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妹妹喜慶的日子裏,程彬鋒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艱難。李娟萍的嘔吐現象越來越明顯了,被渴望抱孫子的母親看在了眼裏,心中大喜,我很快就能抱上孫子了。隨即她的疑問又來了:現在媳婦懷孩子,可她的工作還沒有調動好,讓她怎麽辦呢?一個人懷著孩子日子又怎麽過?
問問鋒兒吧,或許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糟。從他們倆支支吾吾的對望當中,這位母親預感到了什麽,心情複雜的看著兒子和媳婦,生氣地責罵兒子:“你是怎麽跟媽媽說的,不是說工作調動很快就好了嗎?現在呢,看看娟萍,一個人懷孩子,她怎麽過日子?媳婦,苦命的孩子,你就忍著點吧!”
“媽,我知道了,這也不能怪程彬鋒,我們都盡力了。”心中充滿委屈的李娟萍強裝平靜地說。
……後來,不知怎的,李娟萍就把實情告訴了母親,這下母親心存的希望也沒有了,喃喃地自問:“怎麽會這樣呢?”
事情來臨了,自己的感觸才更敏感,體驗才更深刻。程彬鋒再次感覺到了生活的艱辛。遠大的抱負並不是想實現就實現的,甚至連平淡的生活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安心的想擁有就擁有的。
他們各自迴校後,彼此都像快速運轉的機器一樣,沒日沒夜地忙著。兩人的共同話題不是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而是抱怨工作如何如何地忙。他們最有感觸的就是如此忙卻換不來最普通的團聚生活。他們真的是為生活而勞燕紛飛嗎?不是,卻是被迫地過著勞燕紛飛的生活。
結婚當初的自學考試約定,現在不僅沒能實現,而且還有了種種欺騙自己的借口。剛開始時李娟萍就向程彬鋒抱怨英語如何如何的難,考了兩次都沒有考過,現在可好了,懷上了孩子,還有心思去看書嗎?李娟萍也認為自己不該這麽累了,否則會影響嬰兒的健康……程彬鋒呢,他沒有這樣的借口,卻也有著令人同情的抱怨:這樣的自學考試真的能學到知識嗎?學了又很難得以實踐,學跟不學又有什麽區別?不如來點實際些的動作,有時間就多看些有關文學的書、多寫些文章才是上策。曾經多麽美好的約定,如今卻不堪生活一擊的被迫放棄了。
生活啊,怎樣才能讓人滿意?
期末了,各種項目和事情都在緊張在做著總結和考核。其中各種輔導班的學生也對輔導老師做了考評。程彬鋒看著報送上來的結果,特別是作文輔導班的情況,尤其讓他震驚。大部分學生都填寫不滿意,有的還幹脆注明是從劉老師開始執教後不滿意,覺得什麽也學不到。程彬鋒後悔當初衝動的放棄,是我造就了這些不快樂的學生。他比誰都明白,能寫得一手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些學生之所以參加這個輔導班,有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有的是被迫擴大興趣,有的純粹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參差不齊的水平各有打算的心態,如何會在短時間內見到效果?難怪會變唿聲為眾怨了。如果這些學生有統一的水平起點,且都愛好寫作文,教起來不是更輕鬆、也更容易見效果了嗎?去哪找這樣的學生,看來得從娃娃抓起。就像治病,想治標還需先治本,才能徹底根治好病。劉老師啊,應試教育的學生冤枉了你!
那天,程彬鋒正在看這些考評表時,張國濤突然出現在眼前,瞄了一眼學生對劉老師的評價後,很有感觸地自言自語了一些讓程彬鋒摸不著頭腦的話:“這些學生是怎麽了,劉老師這麽辛苦地教他們寫作文,居然以自己沒有進步而怪罪老師。現在的學生真難教啊。不過,學生能說出來還是好的,至少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最期待什麽。劉老師啊,我和你同病相憐,你的慘來自工作,而我的慘則來自生活。程彬鋒你覺得怪不怪?人為什麽會遇到這麽多煩惱的事?”
程彬鋒知道,藍秋燕的結婚對他的打擊太大了,這些日子裏,張國濤沉默了許多,很少與人來往,每有時間就抱著球去球場,與學生混在一起打球。教學上也沒有平時那麽認真了,很少在辦公室裏呆著,學生月考的成績也出現下滑……那顆爭強好勝的心都被失戀給整得像溫順的綿羊。“人啊,有誰會承認自己是壞人呢?學生也一樣,學不好肯定會怪老師的。劉老師確實可憐,更可憐的是那些不知錯的學生。幸虧我及時地跳出了這個火坑,要不然會比劉老師更慘!”
