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雖然貧窮卻沒有一個貪心的,叮囑沈四郎收好銀子,弄丟了可賠不起。沈四郎隱隱感覺到這個姚公子不簡單,或許自己能借這個機會掙上一筆錢也說不定,心裏充滿期待,一夜都沒睡好,天剛蒙蒙亮就起身離開了家到橋頭等候。紅日初升,姚公子果然來到,沈四郎這才放下心,搶先道:“快把銀子給你吧,害得我一夜沒睡好覺。”姚公子點頭:“你祖輩忠厚傳家,遇到我是上天的恩賜,跟我來吧。”沈四郎跟在後麵,心裏嘀咕:這個姚公子到底是什麽人?來到集市上,姚公子東張西望,隨口問價,來到一個雜貨攤,賣主是個老婦人。姚公子開口問道:“老人家,你這些貨加起來值多少錢?”老婦人賠笑道:“沒什麽值錢的物事,加起來不到五兩。”姚公子點頭:“我給你十兩,連這個小車一並賣給我如何?”老婦人搖頭:“公子不要取笑,這樣的貴人豈能當街賣貨?”姚公子笑道:“不是我賣,是給我的夥計找件事做,如果你願意馬上付銀子。”老婦人半信半疑,見到沈四郎拿出銀子才相信這是真的,不由喜出望外,馬上接過銀子,千恩萬謝,高高興興迴家不提。姚公子吩咐沈四郎就在當街叫賣,自己站在一邊。沈四郎根本不知道價錢,也不會吆喝,心裏沒底,有問價錢的都要詢問一下姚公子。可煞作怪,別人的攤子根本沒有人問,沈四郎剛剛開始賣貨就有人問價,姚公子隨口定價,竟然沒有人還價,不到半個時辰全都賣光了,散碎銀子和銅錢一大堆,沈四郎大喜。姚公子領著沈四郎到銀鋪把散碎銀子融成一錠大銀,足有五十兩,另外還剩下幾兩散碎銀子和數百文銅錢。姚公子吩咐道:“今日所得大銀作為明日的本錢,剩下的你拿迴家去貼補家用,小車我用不著,你推迴家去吧。”沈四郎不敢相信,問道:“公子真的給我這麽多錢?”姚公子點頭:“這點算什麽,那錠大銀你還收著,明日老地方見。”飄然離去。
沈四郎如在夢中,天下怎能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懷裏的銀子實實在在,小車就在跟前,不信也不行。推起小車匆匆忙忙跑迴家,家裏人驚喜交集,沈老爹有些懷疑,嘀咕道:“這位姚公子到底是什麽人?為何如此照顧四郎?不會是別有用心吧?”沈大姐笑道:“爹,咱們家有什麽值得別人惦記的?三親六故都不登門了。我看是四郎時來運轉了,遇到貴人扶植。”沈三姐也幫腔:“就是,四郎的病突然好轉就是先兆,看來是該發跡了,我們全家都指望著他,爹就別多心了。”沈老爹想了半天,想不出個所以然,也就罷了。兒子掙迴錢來總是好事,這下子收黃豆的錢有了著落,日子就有指望了。買些米糧菜蔬,打一壺酒,切了二斤肉,全家人歡歡喜喜慶賀一日。沈四郎自然開心,對姚公子極為敬重,這個人簡直是活神仙,什麽都知道。五十兩一錠的銀子沈家人從沒見過,這一迴算是開了眼,反正三親六故早就斷了來往,鄰居也看不上這一家人,沒人打擾。沈老爹讓兒子把銀子放在桌子正中,雖然不是自己的,沾幾分財氣也是好的。沈四郎最為歡喜,心裏一直在嘀咕:從前爹媽走街串巷賣豆腐,一日也掙不了一百文銅錢,這個姚公子輕描淡寫就掙到五十兩銀子,一定有什麽訣竅,如果自己把這個訣竅學到手,那麽一家人的日子就有盼頭了。次日仍然到橋頭等候,姚公子如約而至,沈四郎再不多問,一切聽姚公子吩咐。兩人沿街行走,來到一家貨棧門口,因為生意不景氣,門上掛著出兌的牌子。姚公子昂首進門,一名中年人上前接待,姚公子問道:“這個貨棧出兌麽?”中年人點頭:“不錯,公子有意接手請到裏麵談。”
