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過了夏收夏種之後,天氣還是異常的悶熱。
灰藍藍的天空中,片片灰白的雲彩一動也不動;地上沒有風,太陽透過雲層火一般的炙烤著大地;屋子裏,貓兒躺在陰涼的地上睡懶覺,狗兒也熱得趴在門口直喘氣。幾天來悶熱而窒息的空氣使天地變得如象蒸籠一般,真叫人受不了。
終於有一天下午,天上凝聚的白雲全部逐漸轉成黑色,並且越聚越濃。當整個天空都彤雲密布之後,世界霎時便變得烏天黑地了。突然,銀蛇飛舞,雷聲轟隆,接著,狂風漫天蓋地卷來,一陣飛沙走石過後,大雨便瓢潑般的瀉了下來。唿唿唿,隆隆隆,沙沙沙,隻見閃電追逐著猛雷,猛雷叱吒著大風,大風驅趕著大雨,大雨衝刷著樹木、房屋、山川、田野。頓時,整個宇宙成了雨的世界,大地到處都成了水的澤國。
嶺塘大隊與洋嶺大隊交界地方有一條小河叫沿陂河。這是一條容不了多少雨水就要漲滿的“尿澡河”,有二三十米寬,原是近鄰幾個高原地區從山溝流下來的幾條小溪流匯合成的與大河溝通的排水河。河床高於農田。平時極少流水,一旦遇到大雨,則小河暴滿,常有溪洪成災的危險。這一次斷續下了半天又一晚的大雨之後,從永禾、寧清、瀝圳等幾個公社的大溝小溪排瀉下來的水滾滾下流,沿陂河水便迅速漲滿起來。往時,一遇到大雨,民兵營長便要派人巡查河堤;現在,劉古泉已不當民兵營長,改任治保主任,這防洪的任務就一時沒人打理。
第二天早晨,大隊書記易天華放心不下,便爬上河堤上去看看水勢。剛踏上河堤,他就被滔滔的河水震懾了。隻見渾濁的河水已漲滿了堤,正浩浩蕩蕩的往下遊流去。他沿著河堤往上遊地方去察看,走到通往一條小溝的水閘上麵,發現了水閘的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漩渦,再看看堤外,見堤與閘交界的不遠處射出了一條小杯口般大的水柱子。漩渦的水正從這個漏洞噴出來,隨著洞口處的沙泥下滑,洞口便越來越大。不好,河堤已開始穿了個洞,眼看再過一刻便會有崩堤的危險。他趕緊跑下堤去,踢開堤下的一個防洪小屋門,進去拿來一個防洪報警用的大鑼,盡力的敲打起來。
“當、當、當、當,--- ---”
鑼聲驚醒了周圍群眾,人們紛紛挑著畚箕,拿著鋤頭登上河堤。隻見水閘旁的漏洞已有碗口那麽大,洪水正從洞口飛射出來。大家趕忙在堤下鋤坭挑上去填這洞口,可是,由於洞口已越來越開闊,水的衝力又很大,所以,倒下去的坭土立即就被衝刷下來了。而坭塊又借著洪水的衝力,撞擊著洞口,反而使得洞口更快擴大。不久,洞口上麵的坭土也開始有點兒鬆動,眼看就快要缺堤了。
“大家趕快散開!”有人大喊道。
突然,斜刺裏有人抱著兩捆禾稈,飛跑了過來說道:“別慌張,看我來!”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人撲通一聲跳進水裏,把一捆禾杆往洞口隻一塞,洪水立即就被堵住了。大夥兒趕緊把坭土再倒下去,一陣忙碌,終於把河堤保住了。當漏洞口再也沒有水滲出來時,那人爬上堤岸來籲了一口氣。大家看那人時,隻見是一個穿著粗灰色的工人勞動製服的青年。這青年渾身濕漉漉的,一邊脫衫,一邊說道:
“好險啊,再遲幾分鍾,恐怕河堤就要崩了!”
“後生仔,好樣兒的!”大家異口同聲的稱讚道。
“你莫不是易誌雄麽?”有人認出來問。
“是的。”那青年答道。
“你不是在地質隊嗎?”那人又問。
“迴來休假呢!”他說。
原來,這青年正是易淩勝之子易誌雄。他最近半年來,隔三差五的經常在家裏,據說是工作輪休。今天一早下雨過後,他正要去找當書記的叔祖。聽人說他上了河堤,隨後又聽到鑼響,他便快步跑上去看看。上得堤來,他見叔祖正站在水閘旁指手劃腳,河堤已有漏洞。眼見眾人補塞不行,情況緊急,他便趕忙跑到堤下最近處的農家去要了兩捆禾杆,背上堤來,迅速跳下水去,把大捆的禾稈塞住洞口,終於把水堵住,免了一場洪水的災害。他在地質隊搞鑽探,知道堵水的緊急方法,不想正派用上了。
“有經驗,有膽識!”站在水閘上麵指揮搶險的書記易天華笑著表揚他。
不久,河水開始降低水位。人們都陸續離開河堤。易天華仍在河堤上來迴的巡視。易誌雄跟在後麵,他從袋包裏拿出一包香煙來遞給書記,欲言又止般的說道:
“叔祖,跟你說一件事,我想迴鄉參加農業生產!”
“你說什麽?”叔祖書記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想申請迴農村來!”易誌雄再說了一次。
“為什麽呢?”
“我在煤礦地質隊裏每天都要打鑽勘探,有時還要搞炮破,身體很不適應,!”易誌雄說。
“人家個個想著當工人,你當了工人想迴來,有矛搞錯啊?”叔祖說。
“我近來常常鬧胃疼,前一段時候進醫院,都差點疼死了。醫生說,患了胃出血病。這工作捱時間,又要用暗力,不適合我幹。”易誌雄道。
“不可以調動工種麽?”叔祖問。
“隊上說,現在是調整時候,正在精簡人員,沒有辦法調換工種。”易誌雄說。
“迴來農村,生活挺艱苦的!”叔祖書記道。
“我是農村出去的,不怕艱苦;但再在地質隊做下去,身體就真會跨了!”易誌雄說。
叔祖沒有再說話,他停下腳步來,審視著這個牛高馬大的侄孫,見他雖然精神飽滿,臉色卻有點兒灰暗,但也不象有大病的樣子,心裏有點兒懷疑起來。
“我已經休養了近半年啦,現在身體已經恢複!”易誌雄看見叔祖的目光,知道他有點不相信自己說的話,便道,“明天我拿體檢表給你看看。”
易天華沒有說話。他觸到了一件心事,便不免有點兒擔憂起來。十多年前,父親臨死的時候,曾經囑咐他們兄弟要互相關照。他對他們說,曾祖父定居羊頸嶺,傳下三房人丁。祖父屬於第二房。據說,這第二房的人丁興旺有潛在的危機。因此,祖父交帶,男丁成年之後,最好不要外出謀生,以保平安。原來,這裏有一段古:聽父親講,曾祖父生下三個孩子,祖父排行第二。曾祖父葬地的時候,曾請了一個地理先生來看風水,三家輪吃招待。老大有錢,請他吃飯的時候,朝魚暮肉,從不敢輕待;老三家窮,東挪西借也要招唿好地理先生,雖然自己喝粥,招待先生的卻仍是上白米飯,並且,餐餐還必有葷腥;祖父是老二,家底不錯,但祖母為人孤寒,不會尊重先生,常常把家裏大小吃剩的吃食也在下一餐煮給先生受用,先生終於拂袖而去,因而結下了恩怨。聽說,曾祖父的地葬好之後,地理先生因感激大房對他的熱誠款待和三房對他的真誠相待,又不滿二房對他的輕薄,曾斷言說道:“此墓地的風水,將來會使此屋的長房及三房財丁興旺,但不利二房。今後二房的男丁出門不利,在家的也永遠不會超過一張桌八個人!”此事已經過去近三十年多了,長房和三房果然人丁興旺,各房男丁都超過了二十多人,有的出外謀生也挺發達。而第二房的祖父傳下四個兒子,每個兒子又隻生了一個兒子,到現在為止,有生便有折,除去已故的父輩,二房一脈男丁,仍不超過八個。他父親在解放前正是因為要逃離祖屋的風水管轄才帶著他們兄弟倆來到距羊頸嶺十裏外的河東嶺塘村安家落戶的。此事雖然是傳說,其真假是非,常令易天華憂心忡忡。現在見易誌雄大好青年,剛剛二十出頭多點,又有光景,但卻說是患了胃出血病,難道與風水的管轄還有關麽?嶺下吳屋有個漢子一年前聽說也是患什麽出血,好生生的,突然就死了。想到這裏,他心裏確實有點兒不安起來。他想,易淩勝的父親雖比自己隻大二歲,
卻已早故;眼下易淩勝又不成器,中年鰥居,至今不成家;易誌雄好歹也是自己的侄孫,同一個血脈,做叔祖的還能不看顧麽?於是,他關心地對侄孫說道:
“要是身體不適應,那也隻好迴來!”
