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仍然在金祥殿東殿辦公,日常是批閱奏章。奏章是此時皇帝和大臣、中樞和地方的主要聯絡方式,在郭紹看來有點像後世一個公司的電子郵件係統;當然奏章的效率慢得多。
他迴東京後保持著很規律的活動,每月初一、十五在金祥殿大朝,朝見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隻要是辦公的日子,早上幾乎都要在東殿與最重要的十幾個文武碰麵;然後平日處理奏章,或召見大臣議事。
這些活動有其實際作用。臣子可能有私心、朋黨,造成一些事不公正;但是皇帝理論上不會有太大的私心,江山是皇帝的,皇帝按理不願意拆自己的台。大臣很容易見到皇帝、京官每個月都能上朝,就給了他們一個通道,如果在矛盾太激烈時可以有辦法讓皇帝知道,讓皇帝主持公道……這大概就叫“言路暢通”,其實要辦到很簡單。
因此郭紹不認為自己在禮製等方麵做得好,卻自認是個合格的皇帝。
但是他也不是什麽時候都懷著公心,現在他就幾乎被惱怒的情緒左右!他心裏不滿意的人是範質。
郭紹情知憑主觀情緒來處事不是好事,所以很少根據自己的好惡來用人。不過這迴他真是產生了殺範質的衝動!
娘的|的,江山不是他打下來的,我想讓誰來掌權就讓誰來!連樞密使王樸都沒多事,範質出來蹦躂個鳥!最厭惡貌似忠良、動不動就一副君子模樣的人,實際專門來事,而且異常固執。那廝出來攪起風浪,究竟對朝廷有什麽實在的好處?
之前在議事殿內,郭紹當場就想叫侍衛把範質拖出去砍了!
不過還好郭紹還有點理智,他明白自己不能那麽做,甚至還責罵史彥超來維護範質的臉麵……這不是郭紹的個人意願。
因為,範質在前朝就是宰相,皇帝對他的任何態度都會讓很多官員靜觀;而大周朝的大部分文官,都是前朝舊臣,郭紹得注意自己的影響。再者那範質現在是本朝的宰相,郭紹縱容自己的宰相被羞辱,就是在破壞朝廷的權威。
所以他心裏對史彥超罵範質暗爽,卻口是心非地表示另一種姿態。
……而此時,史彥超的奏章已經到了東殿,正在左攸的麵前。
左攸和黃炳廉負責閱讀奏章的內容,然後歸納簡潔的梗概寫在黃紙條上,貼在奏章封麵上。所以通常情況下,內閣輔政比皇帝還先看到奏章內容。
左攸在奏章裏看到密告自己的內容,那種心情實在難以言表。
他馬上就意識到了這份奏章的嚴重性。
他昨晚跑到羅延環家喝酒,就他、羅延環、李處耘呆一起,私下裏說了什麽誰知道?而今天早上大部分人都不對範質的奏章表明態度,左攸卻支持範質的主張……那不得不叫人猜測,左攸與李處耘商量了什麽,然後今早左攸在為李處耘說話。
而李處耘為什麽要支持範質?無非端慈皇後掌權,就能影響符家人的權勢地位。如果李處耘有意幫助他女兒生的皇子,那麽和符家肯定不是一路的,當然不願意看到符家繼續坐大。
如果再想深一點,也可以猜忌李處耘、範質、左攸是文武勾結,結黨鑽營!
左攸一時間如坐針氈,轉頭看黃炳廉。黃炳廉目不斜視地提著筆在寫著什麽,若無其事……整個東殿書房裏都很安靜,死寂一般的安靜!
左攸這時真的想把這份奏章撕了!但是,他明白一點作用都沒有。就算黃炳廉沒看到,奏章先是通過樞密院分類編號的(符金盞在金祥殿西側執政後,所有奏章就要分類,然後分別送到東西兩殿)。而且,史彥超還可以繼續上書。
狗|日|的史彥超!左攸在心裏暗罵。
左攸無奈,依舊把史彥超的奏章放在堆裏,隻希望郭紹到時候看不到……郭紹不是每件奏章都批複,有些他不願意辦的,就會打個記號,然後送迴樞密院、政事堂,叫大臣們酌情處理。
接下來半天工夫,左攸整個人都是恍惚,心神不寧。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前程太不容易了,如果在這種破事上和皇帝產生隔閡,實在太過難受。
……可是,郭紹翻看奏章上的貼黃時,很快就發現了史彥超的奏章。而且他很關注,因為像史彥超這種人,平時基本不寫奏章。
郭紹一看內容,忍不住從屏風後麵觀察左攸,隔著薄薄的絲麵,左攸的臉色似乎很蒼白。
就在這時,宣德門外的鍾鼓之聲傳來,酉時已到。
郭紹拿著手裏的奏章沉吟片刻,便站了起來:“你們做完了今天的事,便自行下值罷。”
左攸和黃炳廉等人站了起來,躬身拜道:“恭送陛下。”
宦官唱道:“皇上起駕!”