沈四郎跟在後麵心裏嘀咕,看這個架勢姚公子要盤下這個貨棧,生意一步步擴大了,利潤肯定也會增加,自己也可以沾沾光。姚公子跟著貨棧老板到後麵轉了一圈,迴來商討價錢。老板道:“如今年景不好,生意冷淡,官差三天兩頭過來要錢,實在維持不下去了才準備出兌。公子儀表不凡,肯定是官宦人家,有後台生意就好做了。”姚公子點頭:“這個時候接生意當然有所倚仗,你說說價銀多少。”老板沉吟一下開口:“公子已經看過了,貨棧裏的存貨所剩無幾,米糧食油都已經賣空了,隻剩下鬥笠五百頂,蓑衣三百件,乃是旁人用來抵債的,值不了多少錢。年景不好,不敢多要,公子隻要給出房價就可以。”姚公子點頭:“你這貨棧前麵三間門麵,後麵五間庫房還算齊整,一共多少你開個價。”老板拿出房契道:“當初一共用了四百七十兩盤下的房子,修繕用了八十多兩。經營了五年,也有幾分利潤。如今兵荒馬亂的不敢多要,公子給五百兩足以。”姚公子一笑:“五百兩說起來不算多,不過如今到處打仗,人心惶惶,一下子拿出五百兩我怕家裏麵埋怨。不如這樣,我先付你五十兩定金,先找人收拾一下貨棧,房契你拿著,三日後過來取銀子。”老板考慮了一下點頭答應:“難得公子爽快,三日後我帶人來立下字據,算是正式交接。”事情談妥,沈四郎把銀子拿出來,老板寫下收條告辭迴家。沈四郎前後轉了轉,心裏極為羨慕,這麽大的房子,比自己家裏的破房子強多了。姚公子讓沈四郎打掃一下店鋪,沈四郎裏外開始忙碌,因為房子多,清掃幹淨已經過了午時了,姚公子吩咐道:“四郎,這裏離你家不遠,你先迴家吃飯,申時再來。”沈四郎答應,跑迴家裏吃飯,父母和三個姐姐叮囑一番,凡事小心,多做事少說話。
吃完飯沈四郎休息片刻,申時又來到客棧,姚公子讓沈四郎把庫房裏麵的鬥笠蓑衣都取出來擺在門口,沈四郎心裏納悶,要曬的話也應該在早晨拿出來,這時候拿出來有什麽用?不敢多問,裏外的折騰,把所有鬥笠和蓑衣都擺在門口,心裏琢磨著要收迴去還得老半天,今日迴家可早不了了。剛剛準備歇會兒,街上傳來馬蹄聲,一名武官領著十餘名軍士來到近前,後麵跟著兩輛無蓬馬車,車上有幾個大木箱。軍中人連官差都惹不起,自然趾高氣揚,武官一眼看到鬥笠和蓑衣,近前叫道:“這是誰的貨?出來答話。”沈四郎出來抱拳:“軍爺有何吩咐?”武官一指蓑衣:“這些鬥笠和蓑衣我們征用了。”沈四郎一驚,一旦征用這些貨就沒有了,雖然不值錢也可惜的很,忙道:“軍爺,這麽大的事要問問貨主才行。”武官點頭:“快去問來。”沈四郎連忙到屋裏告訴姚公子,得知經過姚公子吩咐道:“你去對那武官說,征用可以,隻要留下一紙批文,迴頭我好到府衙要銀子。”沈四郎出來一說,武官心裏一動,普通生意人決不敢說這樣的話,搞不好有些背景。其實上司下的令是收買,如果征用的話就能賺上一筆。腦筋一轉有了主意,伸手一指車上的箱子:“批文就免了,我用一箱貨換你的蓑衣鬥笠,就算買了。”吩咐手下人抬下一個箱子,把蓑衣鬥笠裝上車揚長而去。沈四郎沒有辦法,隻好把箱子搬進房裏,稟告姚公子。姚公子點頭笑道:“你把箱子裏的貨拿出來擺上貨架。”沈四郎領命,原來箱子裏是竹席竹枕竹簾以及竹笛,乃是武官搜刮來的,因為不好出手,索性當作價銀收買鬥笠蓑衣。沈四郎沒奈何,把這些貨清理一遍擺上貨架。