“你倒好,能全身而退,我呢,如何才能重新我的生活?我現在對生活都沒有信心了。”
“失戀確實是件痛苦的事,但是你必須在振作起來,如果你都放棄了,別人再怎麽幫助你也沒有用的,看得開一些吧,該擁有的總會擁有的,要不你再找個女孩,這樣你就能慢慢地走出陰影而迴到自己的生活了。”
“彬鋒,你知道我這些天是怎麽熬過來的嗎,我忘記不了秋燕,隻要閉上眼,腦子裏全是她的音容笑貌,我的心……我何曾不想忘記她呢,但是我做不到。”剛開始還是有氣沒力地訴說著,到了後來居然激動了,擔心得程彬鋒害怕這麽大聲會引來其他老師的圍觀,忙開導道:“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也能理解你的痛苦,但你沒有嚐試怎麽就知道這方法就不行了呢!我發現剛來的小何老師就對你不錯,很適合你。”
“也許我隻能這樣做了。”
人是最貪婪的動物,有了這樣就想那樣,何時才能滿足呢?確實,事物也好,人也罷,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隻是變化的速度不同而已。
自從張國濤頭腦拐過彎來後,與何老師的進展很快,感情日益升溫。要不是張國濤親自對程彬鋒說“雖然何老師各方麵條件和性格都很好,卻怎麽也比不上我心愛的藍秋燕”,程彬鋒也會覺得他們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聽張國濤這麽一說,他又為何老師擔心了——張國濤還愛著已經結婚的藍秋燕,你與張國濤再好,充其量也是他的玩偶、是為他撫慰心靈創傷的藥。如果張國濤單純地為了緩解感情的傷痛而與何老師交往的話,何老師不是更慘了?如果何老師僅僅是張國濤撫平心靈創傷的安慰藥的話,我豈不是害了何老師?他真有些後悔,當初就不應該給張國濤提這個醒。命運就是這樣,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過,或許這就是何老師的命!
但願何老師能用真心和真誠的舉動感化這顆疲憊的被愛情折磨的心,也希望張國濤能在新的計劃中找到自己的愛情,迴到快樂的生活當中去。
有了感情安慰的張國濤,逐漸地找迴了生活的自信。人也精神起來了,工作也幹得起勁了,還以昂揚的情緒和飽滿的激情輔導學生參加區裏舉行的中學生作文比賽。說來也是,自從劉老師的考評被學生定為不合格後,再也沒有人開設作文輔導班了,要讓學生參加作文比賽,也隻有班主任量力而行了。
程彬鋒這次的做法很出人意料,沒有刻意輔導學生參加作文比賽,隻是有學生向他請教有關作文的事,他也會認真對待,似乎他能看開一切事情,也就不會刻意某件有關名利的事了。
隨著舊學期的結束,新學期的到來,老師們又繼續重複著昨日的忙碌,依舊勤懇而賣力地為教育奮鬥。這對兩地分居的小兩口中的男主人公不僅要融入這支賣力的隊伍中,還要化相思為動力,用極其良好的心態去嗬護在異地同樣賣力的愛人,忙的不僅是身體,疲憊的更是身心。喜歡文學的人或許注定要學會享受寂寞,忍耐孤獨,從孤獨與寂寞中抽出靈感,用文字的感情去充實那顆備受困苦煎熬的心,也隻有用文字的豐富的思想,才能安慰那顆久經磨練的心。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對於愛好文學的人來說,可以活用為“吃得苦中苦,方出文上文”。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隻有經曆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藝術的創作奠定基礎。程彬鋒在享受自己的美文時,總會用虔誠的心去感謝這種能培育藝術之花的生活土壤,這種至高的境界,更使他的文學作品閃現著藝術的光芒。在忙碌的日子中,靜心
地爬格子成為了他生活的渴望,報刊中的豆腐塊成為他心情煩悶、精神空虛的彌補。那天,他數了數這些凝聚他心血和藝術思想的報刊雜誌,兩百多篇豆腐塊不僅僅是對文學愛好者癡迷的鼓勵,也是一隻召喚和指引奮鬥方向的手,讓他看清楚自己的目標,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現在,這種寄托和需要對他越來越有吸引力了,隻要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能激起思想波瀾的事件,他都會在腦中思考、構思、布局,然後訴諸筆端,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亞於吸毒者吸毒時身心飄飄然、靈魂出竅的境界。他慢慢地發現,他沾上這種“毒癮”了,哪怕是停一兩天不吸這種毒,整個人就變得空虛和沒精打采的,同時他也在思考和擔心:吸這種毒是好還是壞?
