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的我,和穿著男裝的司衣走在洛陽的街上,‘還有不到半年,董卓就要進京了。’我暗想著。由於何進掌權,和我“合作”的人才還真是稀少得可憐啊。這時街邊的小酒館傳來一個聲音“何進此時不除閹黨,早晚必為其所圖。我等到時也要被何進連累。”另一個聲音勸道:“公達兄,何必生氣呢。何進雖非智惠之士,但也不會坐以待斃啊。他後麵一定會有所行動的。”“哼,一個屠夫暴貴,能有什麽見識。元常你還是不要寄希望於他了。”“是啊,他一個惡劣的外戚,我又何嚐想寄希望與他。但今日我大漢衰微,國祚將傾,他總比那些閹宦好些。”我一聽這兩個熟悉的名字,暗暗偷笑道:“荀攸(字公達)、鍾繇(字元常),都在這呢,嘻嘻,這迴賺大了。老天爺,你待我不薄啊,(*^__^*) 嘻嘻……”。我整理好衣衫,大步邁進酒館,大聲說道:“可惜二位先生空有一腔報國之誌,卻不一定有報國之門!”


    “一個黃口小兒,你又懂得什麽?”荀攸淡淡的說。我暗想這迴可得鎮住你,好讓你能輔佐我。我高聲說道:“荀先生認為何進下一步會如何做?”荀攸一愣,“你知道我姓荀,不簡單啊。我確實猜不到那庸夫會怎麽做。所以正要向賢弟求教。”我一笑,“何進不能誅殺閹宦,皆因太後阻攔,何進一定會想辦法嚇唬一下太後。所以我猜他會招外鎮將領進京,讓他們來鏟除張讓等人。”荀攸也是一笑,“那你說他會招誰進京。”我從容地答道:“我聽說朝廷諸將之中,西涼董卓最為飛揚跋扈,恐怕是何進會選擇他。”荀攸驚道:“若真如賢弟所言,隻怕京都百姓就要遭劫了。感問閣下姓名?”我輕施一禮:“小可……劉協。”鍾繇一聽,驚訝的問道:“可是陳留王殿下?”“不才正是。”鍾繇歎道:“我曾經聽說先帝是準備立殿下為儲君,如今看來,堪稱獨具慧眼。”我裝出慌張的樣子,說道:“元常兄,請慎言,不要為了我惹什麽麻煩。”鍾繇大笑數聲,“雲蕩天空龍潛淵,它日相逢必登乾。”說罷,拂袖而去。荀攸也說道:“君言若驗,定當相輔。”


    數日後,何進果然下達了招董卓進京的詔命。(實際上這個建議是袁紹提給何進的,我不過是借勢而已。o(n_n)o…!)。這也導致了兩個我意想不到的結果:鍾繇被以身體原因被罷官,荀攸也辭官迴鄉;張遼也被何進派遣到河北募兵。我身邊的人都被支走了。我安排在宮內的眼線也傳來消息,隨著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矛盾增大,張讓等人已經加快了除掉何進的準備工作。我心想: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何進忙著收拾我,卻沒想到有人正在算計他自己。這老頭真是可悲啊!o(n_n)o……


    我自然也不能停下拉攏人才的準備,他何進能支走幾個。我就不能再找幾個新的?我急忙去拜見當時還是守宮令的荀彧(字文若)。我身穿便服,來到荀彧的家。我自稱是荀攸的外甥,來拜見叔祖父。剛一進門,荀彧就命家人退下,然後施禮說道:“殿下不該來這。”我一愣,說道:“文若先生怎麽知道我是劉協?”荀彧一歎:“殿下的事,公達已經和我說了。殿下天縱英穎,將來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偉業,隻是殿下的聰明也會為現在的殿下帶來一場災禍。臣請殿下小心何進,恐怕他已經對殿下您,起了謀害之心了。”我聽後大驚失色,忙施一禮:“我想先生一定是有了救我的計策,劉協候教了。”荀彧搖頭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殿下此時最重要的是韜光養晦,不要留下什麽把柄給何進才是。殿下今日來過,所以我明天就得走了,不然會為殿下帶來麻煩。殿下多保重。我本打算過幾天,安排好一切後再走的。現在看來是不行了。不過早走晚走都一樣。隻是董卓來後,殿下恐怕要有一番苦難了。”我苦笑道:“生於皇家,身不由己,聽天由命吧。先生一路多保重。”


