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諸人談起歐陽長雄,何晏之不覺有些動容。在他自小的記憶之中,歐陽長雄就是最了不起的人物,他在戲班之中度過了十餘年的光景,唱得最多的戲便是那出歐陽長雄血戰葉赫城的定燕山,那也是他最為擅長的一出戲文。他扮演的歐陽長雄扮相英俊,俊才豐神,每每出演,台下的觀者總是掌聲雷動,而後更是哭聲四起。歐陽長雄在大清子民之中的威望無可代替,有如神祗,尤其是在燕雲一帶,多建有歐陽長雄的神廟,香火鼎盛。民間甚至傳聞,隻要虔誠供奉歐陽長雄的鑄像,便可以躲過渤海人的攻擊和屠戮,消災解難,化險為夷。
何晏之曾一度認為,是自己演了那麽多場的定燕山,扮了十餘年的歐陽長雄,所以才感動了上蒼,才讓他遇到了歐陽長雄的後人,甚至結下了不解之緣。歐陽長雄是他心目中遙不可及的英雄,是無可比擬的天神般的神聖存在,楊瓊則是高高在上的天潢貴胄,猶如九陽宮中那輪高不可攀的皎潔明月,而自己,不過是擎雲山下芸芸眾生之中的一顆塵埃。
自他記事起,便是在江湖上漂泊流浪,居無定所,他走街串巷,以行乞度日,路人能施舍他一口餘糧已屬不易。大約在五六歲的光景,他被一個老乞丐收留,那老頭兒本是個潑皮破落戶兒,專門撿了幾個流落街頭的孩童,教唆他們行竊偷盜,每日裏卻隻供給這些孩子一個窩頭。
那段日子裏,何晏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若是偷不到東西還要遭到老頭的毒打。在一次行竊中,幾個孩子失了手,那些年紀大的一哄而散,又瘦又小的何晏之卻被失主逮住,受了一頓拳腳。路人們多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大多起哄,要將這小賊骨頭砍了手腳示眾,倒是失主下不去手,便將他捆了仍在冰窟之中。年幼的何晏之在冰水裏浸了一天一夜,他才不過是個六歲的孩童,酷刑之下早丟了半條性命,等那老乞丐找來,已經是全身冰涼,奄奄一息。老頭兒見他已經成了一個無用的拖累,便將他偷偷扔到了野外,任其自生自滅。
幸而那日有一個戲班經過,那班主剛賺了些錢,心情正好,便找大夫給他抓了一副藥,也是何晏之命不該絕,竟漸漸好轉起來。班主見他雖然瘦弱,但唇紅齒白,相貌姣好,嗓音甜美,將來興許是塊唱戲的料子,便收留了他,按輩分給他起了名字叫晏之,隨著班主姓何,平日裏就讓他給班裏的一些角兒洗洗衣服跑跑腿,半是做工半是學徒,雖然也少不了打罵,但何晏之心裏卻甚為感激,一心一意地跟隨者戲班,以報答班主的救命之恩。
算來何晏之這一生還未曾有過衣食無憂的日子,若要深究起來,倒是隨著楊瓊在擎雲山上那大半年才真正是神仙般的快活歲月。錦衣玉食不必說,還有佳人相伴,楊瓊雖然陰晴不定,但是在床笫之間待他卻是百般的溫柔,千般的纏綿,好不叫人陶醉。在遇到楊瓊之前,何晏之從未嚐過個中滋味,但這等情愛之事,一旦沾染,便叫人食髓知味,更何況還是楊瓊那樣的妙人。那些日子裏,何晏之明知道自己不過是某人的一個影子,也寧願裝聾作啞,裝作不知內情,圖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罷了。
然而,黃粱美夢終究有醒來的一天,半年的歲月,彈指一瞬,亦不過是夢一場。自下山以來,發生了太多的事,讓何晏之措手不及,命運像是一隻無形的手,推著他不斷前行,何晏之覺得自己漸漸被打迴了原型,曾經在九陽宮中被鍍上的光輝正一點一點消磨殆盡,褪去那些虛無縹緲的聲名,他不過還是命如草芥的螻蟻,寄生於浮遊,而不知歸途,隻能隨波逐流。他想起當日蕭北遊挖苦自己的話:“穿上龍袍也不像是太子!”就算楊瓊教會了他絕頂劍術又如何?他依舊隻是當年的乞兒,莫說是扶危濟困,就連自救亦是做不到。
就如同此刻,他被渤海人擄來這個山腹中的地宮中,那些士兵知道他會些功夫,便用鐵索鏈住了他的雙腿。他們一共二十七個人,其中有兩人意圖反抗,被立即梟了首,屍身扔下斷崖。何晏之聽到烏鴉嘶啞的叫聲迴蕩在山穀中,這裏仿佛已經成為了喜食腐肉的鳥類的天堂。還剩下的二十五人被鎖在一條長長的鏈條之上,驅趕到通往地宮的深邃的甬/道中。
原來是那些渤海人覺得這條甬/道太過狹窄,便找來一些俘虜繼續開鑿。地宮之中原來還剩有一些俘虜,卻個個形銷骨立,神情恍惚,行動遲緩,顯然已經被敲骨吸髓壓榨得還剩下一□□氣了。何晏之不由地恍然大悟,那些山洞口的屍體,大約就是為了修築這間地宮而死去的奴隸們。渤海人本就人丁不足,便專門擄了邊疆的大清百姓來充當壯丁,當做牛馬一般驅使。想到此節,何晏之不禁打了一個寒戰,他心裏麵明白,進了這個地宮,再要想活著出去,隻怕是事比登天!
