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鈺得各部諸王之助,大敗叛賊並鮮卑鐵騎三萬,上表奏捷,差何統快馬送至洛陽,又命趙雲典韋領軍看押降卒,差人提拓跋力雄至郡衙。


    劉鈺怒聲問曰:“拓跋力雄,想先帝封鮮卑大汗檀石槐為王,相約兩不相犯,爾何敢置王命於不顧,侵我雲中,害我子姓,若不說出個道道來,莫怪劉某刀快。”


    拓跋力雄本是惜身怕死之人,受箭傷未愈,又被劉鈺怒罵一通,心裏不爽,卻已階下囚,為求生計,乃卑言乞聲,曰:“太守且聽我一言,我鮮卑已十分數年與大漢秋毫無犯,怎奈日前比衍跑到我軍中,言太守欲掃蕩鮮卑各部,說太守年青,當不得大任,又言郡中兵少,可一戰成擒。力雄聞言,乃將兵來犯,還請太守知之。”


    劉鈺心道:這拓跋力雄雖然是怕死,為求活命,卻也說的實話。且又是拓跋鮮卑王拓跋少洪之子,若不慎重處之,引得鮮卑大兵犯境,可是大大的不妙。當下左右尋思,良久覓得一計。


    乃親釋其縛,笑謂之曰:“原是這般。到是我錯怪拓跋兄弟,來來來,我這便命人備下酒宴,與拓跋兄陪罪。”


    拓跋力雄聽得劉鈺之言,想是命已保住,哪有不從之理,於是郎有情,妾有意,便在廳中飲起酒來。待其酒醉,劉鈺便就打聽起鮮卑事務。


    原來鮮卑本中諸多部族,相互攻擊,後卻出了一位雄才大略之人---檀石槐。憑其文韜武略整合各部,無有不服從者,檀石槐乃為鮮卑汗國大王,時常搶掠漢郡,桓帝在時封其為王,言兩不想伐,又譴良將戍之,於是邊境之禍乃解。及桓帝薨,今天子又不甚賢明,近年時有犯境者。又檀石槐年老,諸王爭權,對此等事情亦是無暇過問,朝中眾人忙於內鬥,亦是無暇。鮮卑人自是以為漢人好欺,便縱兵劫掠,卻不想遇到劉鈺,被俘虜了過來。


    劉鈺聽到這事。心中頓時怒火萬丈,這夷族,不識禮數,不通文墨,隻是劫掠往來,如那流寇一般無二,若不叫你認得大漢威儀,豈不當我病貓,怎奈黃巾之亂二月將起,吾還當寬以待之,使不敢犯我諸郡。


    劉鈺乃引拓跋力雄巡高順練兵之所,又叫其識得典韋趙雲厲害,乃使其並一幹降兵歸,劉鈺誡之曰:“今與拓跋兄相識,誠乃鈺之幸也。今兄且迴鮮卑,鈺不相送,臨別有一言想贈,還望拓跋兄不煩厭聽。”


    “劉兄但說無妨,今日觀劉兄軍容,又有如此猛將,甚叫力雄心驚,吾非癡人,已知劉兄心事,但有我拓跋力雄在日,定勸吾父不相侵犯。”這拓跋力雄雖然年青怕死,卻也聰明,早知劉鈺心事。


    劉鈺聞言大喜,乃與拓跋力雄擊掌為誓,眾軍為證,誓言劉鈺在日,拓跋力雄他日若為一部之王,定不侵大漢疆土分毫。


    劉鈺心道這拓跋力雄雖是怕死之人,卻也心思縝密,頗有城府。他日定能奪得拓跋鮮卑大汗之位,正好與那步度根、軻比能樹一強敵,為吾外援。當下便率二位兄長出城十裏相送,臨行之前,劉鈺拉住拓跋力雄,謂之曰:“吾觀檀石槐已遲暮之年,若其死,兄可乘勢登高。若事成,兄定為鮮卑之王也。若要劉鈺相助,盡可差人前來,劉鈺定會助兄成事。”


    拓跋力雄聞言大喜,視劉鈺為知已,當下便許之。又說五日後送俊馬千匹為謝,劉鈺亦是大喜,沒想這鬥虎之計卻也受得良馬為謝,當下汗顏。


    五日後,拓跋力雄果差人送馬至,劉鈺眾人皆是大喜。於步兵中擇善騎者一千為騎兵另趙雲統之,至此劉鈺軍已有高順步軍5000,趙雲騎兵2000。劉鈺教二人速速練兵。卻說這拓跋力雄差人送馬至,送馬之人密告劉鈺曰:“大王為謝將軍大恩,特譴我送來良馬,另有寶馬四匹相贈。”劉鈺大喜,帶趙雲典韋並高順進去取馬。


