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馬向東被批鬥後,秘密囚禁在紅旗派的一個據點裏。這是一間旅店,有前中後三進房舍。前座是木板樓房,有三層,住一般旅客;中座是水坭磚瓦房,也有三層,住房費略高一點,平時住的多是出差的幹部;後座是三層樓的套房,原用來招待有錢的歸僑和港客用,叫金賓樓。樓房前有花園,環境幽美。金賓樓有後門,外麵是民房住宅區。隻要把中樓通往後麵的門關了,金賓樓就很安靜,無人幹擾。由於旅店的員工都是加入紅旗造反派的,所以,這裏是旗派的一個據點。樓房裏還有一個會議室,紅旗總部的幾個頭頭就經常在這裏碰頭開會。
馬向東被囚禁在三樓西邊的一個套間裏。房裏的門窗都用厚木板封死,看不到外麵,但有一個衛生間。他的吃、拉、睡都在裏麵,與外界隔絕,如果不是上麵有一個小氣窗可以透進點兒陽光,則簡直不知道黑夜還是白天。批鬥後的兩天裏,他渾身疼痛,步履艱難,隻能躺在床上。但他的神智是十分清楚的。第三天夜晚,他聽到了不遠處傳來的槍炮聲、喊殺聲音,知道外麵正武鬥得厲害,感到了處境的危險。他雖然沒有參加派別,但明顯地被認為是支持紅聯派的。旗派要占優勢,就必須拿他下油鍋,上綱上線,在政治上置他於死地。因此,在這個無法無天的時候,他隨時也都有生命危險。想到這裏,他躺不下了,勉強爬起身來,在微弱的光線中,蹣跚地移動著腳步,細心地傾聽著周圍的聲音。他想知道這兒在什麽地方,並且,看看有無機會逃出去。
可是,外麵傳不進什麽聲音,偶爾間隻能聽到汽車的鳴笛聲;屋裏的光線微弱,他什麽也不能發現。為了弄清在什麽地方,他敲響了房門,大聲喊道:
“開門!開門!”
一陣開鎖聲後,裏麵的木房門被拉開了,可是外麵還有一個鐵柵門。一個黑臉突眼的糾察隊員在外麵喝道:
“吵什麽?”
“哎喲,我肚子痛得很,你快叫醫生來!”馬向東爬在柵門邊呻吟似的說。
“痛死你最好,省得我們動手腳!”糾察隊員氣兇兇的道。
“快叫你們的領導來,你們迫害革命幹部,該當何罪?”馬向東拍打著鐵柵門大聲叫道。
“告訴你,昨日聯派打死了我們兩個弟兄,我們正要你抵命!”說完,木門又被關了。馬向東透過鐵柵門望不到外麵的什麽,但他從糾察隊員的惡聲迴答中可以知道,昨天,兩派的武鬥可能打得很厲害。
他擔心著外麵的世界。這一年來,他簡直生活在被人愚弄的無窮的恐怖之中。上級的政策一時一個樣,今天才頒布,明天又變樣。這一會說它是中央的政策,那一會又說它不是毛主席的路線,弄得下麵的領導沒有一個不犯錯誤的。大部分領導都被鬥得九死一生,身心俱碎。年幼無知的學生成為衝擊社會,摧垮各級政府的洪水猛獸。他們到處煽風點火,造謠生非,唯恐天下不亂。社會上的那些流氓、混混,聞風而動,一齊起來造反,乘機打劫。可是,中央文革小組,毛主席、林彪卻一直在支持著他們。這究竟是為什麽呢?難道就靠他們“把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麽?解放以來的世界難道不是毛主席在領導?他搞不清楚。但是,他始終清醒地意識到,這些倒行逆施隻不過是一陣龍卷風。它能摧毀一切,浩劫村野,但它始終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即使遭到“造反派”的痛打,他也隻能坦然對待。在災難到來的時候,人們必須先躲過這陣狂風,然後才有可能重建家園。
他渴望能出去,有很多工作在等待著他去做。派性的鬥爭把它推到刀尖上去了。範書記已經被打倒。麵對一群暴徒,他必須代表縣委勇敢的站出來,並且,巧妙地與他們周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與軍管會溝通,取得解放軍的了解和支持,以令早日實現大聯合,結束兩派鬥爭的局麵。可是,他無法出去。他不知自己被囚禁在什麽地方。
忽然,鐵柵門和房門都拉開了,一縷陽光從外麵射進來。當走進來一個年青人後,外麵的柵門又有人關上了。
來人向他招招手,閃進了衛生間。他點燃了一支火柴,隻見衛生間約有四五平方,馬桶的上方,牆上掛著一麵鏡子。他把鏡子輕輕的拿開,再從袋裏拿出一把尖刀來,在牆上一陣搗挖,片刻就出現了裏麵的磚縫。
“馬主任,他們遲早要殺你,我是來救你出去的。這裏是徐江旅店的金賓樓。你現在在三樓西邊的儲物室裏。今天下午和晚上,你把這裏的磚牆挖一個洞,半夜12點鍾,你把房裏的床單剪成布帶,綁好自己,從這裏吊下去;下麵是大街的轉角地方。見你下來後,我就把車開過來接應你!記住,走的時候要把尖刀和剪刀帶走,不留痕跡。”說完,來人再交給他一把剪刀和一合火柴,便匆匆的走了。
木門重又被鎖上,房裏重新恢複了黑暗。
一切是那麽的突然。馬向東緊張得心突突地狂跳起來。他不認識來人,但他知道他說的是真話,他是來救自己出去的。並且,危險在前,時間匆促,他必須馬上行動!早先,有陽光射進來時侯,他曾看過手表,正是下午三點鍾。黑暗中,他站在馬桶上,點燃一支火柴,找到了磚縫,便把刀尖對準磚縫,狠命的挖了起來。
第一塊磚牆並不容易挖,但終於被挖出來了,接著的第二塊、第三塊就跟著容易鬆動。原來,馬向東被囚禁在三樓西邊的一間獨立的房子裏。這個房間緊靠樓梯,平時用來儲藏物品和住服務員用。由於是框架結構,上麵的一層全是單磚間牆,挖磚拆牆並不需費很大的功夫,天近傍黑的時候,他已經把三塊磚拿下來了。為預防萬一,不被人發現,他不敢挖得太快,盡量避免聲響。估計快到送飯的時候了,他暫時停止挖搗,把三塊磚仍然小心的放迴去,再把鏡子吊上去,然後,抹淨灰塵,坐到門邊去等候晚飯。
果然,不一會,晚上的交接班時間就到了。換班看守的是一個彪形大漢。隻見他帶來一缽飯菜,放在裏麵的桌子上,末了,用電筒到處照射,沒有發現什麽情況,便走出去跟外麵的那個糾察隊員交接。當那大漢走進衛生間去照看的時候,馬向東的心緊張得差不多跳到喉嚨上去了。幸得鏡子把牆洞遮住,那大漢什麽也沒有發現。他不能不佩服那個來救他的年青人想事的過細之處。
當一切都靜下來之後,他開始吃飯。這一餐飯,他吃得很香,並且,全部吃完了。自關進這裏之後的一個星期來,他都吃得很少,身體很是疲乏。這一餐飯後,覺得身體來了勁,似乎疼痛也立即減輕了。飯後,他接著挖牆磚。三塊,四塊,五塊,不久,他終於挖開了八塊磚,剛好是一個鏡框大的位置。他是多麽的激動啊!探頭望望外麵,隻見天空中群星閃耀,地上萬家燈火,外麵的世界是多麽的美好呀!可這美好的世界卻沒有安寧,更沒有歡樂,有的隻是饑餓和恐怖,自己身為一個縣委辦公室的主任,竟也無端的可以被人綁架到這裏來。他看看街上,已沒有行人,隻有高音喇叭在聲嘶力竭的唿喊:
“旗派的一小撮頭頭你們聽著,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的陣地大大地縮小了。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失敗的!”