幼年的苦難仿佛是一個輪迴,時光正在重現,何晏之曾經為了一個饅頭苦苦掙紮,此刻又開始陷入了當時那種饑腸轆轆、朝不保夕的困頓之中。渤海人供給他們每日的幹糧隻是一個小小的黑饃饃,卻命令他們沒日沒夜不眠不休地開鑿石壁,稍有不順,皮鞭便會揮下,若有反抗,則必然當場斃命。死亡,成了最司空見慣的事。每天都有人在死去,被拖走,被拋屍,被銷毀,然後,又會有新的奴隸被擄來,被逼迫著投身到無休無止的勞役中去。
君嘉樹很快就支撐不住了。他本是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如何受到了這樣非/人的勞役,他□□,整個人都瘦削了下來,皮包著骨,連兩頰也深陷了下來。他還是少年,那一個小小的饃饃完全滿足不了他,何晏之心中不忍,便將自己的那份分給他吃。君嘉樹道:“楊大哥,你怎麽辦呢?”
何晏之笑道:“無妨。我習慣了。”他補充道,“我幼年時常常一整天沒有一口飯吃,後來,自然而然地便不需要太多的食物了。”
君嘉樹含著淚咽著味同嚼蠟的饃饃,低聲道:“大哥,咱們還能活著出去嗎?”
何晏之笑著寬慰道:“我活著,便不會讓你死。”
君嘉樹的眼淚撲簌而下。不遠處的渤海士兵已經拿著皮鞭走了過來,一邊胡亂揮舞著長鞭,一邊用中原的話喊道:“開工!開工!”他一眼看到磨磨蹭蹭的君嘉樹,便隨手揮下一鞭,咒罵道,“小子!偷什麽懶!找死啊!”
那一鞭揮得君嘉樹皮開肉綻,鮮血登時冒了出來,何晏之一把將他護在懷裏,背過身去,生生受了那士兵接下來的四五鞭。這番鞭笞之下,何晏之隻覺得胸中氣血翻騰,背後火燒火燎的痛,幾乎不能唿吸。那士兵見了血卻更加暴戾,抬起腳對準何晏之的後腰又是狠狠一腳,何晏之被踢翻在地,終於沒忍住,大口大口地吐起血來,眼前更是陣陣發黑。
君嘉樹哭著喊了一聲“大哥”。何晏之勉力扶著牆,緩緩站起了身,搖了搖頭:“莫擔心,我無妨。”他深知此刻若是倒下,等待他的便是被一刀斷頭扔下斷崖,便拉過君嘉樹的手,踉蹌著走到石壁邊,默默開始埋頭勞作,腳上的鐵鏈發出拖遝的聲音,何晏之一邊揮動著手中的斧錘,一邊卻是不斷地盤算著,如何才能逃出這個地獄般的地宮。
何晏之看了看身側的君嘉樹,想到自己若是殊死一搏,說不定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還有一線機會可以衝出洞口的重重看守。隻是,要想帶著君嘉樹衝出去,卻是絕無可能……他的動作一滯,錘子敲在了自己的手指上,鮮血冒了出來。君嘉樹握住他的手,道:“大哥,你流血了。”
何晏之一皺眉,呆呆地看著自己的傷口,心中卻是如翻江倒海一般,一霎時,閃過無數個念頭。
君嘉樹卻道:“我娘教過我一個辦法可以止血的。”說著,竟將何晏之流血的手指含進了嘴裏,仔細吮/吸起來。
刹那間,何晏之渾身一怔,隻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在逆流,頭腦裏嗡嗡作響。君嘉樹吮/吸了一會兒,便放開了何晏之的手,道:“我小時候我娘便是這樣替我止血的……”他想起母親,便再也說不下去,隻是咬著唇,拚命忍住眼淚。他又看著何晏之左手掌上隻剩下半截的小指,訥訥道:“大哥,你的手指怎麽會斷了半截?”
