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p>
養心殿。</p>
此時的整個大殿之中,所有官員都在附和著朱元璋,讓胡非擔任教育部的部長,不管是今日來支持胡非的,還是來看熱鬧的。</p>
“陛下...”</p>
“胡非,既然父皇都這麽說了,如果你再拒絕,就是真的辜負了聖意,本宮也會看不下去的。”</p>
胡非原本苦著臉還想推辭,不過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太子朱標打斷。</p>
隻見朱標認真的看著胡非,眼神之中隱含深意。</p>
“太子殿下說的沒錯,你是大明第一才子,由你掌管此部,最合適不過!”</p>
韓國公李善長也站了出來,一臉認真的說道。</p>
緊接著,秦王和晉王也開始附和,就連胡惟庸都差點忍不住開口。</p>
看著眾人不停勸說的樣子,胡非隻能選擇妥協。</p>
“陛下,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恭敬不如從命了。”</p>
“不過希望陛下答應微臣,隻讓微臣擔任副手,否則微臣擔心真的無法勝任。”</p>
胡非看著朱元璋,認真的說道。</p>
“副手?”</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不由得露出了一絲遲疑。</p>
“沒錯,就是掛個名頭,的確有需要微臣出麵的時候微臣再出麵,至於平日的掌管,公務,由其他人負責,陛下了解,微臣平日裏的確很忙,擔心無暇顧及。”</p>
胡非點著頭,麵露苦澀,認真的說道。</p>
“你忙嗎?朕看你還是不想因此失去自由吧?還是不想入仕!”</p>
朱元璋撇了撇嘴,略帶不滿的說道。</p>
“微臣不敢,真的隻是擔心有負陛下所托。”</p>
胡非苦著臉,唉聲歎氣的說道。</p>
“好吧,朕也不逼你,就依你。”</p>
“從今日起,成立教育部,由胡非擔任教育部侍郎,位居三品,至於此部尚書,待朕決定之後再行公布。”</p>
朱元璋擺了擺手,不想再跟胡非討價還價,遲疑了一下之後,看著在場的眾人大聲說道。</p>
聽完朱元璋的話,胡非急忙行禮謝恩。</p>
三品?!</p>
沒想到他這次不但沒有事,反而從八品照磨直接升為了三品侍郎,古往今來,升官升得這麽快的,估計再也找不出第二個。</p>
而那些原本是來看胡非怎麽死的官員此時看向胡非的眼神中,卻充滿了羨慕嫉妒,暗自感慨著命運的不公。</p>
徐達自不用多說,差點氣得吐血。</p>
“好了,今日就到這裏吧,爾等可以自行退下了。”</p>
“胡非留下!”</p>
緊接著,朱元璋看了看眾人,擺了擺手說道。</p>
胡非愣了一下,不知所措,本想多問一句,可是看朱元璋一臉嚴肅的樣子,到嘴邊的話又全都咽了迴去。</p>
於是,眾人紛紛行禮跪安,懷揣著各自的心思緩緩退下。</p>
胡惟庸向胡非使了個眼色之後,也隨著李善長等人緩緩離開。</p>
很快,原本人頭攢動的大殿之中隻剩下了胡非一人。</p>
“陛下,您單獨把微臣留下,是有什麽事嗎?”</p>
胡非遲疑了一下,拱手一禮,有些緊張的問道。</p>
“怎麽?現在知道害怕了?”</p>
朱元璋盯著胡非,沉聲問道,臉上沒有一絲表情。</p>
胡非尷尬的笑了笑,沒有說話。</p>
“你放心,朕既然已經恕你無罪,就暫時不會為難你,但如果你以後還是這麽為所欲為,朕一定不會輕饒你!”</p>
看到胡非有些窘迫的樣子,朱元璋忍不住一笑,沉聲說道。</p>
“謝陛下隆恩,微臣謹記。”</p>
胡非一聽,急忙恭敬行禮。</p>
“朕把你單獨留下,是因為你在第三場考試中新交的答卷中還有些不解之處,希望你能給朕細講。”</p>
</p>
朱元璋說著,將胡非在第三場考試中的那份新答卷拿了出來,緩緩說道。</p>
胡非這才鬆了一口氣,接著便開始為朱元璋講解那些從曆史知識之中剽竊來的治國方略。</p>
胡非說得口若懸河,朱元璋則聽得頻頻點頭,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深。</p>
龐玉海守在一邊,默不作聲的侍奉著朱元璋和胡非。</p>
良久之後,朱元璋心中不解之處終於全部解開,這才作罷。</p>
“說吧,想要什麽獎賞?”</p>