“叔祖,聽說現在大隊還缺一個民兵營長,就讓我迴來當吧。我有文化,準行!”易誌雄竟直言不韙,在叔祖麵前大膽開口要官。
“這事得大家討論,還得公社批準呢!”叔祖麵帶笑容。說完,他若有所思的慢步走下河堤。
“叔祖,你也快退休了,我們年青人一定能接好班!”易誌雄在後麵大聲說道。
易誌雄目送著叔祖離去,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今天他終於找到了向書記叔祖言明境況和心願的恰當機會,並且,看來叔祖書記相信他的說話,對他迴鄉的要求也表示同意。他想,早先他對叔祖說的話語不多,但能給他提個醒,不重也不輕,恰到好處。因為,在村裏,畢竟他們還是至親的血緣關係,做書記的叔祖快到退休年齡,他一定會關照他的。他總算成功的邁開了迴鄉的第一步。
原來,易誌雄半年前就離開地質隊了。他不是休假,也沒有生病。他是受到煤礦地質隊的一個分隊的通報批評後作為組織處分而被開除出隊的。半年來,他不敢把事情告訴父親知道,雖然迴來幾次,但隻說是休假。這半年的時間,他大都住在山裏一些挖煤人的工棚裏。眼見手頭的錢糧已將用盡,他覺得自己大好的一個青年,大好的時光,不能再待在那裏了,必須迴來家鄉,做點事情。但他知道最近這些時間來,四清工作隊正清算著他的老爸,他還不能急於迴來,所以便一直等待著。可好現在四清工作隊已經離開,他才有機會向當書記的叔祖說出情況來。他天性乖巧,能說善變。他清楚地意識到,不能被任何人知道他是因犯錯誤而被處分迴來的。因此,早在幾個月前,當地質隊負責人事工作的同誌要把他的檔案材料寄迴基層農村去的時候,他就通過有關的同誌把它拿到了手,並且,劃一支火柴把它燒了,不留半點尾巴。今天,他在叔祖書記麵前假說自己有病,身體不適應工作,隱瞞了受處分的事實。他要造成一種十分符合邏輯的程序,即他是取得農村基層領導的同意後,才申請離職而光榮迴鄉的。
跟叔祖談話後不久,他就在城裏找了個刻印的人,刻了一個假的公章。迴到家來,自己在空白公文紙上寫上內容,再蓋上假章。一份離職迴鄉的證明就完成了。
幾天之後,嶺塘大隊黨支部書記收到了易誌雄交來的證明。證明用公家的信封封著,打開一看,隻見公文紙的上麵端正的寫著:
證明
茲有本隊職工易誌雄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支援農業第一線工作,特申請離職迴鄉,經組織研究批準。
特此證明
槐嶺煤礦地質隊
(公章)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日
易誌雄同時交來的還有他曾被地質隊評為先進工作者的獎狀,但他在發獎狀的時間“一九六三年”的“三”字上加了兩筆,變為“一九六五年”。易天華把證明和獎狀在大隊幹部開會時交給大家看過。各位幹部都覺得為他惋惜,但又十分欽佩他的熱愛農業生產,“支援農業第一線”的精神。會上,易書記提議把他作為大隊民兵營長的後備人選,上報上級批準,大家都沒有意見。不久,公社武裝部長打電話來說,上級認為易誌雄貧農家庭出身,又有初中文化,還是共青團員,批準他擔任嶺塘大隊的民兵營長。於是,易誌雄離鄉四年後,帶著過失和希望,謹慎卻又躊躇滿誌的迴到了農村。
易誌雄四年前離開農村踏上工作崗位,並且,又當過先進工作者,為什麽半年前卻會被開除出隊呢?這裏麵原來又有一段故事。
一九六二年秋,易誌雄初中畢業後剛交上十八歲,便被招進煤礦地質隊去學習,半年後分配到鑽探機上工作。一台鑽機兩個人負責,工作的任務是根據圖紙定點鑽探,了解地下煤礦的位置、質量和藏量。開始的一年裏,覺得工作挺新鮮,又不辛苦,待遇也不錯,單位還發給野外補助。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分配的任務常常提前完成。年末總評,竟然被評上了先進,領到了一張獎狀。但第二年便覺得有些乏味了。因為鑽機老是在幾個山頭內轉,每天鑽上鑽落,重複地做著一件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使人生厭。他生性喜動,便常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出去外麵世界走一走。不久,他就學會了抽煙喝酒,並結交了一些朋友。工資和補助有時便覺得不太夠花銷;第三年,經人介紹,他開始談戀愛。對象是在山裏的一個生產隊裏做記分員的姑娘。他很喜歡她,常常帶著她出城去看電影,聽大戲,逛商店,有時還要上館子。單車搭出搭入,汽車坐上坐落,因此花的錢糧多,隊上發的餉糧就不夠開銷了,時常拳頭打過隔壁,未到月底發餉便先向人借錢。
一天,他正在鑽機旁不遠的墟鎮上的一間小賣部裏飲悶酒,店主黃日賢走過來道:
“雄隊長,這些天怎不見玫英姑娘過來坐哩!”
“她最近忙一點,要幫家裏收些雜糧呢。”
玫英姑娘就是黃日賢給易誌雄介紹的對象,今年十八九歲,生得五官清秀,身姿修長,大眼睛笑眯眯的十分迷人。因是姓黃,又長得漂亮,村人便讚她叫黃玫瑰。她是黃日賢的一個親戚。這黃日賢三十多歲年紀,天生有點兒癟腿,不能下地幹活,便在煤礦場內的小集市上開了一間小賣部,專賣一些油鹽京果醬醋茶酒。後來生意好些,又內設了兩張餐桌,辦些下酒的餅幹和熟食果菜,每天都有不少工人來光顧,生意便一天天看好。但由於本錢少,加上也有一些老客常要賒賬,故現金周轉不暢,進貨購物便常覺困難。易誌雄是個熟客,從不拖欠錢糧。他見他舉止大方,又一表人才,便尊稱他為鑽探隊的隊長,並且給他做了個介紹。
“你們認識也有三四個月了,什麽時候‘拉埋天窗’啊?”黃日賢關心地問。
“唉,不瞞你說,現在就隻差一個老兄未到呢!”易誌雄說。
“誰呀?”黃日賢問。
“孔方兄!”易誌雄笑著道。
“新社會金錢不是萬能,現在興新事新辦,你們當工人當幹部的就節約一點嘛!”黃日賢說。
“金錢不是萬能,可無錢萬萬不能哩!”易誌雄道。
“這話怎麽說?”介紹人黃日賢問。
“你有所不知,外父大人說他的女兒若沒有四個三,則不嫁!”易內誌雄說。
“哪四個三?”
