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原名米憶芊,g市《消費者導報》的記者,有著g市第一名記之譽,另外一個身份是《中國財經》雜誌的特約記者,汪洋是其筆名,是持有法國綠卡的中國籍g市公民。


    此人與父母一起在法國居住了六年,三年前,獨自生活在g市的奶奶病重,父母忙於工作無法脫身,老人又不願離鄉背井去異國生活,剛好那時候米憶芊大學畢業,於是代替父母迴到從小生活在一起的奶奶身邊盡孝。


    老人的身體在愛孫的精心照顧下有所好轉,而米憶芊也不願意再離開奶奶去法國生活。在征得父母的同意下在g市留了下來,隨後考到了《消費者導報》成為一名記者,並於半年後,以其辛辣淩厲的筆鋒,獨到的見解,精準的新聞直覺《中國財經》雜誌特聘為特約記者,此後作品連連在各相關媒體上獲獎,被g市同行稱為“g市第一名記”。


    這幾年以來,華宇集團的商業聲譽一天高似一天,馬培的事跡也被小道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弄得各大報刊雜誌對其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然而其低調的風格也讓諸多的記者頭疼不已。


    為了集團的利益,馬培偶爾也會接受幾次采訪,但也隻限於一些表麵文章,一旦涉及到讀者感興趣的話題,特別是個人**,深諳“太極”之道的他就會不著痕跡的轉移話題,其圓滑的程度讓你想深入下去都不可能。


    <center>


    </center>


    也有一些記者極度發揮“狗仔隊”的本性,死乞白賴地糾纏著想要繼續自己的問題,可是不知怎麽的,到了最後結束采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挖不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搞不好還得對自己如此的不近人情而慚愧不已。


    馬培最讓媒體和記者頭疼的事情還不在於此,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八卦的媒體大可以不管不顧而把自己聽來的小道消息直接上報,反正那些雜誌什麽的要的主要是銷量,至於報到失不失真,見報以後要不要給當事者登報致歉,他們可不在乎,搞不好還會因為這個而讓當期雜誌的銷量再創新高也說不定。


    關鍵的問題是,這個老練的馬培,總會在被記者采訪以後讓你覺得他是那種忒真誠的人,是那種隻要你不說他的壞話,隻要你不讓華宇的名譽受損,他就恨不得跟你推心置腹做好朋友的那種人,搞得那些慣會捕風捉影的記者也會不好意思對不起他一樣。這樣的馬培,真是讓各大媒體和有著“無冕之王”的各大名記又愛又恨。


    三個月前,《中國財經》的主編打電話讓她想辦法搞定對華宇天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地區執行總監馬培的特稿,並特別聲明有兩次約稿都被行事素來低調的馬培拒絕了。


    汪洋笑了:“你要早把這個任務交給我的話,說不定早就發稿了。”主編在電話的那邊大笑:“汪記,千萬別把大話說早了,等你拿到有用的東西再說吧。”


    說歸說,汪洋也不敢真對馬培掉以輕心。所以,接下來,她沒有直接約見馬培,而是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可以說,汪洋的準備工作做的相當到位,她從馬培的出生開始,包括他學生時代的經曆,甚至於連幼稚園時期也不放過。


    私底下,汪洋也會笑自己有點緊張過度,搞得像是國安局似的深挖細掘一個人的經曆,好象這個人的存在會對國家對人民有什麽極大的危害一樣。


    然而,隨著對馬培了解的深入,她漸漸地沉迷於其中。不自覺地,她好象上癮一般地收集著馬培工作以外的事情,特別是他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工作中的馬培被稱為商場中的鐵麵冷漢,是個工作狂一般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最少把十六個小時以上交給工作;而生活中的馬培對異性敬而遠之,從不讓異性對他產生感情上的誤會與糾葛,癡心一片地等著可能永遠也不會迴來的梅雨。


    每聽到一個消息,她就會為馬培對梅雨的深情而感動一次,繼而她的心又為馬培再疼痛一次。


    不知不覺地,她的心被馬培所牽絆著,隻要是有關馬培或者是有關華宇的事情,都會引起她高度的注意。


    今天打探到江槐兒子出走的真相,當時她就有給馬培打電話的衝動,然而她的理智告訴她自己的這種情緒很不對,非常不對,她必須得要控製它!


    硬生生地忍到晚上,她再也控製不了自己想要見馬培的衝動,於是在理智還沒有占上風以前,她沒有給自己留下後悔的機會,直接拿起電話打給馬培,告訴他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得要見他,她會一直在茶秀等他,直到他來為止!


    掛掉電話,她按捺住劇烈的心跳,告訴自己說:江氏的事情被傳與他有關,那麽這個理由,也算是比較說得過去的吧?


    想到“理由”二字,她突然意識到: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一直關心華宇新聞的原因,包括上次“唐宛廣場”舉辦的酒會一樣,就是想找到再次見到馬培的理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夜豔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芊芊寶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芊芊寶兒並收藏暗夜豔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