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我以身相許,包您滿意!”</p>
“滾,自己長得那個樣還真有自信,記住了日期哈!過時不候,你隻有一次機會!”</p>
象征性的踢了牛文舉一腳,許建華假裝生氣,牛文舉做了一個沒問題的手勢。</p>
迴到李村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一點半了,牛文舉收拾一下就睡覺了。</p>
李順和李海濤父子倆興奮的一夜沒睡覺,尤其見到了許建華,並且和對方達成了協議,雖然李海濤在許建華那邊還沒有什麽存在感,但是隨著相互合作時間長,李順相信以後一定可以找到機會。</p>
“既然協議達成了,那就連夜按照文舉給咱們弄的那個啥來著,弄!早一天弄好,我們就早一點收錢,受黃村這麽多年的氣,咱們爺們也應該揚眉吐氣了!幹,找你叔叔大爺……”</p>
摩拳擦掌,李順讓李海濤把村裏能夠用到的人全部叫來,連夜開全體村民大會。</p>
主要的步驟就是按照牛文舉給李家父子設計的遊客參與遊戲,冰下捕魚,伐木劈柴,搜尋食物,包凍餃子。</p>
其中伐木劈柴勞動量最大,設置在第二天。</p>
遊客到來的第一天就是在這邊遊覽參觀整個李村的森林公園,把整個遊戲環境走一遍,晚上住宿。</p>
第二天開始正式上山尋寶,用農戶家的馬匹運輸一根原木迴來做燒火做飯的劈柴,在村裏水塘那邊刨出冰封的鯉魚。</p>
最先結束活動的開始做飯,中午的時候組織遊客打燈謎,晚上就是組織所有人開始包凍餃子。</p>
牛文舉設計的遊戲比這個多,但是在李家父子看來,這幾條最可行。</p>
“這玩意有啥看頭?人家城裏人到了咱們這就幹這?我看夠嗆!”</p>
“我也感覺這玩意不行,弄完了折騰一通,最終啥也鬧不著,白花錢,還不如和黃村一樣……”</p>
“可不咋地,城裏人不傻,南方人特別精……”</p>
大晚上把這幫人折騰起來,很多人肚子裏都有怨氣,更何況在這幫山裏人看來,牛文舉弄得東西太土了。</p>
黃村那邊弄得才是高大上的東西,冰雪旅遊就應該按照黃村弄,李海濤那邊幾次都想爆發,被李順按住了。</p>
“你們懂個屁?我問你們出過幾次門?二歪歪,你出門的時候基本上都在工地,和城裏人打過交道麽?人家牛文舉在大連那邊是幹大買賣的,日本人的企業都幹過!在哈爾濱明上號那邊,人家連外國話都會說,你們會呀?”</p>
“再說弄這些東西你們損失啥玩意了?花錢了麽?就是用用你們家的馬,那玩意站在那也吃草,拉出來溜達溜達還能活動筋骨!”</p>
“就這麽定了,不然你們不也得從山上往迴拉木頭麽?這件事我說了算了!”</p>
李順一錘定音,村裏人也不好說什麽。</p>
按照牛文舉的設計,村裏一幫人把家裏的很多老物件都找出來。</p>
狗皮帽子,羊皮襖,大靰鞡靴子,馬鈴鐺,加長的馬爬犁,洋鎬,玻璃斧子……</p>
等到第二天牛文舉起來的時候,村裏人已經把東西準備齊全了。</p>
“行啊,就這執行力啥事幹不成?咱們就按照我說的來他一邊,咱們練習的越熟練,過幾天遊客來的時候我們越是能夠遊刃有餘!大家都把遊客當成孩子對待,得教他們……”</p>
一排馬爬犁一字排開,各種顏色的駑馬身上都掛著白霜,各家的車老板都是村裏的老人。</p>
狗皮帽子羊皮襖,大靰鞡,就連手套也換成了農村人最傳統的那種手悶子,牛文舉又給指出了一些細節,眾人直接進山。</p>
拉上村裏的木匠,一些手藝人,眾人開始對林子裏的集材點進行恢複。</p>
其實很多房子隻要門窗弄好,屋子裏蒙上一層塑料布就能禦寒。</p>
紅磚地龍搭建起來,爐筒子順出房子,各種東西準備就緒。</p>
那些通往倒木堆的集材道被村裏強壯的小夥子清理出來,按照老爺們傳統的手法,把倒木截成幾段。</p>
“一二……”</p>