這是聯派的高音喇叭在向旗派組織發動宣傳攻勢,接著唱著語錄歌。這些歌聲再夾雜著撕心裂肺的“打倒xxx!”“火燒xxx!”的唿喊,猶如一聲聲狼的嚎叫,使得凝結的空氣變得更加充滿了肅殺的氣氛。
好不容易等到夜裏12點鍾。他把用布條編起來的繩子的一頭綁在馬桶的底座上,另一頭係在身上,探出身去,輕輕的爬出洞口,再用手抓著繩子,慢慢的把自己吊將下去。隻一陣工夫,他就安全的落到地麵上了。
街口那邊,飛快地駛過來一輛農民車。一個人打開車門向他招手,他
馬上奔前去,鑽進車裏。那人關上車門,輕輕拉動方向盤下麵的檔杆,“隆”的一聲響過後,汽車便悄悄地消失在昏黃的燈光下。
盛夏的夜晚,到了下半夜也沒有一絲兒涼意。看守馬向東的糾察隊員吳舉良喝完宵夜酒,赤著膊躺在樓梯口的涼席上睡得正香,突然被人叫醒了。
“起來,今晚燒豬!”有人輕輕地說道。
“好的。”他一骨碌爬起來道。
“我們再進去看看麽?”來人說。
“不用了,交接班的時候我去檢查過。這一刻他正在房裏睡覺。”
於是,兩個人各拎著一桶汽油,沿著儲物房的東南兩邊牆腳把汽油倒下去,末了,點上一支火柴。隻聽“唿”的一聲,房子立即就被烈焰包圍了。房裏堆放著一些棉被、床單和蚊帳等用品,頃刻便一齊著起火來。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近來貴賓樓又無人居住,大火燒了好一會兒才有人覺察,大聲喊叫起來。待大家趕來救火時,隻見烈火熊熊,煙焰漲天,這所房子已燒得一派通紅。
原來,今晚的火燒金賓樓是劉超遠所精心策劃的秘密行動。
昨天下午,為了聲討聯派發起的武鬥,旗派組織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幾十個戰鬥隊員戴著黑紗,全付武裝,走在前麵,跟在後麵的是幾個人抬著的兩副棺材。遊行的隊伍舉著“堅決打退資反路線的猖狂進攻”,“文攻武衛”的旗號,一路走,一路高唿口號:
“控訴資反路線的迫害!”
“堅決打退資反路線的猖狂進攻!”
“揪出製造流血事件的黑手!”
“血債要用血來還!”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萬歲!”
“毛主席萬歲!”
遊行之後,隊伍便在運動場上集會,聲討“五·二0”流血事件,以令把廣大群眾的造反情緒推向高潮。易誌雄是紅旗戰鬥隊的民兵隊長,他負責大會的安全警戒。集會的時候,一個名叫吳佑良的糾察隊員曾經來問他要兩桶汽油。看到吳佑良詭秘的樣子,他立即想到今夜必有行動。因聽張開達說,劉超遠有計劃要在遊行示威之後,正當群情激憤的時候殺死馬向東。他知道吳佑良是劉超遠在糾察隊裏的親信,今天是安排他在明早淩晨值班看守馬向東的。他想,也許馬向東躲不過明天早晨前的厄運了。
突然,一個念頭浮上心頭:“救馬向東!”
他不禁心裏為之一震。他雖然不熟悉馬向東,但他知道馬向東是當前徐昌縣文化革命的關鍵人物。加入旗派組織的半個月來,他聽到了許多關於兩派的消息,知道軍管會有支持聯派的意向,加上旗派頭目劉超遠培植親信,在派內搞派,工農造反隊在打砸搶的財物分配上又常有矛盾,明爭暗鬥,心裏便有走著瞧的打算。
“識時務者為俊傑!”
