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聲明一下,這裏說的是“周知賢的女人”,不要誤會為周知賢的老婆,雖然很多人把老婆叫做女人,“喂,你女人呢?”就是問他老婆的意思。
要注意,一個人的老婆肯定是他的女人,但一個人的女人不一定是他的老婆。那周知賢的女人是什麽?就是屬於周知賢的女人啊,這很容易理解的。比方說,你有一百塊錢,揣在兜裏,誰敢說這一百塊錢不是你的,你願意怎麽花都可以,當你把這這一百塊錢花了,到了人家的手裏,你還敢說這是你的一百塊錢嗎?你有一輛車,你開著它願意上哪就上哪,你怎麽開它就怎麽走,你對它有隨意的處置權,這時候你不也是口口聲聲地說“我的車”怎樣怎樣麽!當你把它賣掉,成了人家的車以後,你還能見了這車,口口聲聲地說“我的車”怎樣怎樣嗎?還能想開它就開它,想怎樣就怎樣嗎?當然不能。所以對女人也是這樣,在某一個時間、空間裏,你想把她怎樣就怎樣(當然不是生殺予奪那樣寬泛),想抱抱就抱抱,想親親就親親,剝個精光欣賞一番弄床上糟蹋一頓,她就那樣像你的老婆一樣心甘情願地隨著你,任由你對她行使丈夫的權利,她也不折不扣地盡著一個老婆的義務,即時即地,她不是你的女人?有一天人家嫁為人婦,老公攜她出來,你敢口口聲聲地說這是你的女人,還能隨意地跟人家行周公之禮嗎?這就很明白了,這裏所謂“周知賢的女人”,就是“曾經屬於周知賢的女人”,有多少?也不能盡數,擇其有一定代表性的略為描畫,反正男女之間不過就那麽點事,連太監都弄得清清楚楚,窺一斑而知全豹罷。
說周知賢的女人,必先說說周知賢其人。周知賢這人不大好描述,因為他比較乖張,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怪脾氣,說話做事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羊群裏跑出駱駝來。每個人的性格裏都兼有內向和外向的成份,說一個人內向或外向不過是因為這種性格特征占了主導,兩種性格均衡的也有,可在周知賢身上這兩種性格就是兩個極端,有時在人前內向得通篇不說一句話,有時在群體裏外向積極得近於淺薄。
他是1978年生人,屬馬的,不想結婚,女朋友也沒有——這是他自己的話,那些女人在他心目中女朋友也不是,他以為女朋友就是未婚妻的意思——沒有工作,也不想工作,親戚朋友都說他懶,他自己口口聲聲不承認。嘴上不承認,事實上一個月三十天,他隻是十五天悶在家裏,另外十五天不出門而已。好多人都是看他長大的,他一步步走到現在,看現在平平靜靜隱居似的什麽都不做,前麵做了很多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每一件事都要跌碎一地眼睛,讓人理解不了。
他的行為真正乖張是從他高中畢業時開始的,前邊這孩子雖然個性強點,怪脾氣表現得不明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正常。98年夏初,他高中畢業,馬上就要高考,北京大學的誌願他也填了,卻毅然決然地輟學做買賣去了,誰也沒能阻止了他。人人替他惋惜,少了一個北大高材生!輟學後的周知賢是否做遍了三百六十行,他自己也有些模糊,曆史雖然複雜,結果簡單,三個字,“失敗了”,或者還是三個字,“折本了”。
碰壁後也曾經想跟正常人一樣生活,既然沒有考學,當兵也是一條出路。當了四年兵,並沒有如父母期望的那樣“飛黃騰達”,而是甩著十根手指頭迴來了。這事一點也不奇怪,自古以來,人才一直都是弱勢群體,如果再恃才傲物那就隻能是群體裏的渣子。周知賢在部隊裏錢財不送,馬屁不拍,入黨申請不寫,難不成連長還要捧著禮物到你宿舍裏來,腆著臉幹笑:“嗨嗨嗨嗨,入黨吧,上軍校吧,照顧照顧吧……”文化再好,訓練再尖,靶打得再準,軍事技術再過硬……你不會來事,一個政治覺悟不行,就萬事不行。