朱元璋一邊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那張考卷,一邊看著胡非,認真的問道。</p>
“獎賞?”</p>
“陛下,微臣惶恐,隻要陛下消了氣微臣就知足了,怎敢討要獎賞,再說了,您剛才已經直接將微臣的官階連升五級,怎麽還敢討要獎賞。”</p>
胡非一聽,連連擺手。</p>
能從鬼門關撿迴一條命來,他已經謝天謝地了。</p>
“一碼歸一碼,依你所求,教育部侍郎隻是一個虛職,朕想讓你在六部之中再選一處,好好為朝廷效力。”</p>
朱元璋看著胡非,一臉認真的說道。</p>
“陛下,微臣做這些事真的不是想謀求賞賜,隻希望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隻求大明穩固,百姓安居樂業。”</p>
“如果陛下一定要賞,就賞微臣一個解憂官吧。”</p>
胡非麵露難色,緩緩說道。</p>
“解憂官?”</p>
朱元璋愣了一下,遲疑著問道。</p>
“沒錯,就是今後隻要陛下心有憂愁,微臣便會想方設法的為陛下解憂的解憂官。”</p>
胡非點著頭,認真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忍不住笑出了聲,笑得合不攏嘴。</p>
“你呀,恐怕也隻有你能想出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朕有時候真的很好奇,你那個腦袋裏裝的到底是什麽,怎麽總是能說出一些不尋常的話,做出一些不尋常的事?”</p>
朱元璋一邊笑著,一邊指著胡非的腦袋,打趣著說道。</p>
“微臣就當陛下這是在誇微臣聰明了。”</p>
胡非拱了拱手,諂媚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再次哈哈大笑。</p>
“好了,不要得意忘形了,越說你越來勁。”</p>
“說吧,你到底打算怎麽選擇?”</p>
朱元璋笑了笑,再次變得認真,繼續問道。</p>
“還得選?”</p>
胡非苦著臉問道。</p>
“當然!”</p>
朱元璋點著頭說道。</p>
“不選行不行?”</p>
胡非耍賴般的追問。</p>
“不行!”</p>
朱元璋佯裝不滿的喝道。</p>
“那還是大都督府吧,其餘六部,微臣哪一個都不想選。”</p>
胡非梗著脖子,強行爭取。</p>
“好好好!”</p>
“你啊,這滿朝上下,也就隻有你這麽一個不求加官進爵的!也隻有你敢一次次拒絕朕為你賜官!”</p>
朱元璋無奈的歎了口氣,沒好氣的指著胡非說道,可是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裏卻十分滿意。</p>
滿朝文武,哪一個為了升官和賞賜不是擠破了頭,可是胡非偏偏是特立獨行的那一個,別說自己不求,給了還不要,自然深得朱元璋歡心。</p>
“多謝陛下!”</p>
胡非長籲了一口氣,拱手謝禮。</p>
“既然如此,朕就升你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負責監管軍紀、訓練等事務,如何?”</p>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緩緩問道。</p>
“多謝陛下。”</p>
“敢問陛下,這都督僉事,是幾品?”</p>
胡非一邊謝禮,一邊問道。</p>
“從四品!雖與你教育部侍郎的正三品不符,但大都督府中暫時沒有正三品官階空缺,隻好等日後有了空缺再說了。”</p>
朱元璋看著又開始沒有正行的胡非,搖了搖頭,緩緩說道。</p>
“不必了,這樣挺好,這樣挺好。”</p>
胡非擠著笑臉,憨憨的說道。</p>
“行了,沒什麽事的話你可以退下了。”</p>
朱元璋擺著手,催促著說道。</p>
“陛下,沒有金銀細軟什麽的嗎?”</p>
胡非覥著臉,諂媚的問道。</p>
“滾!”</p>
朱元璋麵色一沉,厲聲喝道。</p>
“微臣告退!”</p>
胡非急忙恭敬的行了一禮,快步退下。</p>
朱元璋看著胡非離開的身影,搖了搖頭,若有所思,緊接著低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那份寫滿了治國方略的考卷,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p>
