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祝靈推測那樣,大雨過後的氣溫開始急速轉冷,雖然還沒到下雪結冰的程度,估計溫度也差不了多少了。


    幾天後,我穿著祝靈新為我製作的兔毛大衣,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拖著熱氣球一個人帶著妞妞和熊二從密山朝島岸走去。


    雨過天晴後的密山小道,不會再有危險。


    當務之急,我需要從遊艇上找到合適的材料,製作一把差不多的薄刀片。


    另外還需要利用海水製造一些粗鹽。


    鹽不僅是人類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品,同時人體自身所含的鹽分會通過多種途徑,比如出汗,流淚,排泄等多種方式得到損耗,恢複身體含鹽,對於人類生存是必不可少的。


    當人處於嚴重腹瀉,失血,大汗等情況,或在食物非常匱乏時,自身就會極度缺鹽。


    在孤島上,也有食物自身是含有鹽分的,比如肉類,魚類,蝦貝等,包括野菜碾成的汁液,野果等,其中都含有天然的鹽分。


    這些食物中含有鹽分在沒有大量體力勞動時,能堪堪維持我們自身所需要的鹽含量,而一旦大量出汗或意外流血時,就不足以維持身體所需的鹽分。


    我之所以想要製作粗鹽,也是考慮到百合即將生產,以及生產時身體包括情緒一定會產生大量的耗損,鹽這種東西,就會顯得尤為重要。


    從密山到島岸一路順利,很快我們就來到島岸,腳踏在了沙灘上。


    孤零零遊艇經過風吹日曬,大雨侵蝕後落上了厚厚一層沙土,原本嶄新遊艇此刻顯得特別沉寂,似乎一觸碰就會散落一地。


    我沒有先處理遊艇,反正它停在那裏,栓的死死的,也不會突然消失。


    倒是製造粗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首先要將海水引入海灘上的鹽田裏。


    鹽田直觀來講,也就是一處不排水的窪地。


    這個窪地最好是天然形成的,而在沙灘上很難找到這樣的窪地,隻能自己動手人工修建。


    沙灘地一般儲水性比較好,尤其是島岸邊的沙灘,隨著潮起潮落,經過海浪長時間的打磨,沙粒也就變得非常細滑,自然沙子之間的密度也會變得很大。


    這也就是為什麽島岸的沙子會比河流中的沙子重很多的原因。


    沙子間的密度越大,水越不容易從中流失。


    我在距離海灘大約十來米的地方劃出一塊十來平方的沙地。


    利用攜帶的木鏟,將這塊沙地逐層向下挖,不需要挖多深,隻需要將這塊沙地比海灘水平位置低上三十公分即可,然後從海灘處挖一個小渠道,一路傾斜直至將海水灌入凹沙地中。


    待海水與沙地的水平大致相等時,封住渠道,讓海水不會重複灌入沙地即可。


    利用日光和風力將沙地中,無法流失的海水逐漸蒸發,待海水徹底被蒸發幹淨後,沙地中就會出現薄薄一層顆粒比較大,就像冰糖一樣的粗鹽,也被稱為海鹽。


    有了粗鹽,自然就很很輕鬆製作出可以更好吸收的細鹽。


    方法就更簡單了,在粗鹽中加入淡水,水不要加的太多,隻需要沒過粗鹽一點便可,然後再次放到太陽下蒸發,蒸發幹淨後,就會形成比粗鹽小很多的顆粒,這便是細鹽。


    如果還不滿意,按照這種稀釋的方法,重複進行,就能製造出更細的鹽。


    挖沙坑,引海水說來簡單,也足足用掉了半天的時間,這期間妞妞和熊二早就等的不耐煩,兩人不知什麽時候就溜的沒影兒了。


    對島岸附近的情況我比較熟悉,一般不會大型野獸出沒,它們愛怎麽玩我也不必操心。


    最後將渠道搗毀,封死後。我從熱氣球上取出了攜帶的肉塊,準備生火烤食,突然聽到了遊艇底倉噗噗咚咚的怪聲音。


    本以為是老鼠,結果打開手電筒一照,嚇的我拔腿就跑了幾十米,喘著粗氣停了下來。


    當時手電筒照射到陰暗的底艙時,我看到了幾雙漆黑的大眼睛正盯著我,那種眼睛沒有瞳孔,更沒有眼白,整個就是漆黑的,就像在眼眶裏按上了兩顆碩大的黑玻璃球,它們的腦袋近乎圓形,從鼻子以下的麵部輪廓很像人,尤其是眼眶,臉型。