後來總結經驗,“機遇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他感覺到失敗的原因是自己準備不足,技能單一,文化淺陋。到後來別人看他是一次次碰壁後打蔫了,在家悶起來不敢見人,事實上他是下決心在家“準備”開了,為著那個“機遇”。凡自己不會的技能,什麽都想學,看的書就更雜了,什麽天文地理、醫卜星相,什麽都看。親戚朋友看他悶在家裏懶的要命,他自己每天心事重重忙得厲害。
悶在家裏和出去做事並沒有曆曆的分界,這兩種行為參差交錯,所謂定久生飛,飛久生定,一顆不羈的靈魂,躁動不安的心神,注定不甘平凡一生,過平淡的日子。出去做事遇到挫折,傷心失意,下決心悶在家裏耐得寂寞加強修養;時間長了漸漸對修養的前景產生懷疑,修養進行不下去,感到無事可做是無上的痛苦,而且諾大的青年悶在家裏沒有生活來源,這痛苦是加於身心的。無事可做的日子是如此地百無聊賴,缺少食物的牙齒是如此地快速生長。於是不管是身的原因還是心的原因,堅持不下去了就出去做事。
輟學之初他給自己的做事定有三條原則:一是不打工,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話莫如去死。既然不跟著人家幹,就是自己幹了,自己幹也有原則,第二就是不合夥;合夥的事不可能邀約敵人,肯定是親朋好友,可曆數古往今來的合夥,哪一個能善始善終,到頭來不都是反目成仇,親戚斷了血緣,朋友恨之入骨,所謂人為財死,結果不是被他謀害了就算撿一條命。第三呢,就是幹那些與人打交道少的事,這一條比較抽象,舉例如幹推銷員是與人打交道多,而去承包荒山就是與人打交道少。
周知賢有一個小學同學叫王煥江,小學畢業前夕,說到下學後的去向,立有三個誓願,一是死也不幹建築,二是堅決不幹磚窯,三是一定讓父母給買個合同工。他倒是一廂情願了,在九十年代初買一個合同工(不管是不是後來證明的那些騙局)要一萬左右,在那剛剛淡化了“萬元戶”這個話題的日子,他父母哪有那財力給他買個合同工!不買合同工就找個臨時工幹吧,又沒有門路。找來找去,被人介紹去了磚窯。在磚窯幹了沒有倆月,被辭退了,說他太懶;拖著板車拉磚坯,後麵兩個小姑娘俯下身子給推著,他身子直溜溜的,還迴過頭訓斥小姑娘,“推啊,使勁推啊”。迴家吃了幾天閑飯沒辦法,背著鋪蓋上了建築隊。
等到周知賢一一推翻了自己的原則,才想起王煥江的誓願,發現人生的許多事都切中墨菲定律,你刻意追求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心情,總被上天精心安排,使你無論如何也得不到;你越是深惡痛絕不願意幹的事,上天就一定要刻意安排你遭遇它,讓你自甘自願地去幹了。經曆過後周知賢才明白,你要賺錢,卻要厭煩與人打交道,遠離人群,你賺誰的錢,野生動物的?比如你想開汽修廠,設在深山,人群是遠離了,要是有車輛需修理,非得用直升飛機吊來不可。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得不拗彎自己,學著與人溝通,處理人際關係,練練“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本領。自以為本領已經初步掌握了,既缺本錢又缺人手,空有一個好創意。沒奈何將這創意與好朋友分享,合夥經營罷,正中了他的預言,既賠了錢財又朋友反目,尚足欣慰的是失去一個好朋友總強過失去生命。第二個原則的推翻與失敗對他打擊尤大,身心俱冷,使得他蟄伏了很長時間,直到斷炊多日,牙齒瘋長頂得他口都閉不上來了,他才不得不推翻了最後一道防線,出來給人打工掙點嚼穀。悲哀慨歎,人的意誌力與斷炊的時日成反比呀!
