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就算換一批人,該內鬥還是內鬥
全民主公:隻有我能看到隱藏信息 作者:軒轅鋼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定安城中。</p>
捷報一個接著一個送來。</p>
先是張郃大破匈奴、鮮卑聯軍,斬首兩萬,獲俘虜十五萬。</p>
匈奴單於唿廚泉亦被張郃親手殺於陣前。</p>
唯一可惜的是鮮卑主力部隊和匈奴殘兵趁亂逃遁。</p>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敵眾我寡,擊敗容易,可想要殲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p>
緊接著是漁陽郡傳來的捷報。</p>
呂布果然不負眾望,一場大戰,殺的天昏地暗,三胡膽寒遠逃塞外。</p>
漁陽郡和雁門關的兩場大捷也威懾住了遼東的公孫度以及巴氐等族。</p>
但遼東方麵依舊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堤防公孫度狗急跳牆。</p>
林賦下令,讓田豫嚴加防守,暫時不要動兵。</p>
現在還不是收拾公孫度的時候。</p>
林賦準備搞定袁紹之後,水陸兩軍齊發,一戰而定。</p>
要麽就不打,要打就要一鼓作氣徹底鏟除公孫度。</p>
否則的話,萬一被對方將戰爭拖入泥潭,等遼東凜冬到來,再多的精兵也扛不住遼東那惡劣的天氣。</p>
北方,如今就隻剩下並州之戰了。</p>
韓遂和馬騰可不是胡人那些小魚小蝦,即便是顏良等將驍勇,許攸等謀士智廣。</p>
再加上林賦派遣重兵前往,戰局依舊撲朔迷離。</p>
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分出勝負。</p>
不過林賦也不是太過擔心。</p>
等其它地方平定,馬騰韓遂不足為慮。</p>
更何況,馬騰也不是毫無顧慮。</p>
一旦並州之戰拖的時間足夠長,張繡必然會出兵攻西涼。</p>
北方之亂暫時穩住了,但南方的戰亂才是真正棘手的。</p>
張遼和龐統鎮守豫州,固然讓孫堅忌憚,暫時沒有行動。</p>
但最終發展如何,還得看關羽和袁紹之間的戰爭。</p>
若是袁紹勝,孫堅必然出兵。</p>
這場聚焦了天下人目光的戰爭如今陷入了膠著狀態。</p>
雙方已經交鋒三場,各有勝負。</p>
營帳內,關羽和呂蒙相對而坐,商討接下來的戰事。</p>
這兩人坐到一起,也算是千古罕見。</p>
關鍵是兩人還挺和諧。</p>
“子明可有破敵良策?”</p>
關羽主動問道。</p>
呂蒙思索片刻,這才說道:“袁紹勢大,兵精將勇。更兼武有太史慈勇冠三軍,文有陳宮多謀善斷,若要取勝,殊為不易。”</p>
關羽讚賞的點了點頭。</p>
呂蒙雖然年少,但戰略目光很是敏銳。</p>
這番見解和他不謀而合。</p>
太史慈之勇,不下於他。</p>
陳宮之謀,更是讓他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的懈怠。</p>
“有此二人,袁紹急切難敗,當以離間計使袁紹疏遠二人方可!”</p>
呂蒙雙目一亮:“某有一計,或可一用。”</p>
“某素聞太史慈與公有舊,不知真假?”</p>
關羽一愣,已經明白呂蒙的意思了。</p>
他連連苦笑:“的確有舊,昔日吾徐州戰敗,若非子義,吾斷然無法逃出。”</p>
雖然有舊,但關羽卻不想通過太史慈來作為突破口。</p>
“恕末將直言。”</p>
“將軍自以為身居魏公麾下如何?”</p>
關羽不知是計,迴答道:“自然是厚待至極,無以複加。”</p>
這倒不是場麵話。</p>
無人能夠體會到他當時的心境。</p>
兵敗逃亡,大哥自刎,三弟生死不知。</p>
天地茫茫,隻有他獨身一人。</p>
如果不是心中有仇未曾得報,他甚至都像自刎追隨劉備而去了。</p>
而在他最落寞的時候,林賦接納了他。</p>
不但接納了他這個敗軍之將,而且還予以重任,厚待至極。</p>
“既如此,將軍何不助昔日恩人同享富貴,公謀大業,反任由其委身袁紹那等塚中枯骨身側,此非報恩之道也!”</p>
一番話,將關羽說的無言以對。</p>
對太史慈用離間計是在報恩……</p>
這邏輯總感覺有點問題,但具體問題出在哪裏關羽卻又想不明白。</p>
呂蒙哪裏會給關羽想明白的機會,當即趁熱打鐵。</p>
“不若如此,某修書一封詢問魏公,若魏公果有愛才之心,可容太史慈,則行離間之計。”</p>