“就是這個樣,不要用現代的工具,就是大力給我拉上去!把遊客的精神頭給我耗住……”</p>
</p>
一根兩人環抱的倒木被村裏幾個年輕人用力拉上車子,村裏幾個跟著來的半大小子也幫忙,牛文舉沒有允許這幫人用手葫蘆,純純的就是原始的力氣。</p>
木頭拉到村上的冰河邊,插著玉米秸稈標記的冰窟窿昨晚已經全部凍住。</p>
強壯的小夥子揮舞大洋鎬鑿穿冰層,順利把已經凍成一團的鯉魚撈出冰麵,接著是迴村裏截木頭,劈柴,做飯……</p>
牛文舉根據村民的表現評估遊客來這邊後的體力極限,最終把木材直徑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冰層厚度也不允許太厚。</p>
至於截木頭,安排的全是電鋸,劈木頭的斧子也安排了幾種不同規格。</p>
做飯的鐵鍋也采用兩種,煤氣罐和村裏的大鐵鍋。</p>
一天下來時間剛剛好,每一步牛文舉都拿著手表在掐時間,三天時間村裏人熟悉了,牛文舉開始邀請在這裏遊玩的遊客免費參與。</p>
世界上沒有比免費更加有效的宣傳手段,遊客聽說可以免費參與活動,這些人中分家庭來的直接按照規定組成一組。</p>
沒有家庭的自己組隊,就為了能夠好好的體驗一把。</p>
從山下到上山,還是那個馬爬犁,隻不過現在人們的裝束變了,從參觀變成了參與,性質截然不同。</p>
“使勁,孩子他爹使勁,兒子你也跟著推!”</p>
“哐啷!”</p>
來自南方某個省份的一家三口在車老板的指揮下,把一根大腿根粗細的原木弄上爬犁,男子和妻子弄的渾身是汗。</p>
家裏的小孩也分外的高興,甚至把衣服的扣子解開了。</p>
就在剛剛,一家人揮舞著斧頭把倒木上麵的樹杈砍掉,然後利用馬爬犁把倒木拉出來,接著一家人裝車。</p>
全程村裏人隻是指導,沒有人幫忙,雖然有點累,但是一家人玩的非常開心。</p>
坐車馬爬犁迴到村裏,一家人按照村裏人的指導把原木架在三腳架上麵,村裏人演示了一下如何用電鋸。</p>
“滾,自己長得那個樣還真有自信,記住了日期哈!過時不候,你隻有一次機會!”</p>
象征性的踢了牛文舉一腳,許建華假裝生氣,牛文舉做了一個沒問題的手勢。</p>
迴到李村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一點半了,牛文舉收拾一下就睡覺了。</p>
李順和李海濤父子倆興奮的一夜沒睡覺,尤其見到了許建華,並且和對方達成了協議,雖然李海濤在許建華那邊還沒有什麽存在感,但是隨著相互合作時間長,李順相信以後一定可以找到機會。</p>
“既然協議達成了,那就連夜按照文舉給咱們弄的那個啥來著,弄!早一天弄好,我們就早一點收錢,受黃村這麽多年的氣,咱們爺們也應該揚眉吐氣了!幹,找你叔叔大爺……”</p>
摩拳擦掌,李順讓李海濤把村裏能夠用到的人全部叫來,連夜開全體村民大會。</p>
主要的步驟就是按照牛文舉給李家父子設計的遊客參與遊戲,冰下捕魚,伐木劈柴,搜尋食物,包凍餃子。</p>
其中伐木劈柴勞動量最大,設置在第二天。</p>
遊客到來的第一天就是在這邊遊覽參觀整個李村的森林公園,把整個遊戲環境走一遍,晚上住宿。</p>
第二天開始正式上山尋寶,用農戶家的馬匹運輸一根原木迴來做燒火做飯的劈柴,在村裏水塘那邊刨出冰封的鯉魚。</p>
最先結束活動的開始做飯,中午的時候組織遊客打燈謎,晚上就是組織所有人開始包凍餃子。</p>
牛文舉設計的遊戲比這個多,但是在李家父子看來,這幾條最可行。</p>
“這玩意有啥看頭?人家城裏人到了咱們這就幹這?我看夠嗆!”</p>
“我也感覺這玩意不行,弄完了折騰一通,最終啥也鬧不著,白花錢,還不如和黃村一樣……”</p>
“可不咋地,城裏人不傻,南方人特別精……”</p>
大晚上把這幫人折騰起來,很多人肚子裏都有怨氣,更何況在這幫山裏人看來,牛文舉弄得東西太土了。</p>