“第一,家裏沒有三間以上房屋的,不嫁。”
“這事容易,聽你說過,你家土改時分到了地主四間房屋,都是石砌瓦蓋上好材料的。”黃日賢道。
“第二,結婚時,最少要請三張桌的親戚吃喜酒。否則不嫁。”
“這事不難,也在理。”黃日賢說。
“第三,嫁妝若沒有三大件會轉的,不嫁。”
“哪三大件會轉的?”
“單車、手表、收音機!”
“這可有點兒難了,三樣時款的東西合起來少也要半尺來水哩!”黃日賢搖頭道。
“還有,第四,要答應結婚後,必須在三年內每個月給外父家裏交三十元贍養費。否則不嫁!”
“這卻有點兒見蠢了!試想,假如女兒嫁出去後,若夫婿家裏不如意,做外父的還能苛求麽?不過,他見你是個國家工人,月月割禾,所以然這個‘三斤狗’黃豬倌就這麽說呢!”黃日賢點頭笑道。黃玫英的老爸長得瘦瘦的,有個花名叫“三斤狗”,是附近村裏有名的老豬倌。
“可是,我現在哪來這麽多錢啊!”易誌雄歎道。說完,他斟了滿滿的一杯白酒,咕嚕咕嚕的灌了下去。
黃日賢定睛看時,易誌雄已喝得滿麵通紅,一支半斤裝的長
樂燒已被飲剩無幾了。他見這青年有點傷心,並有一點兒的醉意,心裏早就想好了的一個主意此時便從舌底下吐了出來。
“雄隊長,我且問你,你真愛這朵黃玫瑰麽?”他坐下來眼睜睜的問道。
“愛死了,這個東江美女,我現在一日想她十二時!”易誌雄低著頭答道。
“她愛你麽?”他再問。
“這還用說,我愛她,她愛我,我們倆是‘天生配’!”易誌雄說,他又呷了一口酒。
“那好辦,山歌有唱,‘燈芯拿來搭橋過,有心相愛敢來行’,我教你一條發財的門路,就看你行不行!”黃日賢道。
“什麽財路?”易誌雄問。
“就是老古言語說的那句話兒:‘靠山吃山!’”
“怎麽個靠法?”
“你們鑽探機有的是柴油,地質隊裏又有的是炸藥。這兩件東西都能變錢!”黃日賢小聲地說道。
“啊!”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易誌雄啊了一聲,抬起頭來,瞪大血紅的眼睛,直直的望著天花板。他扭著頭頸,思考著,半天說不出話來。
“都是太公的東西,悄悄的拿來這裏,神不知,鬼不覺,我幫你賣!”黃日賢拍拍易誌雄的肩膀,繼續說道。
“中!他媽的,不拿白不拿!”易誌雄放下酒杯,兩手狠狠地一拍,對黃日賢道,“我拿來給你賣,二八分可行?”
“好說!”黃日賢站起來笑道。
於是,說幹就幹。開鑽探機的柴油原是沒有什麽限製的,用完了就拿大罐子到隊部去充灌,並且,灌多灌少也無人登記過問。易誌雄瞞過另一個隊員,把到隊上去充灌來的柴油,秘密地一桶又一桶的放在黃百賢的店裏。正值煤山裏礦場開發,許多民工和家屬入住,但尚無人家用電。而這些農民和工人、家屬,夜間都要點燈,有的還用火水爐子來煮飯煲水,供銷社裏煤油又需證購買。因此,黃日賢的柴油便像賣水一般的看好。一二個月下來,黃日賢二價賣出,卻與易誌雄半二價結算,無本淨利,獲賺不小。易誌雄也分到了大把鈔票,心裏不勝歡喜。
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這賺錢的事情,得一想二,越多便越好。不久易誌雄便把隊裏的一些炸藥、雷管什麽的拿來叫黃日賢賣。這兩樣東西是管製物品,等閑是不能買到的,但是卻有許多人暗中交易。炮石的,偷采煤礦的甚至捕魚的都常常願出高價購買。黃日賢認為奇貨可居,便叫易誌雄去搞來,多多益善。易誌雄膽大心細,利用工作之便,混水摸魚,偷摸起來便得心應手,並無人覺察。 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易誌雄挺而走險,偷盜公家物資給黃日賢轉手,不到半年,黃日賢和他都賺得盆滿缽滿,嘴巴流油了。
易誌雄少年得財,要東則不西,真是揮霍自如。有一天,未來外父黃豬倌叫大家來商量一下,說他快要過六十歲生日了,到時照例要請女兒女婿和姊妹來吃飯喝酒,以示慶賀。按照王豬倌的意思,他打算買十斤八斤豬肉,再買一兩條大草魚,又捉一兩隻肥雞鴨來,便可在家裏擺上兩圍台,喝它個美滿飽醉。他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家都同意這樣做,並且,一致決議合錢“打鬥聚”,用了多少錢,姐弟幾個人“三一三十一”,攤派負責。可是,當黃玫英把這個主意告訴易誌雄知道後,易誌雄卻不同意。他說,人生六十古來稀,六十大壽理應到大飯店去擺酒好好慶祝一番,大不了花它二三百元,可也值得,所用的錢可以統統由他負責。黃玫英迴來告訴父親,父親聽了,霎時好象當了太公的一般,笑得合不攏嘴。大家也都十分高興。
於是,生日這一天,吃午飯的時候,一行人便來到了槐嶺山墟的源記大飯店。這源記大飯店是槐嶺山墟裏門麵最光鮮豪華的酒家。青色玻璃的門外有兩條玉色的大柱子,柱子周圍都是鋪著光亮地磚的空地。進飯店必須踏上幾級台階才能上到門前的空地上。大家來到飯店門口,隻見柱子下麵立著一塊鑲著金邊的紅匾,紅匾上寫著“黃府壽宴”四個大字,有個夥計穿著白色服裝,正笑容可恭的在門口等待著迎接他們進去。
進人飯店來,見寬闊的廳堂上齊齊正正的擺著二十多張桌子,一色的罩著白餐布;廳的正中有一張大台,大台的上麵,貼著一張大紅紙,大紅紙上,寫著一個金色的大壽字。
“壽星三叔公請坐!易誌雄同誌兩天前就來定下一大圍的酒席了!”飯店的一個大師傅擺開了壽字下麵的兩張台,一邊倒茶,一邊說道。
