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賢館。</p>
批閱室。</p>
薛儒看著手中的這份隻有最後一道考題作答的考卷,神情僵硬,眼神中滿是驚訝。</p>
“薛掌印,這?”</p>
那名監考官看著薛儒,遲疑著,欲言又止。</p>
聽到話音,薛儒迴過神來,急忙衝著那名監考官使了使眼色,四下看了一眼,似乎生怕旁邊的其他人注意。</p>
緊接著,薛儒又低頭重新看了看那道題目下麵的作答,眼神中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p>
“薛掌印,此事事關重大,要不要及時向太子殿下稟告?”</p>
那名監考官遲疑了一下,壓低了聲音問道。</p>
“不必,本官覺得不錯,到時候將這份考卷夾在前十名的考卷之間報上去。”</p>
薛儒搖了搖頭,緩緩說道。</p>
“薛掌印,這…這會出大事的啊!”</p>
那名監考官一聽,忍不住臉色大變。</p>
“不會,有什麽事本官擔著,與你無關,你隻管照做就是了。”</p>
薛儒看著這名監考官,沉聲說道,話音中似乎帶著一絲威脅。</p>
監考官遲疑著低下了頭,麵露難色,可是又不敢再多說什麽。</p>
“出什麽事了?!”</p>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副主考官,國子監主事蔡元吉突然走了進來,看著莫名其妙的二人問道。</p>
“蔡大人,您來了啊?”</p>
“沒事,沒事。”</p>
聽到蔡元吉的聲音,薛儒急忙迴頭,立刻擠出了一絲笑臉,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既然沒事,你又為何站在這裏,大家都在忙,你這麽閑嗎?”</p>
蔡元吉遲疑了一下,疑惑的問道。</p>
“哦,是這樣的,陸大人發現了一名考生的答卷十分有趣,就叫我過來看了一眼。”</p>
“沒別的事下官就去繼續批閱考卷去了。”</p>
薛儒笑著說了一聲,拱了拱手,轉身自顧自的離開,重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認真批閱考卷。</p>
“拿來我看一看。”</p>
蔡元吉轉過了身,原本打算就此離開,可是緊接著又停下了腳步,轉頭衝著那名監考官伸手說道。</p>
聽到這句話,正在低頭批閱考卷的薛儒臉色忍不住變了變,不過並沒有聲張。</p>
而那名正在進退兩難的監考官聽到蔡元吉的話,迫不及待的將剛才那份考卷遞給了蔡元吉。</p>
</p>
“九安候的?!”</p>
蔡元吉接到手中一看,一眼便看到了胡非的署名,忍不住脫口而出。</p>
“正是。”</p>
那名監考官點了點頭,答了一句,偷瞄了一眼蔡元吉的神情。</p>
蔡元吉懷著一絲疑惑,翻看了一下胡非的考卷,然後便看到了胡非對於最後一題的解答,緊接著整個人臉色大變。</p>
“他怎麽什麽都敢寫?!”</p>
蔡元吉瞪大了雙眼,忍不住脫口而出。</p>
或許是因為聲音過大,引來了周圍其他正在批閱考卷的監考官注意。</p>
蔡元吉意識到了這一點,沒有再說什麽,收好了考卷,轉身向外急匆匆離開。</p>
這時,薛儒緩緩的抬起了頭,看著匆忙離開的蔡元吉,眼神中閃過了一絲異樣的神色。</p>
蔡元吉離開批閱室之後,徑直離開了文賢館,直奔皇宮而去。</p>
…</p>
東宮。</p>
大殿之中。</p>
朱標坐在坐榻之上,正在翻閱著第二場考試之中成績排名前十名的考卷。</p>
然而他的臉色卻並不好看,隻因這十份考卷之中並沒有胡非的答卷。</p>
正在這時,肖琦快步走進了大殿之中。</p>
“啟稟太子殿下,蔡大人在外求見。”</p>
肖琦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p>
“嗯?他這時候不是應該在文賢館批閱考卷嗎?”</p>
“難道,又和胡非有關?!”</p>
朱標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問道。</p>
前麵兩場,蔡元吉都是這樣匆忙覲見的。</p>
可是他今日特地去看過,胡非並沒有繼續睡覺,而且答題很認真。</p>
“還不清楚,不過看蔡大人的樣子,貌似很急。”</p>
