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坎坷,勢在必行。


    一個月時間,兩人變成了這個荒島的主人。


    那些稍有靈智的海豹、螃蟹獸、地老鼠,見到無數同類吃虧斃命之後,徹底被搞怕了。


    到了後麵,它們白天都縮在窩裏不出來,黑夜偷偷出沒,生怕遭了毒手。


    如此,散放在地上的大小儲存皿,除了昆蟲做些徒勞無功的努力,基本沒有受到動物的騷擾。


    兩人再忙碌,也不敢放鬆警惕。


    每天都會利用射電望遠鏡,不定時觀察周圍海域的情況,隨時做好撤退或戰鬥的準備。


    這一個月來,兩人間僅發現幾隊大型船隻,從小島東麵50海裏以遠經過,望遠鏡隻是隱約看到幾個小黑點,根據印象推測可能是大型商船。


    自己的現代遠視工具都看不清楚,對方更是發現不了這裏的情景。


    關於風向,通過這段時間的衛星檢測,已經基本確定,屬於大型洋流的運行規律。


    一般情況下,不會突然轉變方向,讓牧良終於放下大心。


    根據衛星拍攝的海陸分布圖,荒島以西,距離北陸極東之地,足有近3萬公裏之遙。


    土著商船,如果不幸轉錯了風向,沒有一年都別想到達大陸。


    海上航行,光靠人力或自然動力前進,再大型的商船或戰船,都不願意進行如此長距離的風險之旅。


    衛星觀察到的情況,幾乎所有的船隻,都會選擇北陸以南、南陸以北、中陸以東的海域,進行海航來往。


    商船依靠海中數百個大小島嶼,建立了不同的中轉站,方便休整、避風,以及補充物資,就地貿易,定居生活等等,已經形成了慣例。


    正是基於這個前提,他選定這個荒島,作為進軍“牧子星球”的第一站。


    到底造個什麽樣的木筏最合適?