“好的,好的!”黃豬倌一邊點頭,一邊領著眾人坐下來。這間飯店,他也曾經來吃過,但都是在墟日裏給飯店賣了家裏飼養的小乳豬仔後,覺得肚子餓了,就在粉麵部坐下來吃一碗粉麵什麽的,從未登過正廳大雅之堂。這裏的服務員師傅和經理,他也認識幾個。賣乳豬的時候,他們管他叫三斤狗,那是一村八堡都知道的大花名。可現在三斤狗的生日在這裏擺壽酒,這些師傅當然就不方便再叫他的花名了,改叫他三叔公。這也是他們會做生意之處。王豬倌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叫他的,就像吃了蜜糖那樣,嘴上哈哈連聲,心裏覺得甜滋滋的。
“爺爺,在村裏我聽大家叫你三斤狗,怎麽今天他叫你三叔公的呢?”小孫子揩著鼻涕問道。
“嗨,冇錢三斤狗,有錢三叔公唄!”黃豬倌開心得哈哈大笑起來。
不久,易誌雄提著兩支白蘭地酒來到。這一餐壽宴,共出了五碟四碗合九樣上菜,取意久久長遠的意思。大家用勁吃喝,王豬倌和兩個女婿片刻就喝得麵紅耳赤。
“外父,我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女婿敬酒道。
“我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二女婿也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
“我祝老哥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明年咱們又到這裏吃喝!”做姑父的又滿飲一杯說道。
“我說,今天是咱父親的六十大壽,做女兒女婿的除了說好話,還要拿什麽東西來表示祝賀和孝敬才行!”大兒子黃大昌站起來說道。
“好吧,我是做木匠的,別的我沒有,我就做一個四人抬的樟木大壽棺,送給外父百年歸壽時用!”大女婿站起來牛吼般的應道,唾沫星子連同嚼碎了的飯菜末子一齊吼了出來。
“呔,不會說話該掌嘴!咱父親萬壽無疆!”大女兒立即指著老公的鼻子惱道。
“不妨,有錢人家生日做定壽棺,百年長壽呢!”黃豬倌道。
“我做一件鴨絨外套給嶽父吧,冬天穿著暖和!”二女婿是個裁縫師傅,在公社的服裝店裏幹活。他也吃的是公家糧,說話時用手掩著嘴,斯文一點。
“大家孝敬,我心領啦!其實,這年月掙錢不容易,不必勉強!”黃豬倌滿麵笑容的說道。
“伯父,我沒有什麽孝敬你老人家,這一件物品你就收下吧!”易誌雄站了起來,從上衣袋裏掏出一個紅綢布包著的盒子,畢恭畢敬的送給王豬倌。
人們睜大眼睛看著,大家都沒見過這種小紅綢包包的東西。隻見三叔公打開精裝盒子,從裏麵拿出一隻金光閃閃的東西出來。
“這是手表!”小孫子說。
“噯呀,這手表金光閃閃,什麽貨色啊?”黃豬倌驚歎道。
“瑞士的,梅花牌手表!”易誌雄說。
“不錯,這表上麵有個梅花。這是外國勾鼻佬造的世界名表哩,少也抵得一仟八百!”黃大昌擠前來伸長脖子看著道。他見識多,但說話誇張,有個綽號叫做黃大炮。他在墟上賣豬肉常要短人的斤兩。
“多少錢的?”二兒子黃守昌問。
“這是華僑商店要票子才能買到的,發單上有寫,五百八十三元呢!”易誌雄一邊說著,一邊把盒底裏的發單拿出來給大家看。
“嘩,半尺多水!你少也要三四個月的工資吧?”大女婿
佩服的向他翹起了大拇指。
“人家國家工人,地質隊野外加班費一個月也夠你吃一年!”黃大昌說。
“伯父六十大壽,這小小禮物,不成敬意!”易誌雄十分謙虛的說道。
“哎呀,怎麽今天還伯父長伯父短的,要叫外父啦!”姑父大聲叫道。
“好的,好的,你們快選個好日子登記結婚吧!”黃豬倌笑得有牙沒嘴,連連點頭。大家都高興的再喝起酒來。
吃過午飯後,易誌雄和黃玫英出城裏去看電影,逛商場。他給她買了一套呢料子衣服和大紅細羊毛線衫。夜晚,易誌雄便在城裏的一間旅店開了一個房間。玫英姑娘一直還沉浸在今天父親生日宴席上敬酒時那令人感到有點虛榮卻又驕傲的幸福的氣氛中。她沒有想到易誌雄為了她,竟如此的出手大方,正是“一擲千金”。在她眼裏,英氣勃勃的易誌雄比起兩個姐夫來,真是牛和馬般的不同。易誌雄一貌堂堂,年青有為,將來必定鐵蹄千裏,前程似錦;而兩個姐夫猥瑣混沌,憨厚而小氣。她覺得今天一脈柔情從心裏浮起來,已貼到易誌雄身上去了,她願意從此什麽都聽他的。當兩人進了一個房間,易誌雄把她緊緊地抱住時,她就像一團從冰框裏拿出來的鮮美的奶糕,在易誌雄熾熱的嗬擁中漸漸的融化了!
易誌雄既對黃玫英一片深情,則愛屋及烏,給她的父親做生日,又送給他一隻進口手表,他覺得這些都是很應該做的事情。不過,過去經濟不豐,常常入不敷出,想做什麽事也做不來;現在有些錢,該花的時候就花,並且,做得堂皇一些,大家心裏才會快樂。今天自己在壽宴上出盡了風頭,既使小英感到光彩,又使愛麵子的黃豬倌滿心歡喜,還使那些姑舅姐夫們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黃豬倌那裏提前領到了恩準女兒出嫁的結婚通行證!記得算命的曾對他說過,若桃花運到時,他就一路春風,要錢得錢,要權有權,萬事勝意。他想,今天能在這裏跟心愛的人兒共度良宵,雖是半年多來用心良苦,卻也是水到渠成,這也許就是命運呢。想到這裏,他得意的笑了。他把房門關好,見玫英姑娘已羞澀的躺在床上,玉體橫陳,百般嬌媚,心裏湧出了一股強烈的激情!
一個是熱血男兒,思慕已久;一個是多情女子,溫柔纏綿。是晚,一對情人在溫馨的錦羅帳裏,在昏暗卻柔和的燈光下,顛鴦倒鳳,說不盡的恩愛話語,訴不完的幽腸衷曲,盡情的偷嚐著禁果的滋味。
不久他們就準備結婚了。易誌雄果然實現許諾,給玫英姑娘買了一部鳳凰牌子的單車,並且,又給了黃豬倌擺三桌喜慶酒的費用,還買了一部上海出產的東方牌台式收音機。那一天,黃玫英把買迴來的收音機放在廳堂的神台上,嗒的一聲扭開了開關,立刻就播出了歡樂的歌聲。這收音機美觀大方,放在廳中真是滿屋生輝。黃豬倌直樂得竟也哼哼哈哈的跟著唱起山歌:“嘔嗒,唉呀哉,細妹子你過來羅!”
