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客氣,這裏的書都可以隨意翻閱,隻是得稍微輕些,它們有些年齡不比我小。”


    頭發花白的老神父為兩位訪客打開窗戶,外界光線久違地進入這處小教堂裏唯一有鎖的房間,照亮被蒙布覆蓋的輪廓。


    木地板在腳下嘎吱作響,縫隙裏散落著少許陳舊的穀粒麩皮。


    “抱歉,灰有點大,很久沒打開過了。”神父發出一連串咳嗽,揭開半邊蒙布,露出數層堆滿卷集和小袋碎石灰的書架。


    “從那之後,就難有年輕修士來長駐了。沒有足夠人手的時候,這些反而會成為大麻煩,畢竟不懂知識價值的很多,但不知道書籍價格的人很少。”


    他用布料一角擦拭書本表麵浮塵。藏書老化明顯,不過情況尚可,幹燥開裂的皮革封麵有手繪的聖像聖徽,大多用的縫合而不是膠粘,部分還貼了裝飾性麵板,適合長期保存。


    對於隻有一位老神父維持運轉的村莊小教堂而言,這份收藏確實太大了,連保養都成問題。


    “你們看吧,我先去後院摘些豌豆,晚餐讓你們嚐嚐我的手藝。”


    “感謝您的慷慨。”


    多米尼克向這位值得尊敬的前輩道謝,捂著鼻子慢慢掀開剩下半邊蒙布,露出整座書架全貌。


    事情比預想的更順利,兩人隻是隨便選了最近又交通方便的村莊教堂,沒想到就碰上了一批那麽豐富的收藏。


    即便作為當初修道院與外界交通線附近的村莊,繁榮時期也不像該留下那麽多紙製品的樣子。對鄉下小教堂而言,隻有一本聖典的都不在少數。


    如果不是他們運氣特別好,那就是本地教區風氣如此、對此有特殊偏好,才會在藏書這種投入巨大、對傳教效果有限的方麵花費大量金錢精力。


    當然,處於資金限製,這裏大部分都不是購買的,自己手寫的占了大多數,因此形製看起來相當統一。


    不用多米尼克招唿,菲爾德就積極地撲進舊紙堆裏翻找起來。


    對於千篇一律的聖典和禮拜書,兩人粗粗瀏覽略過,將目標放在修士業餘記敘的文字內容上。


    令人驚喜的是,這類內容還不少。天父都在幫助他們尋找報告的支撐材料,僅僅對書架第一層篩選下,他們就發現了幾本可能符合要求的。


    除掉兩本邏輯哲學、文學相關的,其餘都多少與修士在本地的生活經曆有點關係。


    有些甚至不能完全算作書籍,僅僅是個人手記,寫了些傳教和個人生活中的心得、備忘錄。


    關於天象的記錄有限,且大都與農業活動相關,專門記敘雷雨的不多。


    但細看下倒是找到了些其它頗有共鳴的內容,譬如注意到了本地特殊筐篾編織手法的不止他們兩個。


    在不同筆跡的書冊中,多少出現過一兩句對此的記錄,提及這些樣式獨特的造物,以及其廣泛的存在。


    也不止菲爾德在提供幫助後收到了迴禮,有時是頂編織帽子,有時是裝滿了野果的果籃。同樣有人猜測過,被編織成螺旋狀的圖案在本地風俗中的具體起源。


    “也就是說不止普利亞爾領有這種.這類東西?”


    “確實,而且還挺統一的。”菲爾德習慣性地想舔一口指腹方便翻頁,考慮到手中文獻的年齡,硬生生克製住了條件反射,改用指甲小心挑起下一頁。


    這本冊子的原主人從另一個離得挺遠的教堂搬來,發現兩個不存在聯係的半封閉聚落裏,居然有著相當類似且複雜的編織手工製品。


    作為好奇心比較強還有空閑的人,他在幾次外出經過附近村鎮的時候順便留心了這事。


    結果是教區中的絕大部分聚落,盡管口音和習俗差異顯著,卻都有著同類編織製品存在。


    材料和用途各有差異,但在成品外觀與手法細節上極為統一,甚至可以說就是一模一樣。


    他將其形容為“通天塔”。


    就像那座直通天際的高塔崩塌後,每個碎片化的聚落都分得了一磚半瓦,隨著長時間的割裂逐漸忘記了它的來源和含義,然而那塊異常華美的磚石仍牢牢鑲嵌在新建築的地基上,無法去除。


    之後關於此事的記錄便不了了之,原因是在文盲率無限接近百分之一百的地方,不存在能追溯三代以上的信息。


    有些家庭甚至往上追三代都不是原住民,是隨領主搬來的移民,也不知從哪學會的,隻覺得確實美觀,於是當做一門手藝和某種庇護象征保留下來。


    個人能力限製了好奇心發揮,記敘者很快就半途而廢,徒留兩位沒看到後續的修士抓耳撓腮。


    可惜這已經是最齊全的記錄,大多數修士都和本地居民一樣被崇山峻嶺圍困了大半輩子,全部心力耗費在了教義的本土化上。


    往書架更上層翻找,書冊稀疏了不少,材質樸素廉價,顯然來自更早的年代,那時還是教會在此篳路藍縷的階段,沒多少空閑。


    “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可以作為備用的報告內容。畢竟罕見天象少見,本地民俗遍地都是,要寫出點新東西容易多了。”


    菲爾德踮起腳去夠書架最上層,多米尼克一手幫忙扶著梯子,一手端著那本好奇心旺盛先輩的筆記閱讀。


    陰翳冷光隨被吹動的書頁起伏,簡筆繪製的圖案相當傳神,很得那種渦旋形的動態感神髓。


    注意力不由為之吸引,代入書寫者,想象是在什麽樣的情境書寫,又是如何思考。


    “為什麽要用‘通天塔’?”碎屑般的靈感落下,他下意識抬頭,隻看到同伴搬動書本的揚塵,被室內外溝通的輕微氣流吹動,旋轉漂浮。


    “確實挺形象的。”


    “我是說,它像不像一種指代。這些帽子、筐之類東西的形狀,巧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隻會來自於更大、更統一的.”


    話語戛然而止,思維停頓了,他拿不出什麽東西來形容腦海裏的概念,那是某種大尺度時間空間上的統一,有形又無形地籠罩著群山。


    隻是想象,便在莫名的恐慌中,生出一絲對宏大的本能崇敬。


    那種感覺又來了,它在高大的書架上遊過,留下幻覺般的漣漪。


    “別愣著,幫我接一下。”菲爾德彎下腰,把一本快散架的書遞到眼前。


    推書:《萬國之國》


    突然發現九魚發新書了,而且是十字軍背景的,這下不得不看了。


    ()


    說起來,《聖者》是我最喜歡的西幻之一,甚至本書兩個意識融合的靈感,也有部分來源於《聖者》裏兩個被綁定在一起的靈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克拉夫特異態學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中菜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中菜雞並收藏克拉夫特異態學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