餓壞了去打工,很違心,時間都很短暫。小有積蓄就悶在家裏“準備”,忙忙碌碌在家裏學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除了有個隱隱約約的目標要做發明家以外,做的和想的都十分混亂。所謂打工就是給人替班開大貨車,跑長途,中間也曾厭煩過,想弄個經久而又不太勞累的活兒幹幹,可他想幹的人家不讓參加,能參加進去的他不想幹。自己感到懷才不遇,別人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出類拔萃之處。困難、挫折、苦悶、彷
徨……時間一長,他有些脆弱、膽怯了。他想尋求點幫助,盼望有人能聽他傾訴,給他安慰。如狂風暴雨的黑夜陷於深山,他淒獨無助,肝膽俱碎,多麽盼望有人能幫助他,有地方讓他暫避一下!可現實中沒有那樣的人,沒有那種地方,沒有辦法擺脫眼前的處境,除去自殺,他隻想到一個字:“熬”,多麽具有現實意義的字眼,受得了受不了都得“熬”。
最讓他難熬的,可能就是寂寞。在樓上一躲幾天、十幾天、幾十天,豪情溜走,壯誌叛變,繼而平複墜落,羞慚卑微,人生長期的短期的高遠的渺小的目標全部失去,這鬥室便成了牢籠。這時去動物園看看籠子裏關禁閉的猴子,活生生就是他的樣子。困獸般兜在客廳裏,聽到樓道裏有人走動,急忙趴過去從門鏡觀望,若是女人走過,那眼珠子恨不能凸出門外並且隨著女人上下。書上有“意識強化”的理論,他為修正自己,減少渴望而不可得的痛苦,決心不看電視,因為裏麵聲色犬馬的東西太多,不要向門外張望,以淡化自己的意識。想是一迴事,事實上樓道裏一有腳步聲,聲聲踏在他的心上,若是高跟鞋的清脆,那簡直是踏在性欲那根筋上,電視上不是說“缺乏女人躁狂症”嗎,“得得得得”那麽尖銳生生刺入躁狂的中心。
靠得急了,就貓在電腦前上網,希望找點慰藉。好容易弄個交流得差不多了,發過照片來看,嗬!恐龍呃——省下好幾頓飯錢。
初中物理課裏有這麽一節,收小麥時剛打下來的鮮麥穰不能馬上垛起來,因為濕的麥穰垛中心會發熱,越來越熱,積聚久了,溫度達到燃點,就自燃了,幹的麥穰垛裏麵不發熱。周知賢肚子裏有水分,積聚了大量的熱,照這樣的態勢積聚下去,很快就會發生自燃,再引著了肚子裏其他的東西,發生爆炸也是可能。處於如此危險的境地,他不得不想想辦法了,比方說把這麥穰垛翻騰開晾曬幹它,比方說把周知賢肚子裏的水分找個女人放出來。
從輟學到現在十年過去了,前些年他心裏存著一個青梅竹馬的幹妹妹李青音,所以能做到心無旁騖。後幾年越來越發現幹妹妹遙不可及,身心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心理空虛,生理燥熱,守不住了。
有朋友笑他“打著搞對象的旗號玩女人”,他無論如何不承認,因為他從來沒有對人家說過一句違心話,沒有說過一句海誓山盟的欺騙話——至於對方一廂情願地以為跟他拍拖,那就沒辦法了。這幾年經他手的女子有多少?迴想起來鮮明的諸如劉夢娜,趙欣婷,吳思穎,馮眉嫻……等等吧,反正許多,典型的種馬一個。人家一心一意想跟他搞對象,他卻總是閃閃爍爍讓人難以琢磨,最後一個個離他而去。到了現在,周知賢呆在家裏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觸女人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到他肚子裏攢了太多水分時,想找個熟識的女孩子來家住下,已經是很難了。