父親易淩勝的口頭禪常常在提醒他。對,何不留條後路,日後自有好處!主意定了,他便立即開始行動。剛好,現在看守馬向東的是同村來的民兵張鐵牛,他是半個月前跟著他加入紅旗民兵戰鬥隊的,是自己人。於是,他立即到五金商店去買了一把尖刀和一把剪刀,來到貴賓樓,見過張鐵牛後,詢問了一些情況。聽張鐵牛說馬向東鬧肚子疼要求看醫生,他就叫張鐵牛在外麵看著,自己進去查看一下,便迅速向馬向東說出了助他逃走的計劃。他是民兵戰鬥隊的隊長,與張開達一起綁架了馬向東,並負責著秘密看守的工作,每天都要來查看馬向東的情況。所以,張鐵牛對此亦毫不警覺。當渾號叫泥裏鰍的吳舉良接班的時候,他的同姓兄弟吳佑良已經暗中與他打了招唿,叫他好生看著,等待劉超遠的命令,隻在今晚便要結果馬向東的性命。這吳舉良、吳佑良原是農村裏的潑皮,紅旗農民造反派成立時,他們一齊投到劉超遠、吳忠彪的麾下,敢打敢殺,心狠手辣,迅速成為旗派打砸搶和武鬥的兩員猛將。但凡有什麽性命攸關的事情,劉超遠通過吳忠彪叫他們去做,是無有不能完成的。此次劉超遠意欲把馬向東燒死的計謀,原以為萬無一失。不料,卻被易誌雄識破,並神不知鬼不覺的幫助馬向東逃走了。這是劉超遠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天亮的時候,吳舉良兄弟上得三樓去查看時,隻見這間房子裏麵的東西全已燒成灰燼,但卻不見有燒死人的屍體。再看看房屋裏外,卻見西邊的洗手間外牆有一個大洞,知道馬向東已從這裏逃走了,兩人都驚奇得不禁目瞪口呆。
馬向東脫險之後,不迴家裏,也不去紅聯總部,汽車把他送到軍管會去了。軍管會的主任劉文華是駐軍部隊的一個團級幹部,小時侯還是與馬向東同村的一個要好的同學。文革之前,兩人就經常有聯係。部隊支左時,因劉文華是本地人,領導便派他做軍管會的主任。這幾天來,他知道馬向東被旗派捉走之後,正想采取營救行動,不料馬向東卻自己突然安全迴來了。他心裏十分高興,便把情況向上級作了一個書麵報告,一麵等待上級意見,一麵叫馬向東待在軍管會裏幫助做一些工作;易誌雄救出馬向東後,不動聲色的迴到旗派組織裏,仍然幹著民兵戰鬥隊隊長的勾當。一場武鬥和一場示威遊行之後,兩派虎視眈眈,都在積蓄力量,準備廝殺。兩派的造反隊員都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天天在毛主席像前向毛主席早敬晚匯報,唱毛主席的語錄歌。他們一麵嚴管地、富、反、壞、右、走資派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瞪大眼睛去尋找有什麽階級鬥爭的新動向;一麵繼續打家劫舍,沒收四舊或金銀財物。雙方的農民造反派或民兵都是沒有工資的,也沒有人給他們記工分,但他們的造反情緒卻很高漲。特別是攻打某單位或抄家搜店的時侯,他們必然爭著第一個衝進去。易誌雄平時沒有拋頭露麵,他更著意於旗派總部的保衛工作,設立明崗暗哨,編排值班人員,並時時查防。故一段時間來,紅旗總部育民中學保衛森嚴,亂中有靜,極是安全,劉超遠對此十分滿意。如此又過了些時日,兩派勢力都有發展,矛盾便越來越大,連街道也劃分了勢力範圍。農民出城和居民出街,經過兩派築起來的街頭工事時也要受到檢查。正是風聲鶴淚,草木皆兵,人們沒想到解放了十六七年,卻又象迴到了紅白軍打仗時的那個恐怖年代,家家閉戶,人人惶恐。加上糧食的定量本來就少,寅吃卯糧,糧站又時時不敢開門,老百姓缺食少吃,沒有一家不在驚恐和忍饑捱餓中過日的,比起十七年前那個時侯又更是淒苦。個中災難,真一言難盡,暫且按下不表。
不說易誌雄思想一閃念,在危急中記起了其父親易淩勝“識時務者為俊傑” 的口頭名言,因而救了馬向東的性命,後來又常常在縣城的紅旗造反派總部出入,既當上了紅旗造反派的一個頭目,私下卻又常與馬向東聯係,因而得到軍管會主任馬文華的重視,成了表裏不一的兩麵派的人物。且說其父親易淩勝自文化大革命以來,覺得樣樣順心,事事順意。兒子當上了大隊的文革小組長,現在又在縣的造反派裏兼職,身穿軍裝,腰插短槍,威風凜凜;自己既報了四清之仇,又從大隊拿迴了部分賠退款,並且,還恢複了生產隊隊長之職。更且,兒子又討迴了媳婦,成了家。這些事情若在一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現在卻一下子都湧來了。正是時來風送滕王閣,運轉鐵樹也添輝。
但他卻仍有一件要緊的心事要做。自兒子討迴媳婦之後,住的房屋就顯得窄少。土改時候分到的四間房子,現在兩間住人,一間廚房,還有一間房子媳婦說要用來養些雞禽。這些房子都已撬了二棚,上麵不能放東西,一時要修複又不容易。家中的雜物農具、柴、炭、禾稈還有單車等等,往後就隻能占用公家的地方了。正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衣食住行是第一要緊的大事,必須著手解決。於是,多年來的一件心事又浮上來了。
他的廚房上方,緊連著陳蘭英的三間房舍。陳蘭英當了教師之後,十幾年來
,這些屋子一直無人居住。前些年聽了黃寡婦謂不占白不占的說話,他早就覺得這幾間房子實在應該是自己的了。不過,畢竟過去階級鬥爭沒有天天講,日日講,地富階級還有說話的時候。若是占用起來,又被陳蘭英一告,難免於理上還有些說不過她的地方。但他試著賣了她的許多桁瓦木板,她也沒有吭聲;眼下地富反壞統統成了牛鬼蛇神,被折得像包袱一般的服服帖帖,沒有他們說話的分兒,更無人會替他們說話。現在正是良機勿失,亂中取勝的時候,他必須趁這個機會把這三間房子謀劃到手。
如何謀劃?買不如借,借不如占。他想,文革開始以來,陳蘭英在學校成了地主分子,被紅衛兵揪鬥遊街,已是低頭伏地。這婆娘隻因生得太漂亮,與自己也算結上了緣分和仇恨:她曾經是自己謀占來的老婆,領過結婚證,但卻對他充滿仇恨,沒一點兒情分,後來又告他栽贓,害得他吃官司勞教,終歸脫離了關係;她的兒子易誌良本來是姓周的地主仔,後來因跟了他的成分,改名換姓,又升中學讀書,才能當上幹部。可這易誌良自調離石陂公社後就從來沒給他生活費,正是忘恩負義;徐昌高中校長張滔是她的老公,擔任石陂區四清工作隊隊長的時候,嶺塘村四清工作組竟把自己當老虎來打,又要重新劃定他的階級成分,差點兒使他變成地富分子。可幸文化大革命把這個世界重新又翻個筋鬥,好日子終歸還是屬於自己的。俗語說,有仇不報非君子,現在,紅衛兵已把他們打翻在地,他還得在他們身上再踏上一腳,使他們永世不得翻身。想到這裏,他似乎又看到了他們跪在地上遭人痛打時那種任人欺淩和宰割的令人愜意的情景。正是多情非好漢,無毒不丈夫,一種“與人鬥爭,其樂無窮”的勝利感,使他不禁露出了陰險而又得意的笑容。
他要把陳蘭英置之於死地。