忙完了迴家,跟家裏人一講,父母自然叮囑一番,沈大姐道:“兄弟,既然你在貨棧做事,能不能跟姚公子說說,把家裏的繡品拿去擺上,能賣就賣,多少換幾個錢也好。”沈四郎點頭:“明日我去說說,反正貨架還空著不少。”次日跟姚公子一說,姚公子滿口應承,沈四郎跑迴家把三個姐姐的繡品拿來都擺在貨架上。這位姚公子與普通生意人有很大不同,一切都讓沈四郎打理,自己隻高坐在店中,從不到前麵來。沈四郎忙前忙後,看著貨架上的貨心裏發愁,後天人家拿著房契來要銀子,拿什麽給人家?先給了五十兩,還差四百五十兩,如果拿不出來這個貨棧還是人家的。正在胡思亂想,一名青衣小帽的老者進門,沈四郎連忙招唿:“老人家需要什
麽?”老者走到貨架旁看竹席,挑選片刻選出一張竹席,兩個竹枕,一掛竹簾,一根笛子,開口問道:“這幾件老夫要了,多少錢?”沈四郎心裏打鼓,說多了怕主顧不買,說少了怕吃虧,連忙到裏麵問姚公子。萬萬不曾想到,姚公子吩咐:“你去對來人說,這幾件要價五百兩。”沈四郎苦笑:“五百兩,人家鐵定不要。”姚公子一笑:“你盡管去說,賣不出去也沒什麽。”沈四郎出來一說,老者聽到價錢一愣,盤算半晌開口:“看來你們店主是行家,老夫情願出四百兩,不賣就算了。”沈四郎心裏的詫異就別提了,生怕主顧跑了,連忙到裏麵詢問,姚公子吩咐:“你就說這幾件東西到了京裏至少八百兩,我們的價錢很公道,最少四百五十兩,不要請便。”沈四郎出來一說,老者猶豫半晌,果然兌了四百五十兩銀子。這筆生意做成完全出乎沈四郎意料,當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姚公子讓沈四郎把銀子收在銀櫃裏,沈四郎抽空問道:“公子,那竹席怎能值那麽多錢?”姚公子笑道:“那是湘妃竹所製,經過多次蒸壓,多熱的天躺在上麵也是涼爽的。”沈四郎心裏納悶,姚公子怎麽會知道那麽多事?當日顧客不斷,竹品賣了一多半,連沈家三姐妹的繡品也賣了好價錢,沈四郎極為歡喜。迴家以後把錢交給三個姐姐,全家人興高采烈,沈老爹準備到城外收些黃豆繼續磨豆腐,沈大姐勸道:“爹,城外駐紮著不少軍馬,哪裏還有黃豆可收?反正兄弟有了活計,我們的繡品也能賣錢,等打完了仗再做豆腐生意好了。”沈老爹考慮再三,也就答應了。兵荒馬亂的沒有幾家貨棧開張,更沒什麽人收貨,很多人手裏有貨賣不出去。次日清晨就有人到沈四郎這裏碰碰運氣,沈四郎是一概不懂,姚公子做主,有什麽收什麽,價格壓下兩成,現銀交易。當時貨棧多半先接貨,賣過一半才付錢,姚公子的條件很合適,當時就收進了一批貨。消息傳開,又有幾人來送貨,沈四郎忙裏忙外的收拾,很快就裝滿了三間庫房,收拾好了已經將近午時。銀櫃裏的銀兩所剩無幾,明日就是拿房契交錢的日子,沈四郎心裏著急,姚公子安慰道:“你放心,今日日落前銀櫃就能裝滿。”