養心殿。</p>
此時的整個大殿之中,所有官員都在附和著朱元璋,讓胡非擔任教育部的部長,不管是今日來支持胡非的,還是來看熱鬧的。</p>
“陛下...”</p>
“胡非,既然父皇都這麽說了,如果你再拒絕,就是真的辜負了聖意,本宮也會看不下去的。”</p>
胡非原本苦著臉還想推辭,不過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太子朱標打斷。</p>
隻見朱標認真的看著胡非,眼神之中隱含深意。</p>
“太子殿下說的沒錯,你是大明第一才子,由你掌管此部,最合適不過!”</p>
韓國公李善長也站了出來,一臉認真的說道。</p>
緊接著,秦王和晉王也開始附和,就連胡惟庸都差點忍不住開口。</p>
看著眾人不停勸說的樣子,胡非隻能選擇妥協。</p>
“陛下,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恭敬不如從命了。”</p>
“不過希望陛下答應微臣,隻讓微臣擔任副手,否則微臣擔心真的無法勝任。”</p>
胡非看著朱元璋,認真的說道。</p>
“副手?”</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不由得露出了一絲遲疑。</p>
“沒錯,就是掛個名頭,的確有需要微臣出麵的時候微臣再出麵,至於平日的掌管,公務,由其他人負責,陛下了解,微臣平日裏的確很忙,擔心無暇顧及。”</p>
胡非點著頭,麵露苦澀,認真的說道。</p>
“你忙嗎?朕看你還是不想因此失去自由吧?還是不想入仕!”</p>
朱元璋撇了撇嘴,略帶不滿的說道。</p>
“微臣不敢,真的隻是擔心有負陛下所托。”</p>
胡非苦著臉,唉聲歎氣的說道。</p>
“好吧,朕也不逼你,就依你。”</p>
“從今日起,成立教育部,由胡非擔任教育部侍郎,位居三品,至於此部尚書,待朕決定之後再行公布。”</p>
朱元璋擺了擺手,不想再跟胡非討價還價,遲疑了一下之後,看著在場的眾人大聲說道。</p>
聽完朱元璋的話,胡非急忙行禮謝恩。</p>
三品?!</p>
沒想到他這次不但沒有事,反而從八品照磨直接升為了三品侍郎,古往今來,升官升得這麽快的,估計再也找不出第二個。</p>
而那些原本是來看胡非怎麽死的官員此時看向胡非的眼神中,卻充滿了羨慕嫉妒,暗自感慨著命運的不公。</p>
徐達自不用多說,差點氣得吐血。</p>
“好了,今日就到這裏吧,爾等可以自行退下了。”</p>
“胡非留下!”</p>
緊接著,朱元璋看了看眾人,擺了擺手說道。</p>
胡非愣了一下,不知所措,本想多問一句,可是看朱元璋一臉嚴肅的樣子,到嘴邊的話又全都咽了迴去。</p>
於是,眾人紛紛行禮跪安,懷揣著各自的心思緩緩退下。</p>
胡惟庸向胡非使了個眼色之後,也隨著李善長等人緩緩離開。</p>
很快,原本人頭攢動的大殿之中隻剩下了胡非一人。</p>
“陛下,您單獨把微臣留下,是有什麽事嗎?”</p>
胡非遲疑了一下,拱手一禮,有些緊張的問道。</p>
“怎麽?現在知道害怕了?”</p>
朱元璋盯著胡非,沉聲問道,臉上沒有一絲表情。</p>
胡非尷尬的笑了笑,沒有說話。</p>
“你放心,朕既然已經恕你無罪,就暫時不會為難你,但如果你以後還是這麽為所欲為,朕一定不會輕饒你!”</p>
看到胡非有些窘迫的樣子,朱元璋忍不住一笑,沉聲說道。</p>
“謝陛下隆恩,微臣謹記。”</p>
胡非一聽,急忙恭敬行禮。</p>
“朕把你單獨留下,是因為你在第三場考試中新交的答卷中還有些不解之處,希望你能給朕細講。”</p>
</p>
朱元璋說著,將胡非在第三場考試中的那份新答卷拿了出來,緩緩說道。</p>
胡非這才鬆了一口氣,接著便開始為朱元璋講解那些從曆史知識之中剽竊來的治國方略。</p>
胡非說得口若懸河,朱元璋則聽得頻頻點頭,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深。</p>
龐玉海守在一邊,默不作聲的侍奉著朱元璋和胡非。</p>
良久之後,朱元璋心中不解之處終於全部解開,這才作罷。</p>
“說吧,想要什麽獎賞?”</p>
朱元璋一邊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那張考卷,一邊看著胡非,認真的問道。</p>