……左攸心事重重地走出皇城東華門,在自家馬車前不由得迴頭看了一眼巍峨的宮城,一時間似有感概,不由得歎息了一聲。
他上了馬車,從車上拿出紙筆來,拿舌頭舔|了一下筆尖,便想寫一封信告訴李處耘今天的事。
但左攸提起筆,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卻無法落筆……如果這事兒再被人知道,那不是更坐實了勾結之事?
皇城司有一幫人,是在內部暗查奸細的。從未聽說郭紹授意皇城司監視內部的大臣,應該也確實沒有。但事兒就怕萬一。
左攸從未覺得像現在這種憂懼。
他終於作罷,放棄了告訴李處耘的打算。有些事,沒把握的時候幹脆什麽都不做,大概應該這樣。
……
當天,李處耘還不知道史彥超上書的事,但他卻聞到了很莫名的危機氣息。大概是常年打仗的人,如果對危險沒有直覺,很難不吃大虧。
下值迴家,族弟李良士又來見李處耘。
李良士以足智多謀的儒士自居,認為李處耘是武將在謀略上不足。其實李處耘很少聽此人的建議,隻是覺得族弟頭腦還算聰明,至少能在一些疏忽的地方提醒自己。
親身走過的路,那些風風雨雨的經驗和直覺,不是靠說道理能比的。
李良士進來便說道:“想不到範質出頭,真是無心插柳,歪打正著幫了主公大忙。範質是宰相,不說有一堆黨羽,至少和很多官場上的人有交情;他出麵說那事兒(反對符金盞長期執政),官家不得不慎重考慮。從主公的言語中,朝廷最近應該想幹大事,官家也想下邊的臣子盡心盡責幫他實施大略,想得到臣子的支持,肯定不願意在此時力排眾議做什麽別的事。”
李處耘不動聲色道:“你想說什麽?”
李良士道:“我是來恭賀您,覺得端慈皇後沒法繼續當政了。”
李處耘捋了一把又黑又濃的大胡子,搖搖頭,又沉吟道:“殿前都點檢……”
“主公?”李良士不解地望著他。
李處耘猶自踱來踱去,有些心神不寧。
其實李良士的進言沒什麽錯,李處耘也想自己的外孫能做太子,這對李家的前程好處實在太大。但是,越是在高處,越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連已經得到的都保不住,再去貪婪更多,有何意思?
他心裏再次默念了一遍“殿前都點檢”這個詞,除了尊榮,他還覺得那把椅子真的有點燙!武將這一行,最高的位置就是殿前都點檢了,是整個大周最高級的武將。
禁軍裏位置已經最高,上麵就是天,沒有路、雲端下麵隻有深淵。但這並不妨礙別人覺得他高到頂天,這便是李處耘嗅到危險的原因。
他越琢磨,腳下的步子越急。過了一會兒,他在椅子上坐下來,但馬上又站起。
李良士疑惑地問道:“主公何事憂心?”
李處耘道:“我和範質沒啥關係!”
他又伸手指著窗外:“我隻想死了畫像能在那座宣仁功德閣裏,子孫能光耀門楣,把我的牌位擺在正屋裏。”
李良士道:“主公說得沒錯……”
李處耘用力撫了一下胡須,道:“端慈皇後被從西殿趕走,別人都認為是我最願意看到的事。你想得到,朝裏的文武都不傻!範質這時候蹦出來說,他憑什麽說?這事兒關他屁事。”
李良士若有所思,這會兒卻說不出話來。
“那麽,範質會不會是我指使的?”李處耘沉聲道,“我一個武將,能耐真是太大了,連宰相都指使得動,那還了得嗎?”
李良士恍然,一拍腦門道:“在下實在錯了!”
李處耘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
良士道:“到了主公這個位置,得到官家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被猜忌恐怕真的就麻煩了。”
李處耘歎了一口氣,他在(後)晉朝時期就從軍了,什麽事沒見過,晉、漢、周曆朝內部傾軋死傷無算,幾乎都是君臣猜忌的下場……連大周太祖都被殺|過全家。而在這些朝代,隻有擁有兵權的人才會被猜忌。
恰恰李處耘現在是皇帝之下,兵權最重的人!
