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縣。</p>


    南田鄉。</p>


    劉家老宅。</p>


    一名中年人正在拿著一把掃帚清掃著小院,穿著樸素,身後的小屋中正在冒著縷縷炊煙,充滿了煙火氣息。</p>


    這是一座平凡的小院,可是青年卻並不平凡,因為他便是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的兒子,劉璟。</p>


    從京師迴到家鄉之後,他便放下了所有執念,選擇成為了一名普通人,雖然生活並不算富裕,但卻衣食無憂,最重要的是他活了下來,可以繼續為劉家延續香火。</p>


    </p>


    正在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一名身穿勁裝的青年騎著一匹馬,風塵仆仆的停在了院門外,翻身下了馬。</p>


    “請問,這裏是劉璟家嗎?”</p>


    青年站在院門口,望著院落中正在清掃的劉璟,大聲問道。</p>


    劉璟聞聲望去,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因為從來人的穿著打扮,他可以看得出來,青年應該是來自京師。</p>


    “你是?”</p>


    劉璟遲疑著,打量著青年緩緩問道。</p>


    “在下來自京師,是丞相府中人,奉少爺之命,前來尋訪舊友,請問劉璟在家嗎?”</p>


    青年衝著劉璟拱了拱手,客氣的問道。</p>


    聽到青年的話,劉璟愣了一下,緊接著喜笑顏開,快步來到了院門前。</p>


    “原來是胡公子的人,失敬失敬,鄙人便是劉璟。”</p>


    劉璟一邊打開了院門,一邊拱了拱手說道。</p>


    “原來閣下就是劉公子,那在下就找對人了。”</p>


    青年笑了笑,拱著手說道。</p>


    “一路辛苦了,快請進。”</p>


    劉璟一邊笑著,一邊邀請青年進了院中,坐在了院中的石凳上,又為青年倒了一碗茶。</p>


    “劉公子,這裏有一封少爺要交給你的信。”</p>


    青年趕了很久的路,的確有些渴了,端起茶碗一飲而盡,接著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劉璟。</p>


    劉璟愣了一下,急忙接過書信,好奇的拆開書信看了起來。</p>


    可是當他看到信中的內容之後,整個人卻不由得一震,緊接著露出了一臉的感激之情,甚至眼眶都有些濕潤。</p>


    “一別多日,胡公子近來還好嗎?”</p>


    劉璟看完信之後,一邊看著青年問道,一邊小心翼翼的將書信收好。</p>


    “很好,有勞劉公子掛念。”</p>


    青年點了點頭,笑著說道。</p>


    “那就好,那就好。”</p>


    劉璟點著頭,喃喃自語著說道,臉上的感激之情越發的明顯。</p>


    “劉公子,既然信已經送到,那在下這便要返迴京師了,告辭。”</p>


    青年又喝了一碗茶之後,抱了抱拳,說著就要離開。</p>


    “這麽急嗎?吃點東西再走吧,馬上就好了。”</p>


    劉璟愣了一下,指了指身後正在冒著炊煙的煙囪,驚訝的說道。</p>


    “不了,路途遙遠,在下還得盡快趕迴去向少爺複命。”</p>


    青年擺了擺手,說完便轉身向外走去,翻身上了馬。</p>


    “等一下!等一下!既然沒工夫吃飯,那就帶點幹糧在路上吃吧!”</p>


    劉璟說著,急忙扭頭衝著屋裏喊了幾聲。</p>


    很快,一名婦人挺著一個大肚子從屋裏走了出來,手裏拎著一袋幹糧,遞到了劉璟的手裏。</p>


    劉璟接過幹糧,不由分說的交給了青年。</p>


    青年收下之後,再次告別,揚著馬鞭,疾馳而去,轉眼消失在了劉璟夫婦二人的視線之中。</p>


    “誰的信啊?他說的少爺是誰?”</p>


    婦人看了看青年消失的方向,疑惑的看著劉璟問道。</p>


    “一個恩人,對劉家有再造之恩的恩人。”</p>


    劉璟摸了摸懷中的書信,遲疑著說道。</p>


    他的妻子,隻是出身於當地一個貧苦百姓家中的女子,對於自己之前的經曆,他並沒有講述太多。</p>


    “飯好了,吃飯吧。”</p>


    婦人點了點頭,牽著劉璟的手,轉身向屋中走去。</p>


    劉璟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臉上帶著一絲無比欣慰的神情,像是放下了一塊許久沒有放下的石頭。</p>