沈四郎點頭,這位姚公子的話沒有一句不應驗的,或許真的有大生意也不一定。果不其然,從午時開始就有人上門選購,生意一筆接著一筆,都有豐厚的利潤。沈四郎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心裏高興,一點不覺得累。眼看日落,姚公子笑對沈四郎道:“看你忙了一日,沒吃飯沒喝水,快點迴家休息去吧。”沈四郎抹一把汗水:“有錢賺就不覺得累了。”姚公子吩咐:“今日最少賺了八百兩,你帶迴一百兩交給父母。”沈四郎搖頭:“太多了,我隻是跑跑腿,不敢要這麽多。”姚公子笑道:“你不見我們的生意紅火麽?一百兩何足掛齒。”沈四郎想了想點頭答應,施禮道:“多謝公子照顧,我代全家謝過。”姚公子點頭:“快迴去吧。”
沈家人做夢也不會想到,短短數日,沈四郎就拿迴一百兩銀子,全家人既興奮又不安,一下子得到這麽多錢不知是福是禍。沈老爹詳細詢問,沈四郎把經過一講,這位姚公子並未拿出一分本錢,可是生意出奇的好。沈老爹判斷,這位姚公子肯定有很強大的靠山,城裏八家貨棧已經關了六家,唯獨這一家生意好決不是偶然的。難得有這樣的機緣,沈老爹叮囑兒子小心做事,萬萬不要得罪這個人。休息一夜,清晨沈四郎照例到貨棧開門,貨棧的老板拿著房契來取銀子,姚公子根本不經手,完全交給沈四郎。老板已經聽說了貨棧收貨的事,隻道這位姚公子財大氣粗,根本想不到這麽大的生意竟然沒用一點本錢。接手之後沈四郎心裏就踏實了,專心經營生意,收入好似滾雪球一般增長。很快就有官差上門討要稅銀,姚公子吩咐,要多少給多少。官差們以為遇到了一隻肥羊,都想撈點油水,可是誰也想不到,到手的銀子還來不及花就憑空消失,再去要沈四郎依然照給,可是根本沒機會花,明明揣在懷裏,一不留神就沒了。一來二去,官差也就心涼了,去也是白去。沈四郎可不知道這些,隻覺得銀櫃裏的錢怎麽也拿不完,明明少了一半,一轉眼又滿了。生意如此興隆當然掙了不少錢,姚公子吩咐高價收購大批米糧,平價賣出,對於真正貧困者可以白送。這一下子轟動了全城,買米的人絡繹不絕。沈四郎一人忙不過來,把父母和三個姐姐都叫來幫忙,雖然米糧生意賠錢,可是其他的貨利潤豐厚,每日進賬都成倍的增長,短短一月功夫貨棧已經賺了十幾萬兩。這一日姚公子把沈四郎叫到近前商量,要把生意轉到金陵去做,那裏商賈雲集,更有不少海客,大有可為。沈四郎有些為難,這麽大的事要與家裏人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沈四郎如在夢中,天下怎能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懷裏的銀子實實在在,小車就在跟前,不信也不行。推起小車匆匆忙忙跑迴家,家裏人驚喜交集,沈老爹有些懷疑,嘀咕道:“這位姚公子到底是什麽人?為何如此照顧四郎?不會是別有用心吧?”沈大姐笑道:“爹,咱們家有什麽值得別人惦記的?三親六故都不登門了。我看是四郎時來運轉了,遇到貴人扶植。”沈三姐也幫腔:“就是,四郎的病突然好轉就是先兆,看來是該發跡了,我們全家都指望著他,爹就別多心了。”沈老爹想了半天,想不出個所以然,也就罷了。