.......
他迴東京後保持著很規律的活動,每月初一、十五在金祥殿大朝,朝見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隻要是辦公的日子,早上幾乎都要在東殿與最重要的十幾個文武碰麵;然後平日處理奏章,或召見大臣議事。
這些活動有其實際作用。臣子可能有私心、朋黨,造成一些事不公正;但是皇帝理論上不會有太大的私心,江山是皇帝的,皇帝按理不願意拆自己的台。大臣很容易見到皇帝、京官每個月都能上朝,就給了他們一個通道,如果在矛盾太激烈時可以有辦法讓皇帝知道,讓皇帝主持公道……這大概就叫“言路暢通”,其實要辦到很簡單。
因此郭紹不認為自己在禮製等方麵做得好,卻自認是個合格的皇帝。
但是他也不是什麽時候都懷著公心,現在他就幾乎被惱怒的情緒左右!他心裏不滿意的人是範質。
郭紹情知憑主觀情緒來處事不是好事,所以很少根據自己的好惡來用人。不過這迴他真是產生了殺範質的衝動!
娘的|的,江山不是他打下來的,我想讓誰來掌權就讓誰來!連樞密使王樸都沒多事,範質出來蹦躂個鳥!最厭惡貌似忠良、動不動就一副君子模樣的人,實際專門來事,而且異常固執。那廝出來攪起風浪,究竟對朝廷有什麽實在的好處?
之前在議事殿內,郭紹當場就想叫侍衛把範質拖出去砍了!
不過還好郭紹還有點理智,他明白自己不能那麽做,甚至還責罵史彥超來維護範質的臉麵……這不是郭紹的個人意願。
因為,範質在前朝就是宰相,皇帝對他的任何態度都會讓很多官員靜觀;而大周朝的大部分文官,都是前朝舊臣,郭紹得注意自己的影響。再者那範質現在是本朝的宰相,郭紹縱容自己的宰相被羞辱,就是在破壞朝廷的權威。
所以他心裏對史彥超罵範質暗爽,卻口是心非地表示另一種姿態。
……而此時,史彥超的奏章已經到了東殿,正在左攸的麵前。
左攸和黃炳廉負責閱讀奏章的內容,然後歸納簡潔的梗概寫在黃紙條上,貼在奏章封麵上。所以通常情況下,內閣輔政比皇帝還先看到奏章內容。
左攸在奏章裏看到密告自己的內容,那種心情實在難以言表。
他馬上就意識到了這份奏章的嚴重性。
他昨晚跑到羅延環家喝酒,就他、羅延環、李處耘呆一起,私下裏說了什麽誰知道?而今天早上大部分人都不對範質的奏章表明態度,左攸卻支持範質的主張……那不得不叫人猜測,左攸與李處耘商量了什麽,然後今早左攸在為李處耘說話。
而李處耘為什麽要支持範質?無非端慈皇後掌權,就能影響符家人的權勢地位。如果李處耘有意幫助他女兒生的皇子,那麽和符家肯定不是一路的,當然不願意看到符家繼續坐大。
如果再想深一點,也可以猜忌李處耘、範質、左攸是文武勾結,結黨鑽營!
左攸一時間如坐針氈,轉頭看黃炳廉。黃炳廉目不斜視地提著筆在寫著什麽,若無其事……整個東殿書房裏都很安靜,死寂一般的安靜!
左攸這時真的想把這份奏章撕了!但是,他明白一點作用都沒有。就算黃炳廉沒看到,奏章先是通過樞密院分類編號的(符金盞在金祥殿西側執政後,所有奏章就要分類,然後分別送到東西兩殿)。而且,史彥超還可以繼續上書。
狗|日|的史彥超!左攸在心裏暗罵。
左攸無奈,依舊把史彥超的奏章放在堆裏,隻希望郭紹到時候看不到……郭紹不是每件奏章都批複,有些他不願意辦的,就會打個記號,然後送迴樞密院、政事堂,叫大臣們酌情處理。
接下來半天工夫,左攸整個人都是恍惚,心神不寧。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前程太不容易了,如果在這種破事上和皇帝產生隔閡,實在太過難受。
……可是,郭紹翻看奏章上的貼黃時,很快就發現了史彥超的奏章。而且他很關注,因為像史彥超這種人,平時基本不寫奏章。
郭紹一看內容,忍不住從屏風後麵觀察左攸,隔著薄薄的絲麵,左攸的臉色似乎很蒼白。
就在這時,宣德門外的鍾鼓之聲傳來,酉時已到。
郭紹拿著手裏的奏章沉吟片刻,便站了起來:“你們做完了今天的事,便自行下值罷。”
左攸和黃炳廉等人站了起來,躬身拜道:“恭送陛下。”
宦官唱道:“皇上起駕!”
