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p>
煙雨樓外。</p>
一條暗巷中,幾個身影隱藏在黑暗之中,望著煙雨樓的方向。</p>
“毛大人,好像聽不到動靜了,我們該怎麽辦?”</p>
其中一人衝著為首的一名青年恭敬的說道。</p>
就在不久之前,他們親眼目睹了二十幾名形跡可疑的黑衣人衝進了煙雨樓。</p>
“向都城兵馬司傳信,煙雨樓發生暴亂,讓他們火速出兵鎮壓!”</p>
青年盯著煙雨樓,沉聲說道。</p>
“是!”</p>
那人答應了一聲,轉身就要走。</p>
“等等!”</p>
可是這時候青年卻突然出言攔了下來。</p>
“大人?”</p>
那人有些疑惑的看著青年。</p>
“再等等,先派人守住煙雨樓各處出口,盯緊每一個可疑之人。”</p>
青年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頰,冷冷的說道,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怨恨。</p>
如果他猜的沒錯,那夥人很可能是衝著胡非去的,他希望都城兵馬司的人不要那麽快趕到,最好不要在胡非死之前趕到。</p>
那一晚的恥辱,他到現在都曆曆在目。</p>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檢校,毛校尉!</p>
...</p>
煙雨樓。</p>
二樓雅間。</p>
二十幾名黑衣殺手已經全都被製服,春蝶的突然出手,加上及時趕到的那十幾名身穿勁裝的人,讓胡非躲過了這次刺殺。</p>
除了那名書生打扮的青年之外,其餘的殺手已經全都被押著跪在了地上。</p>
青年被挾持,他們不敢反抗。</p>
“屬下未能及時趕到,讓少爺受驚了,還望少爺恕罪。”</p>
一名年紀跟裴傑差不多大的青年從十幾名身穿黑色勁裝的人群中走出,單膝跪地,衝著胡非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你是誰?”</p>
胡非打量著青年,淡淡的問道。</p>
從前身的記憶之中,他並沒有想起麵前這個人。</p>
“我等是受丞相之命,在暗中保護少爺安危。”</p>
青年恭敬的說道,聲音低沉,麵無表情。</p>
胡非皺了皺眉頭,打量了這些人一眼,接著又看了看雙手持刀的春蝶,心中已經了然,看來胡惟庸真的在私下培養了自己的暗勢力。</p>
“起來吧,來的還算及時,恕你無罪。”</p>
胡非擺了擺手,示意青年起來。</p>
他知道,在沒有得到胡惟庸的首肯之前,這些人是不會說出自己的來曆的。</p>
青年答應了一聲,起身退到了一邊。</p>
“你藏得好深啊,本少爺居然一直沒看出你是個高手。”</p>
胡非轉頭打量著正在挾持著青年的春蝶,淡淡的說道,一邊說著,一邊從角落中走了出來,重新坐在了剛才的位置。</p>
“請少爺恕罪,奴婢並不是有意隱瞞少爺的,等此間事了再向少爺慢慢解釋。”</p>
</p>
“此人膽大包天,該如何處置?”</p>
春蝶尷尬的衝胡非頷首行了一禮,緩緩說道。</p>
“放開他。”</p>
胡非毫不猶豫的說了一句,接著晃了晃手中還未空的酒壺,仰頭喝了一口。</p>
“少爺?”</p>
春蝶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p>
胡非重新看向了春蝶,麵露威嚴。</p>
春蝶不敢再說什麽,收起了短刀,放開了書生打扮的青年。</p>
“為什麽殺我?”</p>
胡非打量著青年,饒有興致的問道。</p>
“事已至此,不必多言,要殺要剮悉聽尊便!”</p>
青年冷哼了一聲,沉聲說道。</p>
“這就繳械投降了?”</p>
胡非笑了笑,淡淡的問道。</p>
“來之前我們就沒想過活著離開!既然刺殺失敗,便沒什麽好說的!”</p>
青年倔強的說道。</p>
“既然沒想過活著離開,又為何要蒙著自己的臉?既然怕被人認出來,那就說明還不想死。”</p>
胡非搖著頭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青年不由得皺了皺眉,欲言又止。</p>
“看你的打扮,應該也算是個讀過書的人,難道書裏沒告訴你,殺人就得找能殺得了人的人來幹嗎?”</p>
“你找了這麽一幫可能連殺雞都會手抖的人,又怎麽可能殺了我?”</p>
胡非看著青年,忍俊不禁的問道。</p>
看著得意忘形的胡非,青年緊握著雙拳,雙眼之中頓時被怨恨和怒火填滿。</p>
“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們殺我,隻是為了對付胡惟庸,真正跟你們有仇的,應該是胡惟庸吧?”</p>
“不妨說出來聽聽,或許我可以替你報仇也說不定。”</p>
胡非看著青年,繼續說道。</p>
青年愣了一下,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胡非,哪有幫外人跟自己親爹尋仇的?</p>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你們父子能夠逃得過這一次,也早晚會有不得善終的那一天!”</p>
