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宮。</p>


    書房中。</p>


    一群朝廷中的大臣正在商議事情。</p>


    關於嶽飛和方臘那邊的戰況。</p>


    “陛下,肅王求見!”</p>


    “讓他進來吧!”</p>


    隨著楊戩稟報,宋徽宗點點頭。</p>


    眾人也停止了商議。</p>


    宋徽宗知道,趙樞每次來,一般都是有事找他。所以很期待。</p>


    大殿中站著蔡京,王黼,梁師成,李彥,榮國公,兵部尚書王雲,禮部尚書金崇嶽等人。</p>


    聽說肅王來,王雲,金崇嶽等人靜靜站著,麵色肅穆。</p>


    肅王走進來之後,眾人見禮,招唿過後,宋徽宗笑道:“樞兒,你來的正好,剛剛傳來戰報,嶽飛已經攻占了方臘三十座城池啊!”</p>


    </p>


    “恭喜父皇,看來方臘叛亂再過不久就會平了。”趙樞對於嶽飛的能力還是認同的。</p>


    在他意料之中。</p>


    宋徽宗點點頭:“你舉薦的嶽飛是個人才,宋江等人招安為此事出力,都有你的運籌,你功不可沒啊!”</p>


    “父皇,兒臣不敢居功,這是父皇用人唯賢,與兒臣無關。”</p>


    趙樞謙虛了幾句。</p>


    一群朝臣暗自點頭。</p>


    功勞的確有趙樞大部分,他卻沒有絲毫高傲,這點很難得。</p>


    宋徽宗又問道:“此次,你找朕應該是有事商議吧,說吧!諸位大臣剛好都在!”</p>


    聞言,眾人目光鎖定趙樞。</p>


    “兒臣這裏有幾本書想給父皇鑒賞。”</p>


    趙樞拿起手中的幾本書,遞了過去。</p>


    楊戩將其拿著傳遞給宋徽宗。</p>


    宋徽宗接過好幾本書,在手中端詳。</p>


    之前隻是看到了紙張,如今變成書籍,還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幹淨整潔,清晰文字的書。</p>


    以至於宋徽宗看了之後,忍不住驚唿。</p>


    書籍翻閱,每翻一次,有一種清脆的手感。</p>


    “這是肅王製的紙,如今成書了?”</p>


    在場大臣對於趙樞的紙其實有所耳聞,那時置辦的報紙他們見過。</p>


    如今,陛下手中拿的書籍紙張,質量似乎更高。</p>


    趙樞如今的紙造出來質量比之前更好。</p>


    之前的書頁多少有點發黃。</p>


    而經過熟練操作,如今的紙張顯然質量更好,更白,沒有一絲其他顏色。</p>


    也比古紙薄,卻有一種很紮實的觸感。</p>


    “這是新紙吧?”宋徽宗問道。</p>


    “這是兒臣改良後的紙,比之前報紙質量更好,兒臣可以給父皇演示一遍。”</p>


    趙樞手中還帶著一些書頁,他當著眾人的麵將其揉搓,然後張開,在揉搓,在張開。</p>


    上麵的字跡還是清晰可見,紙也沒有出現任何破損的痕跡。</p>


    “這……”大臣看到紙的質量,神色震動。</p>


    確實比大宋市麵上的要好的多。</p>


    印刷出來的字跡很黑,紙卻很白。視覺效果就很明顯了。</p>


    此刻。</p>


    宋徽宗開始認真看了起來。</p>


    關於書中的內容。</p>


    “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裏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p>


    書籍內容是唐僧西天取經,收了幾個徒弟一路打敗妖怪的故事。</p>


    有簡綱。</p>


    稍微看了一下,宋徽宗就被吸引了:“這種小說朕覺得稀奇,可惜時間有限,樞兒,這書可否留幾天,朕好好觀摩?”</p>


    “書我還有很多,這就是送給父皇的。”</p>


    “哦?”宋徽宗笑了:“如此甚好啊!”</p>


    隻是瞥了一眼,他就覺得此書可看。</p>


    古代這種野史小說不是沒有,但如此完整,裝成冊的還真沒多少。</p>


    尤其這種新紙技術上的文字讓人更有一種欣賞感。</p>


    宋徽宗:“諸位愛卿也可以看看,紙質好,上麵的內容朕也覺得不錯!”</p>


    聞言,眾人也不客氣。</p>


    開始看書中的內容。</p>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三國演義,古詩三百首,三字經等等。</p>


