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餘至明又趕去了腫瘤住院大樓,今晚上,還有兩台晚期癌症患者的癌變組織切除手術,等著他去協助完成。


    至於古青冉,則是來到了綜合辦公樓院長辦公室,與等在此的黎垚院長、談副院長、楊邁處長等人,商議起了應對精誠醫院挖人和競爭的對策。


    “黎院長,上麵對外國醫療資本強勢進入我國,開設私家醫院是什麽意見?”


    黎垚輕聲迴道:“歡迎。”


    “對外開放,吸引投資,屬於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不會在這方麵做大的變動。”


    停頓一下,黎垚又道:“還有,楊處長,給古院長說幾個數據。”


    隨著他這話,楊邁翻開一個小本本,沉聲念道:“我國海外醫療中介市場規模,快速發展,去年首次突破了兩百億,到海外就醫的人數,突破了一百萬人次。”


    “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外就醫目的地是美國、英國、島國和德國。”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海外醫療的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


    黎垚接過了話,感歎道:“這可是一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啊,足以表明,我國很多富人對國內醫療水平和服務的不信任。”


    “美國凱撒醫療集團對我國高端醫療的投資,就是看中了這巨大的一塊蛋糕。”


    “對我國來說,他們在高端醫療的投資,可讓更多的富人留在國內治療和消費。”


    古青冉輕聲笑道:“也就是說,我們隻能靠自己的本事來應對挖人和競爭了。”


    停頓一下,他笑著問:“黎院長,關於我提議的至明醫療中心,你們的商議結果是?”


    黎垚輕聲歎道:“其他三家是各有小心思,畢竟是頂著餘醫生的名號,生怕是出了力,卻是為我們華山醫院做了嫁衣。”


    古青冉輕輕的笑了笑。


    這個結果也算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在國內,除非上級領導部門強力推動,由平級單位來推動有競爭關係的兄弟單位合作做成某件事,可以說是千難萬難。


    古青冉轉而說:“今天,我代表餘醫生與一位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達成了合作,他將帶島國的癌症患者前來接受治療。”


    “治療費用是兩億日元一人,外加五十年以上的野人參一棵。”


    “我國富人往外跑,國外患者卻是慕餘醫生的大名而來,很吸引眼球吧?”


    古青冉看向沉吟不語的黎垚、談副院長、楊邁幾人,緩緩的說:“其他三家醫院顧慮重重,我們寧安卻沒有顧慮。”


    “不如我們合作成立,至明國際醫療中心,大賺特賺外國佬的錢?”


    黎垚皺起了眉頭,說:“餘醫生恐怕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接額外工作了吧?”


    古青冉顧左右而言他道:“癌症極早期項目的研究推進,可以說富有成效。”


    “之前,五十人的篩選,碰運氣才能查出一兩名癌變患者。”


    “但是現在,每一次都能穩當的篩選出三五位癌變患者,甚者更多。”


    “這背後是項目組成員的巨大付出,據我所知,他們為了篩選出這五十名誌願者,要對數百名高風險患癌人士做至少兩次的檢查,這工作量相當巨大,好多人已經是數月不能好好的休息了。”


    “這樣下去,他們身體會支撐不住。”


    停頓一下,古青冉建議道:“我提議,貴醫院隻負責篩選肝癌可疑患者,我院負責胃癌可疑患者,和乳腺癌可疑患者一樣,每周隻篩選出五十人供餘醫生做最後檢查。”


    “用一周時間篩選出五十人,可讓項目組成員獲得適當的休息時間,也能提高效率。”


    “對餘醫生來說,每周就減少了一次檢查,空出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楊邁質疑道:“這空出的一個半小時,也做不了多少事情啊?”


    古青冉笑吟吟的說:“對餘醫生來說,足夠他對十五到二十人做一次全身檢查了。”


    “有華山醫院和我們寧安醫院專家團隊的強力支持,假設一周前來就醫的有五十名國際患者和富人患者,其中需要餘醫生出手協助確診的能有五個人嗎?”


    楊邁又質疑道:“衝著餘醫生名頭而來的,多數是癌症患者吧?”


    古青冉輕輕笑了笑,說:“這晚期癌症患者,是有嚴格名額限製的,主要是為了吸引國外的高端人才來我國打工。”


    接著,他把有關部門協助搜尋國外患癌的高端人才資料一事,含糊的說了說。


    在座的黎垚幾人一聽就明白了。


    黎垚問道:“那兩個老外是?”