……左攸心事重重地走出皇城東華門,在自家馬車前不由得迴頭看了一眼巍峨的宮城,一時間似有感概,不由得歎息了一聲。
他上了馬車,從車上拿出紙筆來,拿舌頭舔|了一下筆尖,便想寫一封信告訴李處耘今天的事。
但左攸提起筆,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卻無法落筆……如果這事兒再被人知道,那不是更坐實了勾結之事?
皇城司有一幫人,是在內部暗查奸細的。從未聽說郭紹授意皇城司監視內部的大臣,應該也確實沒有。但事兒就怕萬一。
左攸從未覺得像現在這種憂懼。
他終於作罷,放棄了告訴李處耘的打算。有些事,沒把握的時候幹脆什麽都不做,大概應該這樣。
……
當天,李處耘還不知道史彥超上書的事,但他卻聞到了很莫名的危機氣息。大概是常年打仗的人,如果對危險沒有直覺,很難不吃大虧。
下值迴家,族弟李良士又來見李處耘。
李良士以足智多謀的儒士自居,認為李處耘是武將在謀略上不足。其實李處耘很少聽此人的建議,隻是覺得族弟頭腦還算聰明,至少能在一些疏忽的地方提醒自己。
親身走過的路,那些風風雨雨的經驗和直覺,不是靠說道理能比的。
李良士進來便說道:“想不到範質出頭,真是無心插柳,歪打正著幫了主公大忙。範質是宰相,不說有一堆黨羽,至少和很多官場上的人有交情;他出麵說那事兒(反對符金盞長期執政),官家不得不慎重考慮。從主公的言語中,朝廷最近應該想幹大事,官家也想下邊的臣子盡心盡責幫他實施大略,想得到臣子的支持,肯定不願意在此時力排眾議做什麽別的事。”
李處耘不動聲色道:“你想說什麽?”
李良士道:“我是來恭賀您,覺得端慈皇後沒法繼續當政了。”
李處耘捋了一把又黑又濃的大胡子,搖搖頭,又沉吟道:“殿前都點檢……”
“主公?”李良士不解地望著他。
李處耘猶自踱來踱去,有些心神不寧。
其實李良士的進言沒什麽錯,李處耘也想自己的外孫能做太子,這對李家的前程好處實在太大。但是,越是在高處,越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連已經得到的都保不住,再去貪婪更多,有何意思?
他心裏再次默念了一遍“殿前都點檢”這個詞,除了尊榮,他還覺得那把椅子真的有點燙!武將這一行,最高的位置就是殿前都點檢了,是整個大周最高級的武將。
禁軍裏位置已經最高,上麵就是天,沒有路、雲端下麵隻有深淵。但這並不妨礙別人覺得他高到頂天,這便是李處耘嗅到危險的原因。
他越琢磨,腳下的步子越急。過了一會兒,他在椅子上坐下來,但馬上又站起。
李良士疑惑地問道:“主公何事憂心?”
李處耘道:“我和範質沒啥關係!”
他又伸手指著窗外:“我隻想死了畫像能在那座宣仁功德閣裏,子孫能光耀門楣,把我的牌位擺在正屋裏。”
李良士道:“主公說得沒錯……”
李處耘用力撫了一下胡須,道:“端慈皇後被從西殿趕走,別人都認為是我最願意看到的事。你想得到,朝裏的文武都不傻!範質這時候蹦出來說,他憑什麽說?這事兒關他屁事。”
李良士若有所思,這會兒卻說不出話來。
“那麽,範質會不會是我指使的?”李處耘沉聲道,“我一個武將,能耐真是太大了,連宰相都指使得動,那還了得嗎?”
李良士恍然,一拍腦門道:“在下實在錯了!”
李處耘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
良士道:“到了主公這個位置,得到官家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被猜忌恐怕真的就麻煩了。”
李處耘歎了一口氣,他在(後)晉朝時期就從軍了,什麽事沒見過,晉、漢、周曆朝內部傾軋死傷無算,幾乎都是君臣猜忌的下場……連大周太祖都被殺|過全家。而在這些朝代,隻有擁有兵權的人才會被猜忌。
恰恰李處耘現在是皇帝之下,兵權最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