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這太後和攝政王……
禍國妖後綁定了愛國係統 作者:冉阿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若為什麽用小皇帝的名頭傳口諭,就是為了對外不留話柄,省得被大反派用來大做文章。</p>
她給淳於璟的真正迴禮並不是白荷的舞蹈,而是讓淳於璟看到白荷在此舞蹈而引發的問題。</p>
她早就算計到了淳於璟的反應,淳於璟大可虛與委蛇哄著白荷,然後讓白荷繼續針對蘇若,但是淳於璟不會,所以他們注定不歡而散。</p>
一開始最先想要利用白荷的是淳於璟,他想讓白荷找蘇若的茬,甭管有用沒用給蘇若造成困擾便是好。</p>
白荷表露出來的好感淳於璟自然發現了,他利用起這份感情來毫無愧疚,甚至不會因為白荷對他的喜歡,而對白荷有任何另眼相待。</p>
蘇若知道淳於璟總是想給自己找點小麻煩,例如之前的宋奎,大抵這些不至於讓她產生性命之憂,但是會讓她頭疼。</p>
昨兒淳於璟想要用那些事實擊潰蘇若的心理防線,蘇若沒有受到打擊,卻也不能白白被“戲耍”一迴。</p>
今日白荷的事情就是告訴淳於璟,你設的局我心裏清楚,她能破掉也能迴擊於你。</p>
所謂的如意,便是指白荷是個變數,淳於璟利用的了,蘇若也能。</p>
白荷在這之後或許仍會有意無意地針對蘇若,但她今日能夠輕易聽從蘇若安排來宮中跳舞,說明了她根本不是蘇若的對手。</p>
淳於璟也不會再利用白荷生事,一來蘇若已經看透不會入局,二來如此蠢笨的人太容易翻車。</p>
總的來說,作為蘇若和淳於璟之間鬥法的工具人,白荷今天純純是炮灰了。</p>
“攝政王為何要如此惡意揣測本宮呢?”</p>
搞壞的人就要裝無辜外加倒打一耙,這是昨日從大反派身上學到的,蘇若今日用到了。</p>
事情都擺在明麵上了,蘇若和淳於璟偏偏就是隔著一層窗戶紙,二人誰都不捅破。</p>
“看來是臣失禮了。”淳於璟笑著應了,並未繼續追問下去。</p>
蘇若看淳於璟隨意的態度,便知道對方仍在“輕視”她,願意和她這般周旋,隻能說自己做的事還沒踩在大反派底線上。</p>
從她穿越過後以來,所做的一切在大反派看來其實仍不過是小打小鬧,待自己真正觸及到對方的利益,待那時……</p>
蘇若低垂眼眸,這兩條保命的機會她還真不能浪費,以後用得到的地方可太多了。</p>
未來自己要走的方向,大概就是在淳於璟麵前不斷惹怒他的作死行為。</p>
誰讓他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而自己這個太後卻是堅定站在小皇帝這邊的保皇黨。</p>
安和宮這事便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了。</p>
淳於璟走時那意味深長的一眼,讓蘇若一想起便覺得對方在憋著壞。</p>
不管如何,她除了按照計劃穩穩地走自己定好的每一步外,其餘事情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p>
當天下午,淳於璟代表皇上發出口諭,念恭王妃與恭王世子母子情深,特許恭王妃隨世子同行前往殺虎口。</p>
</p>
昨日恭王妃聽王寨說書鋪一事被別人盯上,她就感覺到不好了,隨後得知王寨出了恭王府便被護國衛的人抓了,恭王妃慌得六神無主。</p>
她想去找淳於璟,又害怕對方沒調查到自己這樣貿然去反倒自投羅網,極度的惶恐讓恭王妃頭痛欲裂,她知道書鋪一事不會鬧大,但它造成的後果會非常大。</p>
如果讓淳於璟知道她暗地裏做的這些事,那……</p>
如此的後果恭王妃想都不敢想,這些年她太清楚了,自己過得這般滋潤靠的根本不是恭王府。</p>
當年和恭王府一樣對大周鞠躬盡瘁的涇陽侯一家現在如何了?盛京內女眷在宴席她們的存在可有可無!</p>
涇陽侯在世時侯夫人無限風光,如今家裏沒了頂梁柱,小輩又不知事,現漸漸淡出了眾人的視線,無人重視。</p>
恭王府和當年的涇陽侯權勢差不多,她卻能在眾女眷中奉為上賓話語頗重,靠得是攝政王得庇護!大家給麵子的不是恭王府,是攝政王!</p>
