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賣冰碗的小女孩
邪王寵妃:天才調香師 作者:薔薇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江省玉江府,德靈縣城。
夕陽的最後一絲餘暉,漸漸沉入橫貫德靈縣城的樊江碧水中。夜幕降臨,一片片比白天還更喧囂熱鬧的聲浪便悄然湧起。
今夜,是七夕女兒節,夜市早早就開了張。
大蕭建國數代,從初時的遍地餓殍到如今熙攘繁華,不知不覺已走過了百年的滄桑歲月。
瓦舍勾欄,彩棚店肆,開始紛紛傳出歌兒般的叫賣聲。如織的行人,在逐漸明亮起來的燈河裏穿行。
樊江麵上畫舫林立,燈火繽紛,亮如白晝。距離江邊不遠的幾條街巷更是滿街遊人,沸反盈天。
“冰碗兒,清涼爽口透心涼的冰碗兒喲!”
在一眾粗嘎的攤販叫賣聲中,有把稚女敕甜脆的女聲像清淩淩的泉水一樣,讓人耳目一新。
“小姑娘,你賣的什麽?”
有人被“冰”字給吸引過來了,大熱天的,誰不想吃口冷食?
“哎!我這什麽冰碗兒都有呀!”
那攤上吆喝的小姑娘年紀在十歲上下,長著一張粉嘟嘟的小圓臉,笑起來唇邊各有一小朵淺淺的酒窩,可愛極了。
“您是要桂花酸梅湯,還是蜜沙紅豆冰,還是薄荷綠豆水?我建議您要個大冰碗兒,我給您澆上多多的蓮子脆藕綠豆紅豆,還有桂花鹵,夠您一家大人孩子吃的了!”
“要是您趕著逛呀,我這還有綠豆冰糕,紅豆冰糕,您拿上就能邊逛街邊吃!要不要來兩根?”
小姑娘長得甜,聲音甜,說的話也甜,手裏捧出澆了桂花鹵的白雪冰沙更是香甜撲鼻,令人不由得食指大動。
“多少錢啊?”
問話的人早饞了,但看著這麽大一碗冰沙,腦海裏立刻飛速算出了大致的價格。肯定不便宜呢!
要知道,過去除了皇家和官府,也就隻有少數富家有冰窖藏冰。這些年來內陸百姓的生活富裕了,夏天也有小販從官府冰窖買冰來製作冷飲,但大多價格不菲。
沒想到小姑娘卻笑著說:“不貴,大冰碗兒十五文,小冰碗兒十文,冰糕五文錢一根!”
這麽便宜?
好像長街那邊賣冰碗的,一小碗也要三十文啊!
那還等什麽,買!全家老小都買上,臨走還要買上兩根冰糕。這種方方正正的小冰糕,好像還沒吃過呢?
夜色越深,小姑娘的攤子生意越好,客人川流不息,攤子上三套桌椅就沒空過。
當然,她不可能是一個人出來做生意,還有兩個年紀稍大的男孩兒在幫忙招唿客人,隻是招徠生意的本事卻比她差遠了。
“田田,田田!”
甘秋抹一把汗,湊到妹妹耳邊說:“冰糕箱子已經見底了,賣光啦!”
“是嘛?”
甘田田驚喜地笑起來,眼睛亮晶晶的,心裏飛快算了下今晚的收獲。
一百五十根冰糕,每根能賺三文多,今晚光是賣冰糕就賺了半兩銀子呢!
而且今晚賺錢的大頭還在冰碗這邊,粗略估計,大小冰碗賣了有三百碗了。一晚上就能淨賺兩千多文錢,要是天天都有夜市,家裏的欠債沒幾天就能還清了嘛!
想到這裏,甘田田心中不免有小小的得意。
上一世她可是公司裏的女強人,深得董事長賞識,眼看就要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還來不及小激動呢,突然就因為某種原因換了個身體,還換了時空。
她一個多月前變成“甘田田”的時候,順便接收了原主的全部記憶。這個剛滿十歲的小女孩,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好在,她還有兩個哥哥。
甘家也曾是這德靈縣裏的小康人家。雖說沒有田產店鋪,但父親甘文甫一直在縣衙裏擔任小吏。盡管不是編製內的正經官員,社會地位也不高,收入卻還不算太差,維持一家幾口的開支是綽綽有餘的。
但去年甘父染上惡疾後,家裏開銷驟增,收入卻完全斷絕了。拖了大半年,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後,人在壯年的甘父丟下三個年幼的兒女撒手人寰。為了給他治病和辦喪事,甘家欠下了十多貫錢的“巨債”。
正在私塾裏讀書的大哥二哥唯有輟學做工來還債。上個月她“來到”這個窮家後,也開始想方設法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她去牙行找過工作,但因為年紀小又是個女女圭女圭,還不懂針線,根本沒人願意雇用她。做點小生意吧,家裏都窮得快揭不開鍋了,哪裏來的本錢?