黃豬倌又給玫英姑娘修繕了一間房子。自此之後,易誌雄有時來了就住在玫英房裏,隻等良辰吉日便去登記結婚並辦喜事。他又能體貼和孝敬老人,常常買點吃的東西帶迴來給老人家吃。未來的外父母心裏高興,覺得這個女婿勝過仔,大家過得十分融合和歡喜。
不想,樂極生悲,才過了一些日子,易誌雄忽然半個月多也沒有迴來。黃玫英擔心出了什麽事情,便趕忙到鑽機那裏和地質隊去打聽。她被告知說,由於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與易誌雄有關,易誌雄被叫到隊上辦學習班去了。
原來,附近山裏最近有人買了雷管炸藥到水庫去炸魚,結果不慎竟炸死了一個人。這事公安人員追查起來,便追到黃日賢頭上,黃日賢再把易誌雄供出來,錘子打鑿鑿打木,於是,易誌雄便不能逃脫關係,公安局把他捉來隔離審查了十多天。這時,隊裏的領導才發現炸藥保管不善,遺失不少。因事關人命,非同小可,為教育職工,懲前毖後,地質隊最後對易誌雄作出了開除出隊的處分。
不過,坦白的時候,黃日賢和易誌雄都沒有把偷賣柴油的事情說出來;同時,審查過後,地質隊也沒有要他們承擔經濟上的責任。所以,易誌雄被開除後,私下裏還有一些存錢和買來的糧票。他一時不敢到玫英姑娘家裏,隻推說工作有調動,自己卻東一天西一日的跟著一些朋友在煤山裏轉,做些采煤的活計。但不久黃豬倌和舅仔他們就知道了底蘊。幸好黃玫英和他還未曾辦理結婚登記的手續,這黃豬倌當機立斷,忙叫女兒斷絕與易誌雄的往來。玫英姑娘雖然心裏不舍,奈何父命難違,更且,易誌雄又一直不敢登門,無法見麵,於是,兩人的一場恩愛史便撕心撕肺般的畫上了句號。直到二十多年之後,易誌雄再度出山,成了人物,而黃玫英又發了大財,兩人才再續姻緣,這是後話。
六個月過後,易誌雄終於結束了遊蕩的日子,迴到了故裏。有分教,他這一迴鄉,如蛟龍入水,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且待慢慢說來。
灰藍藍的天空中,片片灰白的雲彩一動也不動;地上沒有風,太陽透過雲層火一般的炙烤著大地;屋子裏,貓兒躺在陰涼的地上睡懶覺,狗兒也熱得趴在門口直喘氣。幾天來悶熱而窒息的空氣使天地變得如象蒸籠一般,真叫人受不了。
終於有一天下午,天上凝聚的白雲全部逐漸轉成黑色,並且越聚越濃。當整個天空都彤雲密布之後,世界霎時便變得烏天黑地了。突然,銀蛇飛舞,雷聲轟隆,接著,狂風漫天蓋地卷來,一陣飛沙走石過後,大雨便瓢潑般的瀉了下來。唿唿唿,隆隆隆,沙沙沙,隻見閃電追逐著猛雷,猛雷叱吒著大風,大風驅趕著大雨,大雨衝刷著樹木、房屋、山川、田野。頓時,整個宇宙成了雨的世界,大地到處都成了水的澤國。
嶺塘大隊與洋嶺大隊交界地方有一條小河叫沿陂河。這是一條容不了多少雨水就要漲滿的“尿澡河”,有二三十米寬,原是近鄰幾個高原地區從山溝流下來的幾條小溪流匯合成的與大河溝通的排水河。河床高於農田。平時極少流水,一旦遇到大雨,則小河暴滿,常有溪洪成災的危險。這一次斷續下了半天又一晚的大雨之後,從永禾、寧清、瀝圳等幾個公社的大溝小溪排瀉下來的水滾滾下流,沿陂河水便迅速漲滿起來。往時,一遇到大雨,民兵營長便要派人巡查河堤;現在,劉古泉已不當民兵營長,改任治保主任,這防洪的任務就一時沒人打理。
第二天早晨,大隊書記易天華放心不下,便爬上河堤上去看看水勢。剛踏上河堤,他就被滔滔的河水震懾了。隻見渾濁的河水已漲滿了堤,正浩浩蕩蕩的往下遊流去。他沿著河堤往上遊地方去察看,走到通往一條小溝的水閘上麵,發現了水閘的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漩渦,再看看堤外,見堤與閘交界的不遠處射出了一條小杯口般大的水柱子。漩渦的水正從這個漏洞噴出來,隨著洞口處的沙泥下滑,洞口便越來越大。不好,河堤已開始穿了個洞,眼看再過一刻便會有崩堤的危險。他趕緊跑下堤去,踢開堤下的一個防洪小屋門,進去拿來一個防洪報警用的大鑼,盡力的敲打起來。
“當、當、當、當,--- ---”
鑼聲驚醒了周圍群眾,人們紛紛挑著畚箕,拿著鋤頭登上河堤。隻見水閘旁的漏洞已有碗口那麽大,洪水正從洞口飛射出來。大家趕忙在堤下鋤坭挑上去填這洞口,可是,由於洞口已越來越開闊,水的衝力又很大,所以,倒下去的坭土立即就被衝刷下來了。而坭塊又借著洪水的衝力,撞擊著洞口,反而使得洞口更快擴大。不久,洞口上麵的坭土也開始有點兒鬆動,眼看就快要缺堤了。
“大家趕快散開!”有人大喊道。
突然,斜刺裏有人抱著兩捆禾稈,飛跑了過來說道:“別慌張,看我來!”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人撲通一聲跳進水裏,把一捆禾杆往洞口隻一塞,洪水立即就被堵住了。大夥兒趕緊把坭土再倒下去,一陣忙碌,終於把河堤保住了。當漏洞口再也沒有水滲出來時,那人爬上堤岸來籲了一口氣。大家看那人時,隻見是一個穿著粗灰色的工人勞動製服的青年。這青年渾身濕漉漉的,一邊脫衫,一邊說道:
“好險啊,再遲幾分鍾,恐怕河堤就要崩了!”
“後生仔,好樣兒的!”大家異口同聲的稱讚道。
“你莫不是易誌雄麽?”有人認出來問。
“是的。”那青年答道。
“你不是在地質隊嗎?”那人又問。
“迴來休假呢!”他說。
原來,這青年正是易淩勝之子易誌雄。他最近半年來,隔三差五的經常在家裏,據說是工作輪休。今天一早下雨過後,他正要去找當書記的叔祖。聽人說他上了河堤,隨後又聽到鑼響,他便快步跑上去看看。上得堤來,他見叔祖正站在水閘旁指手劃腳,河堤已有漏洞。眼見眾人補塞不行,情況緊急,他便趕忙跑到堤下最近處的農家去要了兩捆禾杆,背上堤來,迅速跳下水去,把大捆的禾稈塞住洞口,終於把水堵住,免了一場洪水的災害。他在地質隊搞鑽探,知道堵水的緊急方法,不想正派用上了。
“有經驗,有膽識!”站在水閘上麵指揮搶險的書記易天華笑著表揚他。
不久,河水開始降低水位。人們都陸續離開河堤。易天華仍在河堤上來迴的巡視。易誌雄跟在後麵,他從袋包裏拿出一包香煙來遞給書記,欲言又止般的說道:
“叔祖,跟你說一件事,我想迴鄉參加農業生產!”
“你說什麽?”叔祖書記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想申請迴農村來!”易誌雄再說了一次。
“為什麽呢?”
“我在煤礦地質隊裏每天都要打鑽勘探,有時還要搞炮破,身體很不適應,!”易誌雄說。
“人家個個想著當工人,你當了工人想迴來,有矛搞錯啊?”叔祖說。
“我近來常常鬧胃疼,前一段時候進醫院,都差點疼死了。醫生說,患了胃出血病。這工作捱時間,又要用暗力,不適合我幹。”易誌雄道。
“不可以調動工種麽?”叔祖問。
“隊上說,現在是調整時候,正在精簡人員,沒有辦法調換工種。”易誌雄說。
“迴來農村,生活挺艱苦的!”叔祖書記道。
“我是農村出去的,不怕艱苦;但再在地質隊做下去,身體就真會跨了!”易誌雄說。
叔祖沒有再說話,他停下腳步來,審視著這個牛高馬大的侄孫,見他雖然精神飽滿,臉色卻有點兒灰暗,但也不象有大病的樣子,心裏有點兒懷疑起來。
“我已經休養了近半年啦,現在身體已經恢複!”易誌雄看見叔祖的目光,知道他有點不相信自己說的話,便道,“明天我拿體檢表給你看看。”
易天華沒有說話。他觸到了一件心事,便不免有點兒擔憂起來。十多年前,父親臨死的時候,曾經囑咐他們兄弟要互相關照。他對他們說,曾祖父定居羊頸嶺,傳下三房人丁。祖父屬於第二房。據說,這第二房的人丁興旺有潛在的危機。因此,祖父交帶,男丁成年之後,最好不要外出謀生,以保平安。原來,這裏有一段古:聽父親講,曾祖父生下三個孩子,祖父排行第二。曾祖父葬地的時候,曾請了一個地理先生來看風水,三家輪吃招待。老大有錢,請他吃飯的時候,朝魚暮肉,從不敢輕待;老三家窮,東挪西借也要招唿好地理先生,雖然自己喝粥,招待先生的卻仍是上白米飯,並且,餐餐還必有葷腥;祖父是老二,家底不錯,但祖母為人孤寒,不會尊重先生,常常把家裏大小吃剩的吃食也在下一餐煮給先生受用,先生終於拂袖而去,因而結下了恩怨。聽說,曾祖父的地葬好之後,地理先生因感激大房對他的熱誠款待和三房對他的真誠相待,又不滿二房對他的輕薄,曾斷言說道:“此墓地的風水,將來會使此屋的長房及三房財丁興旺,但不利二房。今後二房的男丁出門不利,在家的也永遠不會超過一張桌八個人!”此事已經過去近三十年多了,長房和三房果然人丁興旺,各房男丁都超過了二十多人,有的出外謀生也挺發達。而第二房的祖父傳下四個兒子,每個兒子又隻生了一個兒子,到現在為止,有生便有折,除去已故的父輩,二房一脈男丁,仍不超過八個。他父親在解放前正是因為要逃離祖屋的風水管轄才帶著他們兄弟倆來到距羊頸嶺十裏外的河東嶺塘村安家落戶的。此事雖然是傳說,其真假是非,常令易天華憂心忡忡。現在見易誌雄大好青年,剛剛二十出頭多點,又有光景,但卻說是患了胃出血病,難道與風水的管轄還有關麽?嶺下吳屋有個漢子一年前聽說也是患什麽出血,好生生的,突然就死了。想到這裏,他心裏確實有點兒不安起來。他想,易淩勝的父親雖比自己隻大二歲,
卻已早故;眼下易淩勝又不成器,中年鰥居,至今不成家;易誌雄好歹也是自己的侄孫,同一個血脈,做叔祖的還能不看顧麽?於是,他關心地對侄孫說道:
“要是身體不適應,那也隻好迴來!”
