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打不得,反而要防著他鋌而走險。下邳之戰,曹孟德吃了這麽大的虧,絕不會就這麽忍了一口氣,依我看來,徐州這邊他是不敢來打,目光會放在兩個方向,一是打南陽,張繡終歸不是對手,不降則死……</p>


    另一個方向,就是打河內張揚,兵鋒直指黃河以北,與袁紹正麵對上,如此他的勢力就徹底成型,可南下,可北上,主動權操控在手。”</p>


    郭奉孝目光慎重了一些,又道:“除了主要戰略之外,他應該還會以祖父曹騰的關係,聯絡仙師於吉,此人道法莫測,手段詭異,一旦出手對付主公,別說是攻伐兗州,就算主公想要守住徐州,都很是艱難。”</p>


    “仙師?”</p>


    “對,就是仙師,仙師於吉,雖然名聲並不廣播,但是,其仙術深得底層百姓傳頌,傳聞能唿風喚雨,令糧食豐收。</p>


    當時十常侍霍亂天下,暗地裏,也有著這位仙師的一些手段在其中,當然,諸多鄉野傳聞不足為信,但此人的確是有本事的,曾著作《太平青領書》,世人多有修習者。”</p>


    聽到這裏,張坤就想起了一些分不清真假的野史傳聞。</p>


    傳聞這位於吉仙師,曾經在東吳傳法,百姓和將士都奉若天人,日夜祭拜……然後,孫策就很不滿意了,找個機會讓他求雨,不成就殺死。</p>


    結果雲至雨落,大水傾盆,天旱當時就解除了,這下軍將和百姓更加敬重此道,孫策氣急,召眾軍把於吉殺死,並懸首各處,說這是妖道。</p>


    然後,孫策就精神恍忽,生起病來,總覺得於吉就在身邊,再過不久,竟然在打獵的時候,被許貢家的幾個刺客給刺死了。</p>


    英年早逝。</p>


    本來,把孫策的死和於吉聯係起來,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p>


    但是,一個號稱江東猛虎的一軍將主,結果就這麽輕輕鬆鬆死在幾個連名字都不配有的普通刺客手裏,簡直就是個笑話。</p>


    如果郭奉孝說的是真的,那麽,於吉還真不得不防。</p>


    因為,彼時的孫策,已然虎踞江東,襲取廬江,正要提兵北上,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關鍵時刻無了。</p>


    簡直太有戲劇性,讓人不得不多想一下。</p>


    “除了仙師於吉之外,還有哪些人有仙法?”張坤主要是想問,當時的黃巾軍,是不是真的有各種厲害的妖術。</p>


    如果有的話,這麽厲害的妖術,怎麽就敗得那般淒慘?掀起偌大的聲勢,沒過多久,就平息了。</p>


    “有,都是一些不確定的消息,主公既然願意聽,我就細細說來。”</p>


    郭嘉微微皺眉:“有南華老仙,傳下的據說是妖術,黃巾張角得其傳承,掀起風浪,漢家江山差點一夕崩毀。</p>


    若非盧公和皇甫將軍等人,借國運氣數布陣相抗,恐怕天下糜爛,早就萬劫不複,哪裏還有漢室氣數?”</p>


    “又是布陣?”</p>


    張坤覺得這個三國有些不一樣。</p>


    這裏的將軍和文士,動不動就布陣。</p>


    “是的,主公若是深入豫州、兗州等地,需防著曹孟德以山河之氣數,布下陣圖……以至於五蘊迷心,到時候氣數被壓,步步艱難。”</p>


    “當然,這種手段也不能常用,對本身勢力氣運也有很大影響。就如當年滅掉黃巾之後,漢室江山傾刻崩毀,龍蛇四起,呈現群狼噬虎的局麵來。”</p>


    “主公隻要不把曹孟德逼到死境,倒是不用擔心對方拿氣數用來最後一拚。”</p>


    張坤聽著有趣,倒沒有擔心自己。</p>


    “曹孟德竟有如此手段,又有能人相助,難怪興起如此之速,袁紹有難了。”</p>


    “也不見得,當日黃巾起事,張角就是南華老仙弟子……而這位南華老仙,據說與四世三公門第的袁家,頗有些交情。”</p>


    郭奉孝麵色古怪。</p>


    這麽分析下去,豈非是朝廷重臣,文官領袖袁家,在暗中支持黃巾造反了?</p>


    就是為了挖漢室江山的牆角,破其氣數,然後以蛟吞龍,直接成就袁家天下。</p>


    這樣胡亂猜詳的話,袁家以及南華老仙,的確是稱得上一個“妖”字了。</p>


    “一仙術,一妖術,這兩位是高人啊?我怎麽好像聽說過還有一個叫左慈的仙人,也是十分厲害,這人又是什麽來頭?”</p>


    聽這麽一說,張坤好像記得自己曾經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時代有一個叫左慈的仙師。</p>