要注意,一個人的老婆肯定是他的女人,但一個人的女人不一定是他的老婆。那周知賢的女人是什麽?就是屬於周知賢的女人啊,這很容易理解的。比方說,你有一百塊錢,揣在兜裏,誰敢說這一百塊錢不是你的,你願意怎麽花都可以,當你把這這一百塊錢花了,到了人家的手裏,你還敢說這是你的一百塊錢嗎?你有一輛車,你開著它願意上哪就上哪,你怎麽開它就怎麽走,你對它有隨意的處置權,這時候你不也是口口聲聲地說“我的車”怎樣怎樣麽!當你把它賣掉,成了人家的車以後,你還能見了這車,口口聲聲地說“我的車”怎樣怎樣嗎?還能想開它就開它,想怎樣就怎樣嗎?當然不能。所以對女人也是這樣,在某一個時間、空間裏,你想把她怎樣就怎樣(當然不是生殺予奪那樣寬泛),想抱抱就抱抱,想親親就親親,剝個精光欣賞一番弄床上糟蹋一頓,她就那樣像你的老婆一樣心甘情願地隨著你,任由你對她行使丈夫的權利,她也不折不扣地盡著一個老婆的義務,即時即地,她不是你的女人?有一天人家嫁為人婦,老公攜她出來,你敢口口聲聲地說這是你的女人,還能隨意地跟人家行周公之禮嗎?這就很明白了,這裏所謂“周知賢的女人”,就是“曾經屬於周知賢的女人”,有多少?也不能盡數,擇其有一定代表性的略為描畫,反正男女之間不過就那麽點事,連太監都弄得清清楚楚,窺一斑而知全豹罷。
說周知賢的女人,必先說說周知賢其人。周知賢這人不大好描述,因為他比較乖張,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怪脾氣,說話做事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羊群裏跑出駱駝來。每個人的性格裏都兼有內向和外向的成份,說一個人內向或外向不過是因為這種性格特征占了主導,兩種性格均衡的也有,可在周知賢身上這兩種性格就是兩個極端,有時在人前內向得通篇不說一句話,有時在群體裏外向積極得近於淺薄。
他是1978年生人,屬馬的,不想結婚,女朋友也沒有——這是他自己的話,那些女人在他心目中女朋友也不是,他以為女朋友就是未婚妻的意思——沒有工作,也不想工作,親戚朋友都說他懶,他自己口口聲聲不承認。嘴上不承認,事實上一個月三十天,他隻是十五天悶在家裏,另外十五天不出門而已。好多人都是看他長大的,他一步步走到現在,看現在平平靜靜隱居似的什麽都不做,前麵做了很多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每一件事都要跌碎一地眼睛,讓人理解不了。
他的行為真正乖張是從他高中畢業時開始的,前邊這孩子雖然個性強點,怪脾氣表現得不明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正常。98年夏初,他高中畢業,馬上就要高考,北京大學的誌願他也填了,卻毅然決然地輟學做買賣去了,誰也沒能阻止了他。人人替他惋惜,少了一個北大高材生!輟學後的周知賢是否做遍了三百六十行,他自己也有些模糊,曆史雖然複雜,結果簡單,三個字,“失敗了”,或者還是三個字,“折本了”。
碰壁後也曾經想跟正常人一樣生活,既然沒有考學,當兵也是一條出路。當了四年兵,並沒有如父母期望的那樣“飛黃騰達”,而是甩著十根手指頭迴來了。這事一點也不奇怪,自古以來,人才一直都是弱勢群體,如果再恃才傲物那就隻能是群體裏的渣子。周知賢在部隊裏錢財不送,馬屁不拍,入黨申請不寫,難不成連長還要捧著禮物到你宿舍裏來,腆著臉幹笑:“嗨嗨嗨嗨,入黨吧,上軍校吧,照顧照顧吧……”文化再好,訓練再尖,靶打得再準,軍事技術再過硬……你不會來事,一個政治覺悟不行,就萬事不行。