    胡非給劉璟的信中,其實並沒有說太多,隻有簡短的十一個字:</p>


    令尊心願已了,望瞑目。</p>


    珍重。</p>


    可是雖然隻有簡短的十一個字,但是劉璟一看便知道了其中的意思。</p>


    他知道,父親的臨終遺言,終於傳到了陛下的耳中。</p>


    胡非信守了自己的承諾。</p>


    ...</p>


    胡府。</p>


    玲瓏苑。</p>


    胡非剛一迴來,就看到了在正廳門口踱著步子,一臉焦急的胡惟庸。</p>


    聽到腳步聲,胡惟庸急忙轉頭看了過來,看到胡非終於迴來,焦急的趕了過來。</p>


    “你怎麽這麽晚才迴來啊?”</p>


    胡惟庸一邊走來,一邊略帶埋怨的問道。</p>


    “怎麽了?又出什麽事了?”</p>


    胡非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p>


    每次胡惟庸主動到玲瓏苑裏來,不是有好事就是有壞事,不知道這次是好是壞。</p>


    “沒出事,沒出事,是好事。”</p>


    胡惟庸擺了擺手,笑著說道。</p>


    聽了胡惟庸的話,胡非這才鬆了口氣,不滿的看了一眼胡惟庸,徑直向正廳中走去。</p>


    “既然是好事,你剛才那麽焦急幹什麽?搞得好像天塌下來了一樣。”</p>


    “說吧,又是什麽事能讓我們丞相大人親自光臨玲瓏苑啊?”</p>


    胡非一邊走著,一邊翻著白眼說道。</p>


    “我還想問問你,除了燕王找了陛下說情之外,你又做了什麽?怎麽陛下的態度又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啊?”</p>


    胡惟庸湊在胡非的身邊,一邊滿臉欣慰的打量著胡非,一邊好奇的問道。</p>


    “什麽意思?”</p>


    胡非挑了挑眉毛,疑惑的問道。</p>


    “今日早朝之上陛下對你是一頓稱讚,從詩詞到書法,有提到了常州鼠患,還有常州城外的那次刺殺,還有賑災良策,幾乎把你之前做過的所有值得炫耀的事全都誇了一遍,誇得連我都不好意思了。”</p>


    胡惟庸忍俊不禁的說道,臉上滿是欣喜而自豪的笑容。</p>


    “有人誇你兒子還不好?難不成你還想像以前一樣,誰都看不上我啊?”</p>


    胡非笑了笑,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正廳,坐在了椅子上,開始為自己倒茶。</p>


    聽完胡惟庸的話,他就已經知道,自己之前通過朱允炆說的那些為君之道的話已經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而且起到了作用。</p>


    “我來我來!”</p>


    胡惟庸一看,急忙搶過了茶壺,親自為胡非倒起了茶,臉上帶著一絲殷勤的笑意。</p>


    “說的就是啊,之前文武百官哪個正眼看你?背地裏更是對你冷嘲熱諷,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兒有出息了,能夠為老夫爭光了,老夫當然高興。”</p>


    “可是你還沒有說,你這次又是怎麽討得陛下的歡心的?他的態度怎麽轉變的這麽快?”</p>


    胡惟庸倒完茶之後,一臉笑嘻嘻的看著胡非糾纏著問道。</p>


    “很簡單,不過是教了一下二皇孫怎麽當皇帝而已,看來二皇孫沒聽懂,陛下倒是很受用。“</p>


    胡非笑了笑,一邊喝著茶,一邊若無其事的說道。</p>


    “什麽?!”</p>


    可是聽了胡非的話,胡惟庸卻直接傻了眼,不敢置信的驚唿出聲。</p>


    “你小點聲,我又沒聾!”</p>


    胡非皺了皺眉頭,掏了掏被胡惟庸的話音震得有些難受的耳朵,撇著嘴說道。</p>


    “臭小子,你死不死啊?!”</p>


    “你居然教唆二皇孫當皇帝?!而且還傳到陛下的耳朵裏去了?!你這是作死啊?!”</p>


    “陛下今天一頓猛誇,不會是欲擒故縱吧?”</p>


    胡惟庸指著胡非的鼻子,氣急敗壞的說道,心中不免開始擔憂了起來。</p>


    “放心吧,不會,我心裏有數,而且那些話本來就是我故意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的,就是要讓他知道。”</p>


    “陛下那不但不是欲擒故縱,而且往後對我隻會越來越信任,你就安心等著抱孫子吧。”</p>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p>


    “當真?”</p>


    胡惟庸遲疑著看著胡非,將信將疑的問道。</p>


    “放心吧,一切盡在我的掌握之中。”</p>


    胡非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p>


    “好好好,那你早些歇息吧,老夫就不打擾你了,趕緊把公主給我娶迴來!”</p>


    聽了胡非肯定的答複,胡惟庸忍俊不禁的大笑了起來,擺了擺手,心滿意足的向外走去,走出老遠都能傳來開懷的笑聲。</p>


    看著胡惟庸離開的背影,胡非搖頭苦笑了一下,緊接著長籲了一口氣,忍不住撇了撇嘴角,臉上閃過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p>


    他知道,對於胡惟庸的救贖之路,現在才真正開始,接下來,必定充滿了刀光劍影...</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煉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煉笙並收藏大明第一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