自文革以來,陳蘭英和丈夫張滔就沒有過上一天平安的日子。張滔是學校的第一把手,被學校紅衛兵定為走資派。先是抄家,戴高帽遊行;接著大會鬥,小會批,“坐噴氣式飛機”,“拽燒雞”,“摔飛燕”,他常常被打得臉青鼻腫;後來校革委對他實行隔離審查。由於他到學校的時間不長,所以革命師生定他的“罪行”還不算多。諸如“以抓學習質量為名號召學生走白專道路”,“打擊貧下中農子女”啦,“在教學上重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是牛鬼蛇神的保護傘”啦,“曾經大力推行‘三自一包’,妄圖複辟資本主義”啦,還有“喪失階級立場,娶地主分子做老婆”啦等等,都是一些執行政策和個人生活上的問題。但張滔生性耿直,心裏對文化革命又有許多不理解。他認為一些毛孩子乳臭未幹,還沒有讀過幾本書,又還沒有涉獵過社會,不懂得什麽。但上邊卻有人利用他們來打倒一切,製造天下大亂,妄圖亂中取勝,這簡直是在愚弄人民!所以,當那些高中學生紅衛兵審問他的時候,有時便反而被他質問,因此惹得造反派們火起,常常拳腳相加,把板凳當巴掌來打。但他是條硬漢,即使被打得抱著腦袋翻滾,也絕不求饒和哭叫,故被紅衛兵認為是死不改悔的走資派。
自隔離審查之後,他就一個人被關在學校作為危房的舊宿舍“牛棚”裏。白天打掃廁所,夜晚寫檢查。雖然與家裏隻有兩百多米的距離,但卻很少機會能見到妻子,隻有在開批判會或戴高帽遊行的時候,兩人才能在一起說上幾句話。陳蘭英是職員,沒有教書,紅衛兵隻能把她定為地主分子,把她打入牛鬼蛇神之列,卻沒有什麽把柄揪鬥她,但限製她的行動自由。家裏連蚊帳周圍都貼上揭發張滔的大字報,不準她躺在床上睡覺。她知道近年來張滔的胃病常有發作,擔心著他的身體健康,故時時要煲些湯來送給張滔吃。但是,即使來到門口,紅衛兵也不給他們見麵。
這是一個太陽吐血的黃昏,西邊晚霞血一樣的鮮紅。張滔掃完廁所迴到牛棚,被叫到審訊室。審訊室裏有幾個惡煞金剛般的紅衛兵,中間的一個生得濃眉突眼,嘴扁鼻勾,兩邊腮角突出。雖然年紀不大,但卻看得出為人的狡黠。這是學校毛澤東思想紅旗戰鬥隊的頭頭張開達。他原是高二年級的一個學生,曾經因打架事違犯學校紀律受過學校記過處分,文革以來帶頭造反,帶頭打人。在他的指使下,學校幾個領導沒有一個不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大會批判,小會幫助”是紅衛兵們從外麵串聯迴來學到的鬥爭經驗。現在,“小會幫助”的審訊又開始了。
張滔進去以後,兩個紅衛兵即刻把他的手反綁起來,再把他的頭撳下去,使他像隻熟蝦那樣弓腰低頭。
“張滔,你已被揪出來了!現在審訊你,落實你的罪狀!你要好好承認,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張開達咄咄逼人地說。
“我無罪!”張滔抬頭迴答。
“啪,啪。”身旁的兩個紅衛兵立即揮掌相向,把張滔的嘴角打出血來。
“好啊!不見棺材不掉淚,今天看你老實不老實!”張開達的手裏拿著一個信封,洋洋得意的說,“有人揭發你是叛徒。你說,解放前,你坐牢的時候,有沒有背叛革命?”
“我從來沒有背叛革命!”張滔堅定地說。
“你沒有背叛革命,那國民黨為什麽會放你出來?” 張開達陰聲問道。
“這件事有組織的調查鑒定,你們可以查檔案。”張滔不屑地說。
“你的檔案材料都是假的,今天你必須坦白!”張開達站起來說道。
“快說!”幾個紅衛兵像嘍羅般的跟著喊。
“我參加革命的時候,你們還未出世,所以,這件事對你們來說是說不清楚的。”張滔堅持道。
“你是叛徒!你不說我們也知道,你是靠地主陳蘭英死去的老公周樹和保釋出來的!我現在再問你,你有沒有出賣我們的地下工作同誌?”張開達舉起鞭子在桌子上一拍,一手叉腰,一手指著他厲聲喝問道。
“那時我還沒有參加革命,何來有地下工作的同誌呢?”張滔反問道。
“你跟反動地主周樹和是什麽關係?”
張滔低頭不語。
“張開你的狗嘴!”
張滔不抬頭。
“迴答呀!”
張滔魚一樣地沉默著。
“紅衛兵同誌們,是可忍,孰不可忍,走資派不老實怎麽辦?”張開達歇斯地裏的喊道。
“不老實,打死他!”
立即,幾個紅衛兵上來用拳帶腳,劈裏啪啦的把張滔打倒在地,接著,張開達就把打斷了的凳腳抽出來沒頭沒麵的向他打去。這些紅衛兵們,懷著對毛主席無限忠實的感情,一邊高喊著:“打倒走資派!”“揪出叛徒、內奸!”“誓死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一邊踢打著痛得在地上打滾的張滔,一直把他打得不能再動彈。
“好吧,死不改悔的走資派不坦白,裝死;到了晚上再不交待的話,就把他活埋!”張開達悻悻的說道。
原來,那一天,易淩勝告訴張開達,記得土改複查後不久,有個上麵來的幹部到農會來調查一件事情,問地主周樹和在解放前是否從國民黨監獄裏保釋過一個名叫張滔的人。當時易淩勝當農會長,不清楚這件事情,便帶那個同誌找到周樹和的老婆陳蘭英,她證實是有此事。易淩勝說,這事證明張滔與反動地主早有勾結,是叛徒;陳蘭英也參與叛徒事件,是曆史反革命。張開達是徐昌高中的造反派頭頭,他正苦於缺乏走資派張滔的反革命材料,還未能把他鬥倒鬥臭。聽到了這件事情,他很是興奮。因為這個材料正好說明張滔是叛徒,是埋在革命隊伍裏的定時炸彈,能足於把他置於死地。隻要鬥垮鬥臭走資派,他就能在運動中立功,從而建立自己在造反派中的威信。於是,他代寫了一份檢舉材料,要張滔坦白承認。但張滔坐牢是在抗戰時候,當時他還沒有參加革命,隻憑一股愛國的熱情,參加了一
些救亡的宣傳活動。這是張開達他們所無法理解的事情。至於問張滔與周樹和是什麽關係,這勾起了張滔對往事的迴憶,他沒有迴答他們,也沒有必要迴答。由於張滔性格剛毅,寧可折斷,決不彎曲,又不肯屈服於這些乳臭未幹的紅衛兵們的淫威,於是又惹了一頓痛打,被打得滿身血紫,遍體鱗傷,暈了過去。張開達原以為這個材料的發現足於震懾張滔,使他服罪和坦白,便能搞出一些爆炸性的新聞來,可沒想到從他口裏卻得不到半點兒材料。於是,他悻悻地決定采取更大的行動。
馬向東被囚禁在三樓西邊的一個套間裏。房裏的門窗都用厚木板封死,看不到外麵,但有一個衛生間。他的吃、拉、睡都在裏麵,與外界隔絕,如果不是上麵有一個小氣窗可以透進點兒陽光,則簡直不知道黑夜還是白天。批鬥後的兩天裏,他渾身疼痛,步履艱難,隻能躺在床上。但他的神智是十分清楚的。第三天夜晚,他聽到了不遠處傳來的槍炮聲、喊殺聲音,知道外麵正武鬥得厲害,感到了處境的危險。他雖然沒有參加派別,但明顯地被認為是支持紅聯派的。旗派要占優勢,就必須拿他下油鍋,上綱上線,在政治上置他於死地。因此,在這個無法無天的時候,他隨時也都有生命危險。想到這裏,他躺不下了,勉強爬起身來,在微弱的光線中,蹣跚地移動著腳步,細心地傾聽著周圍的聲音。他想知道這兒在什麽地方,並且,看看有無機會逃出去。
可是,外麵傳不進什麽聲音,偶爾間隻能聽到汽車的鳴笛聲;屋裏的光線微弱,他什麽也不能發現。為了弄清在什麽地方,他敲響了房門,大聲喊道:
“開門!開門!”