黃村那邊弄得才是高大上的東西,冰雪旅遊就應該按照黃村弄,李海濤那邊幾次都想爆發,被李順按住了。</p>
“你們懂個屁?我問你們出過幾次門?二歪歪,你出門的時候基本上都在工地,和城裏人打過交道麽?人家牛文舉在大連那邊是幹大買賣的,日本人的企業都幹過!在哈爾濱明上號那邊,人家連外國話都會說,你們會呀?”</p>
“再說弄這些東西你們損失啥玩意了?花錢了麽?就是用用你們家的馬,那玩意站在那也吃草,拉出來溜達溜達還能活動筋骨!”</p>
“就這麽定了,不然你們不也得從山上往迴拉木頭麽?這件事我說了算了!”</p>
李順一錘定音,村裏人也不好說什麽。</p>
按照牛文舉的設計,村裏一幫人把家裏的很多老物件都找出來。</p>
狗皮帽子,羊皮襖,大靰鞡靴子,馬鈴鐺,加長的馬爬犁,洋鎬,玻璃斧子……</p>
等到第二天牛文舉起來的時候,村裏人已經把東西準備齊全了。</p>
“行啊,就這執行力啥事幹不成?咱們就按照我說的來他一邊,咱們練習的越熟練,過幾天遊客來的時候我們越是能夠遊刃有餘!大家都把遊客當成孩子對待,得教他們……”</p>
一排馬爬犁一字排開,各種顏色的駑馬身上都掛著白霜,各家的車老板都是村裏的老人。</p>
狗皮帽子羊皮襖,大靰鞡,就連手套也換成了農村人最傳統的那種手悶子,牛文舉又給指出了一些細節,眾人直接進山。</p>
拉上村裏的木匠,一些手藝人,眾人開始對林子裏的集材點進行恢複。</p>
其實很多房子隻要門窗弄好,屋子裏蒙上一層塑料布就能禦寒。</p>
紅磚地龍搭建起來,爐筒子順出房子,各種東西準備就緒。</p>
那些通往倒木堆的集材道被村裏強壯的小夥子清理出來,按照老爺們傳統的手法,把倒木截成幾段。</p>
“一二……”</p>
“就是這個樣,不要用現代的工具,就是大力給我拉上去!把遊客的精神頭給我耗住……”</p>
</p>
一根兩人環抱的倒木被村裏幾個年輕人用力拉上車子,村裏幾個跟著來的半大小子也幫忙,牛文舉沒有允許這幫人用手葫蘆,純純的就是原始的力氣。</p>
木頭拉到村上的冰河邊,插著玉米秸稈標記的冰窟窿昨晚已經全部凍住。</p>
強壯的小夥子揮舞大洋鎬鑿穿冰層,順利把已經凍成一團的鯉魚撈出冰麵,接著是迴村裏截木頭,劈柴,做飯……</p>
牛文舉根據村民的表現評估遊客來這邊後的體力極限,最終把木材直徑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冰層厚度也不允許太厚。</p>
至於截木頭,安排的全是電鋸,劈木頭的斧子也安排了幾種不同規格。</p>
做飯的鐵鍋也采用兩種,煤氣罐和村裏的大鐵鍋。</p>
一天下來時間剛剛好,每一步牛文舉都拿著手表在掐時間,三天時間村裏人熟悉了,牛文舉開始邀請在這裏遊玩的遊客免費參與。</p>
世界上沒有比免費更加有效的宣傳手段,遊客聽說可以免費參與活動,這些人中分家庭來的直接按照規定組成一組。</p>
沒有家庭的自己組隊,就為了能夠好好的體驗一把。</p>
從山下到上山,還是那個馬爬犁,隻不過現在人們的裝束變了,從參觀變成了參與,性質截然不同。</p>
“使勁,孩子他爹使勁,兒子你也跟著推!”</p>
“哐啷!”</p>
來自南方某個省份的一家三口在車老板的指揮下,把一根大腿根粗細的原木弄上爬犁,男子和妻子弄的渾身是汗。</p>
家裏的小孩也分外的高興,甚至把衣服的扣子解開了。</p>
就在剛剛,一家人揮舞著斧頭把倒木上麵的樹杈砍掉,然後利用馬爬犁把倒木拉出來,接著一家人裝車。</p>
全程村裏人隻是指導,沒有人幫忙,雖然有點累,但是一家人玩的非常開心。</p>
坐車馬爬犁迴到村裏,一家人按照村裏人的指導把原木架在三腳架上麵,村裏人演示了一下如何用電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