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大動作


    王明義並沒有立馬迴複吳凡,這也並沒有讓吳凡意外。隻有劇本和一些手稿,看了之後沒有任何討論研究評估等,就直接給吳凡迴複,那難免也太草率了。


    王氏集團是王儒一手打造的,但這裏麵王明義的功勞依舊功不可沒。他或許沒有王儒那樣白手起家,但能把王氏集團越做越大,若為人草率,顯然是做不到的。


    吳凡並不急切,他跟進著《國術》的後期製作,也改編著《三國演義》!由劇本改編成小說,吳凡並不像其他小說那樣一觸而就,而是反複的修修改改。


    吳凡本身文筆就不錯,這些年又“寫”了那麽多小說,尤其是幾部金庸原著,讓他的文筆突飛猛進。


    由老版《三國演義》的劇情打底,吳凡文筆如今又極好,寫出的東西,自然不會太差。不過,原版小說的地位太高,這促使吳凡不得不精益求精,也就少不了反複修改了。


    不過,這似乎還不足以讓吳凡滿足。


    “咦,小凡,你今兒怎麽迴來了?”吳凡一進屋,就聽見其母親陳怡的聲音。


    吳凡隨聲望了過去,見母親站在廚房門口,手裏拿著菜刀,頓時有一種無語感,他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想吐槽一番,卻又不敢,隻好一笑,問道:“老爸呢?”


    “他還能在哪兒?”陳怡說完直接進了廚房,接著漂出一句話,道,“下次迴來,早點說,今兒幸好多買了些菜。”


    “哥哥沒飯吃!”馨兒笑著說道,似乎有些幸災樂禍。


    “看你的電視去吧!”吳凡一笑,說道。隨即向書房去了。


    “小凡迴來了。”吳毅笑著說道。


    “幫我看看,給點意見。”吳凡拿出打好的稿子。


    “什麽東西?小說。”吳毅疑惑的看了吳凡一眼,接過稿子,隨即說道,“你這可是破天荒的啊!以前可是沒征求過我的意見。”


    “這小說背景整得有點大。”吳凡笑了笑,說道。以前,以前那些東西都有原著的,雖然在這個世界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咱們也得尊重原著不是。


    自家老爸的水平是很高,但吳凡不認為能跟金庸老爺子比。


    “那我看看你的新作。”吳毅笑著看向書稿,卻不想隻是開頭,就被鎮住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洶湧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隻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迴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


    吳毅這一讀之下,頓時有一種蒼涼悲壯之感撲麵而來,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曆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曆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曆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曆史的歎息,於是,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這首詞,真是我兒子寫的?嗯,我兒子似乎在古詩詞上麵的造詣連自己都望城莫及,寫出這麽一首詞,有什麽好奇怪的。


    “爸,你幹嘛呢?發什麽愣啊!”吳凡見吳毅半晌沒動靜,出聲道。


    吳毅迴過神來,看向吳凡,說道,“這首《臨江仙》是你寫的?”


    “有問題麽?”吳凡臉不紅氣不喘的說道,“爸,我讓你看這小說,你怎麽問起開頭這首詞了。”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吳毅有些感歎的說道。


    “得,你慢慢看吧!我去幫我媽做飯去了。”吳凡翻了一個白眼,說著轉身就出了書房。


    《三國演義》開篇楊慎的《臨江仙》,全詞似懷古,似物誌。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曆史觀和人生觀。


    吳毅似乎聞所未聞,拿起稿子繼續看了起來。


    “老吳,吃飯了!”


    陳怡對著書房喊了一聲,半晌卻沒有動靜,隨即打開書房門,見吳毅看著稿子,時而皺眉,時而眉飛色舞,時而激動不已。


    “看什麽呢?吃飯!”陳怡走進去,問道。


    “嗯,哦!”吳毅抬頭疑惑的看向陳怡,問道,“啥?”


    “我問你看啥呢?看得瘋魔了一般,叫你吃飯呢!”陳怡說道。


    “嗬嗬!小凡新寫的小說。”吳毅尷尬的笑了笑,隨即起身說道,“吃飯,吃飯!”


    陳怡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不過心中到有些好奇,自家兒子寫的什麽小說,讓他如此沉溺其中?以前這家夥看兒子寫的武俠小說,似乎也沒有如此吧?


    不過,陳怡卻沒有問。她對小說沒多少興趣。


    “小凡,你怎麽想著些這麽一部小說呢?”飯桌上,吳毅看口問及吳凡。


    “這小說是劇本改編的,我打算電視劇開播的時候,小說配合著發行。”吳凡笑著說道。


    “劇本改編的?”吳毅有些驚訝,隨即卻又點了點頭,說道,“好好寫!這小說寫好了會遠遠超越你以往的小說。”


    吳凡點了點頭,《三國演義》藝術成就很高,尤其是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


    全書寫了人物多大一千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


    原著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麵,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


    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


    而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係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而這點,通過劇本加上吳凡看過不少三國類小說,就算達不到原著的高度,估計相差也不會太離譜。


    人物上麵的描述,遠遠沒有戰爭上麵描述來得難。


    《三國演義》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驚心動魄,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麵,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淒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這對於吳凡來說,難度不小。


    還有著書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想要跟原著那般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


    這個難度對於吳凡來說,更是不小。


    不過,吳凡喜歡挑戰難度。


    他沒有看過原著,但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東西卻耳熟能詳。


    幾天後,吳凡收到王明義的迴複。


    拍!這迴複並沒有出乎吳凡的預料。


    王氏影業投資兩億,吳凡以“吳凡工作室”的名義投資一億,合資三億,拍攝《侏羅紀公園》!


    這部電影以張克為導演,吳凡掛名製片人以及監製,跟隨劇組。


    當然,總製片人是白玉成,而且製片人也不止吳凡一個。吳凡,純屬是掛名不幹事兒。至於監製,除了吳凡還有導演張克。


    吳凡其實隻是想跟著劇組拍攝而言,掛個製片人不過是名正言順而已。其目的也隻是想在張克這個華夏大導演身上學點東西。


    不過,之前一係列的討論,吳凡將自己關於這部電影的想法說出,許多東西都給人眼前一亮,設甚至驚喜連連。於是,他就多了一個監製的頭銜。而且,這個監製,還不是虛銜。


    王氏影業成立之後,終於有了動作,而且直接來了一個大動作。投資三億,直接創造了華語電影投資之最。


    之前的華語電影,投資最高的也不過是一億左右,如今直接翻了三倍。王氏影業雖然剛成立,但背靠王氏集團,果然是財大氣粗。


    這部號稱華語電影最大投資的電影,將由華夏大導演張樂執導,編劇來自星星的我雖然是個年輕人,但名氣卻極大,第一部電影劇本,不但在全球取得了極高的票房,還將版權買到了好萊塢。


    不管是三億的巨額投資,還是張克執導,又或是來自星星的我的第二個電影劇本,這都會引起極大關注,眾人因素合在一起,那轟動性可想而知。


    這部電影,僅僅隻是傳出這個消息,甚至沒有這部電影相關內容的隻言片語,就瞬間引發轟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夫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樂並收藏功夫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