一旦攝政王的</p>
庇護不在,她就會和涇陽侯夫人一樣,在女眷的宴會中被邊緣對待,她的兒子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快活隨意。</p>
正是因為清楚這些,所以恭王妃才格外地害怕,她怕現在擁有的一切成為了泡影,自己該如何補救書鋪一事?</p>
這是她衝動下建的書鋪,當時想的也是將書賣遠些,在黑市流通盛京這邊聽不到風聲,結果還未等發售出去便被發現了。</p>
即使現在護國衛沒有調查到她身上,接下來的審訊王寨會不會招了?護國衛的手段極狠,一般人都忍受不了。</p>
這可怎麽辦?越急越沒有辦法,最後恭王妃眼睛一翻暈了過去。</p>
大夫過來診治說沒有大礙,心火翻湧導致的暈倒,要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然後紮了幾針人便走了。</p>
恭王妃是第二日下午醒來的,剛坐起身喝了半碗粥,攝政王的口諭便來了。</p>
聽清口諭內容,恭王妃手中的粥碗破碎在地,眼前一黑她再次暈了過去。</p>
暈倒前恭王妃滿腦子隻有兩個字:完了。</p>
這道口諭但凡是太後或是皇上所下,恭王府都不會慌成這個樣子。</p>
雖說是皇上口諭,但這卻是攝政王發的。</p>
攝政王親自下令恭王妃跟隨世子而去,一些百姓聽了覺得挺好,不用母子分離了,他們看不到裏麵的層次。</p>
朝中官員哪個不是長了好幾個心眼,大多從這道口諭中看出了一件事情——攝政王和恭王府掰了。</p>
殺虎口是什麽地兒?如果恭王妃進宮親自請旨說要去那沒有問題,但眼下分明不是,聽說口諭到了恭王府後,傳話的人前腳走,後腳恭王府便傳了大夫。</p>
如此說明一個問題,攝政王不再庇護恭王府了。</p>
不僅不護著恭王世子,甚至還對恭王妃作出了懲罰。</p>
恭王妃母子到底做了什麽錯事?因為打了皇上那事?本以為這是已經翻篇的事情,原來並沒有嗎?</p>
等等!</p>
會不會是因為……太後娘娘?</p>
有些門路的大臣打聽到了攝政王是從安和宮離開後才下的口諭,而當時在攝政王離開不久後,太後也從裏麵出來了。</p>
她給淳於璟的真正迴禮並不是白荷的舞蹈,而是讓淳於璟看到白荷在此舞蹈而引發的問題。</p>
她早就算計到了淳於璟的反應,淳於璟大可虛與委蛇哄著白荷,然後讓白荷繼續針對蘇若,但是淳於璟不會,所以他們注定不歡而散。</p>
一開始最先想要利用白荷的是淳於璟,他想讓白荷找蘇若的茬,甭管有用沒用給蘇若造成困擾便是好。</p>
白荷表露出來的好感淳於璟自然發現了,他利用起這份感情來毫無愧疚,甚至不會因為白荷對他的喜歡,而對白荷有任何另眼相待。</p>
蘇若知道淳於璟總是想給自己找點小麻煩,例如之前的宋奎,大抵這些不至於讓她產生性命之憂,但是會讓她頭疼。</p>
昨兒淳於璟想要用那些事實擊潰蘇若的心理防線,蘇若沒有受到打擊,卻也不能白白被“戲耍”一迴。</p>
今日白荷的事情就是告訴淳於璟,你設的局我心裏清楚,她能破掉也能迴擊於你。</p>
所謂的如意,便是指白荷是個變數,淳於璟利用的了,蘇若也能。</p>
白荷在這之後或許仍會有意無意地針對蘇若,但她今日能夠輕易聽從蘇若安排來宮中跳舞,說明了她根本不是蘇若的對手。</p>
淳於璟也不會再利用白荷生事,一來蘇若已經看透不會入局,二來如此蠢笨的人太容易翻車。</p>
總的來說,作為蘇若和淳於璟之間鬥法的工具人,白荷今天純純是炮灰了。</p>
“攝政王為何要如此惡意揣測本宮呢?”</p>
搞壞的人就要裝無辜外加倒打一耙,這是昨日從大反派身上學到的,蘇若今日用到了。</p>
事情都擺在明麵上了,蘇若和淳於璟偏偏就是隔著一層窗戶紙,二人誰都不捅破。</p>
“看來是臣失禮了。”淳於璟笑著應了,並未繼續追問下去。</p>
蘇若看淳於璟隨意的態度,便知道對方仍在“輕視”她,願意和她這般周旋,隻能說自己做的事還沒踩在大反派底線上。</p>
從她穿越過後以來,所做的一切在大反派看來其實仍不過是小打小鬧,待自己真正觸及到對方的利益,待那時……</p>