肖琦搖了搖頭,緩緩答道。</p>
“快讓他進來!”</p>
朱標皺了皺眉,急忙大聲說道。</p>
肖琦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p>
很快,蔡元吉就在肖琦的陪同之下快步走進了大殿。</p>
“微臣蔡元吉,見過太子殿下。”</p>
蔡元吉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免禮免禮!”</p>
“是不是出什麽事了?!”</p>
朱標焦急的擺了擺手,迫不及待的問道。</p>
“太子殿下已經知道了?”</p>
蔡元吉愣了一下,驚訝的問道。</p>
看到蔡元吉的反應,朱標忍不住心裏一緊。</p>
果然!</p>
“是否跟胡非有關?!”</p>
緊接著,朱標再次問道。</p>
“殿下聖明,您還是自己看吧。”</p>
蔡元吉皺了皺眉,緩緩從懷中拿出了那份胡非的考卷,雙手奉上,恭敬的說道。</p>
肖琦上前一步,接過考卷,緩緩來到了朱標麵前。</p>
“這是九安候的考卷,隻答了最後一題,請太子殿下親自過目。”</p>
蔡元吉恭敬的站在原地,緩緩說道。</p>
朱標茫然的接過了考卷,看著全是空白之處後,忍不住露出了一絲不滿。</p>
但是蔡元吉的話讓他意識到,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是在確認是胡非的署名之後,直接翻到了最後。</p>
隻見在最後一道考驗治國之策的題目下方,胡非寫下了幾行字:</p>
說了未必懂,懂了未必做,何必浪費唇舌?</p>
要緊的還不是這行字,而是在這行字下麵的那首詩!</p>
“九州生氣恃風雷,”</p>
“萬馬齊喑究可哀。”</p>
“我勸天公重抖擻,”</p>
“不拘一格降人才。”</p>
朱標看著那首詩,忍不住讀了出來,緊接著臉色大變,眉頭瞬間皺起。</p>
“胡鬧!”</p>
轉瞬之後,朱標忍不住拍案而起,滿臉怒容。</p>
“太子殿下息怒!”</p>
看到這一幕,蔡元吉和肖琦神情大變,急忙跪在了地上,異口同聲的說道。</p>
“他為什麽總是喜歡出風頭!?”</p>
“為什麽總是令本宮膽戰心驚!?”</p>
朱標氣得差點撕了那份考卷,可是剛要發力卻停了下來,焦急的開始踱起了步子。</p>
“殿下息怒,或許九安侯隻是為了一展詩才,並未有其他深意。”</p>
蔡元吉跪在地上,遲疑了一下,恭敬地說道。</p>
“你不用袒護他!”</p>
“詩中之意本宮看得比你明白,他這不隻是暗指我大明朝局毫無生氣,甚至指出隻有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明王朝煥發勃勃生機,這乃是謀逆之言!”</p>
“是大不敬,是以下犯上!”</p>
朱標擺了擺手,義憤填膺的說道。</p>
聽了朱標的話,蔡元吉立刻低下頭,不敢再搭話。</p>
說實話,當他第一眼看到這首詩的時候,也讀出了跟太子殿下一樣的意思。</p>
“見過這份考卷的人,還有誰?!”</p>
緊接著,朱標看著蔡元吉,大聲問道。</p>
“除微臣之外,還有薛儒,以及陸離。”</p>
蔡元吉想了一下,急忙答道。</p>
“你立刻迴去,告訴他們兩個,這件事絕對不可以泄露,否則本宮決不輕饒!”</p>
“另外,立刻準備一份新的考卷,讓胡非重新作答!”</p>
“肖琦,你也一同前去,帶上考卷之後,立刻找到胡非,讓他重新作答一份,然後交迴蔡主事手中!”</p>
朱標沉著臉,看著蔡元吉和肖琦,厲聲喝道。</p>
“是!”</p>
蔡元吉和肖琦急忙同時答應了一聲,恭敬地行了一禮之後迅速出宮而去。</p>
目送二人離開之後,朱標皺著眉頭看向了桌案上的那份考卷,無奈的搖頭歎息。</p>
“詩是好詩,可是你為何總是這麽不計後果!?”</p>
看著那首詩,朱標忍不住自言自語的說道。</p>
他相信胡非並無謀逆之心,以胡非的才智,如果真有謀逆之意,不會傻到將這首詩寫在春闈考卷之中。</p>
他更願意相信那是胡非希望通過自己的詩來告誡父皇,想要讓大明王朝經久不衰,隻有大刀闊斧,雷厲風行般的改變才能做到。</p>
可是胡非沒這麽想,不代表旁人不會胡亂臆測,如果這份考卷出現在父皇的眼前,恐怕胡非就完了,不止如此,很可能整個胡家都要受到牽連,到時候京師必亂...</p>