有天她想到食肆去打工,卻無意間發現食肆裏在賣冰碗,才知道這年代也流行吃冷飲,隻是冷飲的價格也太高了點。
一盞小冰碗就賣三十文,很多普通人家一天的家用都不到三十文呢!真是貴族食品啊。
甘田田記得在自己那個維度的世界裏,唐宋時的人們就已掌握了製冰技術。宋代起民間用冰就很常見了。但眼下她所在的蕭朝,要製作冷飲,隻能從官家冰窖購買冰磚然後製作,人們並不懂得製冰之法。
理科生甘田田在心裏感謝了自己的化學老師一萬遍,轉身就想法子在熏肉鋪裏搞了袋硝石迴來製冰,幸好這東西花不了幾文錢。
前些天她和哥哥們隻是在集市上賣過幾次冰碗,生意雖然還可以,也隻是剛剛迴本。今晚真是人品大爆發啊!
“要是天天都有夜市就好了!”
看著特地用棉絮改造過的冰桶,此時已經空空如也,甘田田隻恨自己低估了德靈人民的購買力。
“是呀是呀!”忙著數錢的甘家二哥甘冬點頭如搗蒜,對妹妹的能幹佩服得不得了:“幸好咱們聽你的,今天多製了二十斤冰磚。”
“唉,還是少啊……下次夜市要等到中秋節了。”甘田田雖然高興,心裏還是挺遺憾的。
沒法子,她能想到這麽個掙錢的法子已經不容易啦,雖然比不上人家做別的生意那麽賺錢……比如斜對麵賣香囊的攤子,老板娘數錢數到手抽筋啊!
聽說城裏的香鋪今天都賣到斷貨呢,這才是蕭朝最掙錢的買賣,一本萬利。
蕭朝人的尚香之風,委實令她這個外來人大開眼界!
(
夕陽的最後一絲餘暉,漸漸沉入橫貫德靈縣城的樊江碧水中。夜幕降臨,一片片比白天還更喧囂熱鬧的聲浪便悄然湧起。
今夜,是七夕女兒節,夜市早早就開了張。
大蕭建國數代,從初時的遍地餓殍到如今熙攘繁華,不知不覺已走過了百年的滄桑歲月。
瓦舍勾欄,彩棚店肆,開始紛紛傳出歌兒般的叫賣聲。如織的行人,在逐漸明亮起來的燈河裏穿行。
樊江麵上畫舫林立,燈火繽紛,亮如白晝。距離江邊不遠的幾條街巷更是滿街遊人,沸反盈天。
“冰碗兒,清涼爽口透心涼的冰碗兒喲!”
在一眾粗嘎的攤販叫賣聲中,有把稚女敕甜脆的女聲像清淩淩的泉水一樣,讓人耳目一新。
“小姑娘,你賣的什麽?”
有人被“冰”字給吸引過來了,大熱天的,誰不想吃口冷食?
“哎!我這什麽冰碗兒都有呀!”
那攤上吆喝的小姑娘年紀在十歲上下,長著一張粉嘟嘟的小圓臉,笑起來唇邊各有一小朵淺淺的酒窩,可愛極了。
“您是要桂花酸梅湯,還是蜜沙紅豆冰,還是薄荷綠豆水?我建議您要個大冰碗兒,我給您澆上多多的蓮子脆藕綠豆紅豆,還有桂花鹵,夠您一家大人孩子吃的了!”
“要是您趕著逛呀,我這還有綠豆冰糕,紅豆冰糕,您拿上就能邊逛街邊吃!要不要來兩根?”
小姑娘長得甜,聲音甜,說的話也甜,手裏捧出澆了桂花鹵的白雪冰沙更是香甜撲鼻,令人不由得食指大動。
“多少錢啊?”
問話的人早饞了,但看著這麽大一碗冰沙,腦海裏立刻飛速算出了大致的價格。肯定不便宜呢!