    曹操最後與他起了衝突,被左慈用幻術嚇唬了一番,從那以後就得了頭痛病,眼前經常出現幻像,會拿刀亂砍人。</p>


    世人都說曹操疑心重。</p>


    其實,有知情人稱,曹老板那時候已經半瘋了,分不清真與假,自己人或者敵人。</p>


    時不時的還會頭痛欲裂,藥石無效。</p>


    “左慈啊。”郭奉孝眼神微微收縮,似乎是想起了什麽,他沉聲道:“這人最好別惹,也殺不死。他修的應該是《遁甲天書》,能煉丹,會變化,似乎與漢室天子有關,最是看不得亂臣賊子……曆代天子更替,都有著他的身影。”</p>


    又是仙師,又是儒門陣法的。</p>


    張坤感覺形勢越來越嚴峻了。</p>


    自己的確是武力超絕,正麵可稱無敵。</p>


    但是,也不能說,就一定能夠抵擋得住這些魑魅手段。</p>


    萬一,一不小心中了暗算,那下場可能比孫策好不了多少。</p>


    孫策死了,還有個弟弟可以繼承家業。</p>


    自己這裏,可能會立刻煙消雲散。</p>


    基業還能不能留下的,張坤並不放在心上,他最多在見勢不妙的時候,就抽身離開此方世界,到時候,虛空之門戶應該也已經開了。</p>


    可關鍵是龍氣。</p>


    不能一統天下,隻是奪取了一些個小小地盤,又能匯聚多少龍氣?</p>


    被逼得匆匆離開的話,損失可就大了。</p>


    如果虛空之門到時候沒有打開,就遇到了不可對抗的危險,以後,那也沒有以後……</p>


    </p>


    “奉孝說了這麽多,想必不會隻是嚇唬我一番,不知有何破解之法?”</p>


    這時就知道,有一個軍師,到底有多麽重要了。</p>


    遇到難題,問軍師。</p>


    有敵人了,問軍師。</p>


    有危險了,問軍師。</p>


    好在沒有把這家夥一刀砍了,否則,這些隱秘也無從得知,危險臨頭都不知怎麽迴事。</p>


    想到當時追擊郭嘉之時,對方玩的那幾手幻術陣法,張坤心裏就暗暗慶幸。</p>


    郭嘉這時沒有賣關子,隻是認真問道:“主公不知有聽說過一句話沒有?貴人出行,神鬼莫近……”</p>


    “倒是聽說過。”</p>


    張坤看了那麽多閑書,何止聽說過,他還知道,有些人老是喜歡說,皇帝身上有真龍之氣,百邪莫侵……</p>


    “就如臣先前說過的,氣數越強,越難對付,能引山川河流之神、引萬民愛戴之意、再引大軍殺伐之氣護身。如此,地盤越大,越是安全……</p>


    無論是陣法,還是妖術,有氣數撐著,就落不下來。就算強行為之,也能有還手之力。</p>


    隻要頭腦清醒,一靈不昧,以主公的血氣武藝,自然無所畏懼。就算是真正的仙人來了,誰生誰死,還得拚上一拚才知道。”</p>


    郭嘉身形雖然文弱,一看就是手無縛雞之力,說起這事來,倒是多了幾分英武殺伐之意。</p>


    “當日高祖提三尺劍,斬白蛇,當然並不是斬的真正蛇妖,而是氣運之爭,斬的就是白帝之子,奪其氣數,方得漢室天下。”</p>


    “那柄赤霄劍,就是炎漢無邊氣數。”</p>


    張坤聽到這,也有些明白了。</p>


    “因此,不能打曹操,又得多多打下地盤,收攏人心,壯大氣數……”</p>


    “沒錯,北麵已然太擠,袁紹和曹操正磨拳擦掌,必有一戰,此時無論幫誰,都是敗筆。不如安心發展徐州,此南北水陸要地,四方通達……</p>


    揚州袁術兵疲,幾經敗戰之後,兵無戰心……遣一良將,由廣陵出兵,即可取得淮南、廬江兩郡,進可經汝南,直攻南陽,內鎮荊襄,北望洛都。</p>


    退可進揚州,橫掃江東……</p>


    如今孫策根基未穩,與各世家豪門相互攻伐,又與袁術貌合神離,正是用兵時機。</p>


    主公以精兵入江東,袁術兵疲,孫策兵少,絕難與我等交鋒……</p>


    隻待袁曹大戰開啟,我等收攏江東,橫掃荊豫,再北望中原。</p>


    不管袁紹和曹操誰勝誰負,都要麵對咱們數十萬,甚至百萬大軍的攻擊。</p>


    到時,兵鋒北指,氣數滔天,又有誰能抵敵得住?”</p>


    郭嘉仰首又喝了一口灑,神情略現狂態,哈哈笑道:“袁術塚中枯骨,實乃不堪一擊,揚州膏腴之地,豈能放手不取。如今天下興兵,各依大義,唯袁術不知死活,稱孤道寡……</p>