青年瞪著胡非,狠狠地說道。</p>
“放肆!”</p>
青年的話音剛落,另一邊那名奉命暗中保護胡非的青年已經厲聲喝道,直接拔出了手中的短刀!</p>
“住手!沒你的事!”</p>
胡非麵色一沉,厲聲喝止道。</p>
“殺父之仇?你到底是誰?!再不說,我便殺了你所有的手下!”</p>
胡非挑了挑眉毛,盯著青年,繼續追問道。</p>
“家父劉基!四年前病逝,全都是拜你爹胡惟庸所致!”</p>
青年瞪著胡非,無奈的咬著牙說道。</p>
看來,他把那些手下的性命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p>
“劉基?!你是劉伯溫的兒子?!”</p>
胡非一聽,忍不住驚唿出聲,緊接著他便明白了一切。</p>
當年劉伯溫辭官返鄉不久之後便病了,朱元璋知道之後,便派了胡惟庸帶著禦醫前去探望,可是自從胡惟庸去過之後,劉伯溫的病情卻突然加重。</p>
根據後世記載,有人推理出劉伯溫之死或與胡惟庸有關,連劉伯溫自己也覺得是胡惟庸加害了他,因為當年他曾在朱元璋的麵前說過胡惟庸的不是,得罪了胡惟庸。</p>
可是胡非在親眼見過胡惟庸之後,他覺得胡惟庸不是那樣的人,即便真的心中對劉伯溫有所不滿,也不會暗下殺手害了劉伯溫。</p>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滿意了吧?此事全都因我一人而起,與他們無關,要殺殺我一人便可,放了他們!”</p>
青年瞪著胡非,一臉堅定的說道。</p>
“你是劉璟?!”</p>
胡非盯著青年,沉聲問道。</p>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已經在兩年前死了。</p>
剩下的,便隻有次子劉璟。</p>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p>
青年揚起了頭,大聲說道。</p>
雖然他隻是一介書生,但是此時看起來卻像是個無畏赴死的勇士!</p>
“我不會殺你,因為你爹不是胡惟庸殺的。”</p>
胡非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p>
對於劉伯溫,他再熟悉不過,一生正直,不戀權貴,明朝開國元勳,對明朝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令人欽佩。</p>
“事到如今,你說什麽都可以!你也不用替他狡辯,如果不是他,還能是誰?!”</p>
劉璟冷哼了一聲,堅定的說道。</p>
“為什麽一定是有人加害?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風寒雖為小病,可是自古以來死於風寒的人並不是沒有!”</p>
“再加上你父親對於大明江山一直殫精竭慮,或許早已心力交瘁,這都是命數,怨不得旁人。”</p>
“或許,你隻是被人蒙蔽,被當作了這京師黨爭之中一枚可憐的棋子!”</p>
胡非看著劉璟,語重心長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劉璟愣在了原地,神情恍惚,眉宇之間出現了一絲掙紮。</p>
“為政的要領在於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道德,律法則應該盡量簡要。”</p>
“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將更加深遠。如果部屬或百姓犯錯,如果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醒人們改過自新的目的。”</p>
“而律法若能盡量簡要,百姓便可更容易領會,也更容易遵守,這樣就可以避免百姓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朝廷的公信力和仁德,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庇佑大明朝永命萬年。”</p>
“這是令尊窮其一生都在追尋的理想吧?”</p>
胡非撿起了地上的一隻酒杯,一邊將壺中的酒慢慢倒了一杯,一邊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p>
聽到胡非的話,原本愣在原地的劉璟突然渾身一震,驚訝的睜大了雙眼看向了胡非,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p>
因為胡非剛才所說的那段話,是他父親當年臨終之前最後的遺言,幾乎一字不差!</p>
“你...”</p>
劉璟看著胡非,顫抖著開了口,眼眶已經忍不住濕潤,父親的音容笑貌以及往日的種種,不由自主的浮現在了腦海之中...</p>