“獎賞?”</p>
“陛下,微臣惶恐,隻要陛下消了氣微臣就知足了,怎敢討要獎賞,再說了,您剛才已經直接將微臣的官階連升五級,怎麽還敢討要獎賞。”</p>
胡非一聽,連連擺手。</p>
能從鬼門關撿迴一條命來,他已經謝天謝地了。</p>
“一碼歸一碼,依你所求,教育部侍郎隻是一個虛職,朕想讓你在六部之中再選一處,好好為朝廷效力。”</p>
朱元璋看著胡非,一臉認真的說道。</p>
“陛下,微臣做這些事真的不是想謀求賞賜,隻希望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隻求大明穩固,百姓安居樂業。”</p>
“如果陛下一定要賞,就賞微臣一個解憂官吧。”</p>
胡非麵露難色,緩緩說道。</p>
“解憂官?”</p>
朱元璋愣了一下,遲疑著問道。</p>
“沒錯,就是今後隻要陛下心有憂愁,微臣便會想方設法的為陛下解憂的解憂官。”</p>
胡非點著頭,認真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忍不住笑出了聲,笑得合不攏嘴。</p>
“你呀,恐怕也隻有你能想出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朕有時候真的很好奇,你那個腦袋裏裝的到底是什麽,怎麽總是能說出一些不尋常的話,做出一些不尋常的事?”</p>
朱元璋一邊笑著,一邊指著胡非的腦袋,打趣著說道。</p>
“微臣就當陛下這是在誇微臣聰明了。”</p>
胡非拱了拱手,諂媚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再次哈哈大笑。</p>
“好了,不要得意忘形了,越說你越來勁。”</p>
“說吧,你到底打算怎麽選擇?”</p>
朱元璋笑了笑,再次變得認真,繼續問道。</p>
“還得選?”</p>
胡非苦著臉問道。</p>
“當然!”</p>
朱元璋點著頭說道。</p>
“不選行不行?”</p>
胡非耍賴般的追問。</p>
“不行!”</p>
朱元璋佯裝不滿的喝道。</p>
“那還是大都督府吧,其餘六部,微臣哪一個都不想選。”</p>
胡非梗著脖子,強行爭取。</p>
“好好好!”</p>
“你啊,這滿朝上下,也就隻有你這麽一個不求加官進爵的!也隻有你敢一次次拒絕朕為你賜官!”</p>
朱元璋無奈的歎了口氣,沒好氣的指著胡非說道,可是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裏卻十分滿意。</p>
滿朝文武,哪一個為了升官和賞賜不是擠破了頭,可是胡非偏偏是特立獨行的那一個,別說自己不求,給了還不要,自然深得朱元璋歡心。</p>
“多謝陛下!”</p>
胡非長籲了一口氣,拱手謝禮。</p>
“既然如此,朕就升你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負責監管軍紀、訓練等事務,如何?”</p>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緩緩問道。</p>
“多謝陛下。”</p>
“敢問陛下,這都督僉事,是幾品?”</p>
胡非一邊謝禮,一邊問道。</p>
“從四品!雖與你教育部侍郎的正三品不符,但大都督府中暫時沒有正三品官階空缺,隻好等日後有了空缺再說了。”</p>
朱元璋看著又開始沒有正行的胡非,搖了搖頭,緩緩說道。</p>
“不必了,這樣挺好,這樣挺好。”</p>
胡非擠著笑臉,憨憨的說道。</p>
“行了,沒什麽事的話你可以退下了。”</p>
朱元璋擺著手,催促著說道。</p>
“陛下,沒有金銀細軟什麽的嗎?”</p>
胡非覥著臉,諂媚的問道。</p>
“滾!”</p>
朱元璋麵色一沉,厲聲喝道。</p>
“微臣告退!”</p>
胡非急忙恭敬的行了一禮,快步退下。</p>
朱元璋看著胡非離開的身影,搖了搖頭,若有所思,緊接著低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那份寫滿了治國方略的考卷,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