“叔祖,聽說現在大隊還缺一個民兵營長,就讓我迴來當吧。我有文化,準行!”易誌雄竟直言不韙,在叔祖麵前大膽開口要官。
“這事得大家討論,還得公社批準呢!”叔祖麵帶笑容。說完,他若有所思的慢步走下河堤。
“叔祖,你也快退休了,我們年青人一定能接好班!”易誌雄在後麵大聲說道。
易誌雄目送著叔祖離去,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今天他終於找到了向書記叔祖言明境況和心願的恰當機會,並且,看來叔祖書記相信他的說話,對他迴鄉的要求也表示同意。他想,早先他對叔祖說的話語不多,但能給他提個醒,不重也不輕,恰到好處。因為,在村裏,畢竟他們還是至親的血緣關係,做書記的叔祖快到退休年齡,他一定會關照他的。他總算成功的邁開了迴鄉的第一步。
原來,易誌雄半年前就離開地質隊了。他不是休假,也沒有生病。他是受到煤礦地質隊的一個分隊的通報批評後作為組織處分而被開除出隊的。半年來,他不敢把事情告訴父親知道,雖然迴來幾次,但隻說是休假。這半年的時間,他大都住在山裏一些挖煤人的工棚裏。眼見手頭的錢糧已將用盡,他覺得自己大好的一個青年,大好的時光,不能再待在那裏了,必須迴來家鄉,做點事情。但他知道最近這些時間來,四清工作隊正清算著他的老爸,他還不能急於迴來,所以便一直等待著。可好現在四清工作隊已經離開,他才有機會向當書記的叔祖說出情況來。他天性乖巧,能說善變。他清楚地意識到,不能被任何人知道他是因犯錯誤而被處分迴來的。因此,早在幾個月前,當地質隊負責人事工作的同誌要把他的檔案材料寄迴基層農村去的時候,他就通過有關的同誌把它拿到了手,並且,劃一支火柴把它燒了,不留半點尾巴。今天,他在叔祖書記麵前假說自己有病,身體不適應工作,隱瞞了受處分的事實。他要造成一種十分符合邏輯的程序,即他是取得農村基層領導的同意後,才申請離職而光榮迴鄉的。
跟叔祖談話後不久,他就在城裏找了個刻印的人,刻了一個假的公章。迴到家來,自己在空白公文紙上寫上內容,再蓋上假章。一份離職迴鄉的證明就完成了。
幾天之後,嶺塘大隊黨支部書記收到了易誌雄交來的證明。證明用公家的信封封著,打開一看,隻見公文紙的上麵端正的寫著:
證明
茲有本隊職工易誌雄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支援農業第一線工作,特申請離職迴鄉,經組織研究批準。
特此證明
槐嶺煤礦地質隊
(公章)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日
易誌雄同時交來的還有他曾被地質隊評為先進工作者的獎狀,但他在發獎狀的時間“一九六三年”的“三”字上加了兩筆,變為“一九六五年”。易天華把證明和獎狀在大隊幹部開會時交給大家看過。各位幹部都覺得為他惋惜,但又十分欽佩他的熱愛農業生產,“支援農業第一線”的精神。會上,易書記提議把他作為大隊民兵營長的後備人選,上報上級批準,大家都沒有意見。不久,公社武裝部長打電話來說,上級認為易誌雄貧農家庭出身,又有初中文化,還是共青團員,批準他擔任嶺塘大隊的民兵營長。於是,易誌雄離鄉四年後,帶著過失和希望,謹慎卻又躊躇滿誌的迴到了農村。
易誌雄四年前離開農村踏上工作崗位,並且,又當過先進工作者,為什麽半年前卻會被開除出隊呢?這裏麵原來又有一段故事。
一九六二年秋,易誌雄初中畢業後剛交上十八歲,便被招進煤礦地質隊去學習,半年後分配到鑽探機上工作。一台鑽機兩個人負責,工作的任務是根據圖紙定點鑽探,了解地下煤礦的位置、質量和藏量。開始的一年裏,覺得工作挺新鮮,又不辛苦,待遇也不錯,單位還發給野外補助。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分配的任務常常提前完成。年末總評,竟然被評上了先進,領到了一張獎狀。但第二年便覺得有些乏味了。因為鑽機老是在幾個山頭內轉,每天鑽上鑽落,重複地做著一件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使人生厭。他生性喜動,便常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出去外麵世界走一走。不久,他就學會了抽煙喝酒,並結交了一些朋友。工資和補助有時便覺得不太夠花銷;第三年,經人介紹,他開始談戀愛。對象是在山裏的一個生產隊裏做記分員的姑娘。他很喜歡她,常常帶著她出城去看電影,聽大戲,逛商店,有時還要上館子。單車搭出搭入,汽車坐上坐落,因此花的錢糧多,隊上發的餉糧就不夠開銷了,時常拳頭打過隔壁,未到月底發餉便先向人借錢。
一天,他正在鑽機旁不遠的墟鎮上的一間小賣部裏飲悶酒,店主黃日賢走過來道:
“雄隊長,這些天怎不見玫英姑娘過來坐哩!”
“她最近忙一點,要幫家裏收些雜糧呢。”
玫英姑娘就是黃日賢給易誌雄介紹的對象,今年十八九歲,生得五官清秀,身姿修長,大眼睛笑眯眯的十分迷人。因是姓黃,又長得漂亮,村人便讚她叫黃玫瑰。她是黃日賢的一個親戚。這黃日賢三十多歲年紀,天生有點兒癟腿,不能下地幹活,便在煤礦場內的小集市上開了一間小賣部,專賣一些油鹽京果醬醋茶酒。後來生意好些,又內設了兩張餐桌,辦些下酒的餅幹和熟食果菜,每天都有不少工人來光顧,生意便一天天看好。但由於本錢少,加上也有一些老客常要賒賬,故現金周轉不暢,進貨購物便常覺困難。易誌雄是個熟客,從不拖欠錢糧。他見他舉止大方,又一表人才,便尊稱他為鑽探隊的隊長,並且給他做了個介紹。
“你們認識也有三四個月了,什麽時候‘拉埋天窗’啊?”黃日賢關心地問。
“唉,不瞞你說,現在就隻差一個老兄未到呢!”易誌雄說。
“誰呀?”黃日賢問。
“孔方兄!”易誌雄笑著道。
“新社會金錢不是萬能,現在興新事新辦,你們當工人當幹部的就節約一點嘛!”黃日賢說。
“金錢不是萬能,可無錢萬萬不能哩!”易誌雄道。
“這話怎麽說?”介紹人黃日賢問。
“你有所不知,外父大人說他的女兒若沒有四個三,則不嫁!”易內誌雄說。
“哪四個三?”
