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p>


    養心殿。</p>


    看著依舊跪在地上不願離去的胡惟庸和安慶公主,龐玉海也無計可施,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轉身向大殿中返迴,恰好和最後一個準備離開的魏國公徐達擦肩而過。</p>


    徐達邁步來到了胡惟庸的麵前,衝著安慶公主行了一禮,接著居高臨下的看著胡惟庸,神情複雜。</p>


    “事已至此,你滿意了?!”</p>


    胡惟庸緩緩抬起了頭,冷冷的看著徐達,沉聲說道。</p>


    “此事本與我無關,一切都是你兒子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p>


    徐達冷哼了一聲,緩緩說道。</p>


    “如果不是你從中作梗,他怎麽會被檢校所抓?陛下又怎會如此雷霆震怒?!”</p>


    胡惟庸咬著牙,狠狠地說道。</p>


    “如果他沒做錯什麽,即便本將軍想要借題發揮也不會有機會,怪隻怪他自以為是,恃寵而驕,太過得意忘形!”</p>


    “我不管他如此草率應對春闈是為了什麽,但這件事不會這麽容易過去!或許他自以為戲耍了整個京師城的人,可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到頭來卻隻是咎由自取,作繭自縛!”</p>


    徐達冷哼了一聲,有些得意的說道。</p>


    “他到底哪裏得罪了你,能招來你如此記恨!?”</p>


    胡惟庸咬著牙,狠狠地瞪著徐達問道。</p>


    “大是大非麵前,本將軍從不摻雜私怨,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朝廷,為了陛下,更為了大明的未來!”</p>


    “本將軍隻是不希望有一天大明的江山毀在你們父子手中!無論是貪戀權力,還是做事不計後果,為所欲為,都將對大明不利!”</p>


    “無論如何,本將軍都不會坐視不理!”</p>


    徐達看著胡惟庸,斬釘截鐵的說道,好像隻有為自己找到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才會讓自己心安理得。</p>


    “如果我兒子有事,老夫絕不會放過你!”</p>


    “即便不要這個相位,也要讓你徐家付出百倍千倍的代價!老夫說到做到!”</p>


    胡惟庸瞪著徐達,一字一句的說道,聲音中透著一絲狠辣。</p>


    聽了胡惟庸的話,徐達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眯了眯雙眼。</p>


    “胡相說這些話,就不怕公主殿下聽到?不怕陛下聽到?你當朝廷是什麽?把相權當成你泄私憤的權力了嗎?!”</p>


    徐達咬了咬牙,冷冷的說道。</p>


    “胡相說了什麽,本公主什麽都沒有聽到,我隻知道,如果九安侯出了什麽事,都是拜魏國公所賜!”</p>


    “到那時,我,朱嫦姝,絕不善罷甘休!誓為九安侯討迴公道!”</p>


    可是徐達的話音剛落,隻見安慶公主便緩緩抬起了頭,看向了徐達,一臉鐵青,一字一句的說道。</p>


    聽到安慶公主的話,徐達不由得愣住,他沒有想到,一向乖巧嬌弱的安慶公主,突然之間會變得如此殺氣騰騰,就像是換了一個人。</p>


    </p>


    而安慶公主說完那番話之後便不再理會徐達,緩緩收迴了目光,重新看向了大殿門口,目不斜視,一動不動。</p>


    看著這樣的安慶公主,徐達忍不住後脊發涼,緩緩行了一禮之後,不再逗留,徑直向宮外而去。</p>


    “多謝公主殿下。”</p>


    待徐達離開之後,胡惟庸緩和了一下情緒,衝著安慶公主拱了拱手,由衷的說道。</p>


    說實話,剛才的安慶公主,也讓胡惟庸有些驚訝。</p>


    “胡相不必言謝,你我本就站在一條陣線,目的相同。”</p>


    安慶公主微微頷首,輕聲說道,那絲剛才麵對徐達時散發出來的剛烈,已經悄然消失。</p>


    隨即,二人便不再說話,靜靜地跪在殿前,目不斜視。</p>


    ...</p>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轉眼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夜色逐漸降臨。</p>


    可是胡惟庸卻和安慶公主依舊跪在養心殿門前,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即便雙腿已經麻木,毫無知覺。</p>


