容本宮思慮周全之後再做定奪。”
馬皇後點著頭,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兒臣告退。”
朱棣行了一禮,緩緩退出了大殿。
馬皇後看著兒子離開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嫦姝近日依舊每日溜出宮嗎?”
片刻之後,馬皇後轉頭看向了馮紹,輕聲問道。
“迴皇後娘娘,的確如此。”
馮紹躬身一禮,點著頭說道。
聽了馮紹的話,馬皇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
次日一早。
大都督府。
胡非先去教育部露了個臉,然後便帶著春蝶三人來到了大都督府報到。
如今他已經從八品照磨搖身一變成為了四品僉事,一進大都督府,從上到下,所見之人無不對他恭恭敬敬。
老話說的好,縣官不如現管,再高的身份地位,都不如頂頭上司有用。
一路之上,不停有人對他行禮問安,跟以前大不一樣。
都督職所。
李文忠正在低頭處理著軍務,看起來有些忙碌。
“都督,九安侯到了!”
正在這時,一名副將來到了門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雖然胡非已經是大都督府僉事,但是在他的諸多身份之中,朝中眾人還是習慣以九安侯相稱。
聽到手下的話,李文忠抬起了頭,看了一眼門外。
“知道了。”
李文忠應了一聲,嘴角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緊接著,腳步聲傳來,胡非已經出現在了門口。
“下官胡非,特來向都督報到。”
胡非拱手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進來吧。”
“命趙赫來一下。”
李文忠笑了笑說道,緊接著看著那名副將沉聲說道。
胡非答應了一聲,緩緩走了進來。
對他來說,李文忠是個亦敵亦友的存在,還記得自己最開始到大都督府任職的時候,李文忠橫豎都看不上他,可是後來卻逐漸轉變了一些態度,甚至在他出事的時候還曾進宮跪在養心殿外為他求過情。
“還未恭喜你成為了本屆春闈的狀元,你對那首詩的注解,本都督已經聽聞,其中深意令本都督欽佩。”
“不愧為我大明第一才子。”
李文忠看著胡非,一臉由衷的說道。
聽到李文忠的這番稱讚,胡非受寵若驚。
“多謝都督讚賞,不過因為這首詩鬧出了很大的誤會,還惹陛下生了氣,即便有再大的深意,也已經不值得都督如此讚揚。”
“對了,下官聽聞當日都督也曾進宮為下官求情,都督此情,下官感激不盡!”
胡非恭敬地行了一禮,一臉認真的說道。
“本都督隻是對事不對人,此事既已圓滿解決,就不必再提,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再怎麽說,你也算是我大都府中的人。”
“既然現在已經從照磨升為僉事,希望你日後能夠安心做事,方能不負陛下信任。”
李文忠看著胡非,認真的說道,滿意的點著頭。
“都督放心,下官一定竭盡所能,不給都督和陛下再惹麻煩。”
胡非笑了笑,緩緩答道。
聽了胡非的話,李文忠愣了一下,無奈的苦笑了一聲,欲言又止。
正在這時,同為大都督府僉事的趙赫奉命來到了門口。
“見過都督。”
趙赫站在門口,恭敬地行了一禮。
可是當他看到胡非之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慌亂。
“好了,你們二人同為僉事,具體負責什麽,需要注意哪些,就讓他帶去先去熟悉一下吧。”
李文忠指了指門外的趙赫,衝著胡非緩緩說道。
“是,下官先行告退。”
胡非答應了一聲,拱手一禮,轉身來到了趙赫麵前。
“趙大人,有勞了。”
胡非衝著趙赫拱了拱手,笑眯眯的說道。
上次滕子騫陷害他擔任照磨之時賬目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是趙赫經手的,所以趙赫剛才見到升為僉事之後的胡非時,才會露出慌亂之色。
“九安侯請!”
趙赫急忙迴禮,恭敬地說道。
胡非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跟著趙赫一路來到了僉事職所。
緊接著,趙赫開始為胡非不厭其煩的介紹著僉事平日裏都需要處理那些事務,具體負責什麽。
不過胡非並沒有認真聽,隻是做做樣子。
但是跟在身邊的趙赫卻一直膽戰心驚,額頭上頻頻滲出冷汗。
“趙大人,你不必講得那麽清楚,說的再多,我也是左耳進右耳出,反正這份差事對我來說都是閑差,以後最好所有事務趙大人都能獨立完成。”
“不過,就算完不成,你也千萬不要找我,畢竟我總是莫名其妙的會惹出亂子,一旦出了亂子,到時候都督和陛下怪罪下來,你可是要跟我一同擔責的,你明白嗎?”
胡非聽了半天,實在有些頭大,於是直接打斷了趙赫,話裏有話的提醒道。
聽了胡非的話,趙赫一愣,臉色出奇的難看。
“趙大人是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就該學得聰明一點,我要是自在了,或許會選擇性的忘記一些事,但如果不自在,反而或許會記起一些陳年舊事。”
胡非歎了口氣,若有所思的說道。
“請九安侯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務必做到不讓九安侯操心。”
趙赫一聽,急忙拱著手,恭敬地說道。
“很好,那你去忙吧。”
胡非滿意的點著頭,笑了笑說道。
“是!”
趙赫答應了一聲,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急忙退下。
胡非抿嘴一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無所事事的消磨著時間。
畢竟是第一日當值,總得裝裝樣子,省得李文忠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