何晏之淡淡道:“不小心出了意外。”他伸出手來,摸了摸君嘉樹的頭,想到這少年數日之間遭逢劇變,先是姊姊自盡,接著又是全家遭遇屠戮,父母皆亡,身世飄零,竟如他一般可憐,不免生出些許同病相憐之感。他壓低了聲音,耳語一般地低低說道:“放心,嘉樹,無論如何,大哥一定會同你在一起,同甘苦,共進退。”
何晏之曾一度認為,是自己演了那麽多場的定燕山,扮了十餘年的歐陽長雄,所以才感動了上蒼,才讓他遇到了歐陽長雄的後人,甚至結下了不解之緣。歐陽長雄是他心目中遙不可及的英雄,是無可比擬的天神般的神聖存在,楊瓊則是高高在上的天潢貴胄,猶如九陽宮中那輪高不可攀的皎潔明月,而自己,不過是擎雲山下芸芸眾生之中的一顆塵埃。
自他記事起,便是在江湖上漂泊流浪,居無定所,他走街串巷,以行乞度日,路人能施舍他一口餘糧已屬不易。大約在五六歲的光景,他被一個老乞丐收留,那老頭兒本是個潑皮破落戶兒,專門撿了幾個流落街頭的孩童,教唆他們行竊偷盜,每日裏卻隻供給這些孩子一個窩頭。
那段日子裏,何晏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若是偷不到東西還要遭到老頭的毒打。在一次行竊中,幾個孩子失了手,那些年紀大的一哄而散,又瘦又小的何晏之卻被失主逮住,受了一頓拳腳。路人們多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大多起哄,要將這小賊骨頭砍了手腳示眾,倒是失主下不去手,便將他捆了仍在冰窟之中。年幼的何晏之在冰水裏浸了一天一夜,他才不過是個六歲的孩童,酷刑之下早丟了半條性命,等那老乞丐找來,已經是全身冰涼,奄奄一息。老頭兒見他已經成了一個無用的拖累,便將他偷偷扔到了野外,任其自生自滅。
幸而那日有一個戲班經過,那班主剛賺了些錢,心情正好,便找大夫給他抓了一副藥,也是何晏之命不該絕,竟漸漸好轉起來。班主見他雖然瘦弱,但唇紅齒白,相貌姣好,嗓音甜美,將來興許是塊唱戲的料子,便收留了他,按輩分給他起了名字叫晏之,隨著班主姓何,平日裏就讓他給班裏的一些角兒洗洗衣服跑跑腿,半是做工半是學徒,雖然也少不了打罵,但何晏之心裏卻甚為感激,一心一意地跟隨者戲班,以報答班主的救命之恩。
算來何晏之這一生還未曾有過衣食無憂的日子,若要深究起來,倒是隨著楊瓊在擎雲山上那大半年才真正是神仙般的快活歲月。錦衣玉食不必說,還有佳人相伴,楊瓊雖然陰晴不定,但是在床笫之間待他卻是百般的溫柔,千般的纏綿,好不叫人陶醉。在遇到楊瓊之前,何晏之從未嚐過個中滋味,但這等情愛之事,一旦沾染,便叫人食髓知味,更何況還是楊瓊那樣的妙人。那些日子裏,何晏之明知道自己不過是某人的一個影子,也寧願裝聾作啞,裝作不知內情,圖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罷了。
然而,黃粱美夢終究有醒來的一天,半年的歲月,彈指一瞬,亦不過是夢一場。自下山以來,發生了太多的事,讓何晏之措手不及,命運像是一隻無形的手,推著他不斷前行,何晏之覺得自己漸漸被打迴了原型,曾經在九陽宮中被鍍上的光輝正一點一點消磨殆盡,褪去那些虛無縹緲的聲名,他不過還是命如草芥的螻蟻,寄生於浮遊,而不知歸途,隻能隨波逐流。他想起當日蕭北遊挖苦自己的話:“穿上龍袍也不像是太子!”就算楊瓊教會了他絕頂劍術又如何?他依舊隻是當年的乞兒,莫說是扶危濟困,就連自救亦是做不到。
就如同此刻,他被渤海人擄來這個山腹中的地宮中,那些士兵知道他會些功夫,便用鐵索鏈住了他的雙腿。他們一共二十七個人,其中有兩人意圖反抗,被立即梟了首,屍身扔下斷崖。何晏之聽到烏鴉嘶啞的叫聲迴蕩在山穀中,這裏仿佛已經成為了喜食腐肉的鳥類的天堂。還剩下的二十五人被鎖在一條長長的鏈條之上,驅趕到通往地宮的深邃的甬/道中。
原來是那些渤海人覺得這條甬/道太過狹窄,便找來一些俘虜繼續開鑿。地宮之中原來還剩有一些俘虜,卻個個形銷骨立,神情恍惚,行動遲緩,顯然已經被敲骨吸髓壓榨得還剩下一□□氣了。何晏之不由地恍然大悟,那些山洞口的屍體,大約就是為了修築這間地宮而死去的奴隸們。渤海人本就人丁不足,便專門擄了邊疆的大清百姓來充當壯丁,當做牛馬一般驅使。想到此節,何晏之不禁打了一個寒戰,他心裏麵明白,進了這個地宮,再要想活著出去,隻怕是事比登天!