蘇若低垂眼眸,這兩條保命的機會她還真不能浪費,以後用得到的地方可太多了。</p>
未來自己要走的方向,大概就是在淳於璟麵前不斷惹怒他的作死行為。</p>
誰讓他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而自己這個太後卻是堅定站在小皇帝這邊的保皇黨。</p>
安和宮這事便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了。</p>
淳於璟走時那意味深長的一眼,讓蘇若一想起便覺得對方在憋著壞。</p>
不管如何,她除了按照計劃穩穩地走自己定好的每一步外,其餘事情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p>
當天下午,淳於璟代表皇上發出口諭,念恭王妃與恭王世子母子情深,特許恭王妃隨世子同行前往殺虎口。</p>
</p>
昨日恭王妃聽王寨說書鋪一事被別人盯上,她就感覺到不好了,隨後得知王寨出了恭王府便被護國衛的人抓了,恭王妃慌得六神無主。</p>
她想去找淳於璟,又害怕對方沒調查到自己這樣貿然去反倒自投羅網,極度的惶恐讓恭王妃頭痛欲裂,她知道書鋪一事不會鬧大,但它造成的後果會非常大。</p>
如果讓淳於璟知道她暗地裏做的這些事,那……</p>
如此的後果恭王妃想都不敢想,這些年她太清楚了,自己過得這般滋潤靠的根本不是恭王府。</p>
當年和恭王府一樣對大周鞠躬盡瘁的涇陽侯一家現在如何了?盛京內女眷在宴席她們的存在可有可無!</p>
涇陽侯在世時侯夫人無限風光,如今家裏沒了頂梁柱,小輩又不知事,現漸漸淡出了眾人的視線,無人重視。</p>
恭王府和當年的涇陽侯權勢差不多,她卻能在眾女眷中奉為上賓話語頗重,靠得是攝政王得庇護!大家給麵子的不是恭王府,是攝政王!</p>
一旦攝政王的</p>
庇護不在,她就會和涇陽侯夫人一樣,在女眷的宴會中被邊緣對待,她的兒子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快活隨意。</p>
正是因為清楚這些,所以恭王妃才格外地害怕,她怕現在擁有的一切成為了泡影,自己該如何補救書鋪一事?</p>
這是她衝動下建的書鋪,當時想的也是將書賣遠些,在黑市流通盛京這邊聽不到風聲,結果還未等發售出去便被發現了。</p>
即使現在護國衛沒有調查到她身上,接下來的審訊王寨會不會招了?護國衛的手段極狠,一般人都忍受不了。</p>
這可怎麽辦?越急越沒有辦法,最後恭王妃眼睛一翻暈了過去。</p>
大夫過來診治說沒有大礙,心火翻湧導致的暈倒,要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然後紮了幾針人便走了。</p>
恭王妃是第二日下午醒來的,剛坐起身喝了半碗粥,攝政王的口諭便來了。</p>
聽清口諭內容,恭王妃手中的粥碗破碎在地,眼前一黑她再次暈了過去。</p>
暈倒前恭王妃滿腦子隻有兩個字:完了。</p>
這道口諭但凡是太後或是皇上所下,恭王府都不會慌成這個樣子。</p>
雖說是皇上口諭,但這卻是攝政王發的。</p>
攝政王親自下令恭王妃跟隨世子而去,一些百姓聽了覺得挺好,不用母子分離了,他們看不到裏麵的層次。</p>
朝中官員哪個不是長了好幾個心眼,大多從這道口諭中看出了一件事情——攝政王和恭王府掰了。</p>
殺虎口是什麽地兒?如果恭王妃進宮親自請旨說要去那沒有問題,但眼下分明不是,聽說口諭到了恭王府後,傳話的人前腳走,後腳恭王府便傳了大夫。</p>
如此說明一個問題,攝政王不再庇護恭王府了。</p>
不僅不護著恭王世子,甚至還對恭王妃作出了懲罰。</p>
恭王妃母子到底做了什麽錯事?因為打了皇上那事?本以為這是已經翻篇的事情,原來並沒有嗎?</p>
等等!</p>
會不會是因為……太後娘娘?</p>
有些門路的大臣打聽到了攝政王是從安和宮離開後才下的口諭,而當時在攝政王離開不久後,太後也從裏麵出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