    大殿內。</p>


    朱元璋坐在坐榻上,麵色凝重,眉宇之間流露著一絲疲憊。</p>


    “龐玉海。”</p>


    正在這時,朱元璋遲疑著喊了一聲。</p>


    “陛下。”</p>


    恭候在一旁的龐玉海緩緩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p>


    “他們二人還在外麵跪著嗎?”</p>


    朱元璋看了一眼大殿門口的方向,緩緩問道。</p>


    “迴陛下,還在。”</p>


    龐玉海拱著手,點了點頭,緩緩說道。</p>


    每隔一炷香的時候,龐玉海都會親自出去看一眼,畢竟公主殿下是千金之軀,萬一跪出了事,無法向坤寧宮交代。</p>


    聽了龐玉海的話,朱元璋的眉頭不由得皺得更緊,麵露難色。</p>


    “你馬上去坤寧宮,請皇後來養心殿一趟,嫦姝體弱,這麽跪下去身體會吃不消的。”</p>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之後,緩緩說道。</p>


    龐玉海答應了一聲,立刻向坤寧宮趕去,將安慶公主一直跪在養心殿外的事告訴了馬皇後。</p>


    良久之後,馬皇後不出預料的跟著龐玉海來到了養心殿。</p>


    當她看到跪在石階之上的女兒時,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滿臉心疼。</p>


    “嫦姝,你這又是何苦呢?!”</p>


    馬皇後緩緩來到近前,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兒,無奈的說道。</p>


    “見過皇後娘娘。”</p>


    聽到馬皇後的聲音,胡惟庸急忙側身行禮。</p>


    “胡相免禮。”</p>


    馬皇後微微頷首,輕聲說道,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女兒身上。</p>


    “母後。”</p>


    安慶公主緩緩抬起了頭,看著自己的母後,委屈的癟了癟嘴。</p>


    “趕緊起來吧,別跪著了,一直這麽跪著,你的身體怎麽吃得消呢?”</p>


    馬皇後一邊心疼的說著,一邊伸手去扶。</p>


    可是安慶公主卻直接推開了母後的手,倔強的搖著頭,不肯起身。</p>


    “再跪下去,你的身體會垮的!”</p>


    馬皇後看著倔強的女兒,焦急的說道。</p>


    “請母後告訴父皇,如果他不肯給九安侯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女兒就一直跪到他答應為止。”</p>


    安慶公主抬頭挺胸,堅決地說道。</p>


    看著女兒堅決的模樣,馬皇後無奈的歎了口氣,急忙向大殿中走去。</p>


    其實女兒跪在養心殿門前的事,她早就已經收到了消息,可是她卻不能主動趕來,一是擔心被陛下誤解,二是擔心一旦自己主動前來,就會變得被動,不但可能勸說無果,還有可能讓陛下將管教之責全都怪在自己頭上。</p>


    不是她不願意擔責任,而是她深知女兒的心思,為了幫女兒救出胡非,她隻能強忍。</p>


    而且,她也並不完全相信胡非是個懷有謀反之心的人。</p>


    ...</p>


    大殿之中。</p>


    朱元璋坐在坐榻上,皺眉沉思著,聽到腳步聲之後,急忙抬頭,一眼便看到了緩緩走進大殿的皇後。</p>


    “嫦姝呢?”</p>


    朱元璋一開口就詢問著女兒,足以可見愛女心切。</p>


    “還在外麵跪著呢。”</p>


    馬皇後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p>


    “你怎麽不叫她起來,趕緊帶她迴坤寧宮呢?”</p>


    朱元璋愣了一下,皺著眉頭問道。</p>


    “臣妾也想,可是嫦姝不願啊,說是如果陛下不答應她給九安侯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就跪在外麵一直不起來。”</p>


    “這孩子向來嬌弱,從小到大沒吃過什麽苦,再這麽跪下去,身體怎麽能吃得消?”</p>


    “陛下,你快想想辦法吧。”</p>


    馬皇後一臉傷心的看著朱元璋,擔憂的說道。</p>


    聽了馬皇後的話,朱元璋忍不住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p>


    “陛下,要不你就答應嫦姝吧,不管九安侯是否真的要謀反,給他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也不會影響大局吧?”</p>


    “陛下明察秋毫,即便他有了自證清白的機會,難道還能分辨不出他到時說的是真是假嗎?”</p>


    馬皇後看朱元璋已經有些動搖,緩緩上前,輕鬆細語的說道。</p>


    “再怎麽樣,嫦姝的死活我們總不能不管吧?那是咱們最疼愛的女兒啊,再這麽跪下去,她那兩條腿恐怕都得廢了!”</p>


    看朱元璋依舊沉默著,馬皇後繼續趁熱打鐵的說道。</p>


    “罷了罷了...”</p>


    聽到馬皇後最後那句話,朱元璋愣了一下,眉頭緊皺,忍不住歎了口氣,緊接著擺了擺手...</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煉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煉笙並收藏大明第一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