    其中一馬通體白毛,高九尺,劉鈺謂趙雲曰:“此乃二哥良駒。”乃令趙雲取之,趙雲心喜,取馬縱橫馳騁,往來如風。須臾便至天邊,已是數裏之外,眾人正在觀察,趙雲卻眾後麵衝了迴來,立馬於前。曰:“還請三弟賜名。”


    劉鈺也不推辭,當下便道:“觀此馬通體雪白,正配二哥銀鎧銀槍,可名渾天雪,隻是二哥要這一身行頭往城中走一遭,卻不知要迷倒多少懷春少女了。”眾人聽得劉鈺此言,皆是大笑不已,直笑得趙雲臉紅,一急之下策馬往城中去了,眾人更是大笑。皆道趙將軍殺人不留情,卻是會臉紅。


    又觀得一馬也是高九尺,通身黑體,頂上一騅黑毛,尤其搶眼,劉鈺心中高興,此馬正配大哥這黑塔。取名烏騅,仿霸王故事。叫典韋取馬去了。


    卻見高順眼盯一馬,目不轉睛,劉鈺奇之,順眼看去,也是寶馬,名曰青驄。著高順領去。高順感動,謝過劉鈺騎馬練習去了。


    劉鈺看三人皆去了。心中高興。吾家眾將皆有寶馬良駒,何懼天下英雄,何懼呂布。


    還有一馬,劉鈺怎會忘了,視之,這馬身高九尺,通體黑亮,蹄上騅毛便顯其定非凡品,心中高興,難道這便是絕影不成。又見麵額有白劍,莫非的盧乎?管是什的,試試便知。這一騎之下差點沒把劉鈺摔了。原來這馬速度奇快,劉鈺初騎之下,未能適應。跑了一圈,直覺速度飛快,比趙雲的馬還快了許多,果是寶駒,定非絕影可比。


    又是縱騎馳騁,趙雲典韋高順見劉鈺馬快,典韋急問:“三弟,此馬這般速度,道的何名?”


    劉鈺於馬背上聞得此言,不待減速,大聲曰:“無影。”


    果然無影也。有馬如斯,將複何求。


    ========================/


    卻說劉鈺差何統至洛陽報捷。朝廷震動,又有鄒平、何顒為其奔走,帝大喜之下加封劉鈺護匈奴校尉,假節,增俸一千石,領雲中、朔方、九原三郡軍事,並治境內羌,匈奴諸部,以抗鮮卑。又令黃門侍郎荀攸前往宣詔。


    卻不想荀攸眾人剛走,京師便傳來消息,言黃巾造反,荀攸大驚,倍道往雲中而來。


    你說這黃巾為何?且聽我慢慢道來。


    原來熹平年間,钜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


    今年初,皇上改元初平,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摽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殺領官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靈帝大驚之下,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靈帝坐驚之餘,從大臣之諫:解除黨禁,分皇宮財物及西園良馬,以資軍用;又令盧植率北軍五校往征冀州張角,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節西園五校並三河騎士及新募精勇共四萬餘人,伐穎川之黃巾,時孫堅為下邳佐軍司馬,朱雋知其勇武,乃奏請聖上,詔其一同討賊,張堅乃領同鄉少年又新募泗淮精兵,共千餘人往詣朱雋


    。


    卻說消息傳至雲中,兄弟三人正在飲酒,劉鈺聞言先是大喜,又是大憂。典韋趙雲不知其故,典韋口直,當下便要問個清楚。


    劉鈺曰:“吾喜者,乃今黃巾亂起,正是吾兄弟建功立業之時;吾憂者,及黃巾起,天下無知百姓定是從者如雲,然叛國死罪,震動天下,若敗,死者不以萬計,興,百姓苦,亡亦百姓苦也。就算吾等立了大功,又何麵目以見萬千附螞百姓。”


    二人聞言,皆是慚愧不已,自已隻知立功殺敵,卻未曾想到天下百姓,當下二人跪拜,“三弟心係天下百姓,好叫為兄慚愧,隻是三弟現是朝延官員,若皇帝下詔,吾等當要盡力剿之,若無命,盡可隨三弟心意,大哥(二哥)唯三弟馬首是瞻,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劉鈺聞言,忙扶起二位兄長,“劉鈺能得二位兄長如此仁義,實乃三生有幸,若他日劉鈺有負兄弟情義,有負天下百姓,定如此案。”說罷,拔出腰間寶劍將幾案一斬為二。


    “三弟。”


    “大哥,二哥。”


    “三弟,二弟,且莫想那煩心事,吾兄弟三人今日不醉不歸。”說罷,兄弟三人皆是放聲大笑,相看之下,卻是眼角濕潤。劉鈺心中感慨,能得兄弟如此,夫複何求,縱是身死沙場,也不枉來古代走了一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邊侯&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邊侯&書生並收藏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