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贈言:曆史不是兒戲。用兒戲寫曆史是曆史的悲哀。但願這悲哀,永遠不再來。
苕東,江南小鎮。美麗而富饒的魚米之鄉。解放前,她以擁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黃狗等富商巨賈而聞名於中國的東部。然而,她更值得世人矚目的卻是這裏曾經誕生過幾個能與孫中山、蔣介石稱兄道弟的人物。所以,她還兼有“半個國民黨中央出於斯”的說法。
如果,這個說法往前推二十乃至幾十年,則是鎮民們津津樂道的談天資料。可現在,隨著時代的腳步跨進了一九六六年,鎮民們臉上早已不複存在往昔的那份榮耀感了。原先的那份談天資料已被造反派們所接收,並付諸了清查它的行動。
清查的烈度絲毫不亞於當年鼎盛的程度。因此,鎮民們的臉上似乎又迴歸了一點榮耀感,它的出點則是:我們鎮上的造反派是最強的。
最強的組織有一個最強的頭,他就是苕東鎮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革命造反派組織“紅色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總司令——宿芹。
別小看這位外貌文質彬彬的宿總司令在社會上的傳聞並不多,可在全鎮的造反派中威勢著實不小。是他掀起了苕東鎮上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熱潮,是他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爆發出建築工人般的勇敢,爬上了鎮中心的製高點,那座唯一的三層建築的腳手架,用一支臂膊一般粗的鬥筆,寫下了五個雄壯有力的楷字——打倒三家村。
這五個字,好似撒向東南西北中的火種,苕樂鎮的文化大革命局麵迅速被打開,各條戰線及各個企事業單位和造反組織紛紛成立,運動如火如荼地燎原了。
他不光字寫得好,人也長得英俊魁梧。一張國字臉,方方的。寬鬆的臉部肌肉過多地吸收了那雙敏銳的眼睛搜索來的社會動向,時時透露出一股要整人的威嚴。他的頭發筆挺地朝後梳著,金鋼鑽發蠟保持著它條條清晰的梳紋,猶如給自己活躍的思維留有迴旋的通道。
自運動開展以來,他率領著“紅總司”的這一幫紅衛兵小將一直衝殺在第一線。毀廟、炸墳、砸菩薩、拆家堂、劈牌位、抄家、打壞人,把一個原本平靜安寧的苕東鎮強化得到處呈現出一派瑰麗的運動色彩。
陽光的照耀下,不見了陰暗麵。然而,這不等於說苕東鎮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勝利,被剝奪了權利的階級敵人是不會甘心於他們的失敗的。
一九六六年的十月十目,苕東鎮像往常一樣風和日麗。晴朗的天空中飄動著幾朵淡淡的雲彩。偶而飛過的一兩隻小鳥嘰嘰地叫著,清爽的秋風中浮動著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桂香……。所有這一切都沒有跡象預示著今天會有重大事件要發生。
然而,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在人們不經意的情況下突然降臨的。
“嘀鈴……”宿總司令的辦公桌上那架搖柄式電話機響了,他的耳朵裏傳來一個激動而又急促的聲音:“昨夜十二點正,在鎮中福星橋一帶,我發現階級敵人向天空發射了兩顆紅色的信號彈……”。
這是一個奇怪的電話,雖然沒有報名字和單位,卻把時間與地點報得很精確。昨夜十二點鍾,就是今天十月十日的零時。而十月十日不正是國民黨的雙十節嗎?在國民黨的雙十節發生了這樣的重大案情,可見它的性質是多麽嚴重了。顯然舉報的人是一個警惕性很高但又膽小的群眾。也許他正是意識到了它的嚴重性質害怕惹火燒身和遭到報複才隻報告了地點與案情。
前段時期,社會上在盛傳《蘆蕩火種》裏那個忠義救國軍的胡傳奎被革命群眾發現後揪了出來。還有那個叛徒甫誌高,據說也沒有死。在一次洗澡時,人們發現了他背上被雙槍老太婆打下的兩個槍眼疤……。這些看起來似乎都像謠言。但傳播的人們說得有鼻子有眼,活龍活現,全不像空穴來風。
況且,今天這件事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本鎮上。這個鎮由於曆史的原因在“雙十節”出現這樣重大的潛伏特務案件是不足為怪的。尤其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激烈鬥爭的形勢下,它更說明了階級敵人是不會甘心於他們的失敗的。當他們越是意識到自己的階級行將滅亡時,就越會猖狂地作垂死前的掙紮。磨刀謔謔地向無產階級革命派進行反撲。
“這是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以來我們鎮上出現的頭號敵情!”放下聽筒,宿總司令的臉色極為嚴峻,“革命群眾都已經擦亮了眼睛,我們革命造反派更應該提高階級鬥爭的警惕性。既然群眾已經為我們提供了特務活動的線索,那就說明群眾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也就有義務把它偵破。這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也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戰鬥考驗。否則,我們這些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怎能發揮應有的戰鬥堡壘作用呢?”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辦公桌對麵雪白的牆上貼著自己手書的八個腥紅色大字。這塊牆麵原先掛的是一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條幅的鏡框。道義、文章與階級鬥爭都是他的座右銘。隻不過隨著時代的更替,現在更著重後者而已。
“階級鬥爭……”,他望著牆上的手書若有所思。驀地,他的腦海裏冒出了一個人來。這個人絕不是請客吃飯、做文章的那種。他風風火火、興興逗逗,讓他去破這個反革命特務案件,真是再合適沒有了。
“立即通知漿糊廠‘鬥煞牛鬼蛇神野戰團’的卜躍聯團長。務必要他在一個月內立足於有,著眼於抓,向階級敵人潛伏特務刮起十二級的革命風暴。堅決偵破這個代號為‘一○、一○’的反革命案件!”