    而鼻子一下就有點像花豹,嘴短而寬,長唇有觸須,又長又硬。


    渾身披著一層非常薄的短毛,體型略粗呈圓錘形。


    我看到這裏,就不敢再細看了,在我的認知中,像這種外貌的動物,在孤島上絕對是頭一迴見到。


    隻是粗略一眼看去,就能看出它們的體型不亞於我,雖然見到我時,大多露出了好奇又驚慌的神情,卻著實也把我給嚇傻了。


    一切未知的,都充滿了恐懼,這與人的性格沒有直接的關係。


    膽子再大的人,你正在聚精會神做一件事時,突然從你麵前躥過一隻體型較大的,而且你又從來沒見過的東西,保準也會嚇的像我此時這般狼狽。


    靜下心後,我從熱氣球籃筐裏拿出匕首和砍刀,一手握著一個,鼓足了勇氣,小心翼翼的再次朝底艙靠去。


    我滿腦子都在推斷著,這些到底是什麽東西,為什麽會長的如此奇怪。


    它們躲在空無一物的底艙內,也沒什麽東西可以吃,難道是把底艙當作了現成的窩?


    想來也有可能,像這種造價極其昂貴的遊艇,底艙一定是既不進水,又能擋風,而且空間還不小。


    不過距離海岸太近,一般的陸地野獸絕不會將窩選在這裏,也就是說,它們可能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動物?


    生活在海水中,像它們那麽大體型的動物,我能想得到的僅僅隻有海獅,海狗,海豹。


    對於這三種動物,我隻在海洋館中見過海獅頂球的表演,而另外兩種隻有聽聞,未曾有幸見過。


    據說,海獅,海狗以及海豹,長得幾乎都一個樣子,一般人就算有幸全部見過,也很難將它們完全區分開來。


    它們的外表接近,體型也沒明顯差異。


    之所以一個叫獅,一個叫豹,另一個叫狗,也隻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命名。


    並不是是說它們就跟獅或豹或狗有親屬關係。


    事實上它們都屬於同海獅大家族,屬於近親,由於進化細微處,以及生活方式和習性也有所差異,才會有不同的命名。


    海獅和海豹之間的差別還稍微好區別一點,主要通過三點區別。


    第一,海獅有耳朵,而海豹沒有。


    第二,海獅的爪子像魚鰭,而海豹的爪子毛茸茸的,還帶有小勾刺。


    第三,海獅的前腿比較長,因此能抬起上半身。而海豹做不到,隻能肚皮貼著地麵緩慢前行。這也是為什麽海洋館裏隻有海獅能夠伸長脖子,頂球表演,而海豹就不行的原因。


    至於海狗,則和海獅很相似,基本就一模一樣。非要說有什麽不同,那隻能說海獅易與人親近,頭腦更聰明,故而能夠被飼養學藝,在海洋館中表演技藝。


    海狗就不行,呆笨一點,學什麽都學不會,但它們的毛皮既柔軟又漂亮,往往招致獵人的捕殺以謀取暴利,與海獅和海豹相比,它們已經很難見到,幾乎就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


    綜上所述,我所了解的也就僅此而已,根據這些,大致也能判斷出,底艙裏的特殊居民,最有可能是海獅或海豹,至於海狗的幾率實在太低。


    既然是海獅或者海豹,我就沒那麽擔心了,這種動物的主要以魚類為食物,基本沒有攻擊陸地動物的欲望。


    它們性情相對於人類來講,較為溫和,尤其是海獅,非常聰明,既善解人意,也願意和更聰明的人打交道。


    我打心眼裏希望底艙裏會是海獅,甚至還隱隱動了心思,如果其中幼崽,被我偷個一兩隻,帶迴草地養著該多好。


    實際上這種貪婪的想法隻在腦海裏一閃而過,海獅不可能在淡水中存活,而且幼海獅不像妞妞它們那樣吃奶就能養活的了的。


    盡管如此,我海獅按捺不住好奇心,再次迴到了底艙口,打開手電,朝裏照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女神的荒島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骨頭並收藏我和女神的荒島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