一陣開鎖聲後,裏麵的木房門被拉開了,可是外麵還有一個鐵柵門。一個黑臉突眼的糾察隊員在外麵喝道:
“吵什麽?”
“哎喲,我肚子痛得很,你快叫醫生來!”馬向東爬在柵門邊呻吟似的說。
“痛死你最好,省得我們動手腳!”糾察隊員氣兇兇的道。
“快叫你們的領導來,你們迫害革命幹部,該當何罪?”馬向東拍打著鐵柵門大聲叫道。
“告訴你,昨日聯派打死了我們兩個弟兄,我們正要你抵命!”說完,木門又被關了。馬向東透過鐵柵門望不到外麵的什麽,但他從糾察隊員的惡聲迴答中可以知道,昨天,兩派的武鬥可能打得很厲害。
他擔心著外麵的世界。這一年來,他簡直生活在被人愚弄的無窮的恐怖之中。上級的政策一時一個樣,今天才頒布,明天又變樣。這一會說它是中央的政策,那一會又說它不是毛主席的路線,弄得下麵的領導沒有一個不犯錯誤的。大部分領導都被鬥得九死一生,身心俱碎。年幼無知的學生成為衝擊社會,摧垮各級政府的洪水猛獸。他們到處煽風點火,造謠生非,唯恐天下不亂。社會上的那些流氓、混混,聞風而動,一齊起來造反,乘機打劫。可是,中央文革小組,毛主席、林彪卻一直在支持著他們。這究竟是為什麽呢?難道就靠他們“把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麽?解放以來的世界難道不是毛主席在領導?他搞不清楚。但是,他始終清醒地意識到,這些倒行逆施隻不過是一陣龍卷風。它能摧毀一切,浩劫村野,但它始終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即使遭到“造反派”的痛打,他也隻能坦然對待。在災難到來的時候,人們必須先躲過這陣狂風,然後才有可能重建家園。
他渴望能出去,有很多工作在等待著他去做。派性的鬥爭把它推到刀尖上去了。範書記已經被打倒。麵對一群暴徒,他必須代表縣委勇敢的站出來,並且,巧妙地與他們周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與軍管會溝通,取得解放軍的了解和支持,以令早日實現大聯合,結束兩派鬥爭的局麵。可是,他無法出去。他不知自己被囚禁在什麽地方。
忽然,鐵柵門和房門都拉開了,一縷陽光從外麵射進來。當走進來一個年青人後,外麵的柵門又有人關上了。
來人向他招招手,閃進了衛生間。他點燃了一支火柴,隻見衛生間約有四五平方,馬桶的上方,牆上掛著一麵鏡子。他把鏡子輕輕的拿開,再從袋裏拿出一把尖刀來,在牆上一陣搗挖,片刻就出現了裏麵的磚縫。
“馬主任,他們遲早要殺你,我是來救你出去的。這裏是徐江旅店的金賓樓。你現在在三樓西邊的儲物室裏。今天下午和晚上,你把這裏的磚牆挖一個洞,半夜12點鍾,你把房裏的床單剪成布帶,綁好自己,從這裏吊下去;下麵是大街的轉角地方。見你下來後,我就把車開過來接應你!記住,走的時候要把尖刀和剪刀帶走,不留痕跡。”說完,來人再交給他一把剪刀和一合火柴,便匆匆的走了。
木門重又被鎖上,房裏重新恢複了黑暗。
一切是那麽的突然。馬向東緊張得心突突地狂跳起來。他不認識來人,但他知道他說的是真話,他是來救自己出去的。並且,危險在前,時間匆促,他必須馬上行動!早先,有陽光射進來時侯,他曾看過手表,正是下午三點鍾。黑暗中,他站在馬桶上,點燃一支火柴,找到了磚縫,便把刀尖對準磚縫,狠命的挖了起來。
第一塊磚牆並不容易挖,但終於被挖出來了,接著的第二塊、第三塊就跟著容易鬆動。原來,馬向東被囚禁在三樓西邊的一間獨立的房子裏。這個房間緊靠樓梯,平時用來儲藏物品和住服務員用。由於是框架結構,上麵的一層全是單磚間牆,挖磚拆牆並不需費很大的功夫,天近傍黑的時候,他已經把三塊磚拿下來了。為預防萬一,不被人發現,他不敢挖得太快,盡量避免聲響。估計快到送飯的時候了,他暫時停止挖搗,把三塊磚仍然小心的放迴去,再把鏡子吊上去,然後,抹淨灰塵,坐到門邊去等候晚飯。
果然,不一會,晚上的交接班時間就到了。換班看守的是一個彪形大漢。隻見他帶來一缽飯菜,放在裏麵的桌子上,末了,用電筒到處照射,沒有發現什麽情況,便走出去跟外麵的那個糾察隊員交接。當那大漢走進衛生間去照看的時候,馬向東的心緊張得差不多跳到喉嚨上去了。幸得鏡子把牆洞遮住,那大漢什麽也沒有發現。他不能不佩服那個來救他的年青人想事的過細之處。
當一切都靜下來之後,他開始吃飯。這一餐飯,他吃得很香,並且,全部吃完了。自關進這裏之後的一個星期來,他都吃得很少,身體很是疲乏。這一餐飯後,覺得身體來了勁,似乎疼痛也立即減輕了。飯後,他接著挖牆磚。三塊,四塊,五塊,不久,他終於挖開了八塊磚,剛好是一個鏡框大的位置。他是多麽的激動啊!探頭望望外麵,隻見天空中群星閃耀,地上萬家燈火,外麵的世界是多麽的美好呀!可這美好的世界卻沒有安寧,更沒有歡樂,有的隻是饑餓和恐怖,自己身為一個縣委辦公室的主任,竟也無端的可以被人綁架到這裏來。他看看街上,已沒有行人,隻有高音喇叭在聲嘶力竭的唿喊:
“旗派的一小撮頭頭你們聽著,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的陣地大大地縮小了。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失敗的!”