“若主公言語閃躲,無疑重用,再另行打算。”</p>
呂蒙的信星夜送往定安。</p>
看到信,林賦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親手書信一封。</p>
言語懇切,求賢若渴。</p>
“若能得子義,吾之幸事!”</p>
看到林賦的迴信,關羽再無任何的疑慮。</p>
當即留呂蒙守營,而他自己不穿披掛,輕服匹馬,單刀而出。</p>
“關某在此,謹請故人會話。”</p>
卻說副將臧霸見關羽不穿甲胄,就想暗自調遣弓弩手上前,隻等準備妥當,萬箭齊發,將關羽射殺在陣前。</p>
若是成功,他必然是此戰首功。</p>
可卻被太史慈出言喝退:“彼以誠意邀我會話,何以行如此小人行徑!”</p>
說罷,也單人縱馬而出,來到陣前。</p>
“關將軍所謂何事?”太史慈說道。</p>
關羽將青龍偃月刀橫在白鵠馬背上,雙手抱拳:“無他,感念當年之恩,特來敘舊而已。”</p>
太史慈看了一眼青龍偃月刀:“若是敘舊,何以單刀赴會。”</p>
關羽輕笑一聲:“卸甲乃是為會見故人,而帶刀是為堤防小人。”</p>
聽到關羽的話,太史慈臉上閃過一抹異色。</p>
果然,他之前的猜測沒錯。</p>
太史慈見關羽不穿盔甲卻持刀而出,就猜到他是為了以防萬一。</p>
而以關羽的武藝,再加上青龍偃月刀和白鵠馬,心裏有防備的情況下,便是萬箭齊發也未必能夠奈何得了他。</p>
隻會平白落人口實罷了。</p>
太史慈知道這個,可是軍中有人不知。</p>
臧霸被太史慈喝退,心有不忿。</p>
他和太史慈本來就不合。</p>
臧霸先於太史慈跟隨袁紹,原本是妥妥的主將。</p>
可太史慈一來,就占據了原本屬於他的位置,他心中怎麽可能沒有別的想法。</p>
“那太史慈欺將軍太甚矣!”臧霸的副官說道。</p>
不管是哪裏,最不缺的就是狗腿子。</p>
主人受委屈,他們比主人還委屈。</p>
好在臧霸理智尚存。</p>
“如今大勢未定,此事暫且不提也罷!”</p>
雖然臧霸控製住了心中的不滿,但苗頭已經埋下,哪能輕易壓製住。</p>
袁紹實在是無用人之能。</p>
審配、郭圖、許攸在他麾下勾心鬥角,內鬥個不可開交,現在換了一批人,該內鬥照樣內鬥。</p>
關羽和太史慈在陣前談了許久,就真的是單純的敘舊而已。</p>
可是太史慈迴營之後臉上不經意間掛上的笑容,在臧霸看來就有些不同尋常了。</p>
捷報一個接著一個送來。</p>
先是張郃大破匈奴、鮮卑聯軍,斬首兩萬,獲俘虜十五萬。</p>
匈奴單於唿廚泉亦被張郃親手殺於陣前。</p>
唯一可惜的是鮮卑主力部隊和匈奴殘兵趁亂逃遁。</p>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敵眾我寡,擊敗容易,可想要殲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p>
緊接著是漁陽郡傳來的捷報。</p>
呂布果然不負眾望,一場大戰,殺的天昏地暗,三胡膽寒遠逃塞外。</p>
漁陽郡和雁門關的兩場大捷也威懾住了遼東的公孫度以及巴氐等族。</p>
但遼東方麵依舊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堤防公孫度狗急跳牆。</p>
林賦下令,讓田豫嚴加防守,暫時不要動兵。</p>
現在還不是收拾公孫度的時候。</p>
林賦準備搞定袁紹之後,水陸兩軍齊發,一戰而定。</p>
要麽就不打,要打就要一鼓作氣徹底鏟除公孫度。</p>
否則的話,萬一被對方將戰爭拖入泥潭,等遼東凜冬到來,再多的精兵也扛不住遼東那惡劣的天氣。</p>
北方,如今就隻剩下並州之戰了。</p>
韓遂和馬騰可不是胡人那些小魚小蝦,即便是顏良等將驍勇,許攸等謀士智廣。</p>
再加上林賦派遣重兵前往,戰局依舊撲朔迷離。</p>
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分出勝負。</p>
不過林賦也不是太過擔心。</p>
等其它地方平定,馬騰韓遂不足為慮。</p>
更何況,馬騰也不是毫無顧慮。</p>
一旦並州之戰拖的時間足夠長,張繡必然會出兵攻西涼。</p>
北方之亂暫時穩住了,但南方的戰亂才是真正棘手的。</p>
張遼和龐統鎮守豫州,固然讓孫堅忌憚,暫時沒有行動。</p>
但最終發展如何,還得看關羽和袁紹之間的戰爭。</p>
若是袁紹勝,孫堅必然出兵。</p>
這場聚焦了天下人目光的戰爭如今陷入了膠著狀態。</p>
雙方已經交鋒三場,各有勝負。</p>