批閱室。</p>
薛儒看著手中的這份隻有最後一道考題作答的考卷,神情僵硬,眼神中滿是驚訝。</p>
“薛掌印,這?”</p>
那名監考官看著薛儒,遲疑著,欲言又止。</p>
聽到話音,薛儒迴過神來,急忙衝著那名監考官使了使眼色,四下看了一眼,似乎生怕旁邊的其他人注意。</p>
緊接著,薛儒又低頭重新看了看那道題目下麵的作答,眼神中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p>
“薛掌印,此事事關重大,要不要及時向太子殿下稟告?”</p>
那名監考官遲疑了一下,壓低了聲音問道。</p>
“不必,本官覺得不錯,到時候將這份考卷夾在前十名的考卷之間報上去。”</p>
薛儒搖了搖頭,緩緩說道。</p>
“薛掌印,這…這會出大事的啊!”</p>
那名監考官一聽,忍不住臉色大變。</p>
“不會,有什麽事本官擔著,與你無關,你隻管照做就是了。”</p>
薛儒看著這名監考官,沉聲說道,話音中似乎帶著一絲威脅。</p>
監考官遲疑著低下了頭,麵露難色,可是又不敢再多說什麽。</p>
“出什麽事了?!”</p>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副主考官,國子監主事蔡元吉突然走了進來,看著莫名其妙的二人問道。</p>
“蔡大人,您來了啊?”</p>
“沒事,沒事。”</p>
聽到蔡元吉的聲音,薛儒急忙迴頭,立刻擠出了一絲笑臉,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既然沒事,你又為何站在這裏,大家都在忙,你這麽閑嗎?”</p>
蔡元吉遲疑了一下,疑惑的問道。</p>
“哦,是這樣的,陸大人發現了一名考生的答卷十分有趣,就叫我過來看了一眼。”</p>
“沒別的事下官就去繼續批閱考卷去了。”</p>
薛儒笑著說了一聲,拱了拱手,轉身自顧自的離開,重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認真批閱考卷。</p>
“拿來我看一看。”</p>
蔡元吉轉過了身,原本打算就此離開,可是緊接著又停下了腳步,轉頭衝著那名監考官伸手說道。</p>
聽到這句話,正在低頭批閱考卷的薛儒臉色忍不住變了變,不過並沒有聲張。</p>
而那名正在進退兩難的監考官聽到蔡元吉的話,迫不及待的將剛才那份考卷遞給了蔡元吉。</p>
</p>
“九安候的?!”</p>
蔡元吉接到手中一看,一眼便看到了胡非的署名,忍不住脫口而出。</p>
“正是。”</p>
那名監考官點了點頭,答了一句,偷瞄了一眼蔡元吉的神情。</p>
蔡元吉懷著一絲疑惑,翻看了一下胡非的考卷,然後便看到了胡非對於最後一題的解答,緊接著整個人臉色大變。</p>
“他怎麽什麽都敢寫?!”</p>
蔡元吉瞪大了雙眼,忍不住脫口而出。</p>
或許是因為聲音過大,引來了周圍其他正在批閱考卷的監考官注意。</p>
蔡元吉意識到了這一點,沒有再說什麽,收好了考卷,轉身向外急匆匆離開。</p>
這時,薛儒緩緩的抬起了頭,看著匆忙離開的蔡元吉,眼神中閃過了一絲異樣的神色。</p>
蔡元吉離開批閱室之後,徑直離開了文賢館,直奔皇宮而去。</p>
…</p>
東宮。</p>
大殿之中。</p>
朱標坐在坐榻之上,正在翻閱著第二場考試之中成績排名前十名的考卷。</p>
然而他的臉色卻並不好看,隻因這十份考卷之中並沒有胡非的答卷。</p>
正在這時,肖琦快步走進了大殿之中。</p>
“啟稟太子殿下,蔡大人在外求見。”</p>
肖琦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p>
“嗯?他這時候不是應該在文賢館批閱考卷嗎?”</p>
“難道,又和胡非有關?!”</p>
朱標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問道。</p>
前麵兩場,蔡元吉都是這樣匆忙覲見的。</p>
可是他今日特地去看過,胡非並沒有繼續睡覺,而且答題很認真。</p>
“還不清楚,不過看蔡大人的樣子,貌似很急。”</p>
肖琦搖了搖頭,緩緩答道。</p>
“快讓他進來!”</p>
朱標皺了皺眉,急忙大聲說道。</p>