這是聯派的高音喇叭在向旗派組織發動宣傳攻勢,接著唱著語錄歌。這些歌聲再夾雜著撕心裂肺的“打倒xxx!”“火燒xxx!”的唿喊,猶如一聲聲狼的嚎叫,使得凝結的空氣變得更加充滿了肅殺的氣氛。
好不容易等到夜裏12點鍾。他把用布條編起來的繩子的一頭綁在馬桶的底座上,另一頭係在身上,探出身去,輕輕的爬出洞口,再用手抓著繩子,慢慢的把自己吊將下去。隻一陣工夫,他就安全的落到地麵上了。
街口那邊,飛快地駛過來一輛農民車。一個人打開車門向他招手,他
馬上奔前去,鑽進車裏。那人關上車門,輕輕拉動方向盤下麵的檔杆,“隆”的一聲響過後,汽車便悄悄地消失在昏黃的燈光下。
盛夏的夜晚,到了下半夜也沒有一絲兒涼意。看守馬向東的糾察隊員吳舉良喝完宵夜酒,赤著膊躺在樓梯口的涼席上睡得正香,突然被人叫醒了。
“起來,今晚燒豬!”有人輕輕地說道。
“好的。”他一骨碌爬起來道。
“我們再進去看看麽?”來人說。
“不用了,交接班的時候我去檢查過。這一刻他正在房裏睡覺。”
於是,兩個人各拎著一桶汽油,沿著儲物房的東南兩邊牆腳把汽油倒下去,末了,點上一支火柴。隻聽“唿”的一聲,房子立即就被烈焰包圍了。房裏堆放著一些棉被、床單和蚊帳等用品,頃刻便一齊著起火來。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近來貴賓樓又無人居住,大火燒了好一會兒才有人覺察,大聲喊叫起來。待大家趕來救火時,隻見烈火熊熊,煙焰漲天,這所房子已燒得一派通紅。
原來,今晚的火燒金賓樓是劉超遠所精心策劃的秘密行動。
昨天下午,為了聲討聯派發起的武鬥,旗派組織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幾十個戰鬥隊員戴著黑紗,全付武裝,走在前麵,跟在後麵的是幾個人抬著的兩副棺材。遊行的隊伍舉著“堅決打退資反路線的猖狂進攻”,“文攻武衛”的旗號,一路走,一路高唿口號:
“控訴資反路線的迫害!”
“堅決打退資反路線的猖狂進攻!”
“揪出製造流血事件的黑手!”
“血債要用血來還!”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萬歲!”
“毛主席萬歲!”
遊行之後,隊伍便在運動場上集會,聲討“五·二0”流血事件,以令把廣大群眾的造反情緒推向高潮。易誌雄是紅旗戰鬥隊的民兵隊長,他負責大會的安全警戒。集會的時候,一個名叫吳佑良的糾察隊員曾經來問他要兩桶汽油。看到吳佑良詭秘的樣子,他立即想到今夜必有行動。因聽張開達說,劉超遠有計劃要在遊行示威之後,正當群情激憤的時候殺死馬向東。他知道吳佑良是劉超遠在糾察隊裏的親信,今天是安排他在明早淩晨值班看守馬向東的。他想,也許馬向東躲不過明天早晨前的厄運了。
突然,一個念頭浮上心頭:“救馬向東!”
他不禁心裏為之一震。他雖然不熟悉馬向東,但他知道馬向東是當前徐昌縣文化革命的關鍵人物。加入旗派組織的半個月來,他聽到了許多關於兩派的消息,知道軍管會有支持聯派的意向,加上旗派頭目劉超遠培植親信,在派內搞派,工農造反隊在打砸搶的財物分配上又常有矛盾,明爭暗鬥,心裏便有走著瞧的打算。
“識時務者為俊傑!”