要知道,過去除了皇家和官府,也就隻有少數富家有冰窖藏冰。這些年來內陸百姓的生活富裕了,夏天也有小販從官府冰窖買冰來製作冷飲,但大多價格不菲。
沒想到小姑娘卻笑著說:“不貴,大冰碗兒十五文,小冰碗兒十文,冰糕五文錢一根!”
這麽便宜?
好像長街那邊賣冰碗的,一小碗也要三十文啊!
那還等什麽,買!全家老小都買上,臨走還要買上兩根冰糕。這種方方正正的小冰糕,好像還沒吃過呢?
夜色越深,小姑娘的攤子生意越好,客人川流不息,攤子上三套桌椅就沒空過。
當然,她不可能是一個人出來做生意,還有兩個年紀稍大的男孩兒在幫忙招唿客人,隻是招徠生意的本事卻比她差遠了。
“田田,田田!”
甘秋抹一把汗,湊到妹妹耳邊說:“冰糕箱子已經見底了,賣光啦!”
“是嘛?”
甘田田驚喜地笑起來,眼睛亮晶晶的,心裏飛快算了下今晚的收獲。
一百五十根冰糕,每根能賺三文多,今晚光是賣冰糕就賺了半兩銀子呢!
而且今晚賺錢的大頭還在冰碗這邊,粗略估計,大小冰碗賣了有三百碗了。一晚上就能淨賺兩千多文錢,要是天天都有夜市,家裏的欠債沒幾天就能還清了嘛!
想到這裏,甘田田心中不免有小小的得意。
上一世她可是公司裏的女強人,深得董事長賞識,眼看就要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還來不及小激動呢,突然就因為某種原因換了個身體,還換了時空。
她一個多月前變成“甘田田”的時候,順便接收了原主的全部記憶。這個剛滿十歲的小女孩,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好在,她還有兩個哥哥。
甘家也曾是這德靈縣裏的小康人家。雖說沒有田產店鋪,但父親甘文甫一直在縣衙裏擔任小吏。盡管不是編製內的正經官員,社會地位也不高,收入卻還不算太差,維持一家幾口的開支是綽綽有餘的。
但去年甘父染上惡疾後,家裏開銷驟增,收入卻完全斷絕了。拖了大半年,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後,人在壯年的甘父丟下三個年幼的兒女撒手人寰。為了給他治病和辦喪事,甘家欠下了十多貫錢的“巨債”。
正在私塾裏讀書的大哥二哥唯有輟學做工來還債。上個月她“來到”這個窮家後,也開始想方設法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她去牙行找過工作,但因為年紀小又是個女女圭女圭,還不懂針線,根本沒人願意雇用她。做點小生意吧,家裏都窮得快揭不開鍋了,哪裏來的本錢?
有天她想到食肆去打工,卻無意間發現食肆裏在賣冰碗,才知道這年代也流行吃冷飲,隻是冷飲的價格也太高了點。
一盞小冰碗就賣三十文,很多普通人家一天的家用都不到三十文呢!真是貴族食品啊。
甘田田記得在自己那個維度的世界裏,唐宋時的人們就已掌握了製冰技術。宋代起民間用冰就很常見了。但眼下她所在的蕭朝,要製作冷飲,隻能從官家冰窖購買冰磚然後製作,人們並不懂得製冰之法。
理科生甘田田在心裏感謝了自己的化學老師一萬遍,轉身就想法子在熏肉鋪裏搞了袋硝石迴來製冰,幸好這東西花不了幾文錢。
前些天她和哥哥們隻是在集市上賣過幾次冰碗,生意雖然還可以,也隻是剛剛迴本。今晚真是人品大爆發啊!
“要是天天都有夜市就好了!”
看著特地用棉絮改造過的冰桶,此時已經空空如也,甘田田隻恨自己低估了德靈人民的購買力。
“是呀是呀!”忙著數錢的甘家二哥甘冬點頭如搗蒜,對妹妹的能幹佩服得不得了:“幸好咱們聽你的,今天多製了二十斤冰磚。”
“唉,還是少啊……下次夜市要等到中秋節了。”甘田田雖然高興,心裏還是挺遺憾的。
沒法子,她能想到這麽個掙錢的法子已經不容易啦,雖然比不上人家做別的生意那麽賺錢……比如斜對麵賣香囊的攤子,老板娘數錢數到手抽筋啊!
聽說城裏的香鋪今天都賣到斷貨呢,這才是蕭朝最掙錢的買賣,一本萬利。
蕭朝人的尚香之風,委實令她這個外來人大開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