“第一,家裏沒有三間以上房屋的,不嫁。”
“這事容易,聽你說過,你家土改時分到了地主四間房屋,都是石砌瓦蓋上好材料的。”黃日賢道。
“第二,結婚時,最少要請三張桌的親戚吃喜酒。否則不嫁。”
“這事不難,也在理。”黃日賢說。
“第三,嫁妝若沒有三大件會轉的,不嫁。”
“哪三大件會轉的?”
“單車、手表、收音機!”
“這可有點兒難了,三樣時款的東西合起來少也要半尺來水哩!”黃日賢搖頭道。
“還有,第四,要答應結婚後,必須在三年內每個月給外父家裏交三十元贍養費。否則不嫁!”
“這卻有點兒見蠢了!試想,假如女兒嫁出去後,若夫婿家裏不如意,做外父的還能苛求麽?不過,他見你是個國家工人,月月割禾,所以然這個‘三斤狗’黃豬倌就這麽說呢!”黃日賢點頭笑道。黃玫英的老爸長得瘦瘦的,有個花名叫“三斤狗”,是附近村裏有名的老豬倌。
“可是,我現在哪來這麽多錢啊!”易誌雄歎道。說完,他斟了滿滿的一杯白酒,咕嚕咕嚕的灌了下去。
黃日賢定睛看時,易誌雄已喝得滿麵通紅,一支半斤裝的長
樂燒已被飲剩無幾了。他見這青年有點傷心,並有一點兒的醉意,心裏早就想好了的一個主意此時便從舌底下吐了出來。
“雄隊長,我且問你,你真愛這朵黃玫瑰麽?”他坐下來眼睜睜的問道。
“愛死了,這個東江美女,我現在一日想她十二時!”易誌雄低著頭答道。
“她愛你麽?”他再問。
“這還用說,我愛她,她愛我,我們倆是‘天生配’!”易誌雄說,他又呷了一口酒。
“那好辦,山歌有唱,‘燈芯拿來搭橋過,有心相愛敢來行’,我教你一條發財的門路,就看你行不行!”黃日賢道。
“什麽財路?”易誌雄問。
“就是老古言語說的那句話兒:‘靠山吃山!’”
“怎麽個靠法?”
“你們鑽探機有的是柴油,地質隊裏又有的是炸藥。這兩件東西都能變錢!”黃日賢小聲地說道。
“啊!”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易誌雄啊了一聲,抬起頭來,瞪大血紅的眼睛,直直的望著天花板。他扭著頭頸,思考著,半天說不出話來。
“都是太公的東西,悄悄的拿來這裏,神不知,鬼不覺,我幫你賣!”黃日賢拍拍易誌雄的肩膀,繼續說道。
“中!他媽的,不拿白不拿!”易誌雄放下酒杯,兩手狠狠地一拍,對黃日賢道,“我拿來給你賣,二八分可行?”
“好說!”黃日賢站起來笑道。
於是,說幹就幹。開鑽探機的柴油原是沒有什麽限製的,用完了就拿大罐子到隊部去充灌,並且,灌多灌少也無人登記過問。易誌雄瞞過另一個隊員,把到隊上去充灌來的柴油,秘密地一桶又一桶的放在黃百賢的店裏。正值煤山裏礦場開發,許多民工和家屬入住,但尚無人家用電。而這些農民和工人、家屬,夜間都要點燈,有的還用火水爐子來煮飯煲水,供銷社裏煤油又需證購買。因此,黃日賢的柴油便像賣水一般的看好。一二個月下來,黃日賢二價賣出,卻與易誌雄半二價結算,無本淨利,獲賺不小。易誌雄也分到了大把鈔票,心裏不勝歡喜。
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這賺錢的事情,得一想二,越多便越好。不久易誌雄便把隊裏的一些炸藥、雷管什麽的拿來叫黃日賢賣。這兩樣東西是管製物品,等閑是不能買到的,但是卻有許多人暗中交易。炮石的,偷采煤礦的甚至捕魚的都常常願出高價購買。黃日賢認為奇貨可居,便叫易誌雄去搞來,多多益善。易誌雄膽大心細,利用工作之便,混水摸魚,偷摸起來便得心應手,並無人覺察。 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易誌雄挺而走險,偷盜公家物資給黃日賢轉手,不到半年,黃日賢和他都賺得盆滿缽滿,嘴巴流油了。
易誌雄少年得財,要東則不西,真是揮霍自如。有一天,未來外父黃豬倌叫大家來商量一下,說他快要過六十歲生日了,到時照例要請女兒女婿和姊妹來吃飯喝酒,以示慶賀。按照王豬倌的意思,他打算買十斤八斤豬肉,再買一兩條大草魚,又捉一兩隻肥雞鴨來,便可在家裏擺上兩圍台,喝它個美滿飽醉。他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家都同意這樣做,並且,一致決議合錢“打鬥聚”,用了多少錢,姐弟幾個人“三一三十一”,攤派負責。可是,當黃玫英把這個主意告訴易誌雄知道後,易誌雄卻不同意。他說,人生六十古來稀,六十大壽理應到大飯店去擺酒好好慶祝一番,大不了花它二三百元,可也值得,所用的錢可以統統由他負責。黃玫英迴來告訴父親,父親聽了,霎時好象當了太公的一般,笑得合不攏嘴。大家也都十分高興。
於是,生日這一天,吃午飯的時候,一行人便來到了槐嶺山墟的源記大飯店。這源記大飯店是槐嶺山墟裏門麵最光鮮豪華的酒家。青色玻璃的門外有兩條玉色的大柱子,柱子周圍都是鋪著光亮地磚的空地。進飯店必須踏上幾級台階才能上到門前的空地上。大家來到飯店門口,隻見柱子下麵立著一塊鑲著金邊的紅匾,紅匾上寫著“黃府壽宴”四個大字,有個夥計穿著白色服裝,正笑容可恭的在門口等待著迎接他們進去。
進人飯店來,見寬闊的廳堂上齊齊正正的擺著二十多張桌子,一色的罩著白餐布;廳的正中有一張大台,大台的上麵,貼著一張大紅紙,大紅紙上,寫著一個金色的大壽字。
“壽星三叔公請坐!易誌雄同誌兩天前就來定下一大圍的酒席了!”飯店的一個大師傅擺開了壽字下麵的兩張台,一邊倒茶,一邊說道。
“好的,好的!”黃豬倌一邊點頭,一邊領著眾人坐下來。這間飯店,他也曾經來吃過,但都是在墟日裏給飯店賣了家裏飼養的小乳豬仔後,覺得肚子餓了,就在粉麵部坐下來吃一碗粉麵什麽的,從未登過正廳大雅之堂。這裏的服務員師傅和經理,他也認識幾個。賣乳豬的時候,他們管他叫三斤狗,那是一村八堡都知道的大花名。可現在三斤狗的生日在這裏擺壽酒,這些師傅當然就不方便再叫他的花名了,改叫他三叔公。這也是他們會做生意之處。王豬倌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叫他的,就像吃了蜜糖那樣,嘴上哈哈連聲,心裏覺得甜滋滋的。
“爺爺,在村裏我聽大家叫你三斤狗,怎麽今天他叫你三叔公的呢?”小孫子揩著鼻涕問道。
“嗨,冇錢三斤狗,有錢三叔公唄!”黃豬倌開心得哈哈大笑起來。
不久,易誌雄提著兩支白蘭地酒來到。這一餐壽宴,共出了五碟四碗合九樣上菜,取意久久長遠的意思。大家用勁吃喝,王豬倌和兩個女婿片刻就喝得麵紅耳赤。
“外父,我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女婿敬酒道。
“我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二女婿也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