煙雨樓外。</p>
一條暗巷中,幾個身影隱藏在黑暗之中,望著煙雨樓的方向。</p>
“毛大人,好像聽不到動靜了,我們該怎麽辦?”</p>
其中一人衝著為首的一名青年恭敬的說道。</p>
就在不久之前,他們親眼目睹了二十幾名形跡可疑的黑衣人衝進了煙雨樓。</p>
“向都城兵馬司傳信,煙雨樓發生暴亂,讓他們火速出兵鎮壓!”</p>
青年盯著煙雨樓,沉聲說道。</p>
“是!”</p>
那人答應了一聲,轉身就要走。</p>
“等等!”</p>
可是這時候青年卻突然出言攔了下來。</p>
“大人?”</p>
那人有些疑惑的看著青年。</p>
“再等等,先派人守住煙雨樓各處出口,盯緊每一個可疑之人。”</p>
青年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頰,冷冷的說道,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怨恨。</p>
如果他猜的沒錯,那夥人很可能是衝著胡非去的,他希望都城兵馬司的人不要那麽快趕到,最好不要在胡非死之前趕到。</p>
那一晚的恥辱,他到現在都曆曆在目。</p>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檢校,毛校尉!</p>
...</p>
煙雨樓。</p>
二樓雅間。</p>
二十幾名黑衣殺手已經全都被製服,春蝶的突然出手,加上及時趕到的那十幾名身穿勁裝的人,讓胡非躲過了這次刺殺。</p>
除了那名書生打扮的青年之外,其餘的殺手已經全都被押著跪在了地上。</p>
青年被挾持,他們不敢反抗。</p>
“屬下未能及時趕到,讓少爺受驚了,還望少爺恕罪。”</p>
一名年紀跟裴傑差不多大的青年從十幾名身穿黑色勁裝的人群中走出,單膝跪地,衝著胡非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p>
“你是誰?”</p>
胡非打量著青年,淡淡的問道。</p>
從前身的記憶之中,他並沒有想起麵前這個人。</p>
“我等是受丞相之命,在暗中保護少爺安危。”</p>
青年恭敬的說道,聲音低沉,麵無表情。</p>
胡非皺了皺眉頭,打量了這些人一眼,接著又看了看雙手持刀的春蝶,心中已經了然,看來胡惟庸真的在私下培養了自己的暗勢力。</p>
“起來吧,來的還算及時,恕你無罪。”</p>
胡非擺了擺手,示意青年起來。</p>
他知道,在沒有得到胡惟庸的首肯之前,這些人是不會說出自己的來曆的。</p>
青年答應了一聲,起身退到了一邊。</p>
“你藏得好深啊,本少爺居然一直沒看出你是個高手。”</p>
胡非轉頭打量著正在挾持著青年的春蝶,淡淡的說道,一邊說著,一邊從角落中走了出來,重新坐在了剛才的位置。</p>
“請少爺恕罪,奴婢並不是有意隱瞞少爺的,等此間事了再向少爺慢慢解釋。”</p>
</p>
“此人膽大包天,該如何處置?”</p>
春蝶尷尬的衝胡非頷首行了一禮,緩緩說道。</p>
“放開他。”</p>
胡非毫不猶豫的說了一句,接著晃了晃手中還未空的酒壺,仰頭喝了一口。</p>
“少爺?”</p>
春蝶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p>
胡非重新看向了春蝶,麵露威嚴。</p>
春蝶不敢再說什麽,收起了短刀,放開了書生打扮的青年。</p>
“為什麽殺我?”</p>
胡非打量著青年,饒有興致的問道。</p>
“事已至此,不必多言,要殺要剮悉聽尊便!”</p>
青年冷哼了一聲,沉聲說道。</p>
“這就繳械投降了?”</p>
胡非笑了笑,淡淡的問道。</p>
“來之前我們就沒想過活著離開!既然刺殺失敗,便沒什麽好說的!”</p>
青年倔強的說道。</p>
“既然沒想過活著離開,又為何要蒙著自己的臉?既然怕被人認出來,那就說明還不想死。”</p>
胡非搖著頭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青年不由得皺了皺眉,欲言又止。</p>
“看你的打扮,應該也算是個讀過書的人,難道書裏沒告訴你,殺人就得找能殺得了人的人來幹嗎?”</p>
“你找了這麽一幫可能連殺雞都會手抖的人,又怎麽可能殺了我?”</p>
胡非看著青年,忍俊不禁的問道。</p>
看著得意忘形的胡非,青年緊握著雙拳,雙眼之中頓時被怨恨和怒火填滿。</p>
“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們殺我,隻是為了對付胡惟庸,真正跟你們有仇的,應該是胡惟庸吧?”</p>
“不妨說出來聽聽,或許我可以替你報仇也說不定。”</p>
胡非看著青年,繼續說道。</p>
青年愣了一下,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胡非,哪有幫外人跟自己親爹尋仇的?</p>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你們父子能夠逃得過這一次,也早晚會有不得善終的那一天!”</p>