父親易淩勝的口頭禪常常在提醒他。對,何不留條後路,日後自有好處!主意定了,他便立即開始行動。剛好,現在看守馬向東的是同村來的民兵張鐵牛,他是半個月前跟著他加入紅旗民兵戰鬥隊的,是自己人。於是,他立即到五金商店去買了一把尖刀和一把剪刀,來到貴賓樓,見過張鐵牛後,詢問了一些情況。聽張鐵牛說馬向東鬧肚子疼要求看醫生,他就叫張鐵牛在外麵看著,自己進去查看一下,便迅速向馬向東說出了助他逃走的計劃。他是民兵戰鬥隊的隊長,與張開達一起綁架了馬向東,並負責著秘密看守的工作,每天都要來查看馬向東的情況。所以,張鐵牛對此亦毫不警覺。當渾號叫泥裏鰍的吳舉良接班的時候,他的同姓兄弟吳佑良已經暗中與他打了招唿,叫他好生看著,等待劉超遠的命令,隻在今晚便要結果馬向東的性命。這吳舉良、吳佑良原是農村裏的潑皮,紅旗農民造反派成立時,他們一齊投到劉超遠、吳忠彪的麾下,敢打敢殺,心狠手辣,迅速成為旗派打砸搶和武鬥的兩員猛將。但凡有什麽性命攸關的事情,劉超遠通過吳忠彪叫他們去做,是無有不能完成的。此次劉超遠意欲把馬向東燒死的計謀,原以為萬無一失。不料,卻被易誌雄識破,並神不知鬼不覺的幫助馬向東逃走了。這是劉超遠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天亮的時候,吳舉良兄弟上得三樓去查看時,隻見這間房子裏麵的東西全已燒成灰燼,但卻不見有燒死人的屍體。再看看房屋裏外,卻見西邊的洗手間外牆有一個大洞,知道馬向東已從這裏逃走了,兩人都驚奇得不禁目瞪口呆。
馬向東脫險之後,不迴家裏,也不去紅聯總部,汽車把他送到軍管會去了。軍管會的主任劉文華是駐軍部隊的一個團級幹部,小時侯還是與馬向東同村的一個要好的同學。文革之前,兩人就經常有聯係。部隊支左時,因劉文華是本地人,領導便派他做軍管會的主任。這幾天來,他知道馬向東被旗派捉走之後,正想采取營救行動,不料馬向東卻自己突然安全迴來了。他心裏十分高興,便把情況向上級作了一個書麵報告,一麵等待上級意見,一麵叫馬向東待在軍管會裏幫助做一些工作;易誌雄救出馬向東後,不動聲色的迴到旗派組織裏,仍然幹著民兵戰鬥隊隊長的勾當。一場武鬥和一場示威遊行之後,兩派虎視眈眈,都在積蓄力量,準備廝殺。兩派的造反隊員都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天天在毛主席像前向毛主席早敬晚匯報,唱毛主席的語錄歌。他們一麵嚴管地、富、反、壞、右、走資派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瞪大眼睛去尋找有什麽階級鬥爭的新動向;一麵繼續打家劫舍,沒收四舊或金銀財物。雙方的農民造反派或民兵都是沒有工資的,也沒有人給他們記工分,但他們的造反情緒卻很高漲。特別是攻打某單位或抄家搜店的時侯,他們必然爭著第一個衝進去。易誌雄平時沒有拋頭露麵,他更著意於旗派總部的保衛工作,設立明崗暗哨,編排值班人員,並時時查防。故一段時間來,紅旗總部育民中學保衛森嚴,亂中有靜,極是安全,劉超遠對此十分滿意。如此又過了些時日,兩派勢力都有發展,矛盾便越來越大,連街道也劃分了勢力範圍。農民出城和居民出街,經過兩派築起來的街頭工事時也要受到檢查。正是風聲鶴淚,草木皆兵,人們沒想到解放了十六七年,卻又象迴到了紅白軍打仗時的那個恐怖年代,家家閉戶,人人惶恐。加上糧食的定量本來就少,寅吃卯糧,糧站又時時不敢開門,老百姓缺食少吃,沒有一家不在驚恐和忍饑捱餓中過日的,比起十七年前那個時侯又更是淒苦。個中災難,真一言難盡,暫且按下不表。
不說易誌雄思想一閃念,在危急中記起了其父親易淩勝“識時務者為俊傑” 的口頭名言,因而救了馬向東的性命,後來又常常在縣城的紅旗造反派總部出入,既當上了紅旗造反派的一個頭目,私下卻又常與馬向東聯係,因而得到軍管會主任馬文華的重視,成了表裏不一的兩麵派的人物。且說其父親易淩勝自文化大革命以來,覺得樣樣順心,事事順意。兒子當上了大隊的文革小組長,現在又在縣的造反派裏兼職,身穿軍裝,腰插短槍,威風凜凜;自己既報了四清之仇,又從大隊拿迴了部分賠退款,並且,還恢複了生產隊隊長之職。更且,兒子又討迴了媳婦,成了家。這些事情若在一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現在卻一下子都湧來了。正是時來風送滕王閣,運轉鐵樹也添輝。
但他卻仍有一件要緊的心事要做。自兒子討迴媳婦之後,住的房屋就顯得窄少。土改時候分到的四間房子,現在兩間住人,一間廚房,還有一間房子媳婦說要用來養些雞禽。這些房子都已撬了二棚,上麵不能放東西,一時要修複又不容易。家中的雜物農具、柴、炭、禾稈還有單車等等,往後就隻能占用公家的地方了。正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衣食住行是第一要緊的大事,必須著手解決。於是,多年來的一件心事又浮上來了。
他的廚房上方,緊連著陳蘭英的三間房舍。陳蘭英當了教師之後,十幾年來
,這些屋子一直無人居住。前些年聽了黃寡婦謂不占白不占的說話,他早就覺得這幾間房子實在應該是自己的了。不過,畢竟過去階級鬥爭沒有天天講,日日講,地富階級還有說話的時候。若是占用起來,又被陳蘭英一告,難免於理上還有些說不過她的地方。但他試著賣了她的許多桁瓦木板,她也沒有吭聲;眼下地富反壞統統成了牛鬼蛇神,被折得像包袱一般的服服帖帖,沒有他們說話的分兒,更無人會替他們說話。現在正是良機勿失,亂中取勝的時候,他必須趁這個機會把這三間房子謀劃到手。
如何謀劃?買不如借,借不如占。他想,文革開始以來,陳蘭英在學校成了地主分子,被紅衛兵揪鬥遊街,已是低頭伏地。這婆娘隻因生得太漂亮,與自己也算結上了緣分和仇恨:她曾經是自己謀占來的老婆,領過結婚證,但卻對他充滿仇恨,沒一點兒情分,後來又告他栽贓,害得他吃官司勞教,終歸脫離了關係;她的兒子易誌良本來是姓周的地主仔,後來因跟了他的成分,改名換姓,又升中學讀書,才能當上幹部。可這易誌良自調離石陂公社後就從來沒給他生活費,正是忘恩負義;徐昌高中校長張滔是她的老公,擔任石陂區四清工作隊隊長的時候,嶺塘村四清工作組竟把自己當老虎來打,又要重新劃定他的階級成分,差點兒使他變成地富分子。可幸文化大革命把這個世界重新又翻個筋鬥,好日子終歸還是屬於自己的。俗語說,有仇不報非君子,現在,紅衛兵已把他們打翻在地,他還得在他們身上再踏上一腳,使他們永世不得翻身。想到這裏,他似乎又看到了他們跪在地上遭人痛打時那種任人欺淩和宰割的令人愜意的情景。正是多情非好漢,無毒不丈夫,一種“與人鬥爭,其樂無窮”的勝利感,使他不禁露出了陰險而又得意的笑容。