兒子掙迴錢來總是好事,這下子收黃豆的錢有了著落,日子就有指望了。買些米糧菜蔬,打一壺酒,切了二斤肉,全家人歡歡喜喜慶賀一日。沈四郎自然開心,對姚公子極為敬重,這個人簡直是活神仙,什麽都知道。五十兩一錠的銀子沈家人從沒見過,這一迴算是開了眼,反正三親六故早就斷了來往,鄰居也看不上這一家人,沒人打擾。沈老爹讓兒子把銀子放在桌子正中,雖然不是自己的,沾幾分財氣也是好的。沈四郎最為歡喜,心裏一直在嘀咕:從前爹媽走街串巷賣豆腐,一日也掙不了一百文銅錢,這個姚公子輕描淡寫就掙到五十兩銀子,一定有什麽訣竅,如果自己把這個訣竅學到手,那麽一家人的日子就有盼頭了。次日仍然到橋頭等候,姚公子如約而至,沈四郎再不多問,一切聽姚公子吩咐。兩人沿街行走,來到一家貨棧門口,因為生意不景氣,門上掛著出兌的牌子。姚公子昂首進門,一名中年人上前接待,姚公子問道:“這個貨棧出兌麽?”中年人點頭:“不錯,公子有意接手請到裏麵談。”
沈四郎跟在後麵心裏嘀咕,看這個架勢姚公子要盤下這個貨棧,生意一步步擴大了,利潤肯定也會增加,自己也可以沾沾光。姚公子跟著貨棧老板到後麵轉了一圈,迴來商討價錢。老板道:“如今年景不好,生意冷淡,官差三天兩頭過來要錢,實在維持不下去了才準備出兌。公子儀表不凡,肯定是官宦人家,有後台生意就好做了。”姚公子點頭:“這個時候接生意當然有所倚仗,你說說價銀多少。”老板沉吟一下開口:“公子已經看過了,貨棧裏的存貨所剩無幾,米糧食油都已經賣空了,隻剩下鬥笠五百頂,蓑衣三百件,乃是旁人用來抵債的,值不了多少錢。年景不好,不敢多要,公子隻要給出房價就可以。”姚公子點頭:“你這貨棧前麵三間門麵,後麵五間庫房還算齊整,一共多少你開個價。”老板拿出房契道:“當初一共用了四百七十兩盤下的房子,修繕用了八十多兩。經營了五年,也有幾分利潤。如今兵荒馬亂的不敢多要,公子給五百兩足以。”姚公子一笑:“五百兩說起來不算多,不過如今到處打仗,人心惶惶,一下子拿出五百兩我怕家裏麵埋怨。不如這樣,我先付你五十兩定金,先找人收拾一下貨棧,房契你拿著,三日後過來取銀子。”老板考慮了一下點頭答應:“難得公子爽快,三日後我帶人來立下字據,算是正式交接。”事情談妥,沈四郎把銀子拿出來,老板寫下收條告辭迴家。沈四郎前後轉了轉,心裏極為羨慕,這麽大的房子,比自己家裏的破房子強多了。姚公子讓沈四郎打掃一下店鋪,沈四郎裏外開始忙碌,因為房子多,清掃幹淨已經過了午時了,姚公子吩咐道:“四郎,這裏離你家不遠,你先迴家吃飯,申時再來。”沈四郎答應,跑迴家裏吃飯,父母和三個姐姐叮囑一番,凡事小心,多做事少說話。
吃完飯沈四郎休息片刻,申時又來到客棧,姚公子讓沈四郎把庫房裏麵的鬥笠蓑衣都取出來擺在門口,沈四郎心裏納悶,要曬的話也應該在早晨拿出來,這時候拿出來有什麽用?不敢多問,裏外的折騰,把所有鬥笠和蓑衣都擺在門口,心裏琢磨著要收迴去還得老半天,今日迴家可早不了了。剛剛準備歇會兒,街上傳來馬蹄聲,一名武官領著十餘名軍士來到近前,後麵跟著兩輛無蓬馬車,車上有幾個大木箱。軍中人連官差都惹不起,自然趾高氣揚,武官一眼看到鬥笠和蓑衣,近前叫道:“這是誰的貨?