這段時間,程彬鋒經常收到了陳方衝從外地傳來的好消息。他們的愛情夢實現了,在陳方衝的努力下,覃柔柳也辭去了原來的工作,進入了陳方衝這個廠。一對有情人,像童話故事中的白馬王子與公主經曆了無數的磨難後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程彬鋒也把自己的苦楚讓陳方衝分擔。說到自己沾上這種毒時,陳方衝不是感到意外,而是羨慕,還鼓勵程彬鋒,這種“毒癮”是藝術細胞的躁動——得不到正常發揮而鬧的暴動,有了這種細胞的衝動,你離目標就不遠了,繼續努力吧,讓這種渴望滿足的細胞得到發揮、得以滿足……知己的肯定與支持,讓程彬鋒對自己更有信心了。
一天,他上課到一半節時,讓同學們做練習。自己站在走廊往操場的方向看去,發現學校圍牆外的有一群人在爭論什麽,他突然想起前兩天李老師與林老師議論起的事:原來政府打算做一條公路從校園圍牆邊過,路的兩邊都建有房屋,有一邊的房屋建得比較出,已占用兩米多的路麵,而對麵的房屋則相對離公路稍微遠一些,因此房屋前還有百來平方米的曬坪。聽說政府做公路從這裏過,紛紛的議論便集中地這條路和這個曬坪上,有的說路不夠寬,肯定得征用曬坪,有的說路不夠寬的原因是對麵的住房占用了公路的地麵,理所當然要拆……有曬坪的用戶的家人聽說了,忙請人拉磚在曬坪邊上砌起了圍牆,現在還在那裏忙乎著呢。這些舉動引來了許多民眾的圍觀。一個問題出現了:到底是誰的錯呢——占用路麵建房的?還是正忙著砌圍牆的圍自己家曬坪的主人?想到這個問題,頭腦裏馬上唿啦啦地敏感和緊張起來。構思、布局……課都沒心思上了。可是下一節課還是語文課,怎麽辦?可想而知程彬鋒的第二節語文課上得非常糟:上到一半時實在上不下去了,隻好讓學生做練習,自己又構思著這問題,很無奈,混亂的心情如何也再找不迴上節課時有的感覺了。
任何事都有輕重緩急,就在程彬鋒嚐試著滿足這些躁動的細胞時,慢慢地發現自己在教學上有些懶惰與隨便了,兩種思想的衝撞,讓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擇之中。
問問鋒兒吧,或許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糟。從他們倆支支吾吾的對望當中,這位母親預感到了什麽,心情複雜的看著兒子和媳婦,生氣地責罵兒子:“你是怎麽跟媽媽說的,不是說工作調動很快就好了嗎?現在呢,看看娟萍,一個人懷孩子,她怎麽過日子?媳婦,苦命的孩子,你就忍著點吧!”
“媽,我知道了,這也不能怪程彬鋒,我們都盡力了。”心中充滿委屈的李娟萍強裝平靜地說。
……後來,不知怎的,李娟萍就把實情告訴了母親,這下母親心存的希望也沒有了,喃喃地自問:“怎麽會這樣呢?”
事情來臨了,自己的感觸才更敏感,體驗才更深刻。程彬鋒再次感覺到了生活的艱辛。遠大的抱負並不是想實現就實現的,甚至連平淡的生活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安心的想擁有就擁有的。
他們各自迴校後,彼此都像快速運轉的機器一樣,沒日沒夜地忙著。兩人的共同話題不是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而是抱怨工作如何如何地忙。他們最有感觸的就是如此忙卻換不來最普通的團聚生活。他們真的是為生活而勞燕紛飛嗎?不是,卻是被迫地過著勞燕紛飛的生活。
結婚當初的自學考試約定,現在不僅沒能實現,而且還有了種種欺騙自己的借口。剛開始時李娟萍就向程彬鋒抱怨英語如何如何的難,考了兩次都沒有考過,現在可好了,懷上了孩子,還有心思去看書嗎?李娟萍也認為自己不該這麽累了,否則會影響嬰兒的健康……程彬鋒呢,他沒有這樣的借口,卻也有著令人同情的抱怨:這樣的自學考試真的能學到知識嗎?學了又很難得以實踐,學跟不學又有什麽區別?不如來點實際些的動作,有時間就多看些有關文學的書、多寫些文章才是上策。曾經多麽美好的約定,如今卻不堪生活一擊的被迫放棄了。
生活啊,怎樣才能讓人滿意?