青年瞪著胡非,狠狠地說道。</p>
“放肆!”</p>
青年的話音剛落,另一邊那名奉命暗中保護胡非的青年已經厲聲喝道,直接拔出了手中的短刀!</p>
“住手!沒你的事!”</p>
胡非麵色一沉,厲聲喝止道。</p>
“殺父之仇?你到底是誰?!再不說,我便殺了你所有的手下!”</p>
胡非挑了挑眉毛,盯著青年,繼續追問道。</p>
“家父劉基!四年前病逝,全都是拜你爹胡惟庸所致!”</p>
青年瞪著胡非,無奈的咬著牙說道。</p>
看來,他把那些手下的性命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p>
“劉基?!你是劉伯溫的兒子?!”</p>
胡非一聽,忍不住驚唿出聲,緊接著他便明白了一切。</p>
當年劉伯溫辭官返鄉不久之後便病了,朱元璋知道之後,便派了胡惟庸帶著禦醫前去探望,可是自從胡惟庸去過之後,劉伯溫的病情卻突然加重。</p>
根據後世記載,有人推理出劉伯溫之死或與胡惟庸有關,連劉伯溫自己也覺得是胡惟庸加害了他,因為當年他曾在朱元璋的麵前說過胡惟庸的不是,得罪了胡惟庸。</p>
可是胡非在親眼見過胡惟庸之後,他覺得胡惟庸不是那樣的人,即便真的心中對劉伯溫有所不滿,也不會暗下殺手害了劉伯溫。</p>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滿意了吧?此事全都因我一人而起,與他們無關,要殺殺我一人便可,放了他們!”</p>
青年瞪著胡非,一臉堅定的說道。</p>
“你是劉璟?!”</p>
胡非盯著青年,沉聲問道。</p>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已經在兩年前死了。</p>
剩下的,便隻有次子劉璟。</p>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p>
青年揚起了頭,大聲說道。</p>
雖然他隻是一介書生,但是此時看起來卻像是個無畏赴死的勇士!</p>
“我不會殺你,因為你爹不是胡惟庸殺的。”</p>
胡非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p>
對於劉伯溫,他再熟悉不過,一生正直,不戀權貴,明朝開國元勳,對明朝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令人欽佩。</p>
“事到如今,你說什麽都可以!你也不用替他狡辯,如果不是他,還能是誰?!”</p>
劉璟冷哼了一聲,堅定的說道。</p>
“為什麽一定是有人加害?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風寒雖為小病,可是自古以來死於風寒的人並不是沒有!”</p>
“再加上你父親對於大明江山一直殫精竭慮,或許早已心力交瘁,這都是命數,怨不得旁人。”</p>
“或許,你隻是被人蒙蔽,被當作了這京師黨爭之中一枚可憐的棋子!”</p>
胡非看著劉璟,語重心長的說道。</p>
聽了胡非的話,劉璟愣在了原地,神情恍惚,眉宇之間出現了一絲掙紮。</p>
“為政的要領在於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道德,律法則應該盡量簡要。”</p>
“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將更加深遠。如果部屬或百姓犯錯,如果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醒人們改過自新的目的。”</p>
“而律法若能盡量簡要,百姓便可更容易領會,也更容易遵守,這樣就可以避免百姓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朝廷的公信力和仁德,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庇佑大明朝永命萬年。”</p>
“這是令尊窮其一生都在追尋的理想吧?”</p>
胡非撿起了地上的一隻酒杯,一邊將壺中的酒慢慢倒了一杯,一邊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p>
聽到胡非的話,原本愣在原地的劉璟突然渾身一震,驚訝的睜大了雙眼看向了胡非,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p>
因為胡非剛才所說的那段話,是他父親當年臨終之前最後的遺言,幾乎一字不差!</p>
“你...”</p>
劉璟看著胡非,顫抖著開了口,眼眶已經忍不住濕潤,父親的音容笑貌以及往日的種種,不由自主的浮現在了腦海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