後來總結經驗,“機遇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他感覺到失敗的原因是自己準備不足,技能單一,文化淺陋。到後來別人看他是一次次碰壁後打蔫了,在家悶起來不敢見人,事實上他是下決心在家“準備”開了,為著那個“機遇”。凡自己不會的技能,什麽都想學,看的書就更雜了,什麽天文地理、醫卜星相,什麽都看。親戚朋友看他悶在家裏懶的要命,他自己每天心事重重忙得厲害。
悶在家裏和出去做事並沒有曆曆的分界,這兩種行為參差交錯,所謂定久生飛,飛久生定,一顆不羈的靈魂,躁動不安的心神,注定不甘平凡一生,過平淡的日子。出去做事遇到挫折,傷心失意,下決心悶在家裏耐得寂寞加強修養;時間長了漸漸對修養的前景產生懷疑,修養進行不下去,感到無事可做是無上的痛苦,而且諾大的青年悶在家裏沒有生活來源,這痛苦是加於身心的。無事可做的日子是如此地百無聊賴,缺少食物的牙齒是如此地快速生長。於是不管是身的原因還是心的原因,堅持不下去了就出去做事。
輟學之初他給自己的做事定有三條原則:一是不打工,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話莫如去死。既然不跟著人家幹,就是自己幹了,自己幹也有原則,第二就是不合夥;合夥的事不可能邀約敵人,肯定是親朋好友,可曆數古往今來的合夥,哪一個能善始善終,到頭來不都是反目成仇,親戚斷了血緣,朋友恨之入骨,所謂人為財死,結果不是被他謀害了就算撿一條命。第三呢,就是幹那些與人打交道少的事,這一條比較抽象,舉例如幹推銷員是與人打交道多,而去承包荒山就是與人打交道少。
周知賢有一個小學同學叫王煥江,小學畢業前夕,說到下學後的去向,立有三個誓願,一是死也不幹建築,二是堅決不幹磚窯,三是一定讓父母給買個合同工。他倒是一廂情願了,在九十年代初買一個合同工(不管是不是後來證明的那些騙局)要一萬左右,在那剛剛淡化了“萬元戶”這個話題的日子,他父母哪有那財力給他買個合同工!不買合同工就找個臨時工幹吧,又沒有門路。找來找去,被人介紹去了磚窯。在磚窯幹了沒有倆月,被辭退了,說他太懶;拖著板車拉磚坯,後麵兩個小姑娘俯下身子給推著,他身子直溜溜的,還迴過頭訓斥小姑娘,“推啊,使勁推啊”。迴家吃了幾天閑飯沒辦法,背著鋪蓋上了建築隊。
等到周知賢一一推翻了自己的原則,才想起王煥江的誓願,發現人生的許多事都切中墨菲定律,你刻意追求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心情,總被上天精心安排,使你無論如何也得不到;你越是深惡痛絕不願意幹的事,上天就一定要刻意安排你遭遇它,讓你自甘自願地去幹了。經曆過後周知賢才明白,你要賺錢,卻要厭煩與人打交道,遠離人群,你賺誰的錢,野生動物的?比如你想開汽修廠,設在深山,人群是遠離了,要是有車輛需修理,非得用直升飛機吊來不可。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得不拗彎自己,學著與人溝通,處理人際關係,練練“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本領。自以為本領已經初步掌握了,既缺本錢又缺人手,空有一個好創意。沒奈何將這創意與好朋友分享,合夥經營罷,正中了他的預言,既賠了錢財又朋友反目,尚足欣慰的是失去一個好朋友總強過失去生命。第二個原則的推翻與失敗對他打擊尤大,身心俱冷,使得他蟄伏了很長時間,直到斷炊多日,牙齒瘋長頂得他口都閉不上來了,他才不得不推翻了最後一道防線,出來給人打工掙點嚼穀。悲哀慨歎,人的意誌力與斷炊的時日成反比呀!