期末了,各種項目和事情都在緊張在做著總結和考核。其中各種輔導班的學生也對輔導老師做了考評。程彬鋒看著報送上來的結果,特別是作文輔導班的情況,尤其讓他震驚。大部分學生都填寫不滿意,有的還幹脆注明是從劉老師開始執教後不滿意,覺得什麽也學不到。程彬鋒後悔當初衝動的放棄,是我造就了這些不快樂的學生。他比誰都明白,能寫得一手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些學生之所以參加這個輔導班,有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有的是被迫擴大興趣,有的純粹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參差不齊的水平各有打算的心態,如何會在短時間內見到效果?難怪會變唿聲為眾怨了。如果這些學生有統一的水平起點,且都愛好寫作文,教起來不是更輕鬆、也更容易見效果了嗎?去哪找這樣的學生,看來得從娃娃抓起。就像治病,想治標還需先治本,才能徹底根治好病。劉老師啊,應試教育的學生冤枉了你!
那天,程彬鋒正在看這些考評表時,張國濤突然出現在眼前,瞄了一眼學生對劉老師的評價後,很有感觸地自言自語了一些讓程彬鋒摸不著頭腦的話:“這些學生是怎麽了,劉老師這麽辛苦地教他們寫作文,居然以自己沒有進步而怪罪老師。現在的學生真難教啊。不過,學生能說出來還是好的,至少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最期待什麽。劉老師啊,我和你同病相憐,你的慘來自工作,而我的慘則來自生活。程彬鋒你覺得怪不怪?人為什麽會遇到這麽多煩惱的事?”
程彬鋒知道,藍秋燕的結婚對他的打擊太大了,這些日子裏,張國濤沉默了許多,很少與人來往,每有時間就抱著球去球場,與學生混在一起打球。教學上也沒有平時那麽認真了,很少在辦公室裏呆著,學生月考的成績也出現下滑……那顆爭強好勝的心都被失戀給整得像溫順的綿羊。“人啊,有誰會承認自己是壞人呢?學生也一樣,學不好肯定會怪老師的。劉老師確實可憐,更可憐的是那些不知錯的學生。幸虧我及時地跳出了這個火坑,要不然會比劉老師更慘!”
“你倒好,能全身而退,我呢,如何才能重新我的生活?我現在對生活都沒有信心了。”
“失戀確實是件痛苦的事,但是你必須在振作起來,如果你都放棄了,別人再怎麽幫助你也沒有用的,看得開一些吧,該擁有的總會擁有的,要不你再找個女孩,這樣你就能慢慢地走出陰影而迴到自己的生活了。”
“彬鋒,你知道我這些天是怎麽熬過來的嗎,我忘記不了秋燕,隻要閉上眼,腦子裏全是她的音容笑貌,我的心……我何曾不想忘記她呢,但是我做不到。”剛開始還是有氣沒力地訴說著,到了後來居然激動了,擔心得程彬鋒害怕這麽大聲會引來其他老師的圍觀,忙開導道:“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也能理解你的痛苦,但你沒有嚐試怎麽就知道這方法就不行了呢!我發現剛來的小何老師就對你不錯,很適合你。”
“也許我隻能這樣做了。”
人是最貪婪的動物,有了這樣就想那樣,何時才能滿足呢?確實,事物也好,人也罷,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隻是變化的速度不同而已。
自從張國濤頭腦拐過彎來後,與何老師的進展很快,感情日益升溫。要不是張國濤親自對程彬鋒說“雖然何老師各方麵條件和性格都很好,卻怎麽也比不上我心愛的藍秋燕”,程彬鋒也會覺得他們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聽張國濤這麽一說,他又為何老師擔心了——張國濤還愛著已經結婚的藍秋燕,你與張國濤再好,充其量也是他的玩偶、是為他撫慰心靈創傷的藥。如果張國濤單純地為了緩解感情的傷痛而與何老師交往的話,何老師不是更慘了?如果何老師僅僅是張國濤撫平心靈創傷的安慰藥的話,我豈不是害了何老師?他真有些後悔,當初就不應該給張國濤提這個醒。命運就是這樣,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過,或許這就是何老師的命!