    主公興兵之時,可以漢室忠臣名份,清君側,討不臣,不但可以直接攻打袁術,更能以救援天子的名義,攻打曹孟德,占據大義。”</p>


    這話張坤也聽懂了。</p>


    袁紹當日起兵之時,名義上也是奉宗室劉虞為皇帝,不承認董卓所立皇帝的正統性,算是從某個方麵,占據了大義名份。</p>


    而曹操玩得更狠。</p>


    直接搶走了漢獻帝劉協,打出的旗號是“奉天子以討不臣”,皇帝都掌控在他的手裏,他想打誰就打誰,說誰是反賊,那就是反賊,天下才能之士盡往投之,占盡了便宜。</p>


    所以,曹操行的是堯舜之道,大功告成那日,直接讓漢獻帝退位讓賢就是,把後路都想好了,端的是如意算盤。</p>


    這也是大義。</p>


    郭奉孝給張坤獻的計謀,既不能學袁紹那般另立天子,徐州這裏不單沒有劉姓宗室,就算是有,比如劉備,也不能立。</p>


    一旦立了天子,張坤又沒有袁紹那般四世三公的威望,隻要敢立宗室,要不了多久,人心全都被宗室搶了,那就很搞笑。</p>


    當然也不能學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手裏沒有天子。</p>


    那麽,就取第三條路,另辟蹊徑。</p>


    直接承認漢獻帝的地位,指責曹操與袁紹等人:天子尚在,就興兵攻伐,這是謀反。</p>


    所以,他們都是奸臣,都是賊子,自己可以清君側,直接發兵。</p>


    首先第一個打袁術,那更好了。</p>


    這位已然稱帝,把漢室天子的臉麵踩在了腳底下,天下諸侯不知多少人想打他,而且,還不擔心百姓說什麽不對。</p>


    反正,無論是誰興兵,無論喊的是什麽口號,隻要打袁術,那絕對沒錯。</p>


    “以大義之名興兵,且取江東和荊襄之地,北望中原,再與袁紹或曹操一分高下。”這就是郭嘉給張坤定下的戰略。</p>


    聽起來,似乎很可行。</p>


    地盤擴大之後,人心歸附,兵精糧足,就可一戰功成。</p>


    南麵和北麵,就分成兩個戰局。</p>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相擾。</p>


    對張坤來說,是好事。</p>


    至少比攻入兗州與曹操死拚,鬧得後院處處起火要好得多。</p>


    不過,這條方略,對曹操來說,也是好事啊。</p>


    給了這位梟雄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他得以全力對付袁紹。</p>


    勝則兵鋒大盛,勢力大漲。</p>


    敗了,自然什麽也不必說了。</p>


    ‘難不成,這是郭嘉有意為之,就算身處徐州,也為故主盡上一番心力?’</p>


    這個念頭隻在張坤的腦海裏轉了一圈,隨即強行抹除。</p>


    不管郭嘉是怎麽想的,是為了徐州也好,是為了故主也罷。反正,這個謀略本質上是沒錯的。</p>


    如果時間還拖得長點。</p>


    張坤甚至可以把江東和荊襄之地拿到手裏之後,分派一支軍馬,把益州劉章也拿下,全取西川。</p>


    到時,三分魏蜀吳的國土,就有蜀吳兩國掌控在自己手裏,還占據了魏地一部分重要關卡城池。</p>


    曹操怎麽跟自己打?</p>


    當然,先前郭嘉所說的擔心“仙師”來襲,陣法埋伏的事情,隨著領地急驟擴大,此事也迎刃而解。</p>


    他不是說了嗎?</p>


    當氣數大漲之後,無論是陣法,還是仙法秘術,想要攻擊到自己,那都是難上加難,基本上就不可能得手。</p>


    這也是後來,當三國鼎立之後,劉備、曹操、孫權再沒有生命危險,再不會被人暗算的原因了。</p>


    除非生病,或者自己老死。</p>


    像孫策這般死得不明不白的情況,再也不可能發生。</p>


    ……</p>


    求月票。</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龍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兒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兒小小並收藏鎮龍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