餓壞了去打工,很違心,時間都很短暫。小有積蓄就悶在家裏“準備”,忙忙碌碌在家裏學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除了有個隱隱約約的目標要做發明家以外,做的和想的都十分混亂。所謂打工就是給人替班開大貨車,跑長途,中間也曾厭煩過,想弄個經久而又不太勞累的活兒幹幹,可他想幹的人家不讓參加,能參加進去的他不想幹。自己感到懷才不遇,別人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出類拔萃之處。困難、挫折、苦悶、彷
徨……時間一長,他有些脆弱、膽怯了。他想尋求點幫助,盼望有人能聽他傾訴,給他安慰。如狂風暴雨的黑夜陷於深山,他淒獨無助,肝膽俱碎,多麽盼望有人能幫助他,有地方讓他暫避一下!可現實中沒有那樣的人,沒有那種地方,沒有辦法擺脫眼前的處境,除去自殺,他隻想到一個字:“熬”,多麽具有現實意義的字眼,受得了受不了都得“熬”。
最讓他難熬的,可能就是寂寞。在樓上一躲幾天、十幾天、幾十天,豪情溜走,壯誌叛變,繼而平複墜落,羞慚卑微,人生長期的短期的高遠的渺小的目標全部失去,這鬥室便成了牢籠。這時去動物園看看籠子裏關禁閉的猴子,活生生就是他的樣子。困獸般兜在客廳裏,聽到樓道裏有人走動,急忙趴過去從門鏡觀望,若是女人走過,那眼珠子恨不能凸出門外並且隨著女人上下。書上有“意識強化”的理論,他為修正自己,減少渴望而不可得的痛苦,決心不看電視,因為裏麵聲色犬馬的東西太多,不要向門外張望,以淡化自己的意識。想是一迴事,事實上樓道裏一有腳步聲,聲聲踏在他的心上,若是高跟鞋的清脆,那簡直是踏在性欲那根筋上,電視上不是說“缺乏女人躁狂症”嗎,“得得得得”那麽尖銳生生刺入躁狂的中心。
靠得急了,就貓在電腦前上網,希望找點慰藉。好容易弄個交流得差不多了,發過照片來看,嗬!恐龍呃——省下好幾頓飯錢。
初中物理課裏有這麽一節,收小麥時剛打下來的鮮麥穰不能馬上垛起來,因為濕的麥穰垛中心會發熱,越來越熱,積聚久了,溫度達到燃點,就自燃了,幹的麥穰垛裏麵不發熱。周知賢肚子裏有水分,積聚了大量的熱,照這樣的態勢積聚下去,很快就會發生自燃,再引著了肚子裏其他的東西,發生爆炸也是可能。處於如此危險的境地,他不得不想想辦法了,比方說把這麥穰垛翻騰開晾曬幹它,比方說把周知賢肚子裏的水分找個女人放出來。
從輟學到現在十年過去了,前些年他心裏存著一個青梅竹馬的幹妹妹李青音,所以能做到心無旁騖。後幾年越來越發現幹妹妹遙不可及,身心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心理空虛,生理燥熱,守不住了。
有朋友笑他“打著搞對象的旗號玩女人”,他無論如何不承認,因為他從來沒有對人家說過一句違心話,沒有說過一句海誓山盟的欺騙話——至於對方一廂情願地以為跟他拍拖,那就沒辦法了。這幾年經他手的女子有多少?迴想起來鮮明的諸如劉夢娜,趙欣婷,吳思穎,馮眉嫻……等等吧,反正許多,典型的種馬一個。人家一心一意想跟他搞對象,他卻總是閃閃爍爍讓人難以琢磨,最後一個個離他而去。到了現在,周知賢呆在家裏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觸女人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到他肚子裏攢了太多水分時,想找個熟識的女孩子來家住下,已經是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