“我祝老哥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明年咱們又到這裏吃喝!”做姑父的又滿飲一杯說道。
“我說,今天是咱父親的六十大壽,做女兒女婿的除了說好話,還要拿什麽東西來表示祝賀和孝敬才行!”大兒子黃大昌站起來說道。
“好吧,我是做木匠的,別的我沒有,我就做一個四人抬的樟木大壽棺,送給外父百年歸壽時用!”大女婿站起來牛吼般的應道,唾沫星子連同嚼碎了的飯菜末子一齊吼了出來。
“呔,不會說話該掌嘴!咱父親萬壽無疆!”大女兒立即指著老公的鼻子惱道。
“不妨,有錢人家生日做定壽棺,百年長壽呢!”黃豬倌道。
“我做一件鴨絨外套給嶽父吧,冬天穿著暖和!”二女婿是個裁縫師傅,在公社的服裝店裏幹活。他也吃的是公家糧,說話時用手掩著嘴,斯文一點。
“大家孝敬,我心領啦!其實,這年月掙錢不容易,不必勉強!”黃豬倌滿麵笑容的說道。
“伯父,我沒有什麽孝敬你老人家,這一件物品你就收下吧!”易誌雄站了起來,從上衣袋裏掏出一個紅綢布包著的盒子,畢恭畢敬的送給王豬倌。
人們睜大眼睛看著,大家都沒見過這種小紅綢包包的東西。隻見三叔公打開精裝盒子,從裏麵拿出一隻金光閃閃的東西出來。
“這是手表!”小孫子說。
“噯呀,這手表金光閃閃,什麽貨色啊?”黃豬倌驚歎道。
“瑞士的,梅花牌手表!”易誌雄說。
“不錯,這表上麵有個梅花。這是外國勾鼻佬造的世界名表哩,少也抵得一仟八百!”黃大昌擠前來伸長脖子看著道。他見識多,但說話誇張,有個綽號叫做黃大炮。他在墟上賣豬肉常要短人的斤兩。
“多少錢的?”二兒子黃守昌問。
“這是華僑商店要票子才能買到的,發單上有寫,五百八十三元呢!”易誌雄一邊說著,一邊把盒底裏的發單拿出來給大家看。
“嘩,半尺多水!你少也要三四個月的工資吧?”大女婿
佩服的向他翹起了大拇指。
“人家國家工人,地質隊野外加班費一個月也夠你吃一年!”黃大昌說。
“伯父六十大壽,這小小禮物,不成敬意!”易誌雄十分謙虛的說道。
“哎呀,怎麽今天還伯父長伯父短的,要叫外父啦!”姑父大聲叫道。
“好的,好的,你們快選個好日子登記結婚吧!”黃豬倌笑得有牙沒嘴,連連點頭。大家都高興的再喝起酒來。
吃過午飯後,易誌雄和黃玫英出城裏去看電影,逛商場。他給她買了一套呢料子衣服和大紅細羊毛線衫。夜晚,易誌雄便在城裏的一間旅店開了一個房間。玫英姑娘一直還沉浸在今天父親生日宴席上敬酒時那令人感到有點虛榮卻又驕傲的幸福的氣氛中。她沒有想到易誌雄為了她,竟如此的出手大方,正是“一擲千金”。在她眼裏,英氣勃勃的易誌雄比起兩個姐夫來,真是牛和馬般的不同。易誌雄一貌堂堂,年青有為,將來必定鐵蹄千裏,前程似錦;而兩個姐夫猥瑣混沌,憨厚而小氣。她覺得今天一脈柔情從心裏浮起來,已貼到易誌雄身上去了,她願意從此什麽都聽他的。當兩人進了一個房間,易誌雄把她緊緊地抱住時,她就像一團從冰框裏拿出來的鮮美的奶糕,在易誌雄熾熱的嗬擁中漸漸的融化了!
易誌雄既對黃玫英一片深情,則愛屋及烏,給她的父親做生日,又送給他一隻進口手表,他覺得這些都是很應該做的事情。不過,過去經濟不豐,常常入不敷出,想做什麽事也做不來;現在有些錢,該花的時候就花,並且,做得堂皇一些,大家心裏才會快樂。今天自己在壽宴上出盡了風頭,既使小英感到光彩,又使愛麵子的黃豬倌滿心歡喜,還使那些姑舅姐夫們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黃豬倌那裏提前領到了恩準女兒出嫁的結婚通行證!記得算命的曾對他說過,若桃花運到時,他就一路春風,要錢得錢,要權有權,萬事勝意。他想,今天能在這裏跟心愛的人兒共度良宵,雖是半年多來用心良苦,卻也是水到渠成,這也許就是命運呢。想到這裏,他得意的笑了。他把房門關好,見玫英姑娘已羞澀的躺在床上,玉體橫陳,百般嬌媚,心裏湧出了一股強烈的激情!
一個是熱血男兒,思慕已久;一個是多情女子,溫柔纏綿。是晚,一對情人在溫馨的錦羅帳裏,在昏暗卻柔和的燈光下,顛鴦倒鳳,說不盡的恩愛話語,訴不完的幽腸衷曲,盡情的偷嚐著禁果的滋味。
不久他們就準備結婚了。易誌雄果然實現許諾,給玫英姑娘買了一部鳳凰牌子的單車,並且,又給了黃豬倌擺三桌喜慶酒的費用,還買了一部上海出產的東方牌台式收音機。那一天,黃玫英把買迴來的收音機放在廳堂的神台上,嗒的一聲扭開了開關,立刻就播出了歡樂的歌聲。這收音機美觀大方,放在廳中真是滿屋生輝。黃豬倌直樂得竟也哼哼哈哈的跟著唱起山歌:“嘔嗒,唉呀哉,細妹子你過來羅!”
黃豬倌又給玫英姑娘修繕了一間房子。自此之後,易誌雄有時來了就住在玫英房裏,隻等良辰吉日便去登記結婚並辦喜事。他又能體貼和孝敬老人,常常買點吃的東西帶迴來給老人家吃。未來的外父母心裏高興,覺得這個女婿勝過仔,大家過得十分融合和歡喜。
不想,樂極生悲,才過了一些日子,易誌雄忽然半個月多也沒有迴來。黃玫英擔心出了什麽事情,便趕忙到鑽機那裏和地質隊去打聽。她被告知說,由於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與易誌雄有關,易誌雄被叫到隊上辦學習班去了。
原來,附近山裏最近有人買了雷管炸藥到水庫去炸魚,結果不慎竟炸死了一個人。這事公安人員追查起來,便追到黃日賢頭上,黃日賢再把易誌雄供出來,錘子打鑿鑿打木,於是,易誌雄便不能逃脫關係,公安局把他捉來隔離審查了十多天。這時,隊裏的領導才發現炸藥保管不善,遺失不少。因事關人命,非同小可,為教育職工,懲前毖後,地質隊最後對易誌雄作出了開除出隊的處分。
不過,坦白的時候,黃日賢和易誌雄都沒有把偷賣柴油的事情說出來;同時,審查過後,地質隊也沒有要他們承擔經濟上的責任。所以,易誌雄被開除後,私下裏還有一些存錢和買來的糧票。他一時不敢到玫英姑娘家裏,隻推說工作有調動,自己卻東一天西一日的跟著一些朋友在煤山裏轉,做些采煤的活計。但不久黃豬倌和舅仔他們就知道了底蘊。幸好黃玫英和他還未曾辦理結婚登記的手續,這黃豬倌當機立斷,忙叫女兒斷絕與易誌雄的往來。玫英姑娘雖然心裏不舍,奈何父命難違,更且,易誌雄又一直不敢登門,無法見麵,於是,兩人的一場恩愛史便撕心撕肺般的畫上了句號。直到二十多年之後,易誌雄再度出山,成了人物,而黃玫英又發了大財,兩人才再續姻緣,這是後話。
六個月過後,易誌雄終於結束了遊蕩的日子,迴到了故裏。有分教,他這一迴鄉,如蛟龍入水,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且待慢慢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