營帳內,關羽和呂蒙相對而坐,商討接下來的戰事。</p>
這兩人坐到一起,也算是千古罕見。</p>
關鍵是兩人還挺和諧。</p>
“子明可有破敵良策?”</p>
關羽主動問道。</p>
呂蒙思索片刻,這才說道:“袁紹勢大,兵精將勇。更兼武有太史慈勇冠三軍,文有陳宮多謀善斷,若要取勝,殊為不易。”</p>
關羽讚賞的點了點頭。</p>
呂蒙雖然年少,但戰略目光很是敏銳。</p>
這番見解和他不謀而合。</p>
太史慈之勇,不下於他。</p>
陳宮之謀,更是讓他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的懈怠。</p>
“有此二人,袁紹急切難敗,當以離間計使袁紹疏遠二人方可!”</p>
呂蒙雙目一亮:“某有一計,或可一用。”</p>
“某素聞太史慈與公有舊,不知真假?”</p>
關羽一愣,已經明白呂蒙的意思了。</p>
他連連苦笑:“的確有舊,昔日吾徐州戰敗,若非子義,吾斷然無法逃出。”</p>
雖然有舊,但關羽卻不想通過太史慈來作為突破口。</p>
“恕末將直言。”</p>
“將軍自以為身居魏公麾下如何?”</p>
關羽不知是計,迴答道:“自然是厚待至極,無以複加。”</p>
這倒不是場麵話。</p>
無人能夠體會到他當時的心境。</p>
兵敗逃亡,大哥自刎,三弟生死不知。</p>
天地茫茫,隻有他獨身一人。</p>
如果不是心中有仇未曾得報,他甚至都像自刎追隨劉備而去了。</p>
而在他最落寞的時候,林賦接納了他。</p>
不但接納了他這個敗軍之將,而且還予以重任,厚待至極。</p>
“既如此,將軍何不助昔日恩人同享富貴,公謀大業,反任由其委身袁紹那等塚中枯骨身側,此非報恩之道也!”</p>
一番話,將關羽說的無言以對。</p>
對太史慈用離間計是在報恩……</p>
這邏輯總感覺有點問題,但具體問題出在哪裏關羽卻又想不明白。</p>
呂蒙哪裏會給關羽想明白的機會,當即趁熱打鐵。</p>
“不若如此,某修書一封詢問魏公,若魏公果有愛才之心,可容太史慈,則行離間之計。”</p>
“若主公言語閃躲,無疑重用,再另行打算。”</p>
呂蒙的信星夜送往定安。</p>
看到信,林賦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親手書信一封。</p>
言語懇切,求賢若渴。</p>
“若能得子義,吾之幸事!”</p>
看到林賦的迴信,關羽再無任何的疑慮。</p>
當即留呂蒙守營,而他自己不穿披掛,輕服匹馬,單刀而出。</p>
“關某在此,謹請故人會話。”</p>
卻說副將臧霸見關羽不穿甲胄,就想暗自調遣弓弩手上前,隻等準備妥當,萬箭齊發,將關羽射殺在陣前。</p>
若是成功,他必然是此戰首功。</p>
可卻被太史慈出言喝退:“彼以誠意邀我會話,何以行如此小人行徑!”</p>
說罷,也單人縱馬而出,來到陣前。</p>
“關將軍所謂何事?”太史慈說道。</p>
關羽將青龍偃月刀橫在白鵠馬背上,雙手抱拳:“無他,感念當年之恩,特來敘舊而已。”</p>
太史慈看了一眼青龍偃月刀:“若是敘舊,何以單刀赴會。”</p>
關羽輕笑一聲:“卸甲乃是為會見故人,而帶刀是為堤防小人。”</p>
聽到關羽的話,太史慈臉上閃過一抹異色。</p>
果然,他之前的猜測沒錯。</p>
太史慈見關羽不穿盔甲卻持刀而出,就猜到他是為了以防萬一。</p>
而以關羽的武藝,再加上青龍偃月刀和白鵠馬,心裏有防備的情況下,便是萬箭齊發也未必能夠奈何得了他。</p>
隻會平白落人口實罷了。</p>
太史慈知道這個,可是軍中有人不知。</p>
臧霸被太史慈喝退,心有不忿。</p>
他和太史慈本來就不合。</p>
臧霸先於太史慈跟隨袁紹,原本是妥妥的主將。</p>
可太史慈一來,就占據了原本屬於他的位置,他心中怎麽可能沒有別的想法。</p>
“那太史慈欺將軍太甚矣!”臧霸的副官說道。</p>
不管是哪裏,最不缺的就是狗腿子。</p>
主人受委屈,他們比主人還委屈。</p>
好在臧霸理智尚存。</p>
“如今大勢未定,此事暫且不提也罷!”</p>
雖然臧霸控製住了心中的不滿,但苗頭已經埋下,哪能輕易壓製住。</p>
袁紹實在是無用人之能。</p>
審配、郭圖、許攸在他麾下勾心鬥角,內鬥個不可開交,現在換了一批人,該內鬥照樣內鬥。</p>
關羽和太史慈在陣前談了許久,就真的是單純的敘舊而已。</p>
可是太史慈迴營之後臉上不經意間掛上的笑容,在臧霸看來就有些不同尋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