    “書印刷的好,紙質好,內容也不錯,而且道德經,三字經天下百姓都可看!”</p>


    王黼點點頭。</p>


    “字跡整潔,屬實難得啊!”</p>


    一群人擁擠,紛紛讚歎。</p>


    “可惜這樣的紙應該不會太多,好紙普及怕是不夠量。”梁師成歎息後,又覺得可惜。</p>


    在他看來,這樣的好紙肯定不會大麵積生產,因為古代的粗紙製造都慢,何況是這種紙呢。</p>


    “王爺,這書你印了多少?”梁師成忍不住好奇。</p>


    “此書印刷了三萬本,包括三國演義……”</p>


    趙樞將所有數量說了出來。</p>


    “三萬……”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寂靜。</p>


    “敢問肅王,這花費了多長時間?”蔡京激動道。</p>


    “兩個月吧!”趙樞。</p>


    “兩個月印刷了這麽多?”</p>


    要知道,僅僅是西遊記就有三萬冊,三國演義也是三萬,其餘的加起來也不少啊。</p>


    古代書籍為何普遍少,讀書的人不多,除了是自身條件外,就是因為書印刷太難了。</p>


    根本就不可能流通到普通人手中。</p>


    私塾中有書籍,達官貴人府中有書,普通百姓手中,能有什麽書呢?</p>


    造紙,印刷實在是耗費時間,且紙質又貴。</p>


    “這紙成本高嗎?”宋徽宗。</p>


    “父皇,紙質成本很低很低,不高。由於是大量製造,所以比尋常的成本還要便宜。”</p>


    聽到這個迴答,禮部尚書金崇嶽神色有些鎮不住了。</p>


    古代教育這一塊就是他管的。</p>


    如果這些書籍,比如三字經,道德經,論語普及開來,對天下來說就是福音。</p>


    再者,他和趙樞合作,知道他在印刷,但他根本沒想到趙樞短短兩個月就印刷出了好幾萬冊。</p>


    這效率簡直無法想象。</p>


    金崇嶽是一個五十歲的男子,他雙眼此刻如寶石般散發光澤,拱拱手:“陛下,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p>


    如肅王所言,此書成本低,印刷效率高,如此一來,我大宋讀書人就能用更好的紙和書。”</p>


    “而大量印刷之下,天下之人皆有書讀,能提高百姓的見識開拓,增長文化的興旺啊!”</p>


    如果真能普及開來,絕對是翻天覆地的大變化。</p>


    關鍵成本不高,印刷效率快,解決了古代印刷慢,成本高的難題。</p>


    蔡京有些意外的看向趙樞。</p>


    此事確實利國利民,從這個角度來看,趙樞的確是太子的不二人選。</p>


    看到好書,這些文人士大夫不喜歡那是不可能的。</p>


    見趙樞有這麽多書,蔡京他們對視一眼,蔡京笑道:“肅王,這書甚好,可否借給老夫一本,讓老夫迴去好好看看?”</p>


    聽到這話,趙樞笑道:“蔡相公要,這有何難?待會我讓人送幾本過去就是,諸位人人有份。”</p>


    趙樞是開印刷廠的,書籍對他而言要多少有多少。</p>


    這也是一份人情。</p>


    拿人手短,這些人時間長了終究會站在他這一邊。</p>


    趙樞非常大方。</p>


    “如此就多謝肅王了。”</p>


    蔡京麵露驚喜,拿著書籍舍不得放下,翻看了之後,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書的最前麵,有編輯,作者,出版處。</p>


    編輯寫的是趙樞,出版寫的是肅王。</p>


    西遊記作者寫的名字他不認識,因為不是趙樞,是吳承恩?</p>


    而三國演義則是羅貫中?</p>


    蔡京問道:“肅王,這羅貫中,吳承恩是何人?”</p>


    趙樞笑了笑。</p>


    這些人物都是後世的,他們不認識也正常。</p>


    而趙樞也並沒有將作者名字換掉,至於作者二字。</p>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也是沒問題的。</p>


    至於如何解釋,並不難。</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在線急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景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景天並收藏大宋:兩個月後穿越,在線急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