    這些天來,兩人都在各自思考這個問題。


    這是從未做過的工作,資料庫裏也沒有這方麵的設計圖紙,全靠2人琢磨成形。


    意見一致後,開始設計。


    通過救援碟光腦運算風速與水流,得出的結論至少需要2個晝夜,到達中陸北部地區沿岸。


    在這個過程,兩人必須熬過50個小時,期間肯定會經過深海區。


    經驗提醒他們,這裏海中生物隱蔽性、攻擊性強,遭遇大型怪物攻擊,小命很可能報銷在這裏了。


    隨後的日子裏,兩人專心研究設計的草圖,修修改改了幾個迴合,最終確定了詳細方案,做成電子圖文,分頭準備材料。


    兩人設計的木筏,共計分為兩層。


    底層,長寬各15米,縱橫用圓木排列,獸骨拚接固定,主要起到漂浮、承重與防護作用。


    上層,長寬隻有6米,同樣用圓木排列獸骨固定,設計了4個圓木滾輪。


    上層與下層之間,隻做簡單的連接,必要時可以隨時脫離。


    針對不可預知的危險設定,留下周旋餘地。


    上層,還有一個獸皮製成的小帳篷,食物與蒸餾水等重要物品,都會擱置在裏麵。


    兩人生存的必需品,是重點保護對象。


    關於風帆的問題,由於材料不足,技術不熟,操作繁雜,引人注目,最後舍棄了這一念頭。


    做好這個兩層木筏,需要大量木頭。


    牧良估算了一下,大概需要砍伐小島一小半的大樹,工程量比較大。


    安裝木筏的地點,就選擇在靠近海灘的沙地上。


    牧良帶著2部戰鬥機器人,負責切割樹幹。


    一部戰鬥機器人根據指令,在指定部位用能量鋸割斷樹幹。


    另一部戰鬥機器人根據指令,用能量光線切削多餘的枝椏。


    他自己,則背負光禿的樹幹,運送到安裝地點。


    這麽做的目的,並非不怕苦累,主要還是想要錘煉一下身體承重、承壓下的適應性。


    子書銀月負責藤條的整理,獸骨的切割,蒸餾水收集與烹飪工作。


    勞動強度與繁瑣事務,不比對方低。


    經過4天的辛勤勞作,幾百根長短不一的圓木,堆成了兩座小山。


    樹幹長度接近6米的圓木,用於上層木筏,其餘全部作為底層材料。


    接著,便是拚接工作,同樣沒有多少技巧可言。


    牧良將長、重、粗的帶皮圓木,作為底層中心部位。


    2部戰鬥機器人從旁協助,大大減輕了工作強度,縮短了完工時間。


    完成底層的豎排連接,再進行底層的橫排固定,能夠承受來自各個角度的撞擊,牢固程度增強了一倍。


    上層木頭則要細致一些,獸骨連接間距更緊湊,還用藤條進行了綁縛,四角安裝了實心木輪,與下層之間用活動卡銷固定,隨時可以單獨漂流。


    做完這些,還剩最後一步,就是搭建帳篷。


    用的也是剩餘的木料,在上層木筏中間,釘成長3米、寬2米、高1.5米的木屋。


    屋頂是厚厚的木板,四圍塗上了防水樹脂,外麵用獸皮再蓋了一層,隻留下半米寬的小門進出。


    6天的忙碌,終於完成了大型木筏的製作。


    兩人抹去滿頭大汗,互視對方曬得更深的皮膚,不禁哈哈大笑。


    “小文子,沒想到你這麽精細的人,居然造出的木筏如此粗糙。”子書銀月看著一半浮在水麵,一半擱置在沙灘上的粗笨家夥,難得地打趣道。


    “一次性用品,沒必要弄得美觀,實用是王道。”


    牧良對這座4排木頭壘成的木筏,還是挺滿意的。


    “這麽大的木筏,會不會太顯眼了點?”子書銀月有些擔憂地問道。


    “沒辦法,安全第一,其他的顧不得了。”


    牧良向來懂得利弊取舍,不會因為惹眼而降低風險。


    “好吧,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子書銀月一臉神往地,望向中陸西北。


    “最多3天,計算好時間與風力就出發。”


    牧良密切留意天氣的變化,感覺這個季節應該還沒結束。


    來到“牧子星球”時間太短,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麽季節。


    總體認為,夏季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這個溫度,還未見底,那接下來的生活,可就更折磨人了。


    趁著還有點空閑,牧良利用尖利的獸骨,又製作了七、八把投擲標槍。


    塗抹上提煉的毒液,用蛇皮做簡單包裹,安置在木筏的4個邊角。


    又是連續2天辛苦,牧良廢物利用,將救援碟上拆卸下來的合金座椅,混入本地的岩石成分,重新熔鑄成大小不一的粗坯箱子。


    裝上必備的生活等物資,擱置在木筏小屋內。


    其餘的廢料,連同多餘的獸骨等,全部沉入了海水,不留下多餘痕跡。


    救援碟開進了洞窟,做了長期停放的相關準備。


    蒸餾水提取裝置,因為不礙事,沒有被拆除,留待有需要時使用。


    出發前,最後一次檢查,發現了2個不好的情況,一下子引起了2人高度關注。


    一個是救援碟、戰鬥機器人、蒸餾水裝置的合金管道等,從外界帶進來的非鏽蝕金屬,一些部位生成了細密的鏽斑。


    運轉功能,速率下降,部分性能出現了故障。


    另一個是圍繞“牧子星球”飛行的5顆近軌衛星,有1顆無法傳輸圖像,處於失效狀態。


    “據我所知,星際航行的飛碟,材質全部經過特殊處理,少見發生外殼鏽蝕的報道。”子書銀月很是確切地說道。


    “我檢查過了,未長期暴露在這裏空氣中的設備,基本保持了完好。”


    牧良重新觀察了一番,心中有了一些判斷。


    “嗯,這個世界的空氣成分,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很多啊。”


    子書銀月似是推測出了,某種聯係。


    “隻要滲透不進去,應該不會出現救援碟罷工的最壞結果。”


    牧良說這話的底氣,有些不足。


    “啊,那衛星怎麽辦?照這樣下去,全部得報廢。”


    子書銀月看向天空,憂心忡忡道。


    “眼下,進入大陸,需要依仗它們一段時間,就當是最後一迴使用吧。”牧良做出了決定。


    兩人一商量,將最新的一部戰鬥機器人留下,讓其進入救援碟,維持裏麵的真空狀態。


    一直跟隨的那部鏽蝕戰鬥機器人,還需要陪伴他們過海,遭遇不測還能夠抵擋一下。


    傍晚時分,所有前期工作全部就緒,等待啟航海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超進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紀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紀陽光並收藏無限超進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