幼年的苦難仿佛是一個輪迴,時光正在重現,何晏之曾經為了一個饅頭苦苦掙紮,此刻又開始陷入了當時那種饑腸轆轆、朝不保夕的困頓之中。渤海人供給他們每日的幹糧隻是一個小小的黑饃饃,卻命令他們沒日沒夜不眠不休地開鑿石壁,稍有不順,皮鞭便會揮下,若有反抗,則必然當場斃命。死亡,成了最司空見慣的事。每天都有人在死去,被拖走,被拋屍,被銷毀,然後,又會有新的奴隸被擄來,被逼迫著投身到無休無止的勞役中去。
君嘉樹很快就支撐不住了。他本是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如何受到了這樣非/人的勞役,他□□,整個人都瘦削了下來,皮包著骨,連兩頰也深陷了下來。他還是少年,那一個小小的饃饃完全滿足不了他,何晏之心中不忍,便將自己的那份分給他吃。君嘉樹道:“楊大哥,你怎麽辦呢?”
何晏之笑道:“無妨。我習慣了。”他補充道,“我幼年時常常一整天沒有一口飯吃,後來,自然而然地便不需要太多的食物了。”
君嘉樹含著淚咽著味同嚼蠟的饃饃,低聲道:“大哥,咱們還能活著出去嗎?”
何晏之笑著寬慰道:“我活著,便不會讓你死。”
君嘉樹的眼淚撲簌而下。不遠處的渤海士兵已經拿著皮鞭走了過來,一邊胡亂揮舞著長鞭,一邊用中原的話喊道:“開工!開工!”他一眼看到磨磨蹭蹭的君嘉樹,便隨手揮下一鞭,咒罵道,“小子!偷什麽懶!找死啊!”
那一鞭揮得君嘉樹皮開肉綻,鮮血登時冒了出來,何晏之一把將他護在懷裏,背過身去,生生受了那士兵接下來的四五鞭。這番鞭笞之下,何晏之隻覺得胸中氣血翻騰,背後火燒火燎的痛,幾乎不能唿吸。那士兵見了血卻更加暴戾,抬起腳對準何晏之的後腰又是狠狠一腳,何晏之被踢翻在地,終於沒忍住,大口大口地吐起血來,眼前更是陣陣發黑。
君嘉樹哭著喊了一聲“大哥”。何晏之勉力扶著牆,緩緩站起了身,搖了搖頭:“莫擔心,我無妨。”他深知此刻若是倒下,等待他的便是被一刀斷頭扔下斷崖,便拉過君嘉樹的手,踉蹌著走到石壁邊,默默開始埋頭勞作,腳上的鐵鏈發出拖遝的聲音,何晏之一邊揮動著手中的斧錘,一邊卻是不斷地盤算著,如何才能逃出這個地獄般的地宮。
何晏之看了看身側的君嘉樹,想到自己若是殊死一搏,說不定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還有一線機會可以衝出洞口的重重看守。隻是,要想帶著君嘉樹衝出去,卻是絕無可能……他的動作一滯,錘子敲在了自己的手指上,鮮血冒了出來。君嘉樹握住他的手,道:“大哥,你流血了。”
何晏之一皺眉,呆呆地看著自己的傷口,心中卻是如翻江倒海一般,一霎時,閃過無數個念頭。
君嘉樹卻道:“我娘教過我一個辦法可以止血的。”說著,竟將何晏之流血的手指含進了嘴裏,仔細吮/吸起來。
刹那間,何晏之渾身一怔,隻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在逆流,頭腦裏嗡嗡作響。君嘉樹吮/吸了一會兒,便放開了何晏之的手,道:“我小時候我娘便是這樣替我止血的……”他想起母親,便再也說不下去,隻是咬著唇,拚命忍住眼淚。他又看著何晏之左手掌上隻剩下半截的小指,訥訥道:“大哥,你的手指怎麽會斷了半截?”
何晏之淡淡道:“不小心出了意外。”他伸出手來,摸了摸君嘉樹的頭,想到這少年數日之間遭逢劇變,先是姊姊自盡,接著又是全家遭遇屠戮,父母皆亡,身世飄零,竟如他一般可憐,不免生出些許同病相憐之感。他壓低了聲音,耳語一般地低低說道:“放心,嘉樹,無論如何,大哥一定會同你在一起,同甘苦,共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