    古青冉坦言道:“一個是數學家,一個是金屬材料專家,都是我國需要的高端人才。”


    黎垚點了點頭,沉吟著說:“弄出這個至明國際醫療中心,讓餘醫生在國際上更加有名氣,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


    古青冉頷首道:“對,要有一個正規合法,又讓國外患者信得過的機構,做這件事情,說服力會強上許多。”


    “我也不用擔心,去了國外被打悶棍,或是被秘密部門帶去問話了。”


    一片輕笑聲中,談副院長開口道:“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我們華山如今是床位緊張,辦公室緊張,可沒有多餘的房子騰出來做這個國際醫療中心。”


    “老外和富人花那麽多錢,總不能提供簡陋的病房條件吧?”


    古青冉嗬嗬笑道:“暫時之法,是在至臻樓那裏再掛一個至明國際醫療中心的牌子。”


    “那些患者是為了治病而來,隻要能看好病,對硬件條件的要求,不會那麽挑剔。”


    “當然了,為了更加長遠的發展……”


    古青冉故意停頓片刻,轉而說:“黎院長、談副院長、楊處長,華山醫院作為一家老牌實力醫院,受限於地段,幾乎是不可能向周邊擴張發展了。”


    “我們寧安集團在寧安湖旁,還有一處麵積不小的地塊,建一所分院也勉強夠用了。”


    這話,讓黎垚幾人都頗為心動。


    他們都有跳出去建華山二院的想法,隻是一是受困於資金,二是合適地段不好找。


    黎垚別有意味的問:“古院長,你就不擔心,華山二院建在寧安湖畔,患者都不去寧安醫院看病了?”


    古青冉笑著說:“所以,要錯位發展。”


    “比如,華山二院不設門急診和普通病床,就是一家定位於對國際友人和富人提供醫療服務的高端醫療場所?”


    黎垚再次皺眉道:“隻是,我們是一家公立醫院,如此把普通患者拒之門外?”


    古青冉輕笑道:“所以華山二院是一家和我們寧安合作的股份製醫院。”


    “國家不是想讓富人留在國內看病治病嘛,這樣一家定位明確,又有實力的醫院,上麵沒有道理不批準,不支持的。”


    黎垚用手指輕敲著茶幾,沉吟了片刻,朗聲說:“精誠醫院借助國際醫療資本要在全國布局高端醫療市場,我們沒有道理隻是被動的防禦,積極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有餘至明醫生這個無人能夠抵擋的大殺器。”


    他決定道:“我們先做一個初步方案,我去找上級領導爭取支持……”


    餘至明完成全天的工作,迴到君山府的家,是晚上近十點。


    迴到家的他發現,馮思思又來了。


    “表姐夫,明天我就去醫院打骨髓捐贈的什麽動員針,要接連打五天呢。”


    這所謂的動員針,其作用是將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來。


    需要每天注射一次,三五天後開始采集造血幹細胞。


    采集時,是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采集全血,再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迴輸捐獻者體內。


    一次分離,需要三四小時。


    為了采集到足夠數量的幹細胞,通常需要進行一到三次采集和分離。


    餘至明鼓勵道:“雖然要吃點苦受點罪,卻是救人一命,功德無量。”


    馮思思嗯了一聲,說:“表姐夫,我已經了解到,對方是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女孩。”


    “我希望她這一次能治療成功,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結婚生子。”


    下一刻,她又語帶躍然的說:“表姐夫,那個家夥確診了,果然是克氏綜合征呢。”


    “你可是真神了,不愧是天才醫生。”


    餘至明哈哈笑道:“主要是那人的外在表征太過典型,和教科書上寫的一模一樣……”


    邱阿姨今晚準備的夜宵是雞湯餛飩。


    她還告訴餘至明,很樂意周四去亓老師家做一頓晚宴,賺一千的外快。


    一大碗餛飩,餘至明還沒有吃完,又接到了大學老師寧振業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寧老師激動的聲音,就從手機中竄了出來。


    “至明,錄取了,我剛接到兒子的電話,說是收到了東方醫院的擬錄取電子郵件。”


    “這麽快?”


    餘至明有些意外,下午才去麵試,當天晚上結果就出來了?


    寧振業在通話裏道:“我們也沒想到會這麽快出結果,郵件還通知他這周五去東方醫院做錄用體檢。”


    “至明,這肯定都是你的麵子,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對你的感謝了。”


    “至明,這幾天,你什麽時間有空啊?必須要好好的請你一頓大餐,表達一下感激。”


    求月票、推薦票等支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醫至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家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家三郎並收藏上醫至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