肖琦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p>
很快,蔡元吉就在肖琦的陪同之下快步走進了大殿。</p>
“微臣蔡元吉,見過太子殿下。”</p>
蔡元吉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免禮免禮!”</p>
“是不是出什麽事了?!”</p>
朱標焦急的擺了擺手,迫不及待的問道。</p>
“太子殿下已經知道了?”</p>
蔡元吉愣了一下,驚訝的問道。</p>
看到蔡元吉的反應,朱標忍不住心裏一緊。</p>
果然!</p>
“是否跟胡非有關?!”</p>
緊接著,朱標再次問道。</p>
“殿下聖明,您還是自己看吧。”</p>
蔡元吉皺了皺眉,緩緩從懷中拿出了那份胡非的考卷,雙手奉上,恭敬的說道。</p>
肖琦上前一步,接過考卷,緩緩來到了朱標麵前。</p>
“這是九安候的考卷,隻答了最後一題,請太子殿下親自過目。”</p>
蔡元吉恭敬的站在原地,緩緩說道。</p>
朱標茫然的接過了考卷,看著全是空白之處後,忍不住露出了一絲不滿。</p>
但是蔡元吉的話讓他意識到,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是在確認是胡非的署名之後,直接翻到了最後。</p>
隻見在最後一道考驗治國之策的題目下方,胡非寫下了幾行字:</p>
說了未必懂,懂了未必做,何必浪費唇舌?</p>
要緊的還不是這行字,而是在這行字下麵的那首詩!</p>
“九州生氣恃風雷,”</p>
“萬馬齊喑究可哀。”</p>
“我勸天公重抖擻,”</p>
“不拘一格降人才。”</p>
朱標看著那首詩,忍不住讀了出來,緊接著臉色大變,眉頭瞬間皺起。</p>
“胡鬧!”</p>
轉瞬之後,朱標忍不住拍案而起,滿臉怒容。</p>
“太子殿下息怒!”</p>
看到這一幕,蔡元吉和肖琦神情大變,急忙跪在了地上,異口同聲的說道。</p>
“他為什麽總是喜歡出風頭!?”</p>
“為什麽總是令本宮膽戰心驚!?”</p>
朱標氣得差點撕了那份考卷,可是剛要發力卻停了下來,焦急的開始踱起了步子。</p>
“殿下息怒,或許九安侯隻是為了一展詩才,並未有其他深意。”</p>
蔡元吉跪在地上,遲疑了一下,恭敬地說道。</p>
“你不用袒護他!”</p>
“詩中之意本宮看得比你明白,他這不隻是暗指我大明朝局毫無生氣,甚至指出隻有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明王朝煥發勃勃生機,這乃是謀逆之言!”</p>
“是大不敬,是以下犯上!”</p>
朱標擺了擺手,義憤填膺的說道。</p>
聽了朱標的話,蔡元吉立刻低下頭,不敢再搭話。</p>
說實話,當他第一眼看到這首詩的時候,也讀出了跟太子殿下一樣的意思。</p>
“見過這份考卷的人,還有誰?!”</p>
緊接著,朱標看著蔡元吉,大聲問道。</p>
“除微臣之外,還有薛儒,以及陸離。”</p>
蔡元吉想了一下,急忙答道。</p>
“你立刻迴去,告訴他們兩個,這件事絕對不可以泄露,否則本宮決不輕饒!”</p>
“另外,立刻準備一份新的考卷,讓胡非重新作答!”</p>
“肖琦,你也一同前去,帶上考卷之後,立刻找到胡非,讓他重新作答一份,然後交迴蔡主事手中!”</p>
朱標沉著臉,看著蔡元吉和肖琦,厲聲喝道。</p>
“是!”</p>
蔡元吉和肖琦急忙同時答應了一聲,恭敬地行了一禮之後迅速出宮而去。</p>
目送二人離開之後,朱標皺著眉頭看向了桌案上的那份考卷,無奈的搖頭歎息。</p>
“詩是好詩,可是你為何總是這麽不計後果!?”</p>
看著那首詩,朱標忍不住自言自語的說道。</p>
他相信胡非並無謀逆之心,以胡非的才智,如果真有謀逆之意,不會傻到將這首詩寫在春闈考卷之中。</p>
他更願意相信那是胡非希望通過自己的詩來告誡父皇,想要讓大明王朝經久不衰,隻有大刀闊斧,雷厲風行般的改變才能做到。</p>
可是胡非沒這麽想,不代表旁人不會胡亂臆測,如果這份考卷出現在父皇的眼前,恐怕胡非就完了,不止如此,很可能整個胡家都要受到牽連,到時候京師必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