    離開了荀彧的家,我仰望蒼穹,長歎一聲:“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不是歌詞嗎?我怎麽把他吼出來了?^_^?我憂悶的看看自己。)迴到宮裏,下人來報說太保盧植求見。我一聽,想太保深夜來此必有急事。忙說:“快請!”盧植進來後,緩緩的說:“殿下可知道危險嗎?”我一愣,說道:“太保這麽說是什麽意思?莫非是有人想要謀害孤王不成?”盧植一笑:“殿下既然已經猜道,為何還要鋒芒畢露?”我驚訝道:“太保你也知道我的事了?”盧植依舊不緊不慢的說道:“殿下這幾日已經是譽滿京城了。現在百官都知道殿下聰慧英穎,遠勝今帝。何進更是心知肚明,不然他又怎麽會有這幾日的行動?殿下的親信相繼調離,此時殿下就更不應該私自去見外臣。這樣不但會為殿下帶來麻煩,也會為你所見的人帶來麻煩。韜光養晦、明哲保身才是殿下現在應該使用的策略啊。所以老臣希望殿下不要在出去為佳。”我身施一禮,說道:“多謝太保指教,弟子謹記。”


    聽了盧植的話,我是暗暗發抖。此後,我便韜光養晦,把自己關進書房裏,埋身書堆,不在像以前一樣四處結交仕人。說實話除了荀攸三人我還結交了不少人物和人才,如孔融(字文舉。這小子名氣大,經學好,辦事能力嗎,不敢恭維……)楊修(字德祖。小聰明厲害得很,由於年齡問題,辦事能力不詳)等人。像袁紹、曹操、張邈他們這些公子哥們,我也蠻熟的。尤其是曹操,堪稱厲害,玩人時,事前從不漏任何痕跡。張邈以及袁紹、袁術這哥倆都明顯在他手底下吃過暗虧。不過他確實有股英武之氣,又好讀書,讓人不敢輕視。


    數月後一日的酉時三刻,我正準備睡覺,忽然聽下人來報,有貴客來訪。我到客廳一看竟然是張讓、段矽等五人。他們一見我出來,馬上跪倒在地,抱住我的大腿哭著說道:“殿下……老奴這廂有禮了。”我暗想,這幾位名角,他們今天唱的哪出戲啊。我沉著的答道:“幾位侯爺深夜造訪,不知所為何事啊?”張讓哭訴道:“殿下英明,老奴此番前來主要是為了誅殺國賊何進之事。老賊已經對殿下起了謀害之心。他這是欲陷我大漢的江山社稷於傾覆之地啊。先帝欲立殿下為君,被何進這老賊所妨礙。今日,老奴要擁護殿下登上皇位,以完成先帝的遺誌。請殿下配合老奴,以便完成今日的大業。”說罷叩頭不止。我淡淡的一笑:“小王在這裏感謝諸位侯爺了。我這就隨幾位一同進宮。你們可先去麵見皇太後,就說何進要殺你們,讓皇太後詔見何進,替你們求情。我們就在他進宮之後,除掉此賊。”我的想法,正與張讓等人不謀而合。張讓等人埋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殿內,自己和段矽、曹節等人進宮見何太後,哭著說:“太後娘娘,現在大將軍何進矯詔召外兵來京師,就是想要殺了奴才們那,望娘娘您能看在奴才們忠心服侍您的份上救小的們一命啊。”何太後說道:“你們去大將軍府中賠罪即可,大將軍不會吧你們怎麽樣的。”張讓扣頭不止,說道:“小的們要是去了,還不被大將軍剁成肉泥了!還望太後娘娘宣大將軍入宮,下諭阻止大將軍。大將軍要是不同意,臣等隻有在娘娘麵前請死了。”因為十常侍將何太後服侍的很好,所以在何太後麵前也算有幾分薄麵,所以何太後降旨,宣何進進宮麵見太後。而十常侍則將何進在嘉德殿殺死。這下可闖下大禍,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又帶兵進入皇宮,要斬殺十常侍。論戰鬥力,十常侍的部下可是不行的。一番打殺過後,十常侍的手下便被殺死了十之七八,同時袁紹等人還誤認為何進的弟弟何苗也參與了誅殺何進的事情,將他也殺了(我個人估計,這是袁、曹故意範的錯誤,為的是能更好的接替何進,掌管京城的一切。可惜,董卓的出現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段矽眼看著十常侍中的八人被殺,隻得和郭順脅持這我和劉辯逃出宮外。過小平津往北芒而去。


    這一路上,我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我是後悔莫及啊,早知


    道就躲一躲了。量他郭順也沒有能找到我的智商。可惜我自己突發奇想,要來把冒險遊戲,順便微服出宮玩玩,所以故意讓郭順找到。沒想到這一次,我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冒險遊戲沒玩成。反倒成了野外生存訓練了。因為郭順和他的部隊根本就沒帶多少軍糧!他們自己都隻能和土匪一樣,四處搶奪百姓口糧。什麽皇帝,什麽王爺,自己都吃不飽,誰還會理會兩個傀儡?供應給我們的食品,也就能保證我們倆不被餓死,所以我和這位劉辯經常都得自己想辦法填飽肚子。更可氣的是,劉辯那小子根本就不會自己找吃的。害得我找到吃的後還得分他一半。(哎誰讓咱心善呢!當我找到吃的,看著他那可憐巴巴的神情,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充滿期望的望著我。我怎麽好意思自己吃飽,而讓他餓著呢?命苦啊!-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生之天驕漢獻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語並收藏轉生之天驕漢獻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