但願何老師能用真心和真誠的舉動感化這顆疲憊的被愛情折磨的心,也希望張國濤能在新的計劃中找到自己的愛情,迴到快樂的生活當中去。
有了感情安慰的張國濤,逐漸地找迴了生活的自信。人也精神起來了,工作也幹得起勁了,還以昂揚的情緒和飽滿的激情輔導學生參加區裏舉行的中學生作文比賽。說來也是,自從劉老師的考評被學生定為不合格後,再也沒有人開設作文輔導班了,要讓學生參加作文比賽,也隻有班主任量力而行了。
程彬鋒這次的做法很出人意料,沒有刻意輔導學生參加作文比賽,隻是有學生向他請教有關作文的事,他也會認真對待,似乎他能看開一切事情,也就不會刻意某件有關名利的事了。
隨著舊學期的結束,新學期的到來,老師們又繼續重複著昨日的忙碌,依舊勤懇而賣力地為教育奮鬥。這對兩地分居的小兩口中的男主人公不僅要融入這支賣力的隊伍中,還要化相思為動力,用極其良好的心態去嗬護在異地同樣賣力的愛人,忙的不僅是身體,疲憊的更是身心。喜歡文學的人或許注定要學會享受寂寞,忍耐孤獨,從孤獨與寂寞中抽出靈感,用文字的感情去充實那顆備受困苦煎熬的心,也隻有用文字的豐富的思想,才能安慰那顆久經磨練的心。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對於愛好文學的人來說,可以活用為“吃得苦中苦,方出文上文”。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隻有經曆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藝術的創作奠定基礎。程彬鋒在享受自己的美文時,總會用虔誠的心去感謝這種能培育藝術之花的生活土壤,這種至高的境界,更使他的文學作品閃現著藝術的光芒。在忙碌的日子中,靜心
地爬格子成為了他生活的渴望,報刊中的豆腐塊成為他心情煩悶、精神空虛的彌補。那天,他數了數這些凝聚他心血和藝術思想的報刊雜誌,兩百多篇豆腐塊不僅僅是對文學愛好者癡迷的鼓勵,也是一隻召喚和指引奮鬥方向的手,讓他看清楚自己的目標,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現在,這種寄托和需要對他越來越有吸引力了,隻要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能激起思想波瀾的事件,他都會在腦中思考、構思、布局,然後訴諸筆端,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亞於吸毒者吸毒時身心飄飄然、靈魂出竅的境界。他慢慢地發現,他沾上這種“毒癮”了,哪怕是停一兩天不吸這種毒,整個人就變得空虛和沒精打采的,同時他也在思考和擔心:吸這種毒是好還是壞?
這段時間,程彬鋒經常收到了陳方衝從外地傳來的好消息。他們的愛情夢實現了,在陳方衝的努力下,覃柔柳也辭去了原來的工作,進入了陳方衝這個廠。一對有情人,像童話故事中的白馬王子與公主經曆了無數的磨難後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程彬鋒也把自己的苦楚讓陳方衝分擔。說到自己沾上這種毒時,陳方衝不是感到意外,而是羨慕,還鼓勵程彬鋒,這種“毒癮”是藝術細胞的躁動——得不到正常發揮而鬧的暴動,有了這種細胞的衝動,你離目標就不遠了,繼續努力吧,讓這種渴望滿足的細胞得到發揮、得以滿足……知己的肯定與支持,讓程彬鋒對自己更有信心了。
一天,他上課到一半節時,讓同學們做練習。自己站在走廊往操場的方向看去,發現學校圍牆外的有一群人在爭論什麽,他突然想起前兩天李老師與林老師議論起的事:原來政府打算做一條公路從校園圍牆邊過,路的兩邊都建有房屋,有一邊的房屋建得比較出,已占用兩米多的路麵,而對麵的房屋則相對離公路稍微遠一些,因此房屋前還有百來平方米的曬坪。聽說政府做公路從這裏過,紛紛的議論便集中地這條路和這個曬坪上,有的說路不夠寬,肯定得征用曬坪,有的說路不夠寬的原因是對麵的住房占用了公路的地麵,理所當然要拆……有曬坪的用戶的家人聽說了,忙請人拉磚在曬坪邊上砌起了圍牆,現在還在那裏忙乎著呢。這些舉動引來了許多民眾的圍觀。一個問題出現了:到底是誰的錯呢——占用路麵建房的?還是正忙著砌圍牆的圍自己家曬坪的主人?想到這個問題,頭腦裏馬上唿啦啦地敏感和緊張起來。構思、布局……課都沒心思上了。可是下一節課還是語文課,怎麽辦?可想而知程彬鋒的第二節語文課上得非常糟:上到一半時實在上不下去了,隻好讓學生做練習,自己又構思著這問題,很無奈,混亂的心情如何也再找不迴上節課時有的感覺了。
任何事都有輕重緩急,就在程彬鋒嚐試著滿足這些躁動的細胞時,慢慢地發現自己在教學上有些懶惰與隨便了,兩種思想的衝撞,讓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