出來答話。”沈四郎出來抱拳:“軍爺有何吩咐?”武官一指蓑衣:“這些鬥笠和蓑衣我們征用了。”沈四郎一驚,一旦征用這些貨就沒有了,雖然不值錢也可惜的很,忙道:“軍爺,這麽大的事要問問貨主才行。”武官點頭:“快去問來。”沈四郎連忙到屋裏告訴姚公子,得知經過姚公子吩咐道:“你去對那武官說,征用可以,隻要留下一紙批文,迴頭我好到府衙要銀子。”沈四郎出來一說,武官心裏一動,普通生意人決不敢說這樣的話,搞不好有些背景。其實上司下的令是收買,如果征用的話就能賺上一筆。腦筋一轉有了主意,伸手一指車上的箱子:“批文就免了,我用一箱貨換你的蓑衣鬥笠,就算買了。”吩咐手下人抬下一個箱子,把蓑衣鬥笠裝上車揚長而去。沈四郎沒有辦法,隻好把箱子搬進房裏,稟告姚公子。姚公子點頭笑道:“你把箱子裏的貨拿出來擺上貨架。”沈四郎領命,原來箱子裏是竹席竹枕竹簾以及竹笛,乃是武官搜刮來的,因為不好出手,索性當作價銀收買鬥笠蓑衣。沈四郎沒奈何,把這些貨清理一遍擺上貨架。
忙完了迴家,跟家裏人一講,父母自然叮囑一番,沈大姐道:“兄弟,既然你在貨棧做事,能不能跟姚公子說說,把家裏的繡品拿去擺上,能賣就賣,多少換幾個錢也好。”沈四郎點頭:“明日我去說說,反正貨架還空著不少。”次日跟姚公子一說,姚公子滿口應承,沈四郎跑迴家把三個姐姐的繡品拿來都擺在貨架上。這位姚公子與普通生意人有很大不同,一切都讓沈四郎打理,自己隻高坐在店中,從不到前麵來。沈四郎忙前忙後,看著貨架上的貨心裏發愁,後天人家拿著房契來要銀子,拿什麽給人家?先給了五十兩,還差四百五十兩,如果拿不出來這個貨棧還是人家的。正在胡思亂想,一名青衣小帽的老者進門,沈四郎連忙招唿:“老人家需要什
麽?”老者走到貨架旁看竹席,挑選片刻選出一張竹席,兩個竹枕,一掛竹簾,一根笛子,開口問道:“這幾件老夫要了,多少錢?”沈四郎心裏打鼓,說多了怕主顧不買,說少了怕吃虧,連忙到裏麵問姚公子。萬萬不曾想到,姚公子吩咐:“你去對來人說,這幾件要價五百兩。”沈四郎苦笑:“五百兩,人家鐵定不要。”姚公子一笑:“你盡管去說,賣不出去也沒什麽。”沈四郎出來一說,老者聽到價錢一愣,盤算半晌開口:“看來你們店主是行家,老夫情願出四百兩,不賣就算了。”沈四郎心裏的詫異就別提了,生怕主顧跑了,連忙到裏麵詢問,姚公子吩咐:“你就說這幾件東西到了京裏至少八百兩,我們的價錢很公道,最少四百五十兩,不要請便。”沈四郎出來一說,老者猶豫半晌,果然兌了四百五十兩銀子。這筆生意做成完全出乎沈四郎意料,當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姚公子讓沈四郎把銀子收在銀櫃裏,沈四郎抽空問道:“公子,那竹席怎能值那麽多錢?”姚公子笑道:“那是湘妃竹所製,經過多次蒸壓,多熱的天躺在上麵也是涼爽的。”沈四郎心裏納悶,姚公子怎麽會知道那麽多事?當日顧客不斷,竹品賣了一多半,連沈家三姐妹的繡品也賣了好價錢,沈四郎極為歡喜。迴家以後把錢交給三個姐姐,全家人興高采烈,沈老爹準備到城外收些黃豆繼續磨豆腐,沈大姐勸道:“爹,城外駐紮著不少軍馬,哪裏還有黃豆可收?