苕東,江南小鎮。美麗而富饒的魚米之鄉。解放前,她以擁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黃狗等富商巨賈而聞名於中國的東部。然而,她更值得世人矚目的卻是這裏曾經誕生過幾個能與孫中山、蔣介石稱兄道弟的人物。所以,她還兼有“半個國民黨中央出於斯”的說法。
如果,這個說法往前推二十乃至幾十年,則是鎮民們津津樂道的談天資料。可現在,隨著時代的腳步跨進了一九六六年,鎮民們臉上早已不複存在往昔的那份榮耀感了。原先的那份談天資料已被造反派們所接收,並付諸了清查它的行動。
清查的烈度絲毫不亞於當年鼎盛的程度。因此,鎮民們的臉上似乎又迴歸了一點榮耀感,它的出點則是:我們鎮上的造反派是最強的。
最強的組織有一個最強的頭,他就是苕東鎮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革命造反派組織“紅色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總司令——宿芹。
別小看這位外貌文質彬彬的宿總司令在社會上的傳聞並不多,可在全鎮的造反派中威勢著實不小。是他掀起了苕東鎮上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熱潮,是他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爆發出建築工人般的勇敢,爬上了鎮中心的製高點,那座唯一的三層建築的腳手架,用一支臂膊一般粗的鬥筆,寫下了五個雄壯有力的楷字——打倒三家村。
這五個字,好似撒向東南西北中的火種,苕樂鎮的文化大革命局麵迅速被打開,各條戰線及各個企事業單位和造反組織紛紛成立,運動如火如荼地燎原了。
他不光字寫得好,人也長得英俊魁梧。一張國字臉,方方的。寬鬆的臉部肌肉過多地吸收了那雙敏銳的眼睛搜索來的社會動向,時時透露出一股要整人的威嚴。他的頭發筆挺地朝後梳著,金鋼鑽發蠟保持著它條條清晰的梳紋,猶如給自己活躍的思維留有迴旋的通道。
自運動開展以來,他率領著“紅總司”的這一幫紅衛兵小將一直衝殺在第一線。毀廟、炸墳、砸菩薩、拆家堂、劈牌位、抄家、打壞人,把一個原本平靜安寧的苕東鎮強化得到處呈現出一派瑰麗的運動色彩。
陽光的照耀下,不見了陰暗麵。然而,這不等於說苕東鎮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勝利,被剝奪了權利的階級敵人是不會甘心於他們的失敗的。
一九六六年的十月十目,苕東鎮像往常一樣風和日麗。晴朗的天空中飄動著幾朵淡淡的雲彩。偶而飛過的一兩隻小鳥嘰嘰地叫著,清爽的秋風中浮動著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桂香……。所有這一切都沒有跡象預示著今天會有重大事件要發生。
然而,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在人們不經意的情況下突然降臨的。
“嘀鈴……”宿總司令的辦公桌上那架搖柄式電話機響了,他的耳朵裏傳來一個激動而又急促的聲音:“昨夜十二點正,在鎮中福星橋一帶,我發現階級敵人向天空發射了兩顆紅色的信號彈……”。
這是一個奇怪的電話,雖然沒有報名字和單位,卻把時間與地點報得很精確。昨夜十二點鍾,就是今天十月十日的零時。而十月十日不正是國民黨的雙十節嗎?在國民黨的雙十節發生了這樣的重大案情,可見它的性質是多麽嚴重了。顯然舉報的人是一個警惕性很高但又膽小的群眾。也許他正是意識到了它的嚴重性質害怕惹火燒身和遭到報複才隻報告了地點與案情。
前段時期,社會上在盛傳《蘆蕩火種》裏那個忠義救國軍的胡傳奎被革命群眾發現後揪了出來。還有那個叛徒甫誌高,據說也沒有死。在一次洗澡時,人們發現了他背上被雙槍老太婆打下的兩個槍眼疤……。這些看起來似乎都像謠言。但傳播的人們說得有鼻子有眼,活龍活現,全不像空穴來風。
況且,今天這件事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本鎮上。這個鎮由於曆史的原因在“雙十節”出現這樣重大的潛伏特務案件是不足為怪的。尤其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激烈鬥爭的形勢下,它更說明了階級敵人是不會甘心於他們的失敗的。當他們越是意識到自己的階級行將滅亡時,就越會猖狂地作垂死前的掙紮。磨刀謔謔地向無產階級革命派進行反撲。
“這是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以來我們鎮上出現的頭號敵情!”放下聽筒,宿總司令的臉色極為嚴峻,“革命群眾都已經擦亮了眼睛,我們革命造反派更應該提高階級鬥爭的警惕性。既然群眾已經為我們提供了特務活動的線索,那就說明群眾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也就有義務把它偵破。這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也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戰鬥考驗。否則,我們這些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怎能發揮應有的戰鬥堡壘作用呢?”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辦公桌對麵雪白的牆上貼著自己手書的八個腥紅色大字。這塊牆麵原先掛的是一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條幅的鏡框。道義、文章與階級鬥爭都是他的座右銘。隻不過隨著時代的更替,現在更著重後者而已。
“階級鬥爭……”,他望著牆上的手書若有所思。驀地,他的腦海裏冒出了一個人來。這個人絕不是請客吃飯、做文章的那種。他風風火火、興興逗逗,讓他去破這個反革命特務案件,真是再合適沒有了。
“立即通知漿糊廠‘鬥煞牛鬼蛇神野戰團’的卜躍聯團長。務必要他在一個月內立足於有,著眼於抓,向階級敵人潛伏特務刮起十二級的革命風暴。堅決偵破這個代號為‘一○、一○’的反革命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