他要把陳蘭英置之於死地。
自文革以來,陳蘭英和丈夫張滔就沒有過上一天平安的日子。張滔是學校的第一把手,被學校紅衛兵定為走資派。先是抄家,戴高帽遊行;接著大會鬥,小會批,“坐噴氣式飛機”,“拽燒雞”,“摔飛燕”,他常常被打得臉青鼻腫;後來校革委對他實行隔離審查。由於他到學校的時間不長,所以革命師生定他的“罪行”還不算多。諸如“以抓學習質量為名號召學生走白專道路”,“打擊貧下中農子女”啦,“在教學上重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是牛鬼蛇神的保護傘”啦,“曾經大力推行‘三自一包’,妄圖複辟資本主義”啦,還有“喪失階級立場,娶地主分子做老婆”啦等等,都是一些執行政策和個人生活上的問題。但張滔生性耿直,心裏對文化革命又有許多不理解。他認為一些毛孩子乳臭未幹,還沒有讀過幾本書,又還沒有涉獵過社會,不懂得什麽。但上邊卻有人利用他們來打倒一切,製造天下大亂,妄圖亂中取勝,這簡直是在愚弄人民!所以,當那些高中學生紅衛兵審問他的時候,有時便反而被他質問,因此惹得造反派們火起,常常拳腳相加,把板凳當巴掌來打。但他是條硬漢,即使被打得抱著腦袋翻滾,也絕不求饒和哭叫,故被紅衛兵認為是死不改悔的走資派。
自隔離審查之後,他就一個人被關在學校作為危房的舊宿舍“牛棚”裏。白天打掃廁所,夜晚寫檢查。雖然與家裏隻有兩百多米的距離,但卻很少機會能見到妻子,隻有在開批判會或戴高帽遊行的時候,兩人才能在一起說上幾句話。陳蘭英是職員,沒有教書,紅衛兵隻能把她定為地主分子,把她打入牛鬼蛇神之列,卻沒有什麽把柄揪鬥她,但限製她的行動自由。家裏連蚊帳周圍都貼上揭發張滔的大字報,不準她躺在床上睡覺。她知道近年來張滔的胃病常有發作,擔心著他的身體健康,故時時要煲些湯來送給張滔吃。但是,即使來到門口,紅衛兵也不給他們見麵。
這是一個太陽吐血的黃昏,西邊晚霞血一樣的鮮紅。張滔掃完廁所迴到牛棚,被叫到審訊室。審訊室裏有幾個惡煞金剛般的紅衛兵,中間的一個生得濃眉突眼,嘴扁鼻勾,兩邊腮角突出。雖然年紀不大,但卻看得出為人的狡黠。這是學校毛澤東思想紅旗戰鬥隊的頭頭張開達。他原是高二年級的一個學生,曾經因打架事違犯學校紀律受過學校記過處分,文革以來帶頭造反,帶頭打人。在他的指使下,學校幾個領導沒有一個不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大會批判,小會幫助”是紅衛兵們從外麵串聯迴來學到的鬥爭經驗。現在,“小會幫助”的審訊又開始了。
張滔進去以後,兩個紅衛兵即刻把他的手反綁起來,再把他的頭撳下去,使他像隻熟蝦那樣弓腰低頭。
“張滔,你已被揪出來了!現在審訊你,落實你的罪狀!你要好好承認,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張開達咄咄逼人地說。
“我無罪!”張滔抬頭迴答。
“啪,啪。”身旁的兩個紅衛兵立即揮掌相向,把張滔的嘴角打出血來。
“好啊!不見棺材不掉淚,今天看你老實不老實!”張開達的手裏拿著一個信封,洋洋得意的說,“有人揭發你是叛徒。你說,解放前,你坐牢的時候,有沒有背叛革命?”
“我從來沒有背叛革命!”張滔堅定地說。
“你沒有背叛革命,那國民黨為什麽會放你出來?” 張開達陰聲問道。
“這件事有組織的調查鑒定,你們可以查檔案。”張滔不屑地說。
“你的檔案材料都是假的,今天你必須坦白!”張開達站起來說道。
“快說!”幾個紅衛兵像嘍羅般的跟著喊。
“我參加革命的時候,你們還未出世,所以,這件事對你們來說是說不清楚的。”張滔堅持道。
“你是叛徒!你不說我們也知道,你是靠地主陳蘭英死去的老公周樹和保釋出來的!我現在再問你,你有沒有出賣我們的地下工作同誌?”張開達舉起鞭子在桌子上一拍,一手叉腰,一手指著他厲聲喝問道。
“那時我還沒有參加革命,何來有地下工作的同誌呢?”張滔反問道。
“你跟反動地主周樹和是什麽關係?”
張滔低頭不語。
“張開你的狗嘴!”
張滔不抬頭。
“迴答呀!”
張滔魚一樣地沉默著。
“紅衛兵同誌們,是可忍,孰不可忍,走資派不老實怎麽辦?”張開達歇斯地裏的喊道。
“不老實,打死他!”
立即,幾個紅衛兵上來用拳帶腳,劈裏啪啦的把張滔打倒在地,接著,張開達就把打斷了的凳腳抽出來沒頭沒麵的向他打去。這些紅衛兵們,懷著對毛主席無限忠實的感情,一邊高喊著:“打倒走資派!”“揪出叛徒、內奸!”“誓死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一邊踢打著痛得在地上打滾的張滔,一直把他打得不能再動彈。
“好吧,死不改悔的走資派不坦白,裝死;到了晚上再不交待的話,就把他活埋!”張開達悻悻的說道。
原來,那一天,易淩勝告訴張開達,記得土改複查後不久,有個上麵來的幹部到農會來調查一件事情,問地主周樹和在解放前是否從國民黨監獄裏保釋過一個名叫張滔的人。當時易淩勝當農會長,不清楚這件事情,便帶那個同誌找到周樹和的老婆陳蘭英,她證實是有此事。易淩勝說,這事證明張滔與反動地主早有勾結,是叛徒;陳蘭英也參與叛徒事件,是曆史反革命。張開達是徐昌高中的造反派頭頭,他正苦於缺乏走資派張滔的反革命材料,還未能把他鬥倒鬥臭。聽到了這件事情,他很是興奮。因為這個材料正好說明張滔是叛徒,是埋在革命隊伍裏的定時炸彈,能足於把他置於死地。隻要鬥垮鬥臭走資派,他就能在運動中立功,從而建立自己在造反派中的威信。於是,他代寫了一份檢舉材料,要張滔坦白承認。但張滔坐牢是在抗戰時候,當時他還沒有參加革命,隻憑一股愛國的熱情,參加了一
些救亡的宣傳活動。這是張開達他們所無法理解的事情。至於問張滔與周樹和是什麽關係,這勾起了張滔對往事的迴憶,他沒有迴答他們,也沒有必要迴答。由於張滔性格剛毅,寧可折斷,決不彎曲,又不肯屈服於這些乳臭未幹的紅衛兵們的淫威,於是又惹了一頓痛打,被打得滿身血紫,遍體鱗傷,暈了過去。張開達原以為這個材料的發現足於震懾張滔,使他服罪和坦白,便能搞出一些爆炸性的新聞來,可沒想到從他口裏卻得不到半點兒材料。於是,他悻悻地決定采取更大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