反正兄弟有了活計,我們的繡品也能賣錢,等打完了仗再做豆腐生意好了。”沈老爹考慮再三,也就答應了。兵荒馬亂的沒有幾家貨棧開張,更沒什麽人收貨,很多人手裏有貨賣不出去。次日清晨就有人到沈四郎這裏碰碰運氣,沈四郎是一概不懂,姚公子做主,有什麽收什麽,價格壓下兩成,現銀交易。當時貨棧多半先接貨,賣過一半才付錢,姚公子的條件很合適,當時就收進了一批貨。消息傳開,又有幾人來送貨,沈四郎忙裏忙外的收拾,很快就裝滿了三間庫房,收拾好了已經將近午時。銀櫃裏的銀兩所剩無幾,明日就是拿房契交錢的日子,沈四郎心裏著急,姚公子安慰道:“你放心,今日日落前銀櫃就能裝滿。”沈四郎點頭,這位姚公子的話沒有一句不應驗的,或許真的有大生意也不一定。果不其然,從午時開始就有人上門選購,生意一筆接著一筆,都有豐厚的利潤。沈四郎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心裏高興,一點不覺得累。眼看日落,姚公子笑對沈四郎道:“看你忙了一日,沒吃飯沒喝水,快點迴家休息去吧。”沈四郎抹一把汗水:“有錢賺就不覺得累了。”姚公子吩咐:“今日最少賺了八百兩,你帶迴一百兩交給父母。”沈四郎搖頭:“太多了,我隻是跑跑腿,不敢要這麽多。”姚公子笑道:“你不見我們的生意紅火麽?一百兩何足掛齒。”沈四郎想了想點頭答應,施禮道:“多謝公子照顧,我代全家謝過。”姚公子點頭:“快迴去吧。”
沈家人做夢也不會想到,短短數日,沈四郎就拿迴一百兩銀子,全家人既興奮又不安,一下子得到這麽多錢不知是福是禍。沈老爹詳細詢問,沈四郎把經過一講,這位姚公子並未拿出一分本錢,可是生意出奇的好。沈老爹判斷,這位姚公子肯定有很強大的靠山,城裏八家貨棧已經關了六家,唯獨這一家生意好決不是偶然的。難得有這樣的機緣,沈老爹叮囑兒子小心做事,萬萬不要得罪這個人。休息一夜,清晨沈四郎照例到貨棧開門,貨棧的老板拿著房契來取銀子,姚公子根本不經手,完全交給沈四郎。老板已經聽說了貨棧收貨的事,隻道這位姚公子財大氣粗,根本想不到這麽大的生意竟然沒用一點本錢。接手之後沈四郎心裏就踏實了,專心經營生意,收入好似滾雪球一般增長。很快就有官差上門討要稅銀,姚公子吩咐,要多少給多少。官差們以為遇到了一隻肥羊,都想撈點油水,可是誰也想不到,到手的銀子還來不及花就憑空消失,再去要沈四郎依然照給,可是根本沒機會花,明明揣在懷裏,一不留神就沒了。一來二去,官差也就心涼了,去也是白去。沈四郎可不知道這些,隻覺得銀櫃裏的錢怎麽也拿不完,明明少了一半,一轉眼又滿了。生意如此興隆當然掙了不少錢,姚公子吩咐高價收購大批米糧,平價賣出,對於真正貧困者可以白送。這一下子轟動了全城,買米的人絡繹不絕。沈四郎一人忙不過來,把父母和三個姐姐都叫來幫忙,雖然米糧生意賠錢,可是其他的貨利潤豐厚,每日進賬都成倍的增長,短短一月功夫貨棧已經賺了十幾萬兩。這一日姚公子把沈四郎叫到近前商量,要把生意轉到金陵去做,那裏商賈雲集,更有不少海客,大有可為。沈四郎有些為難,這麽大的事要與家裏人商議一下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