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西南邊陲多山,尤其貴州,素以山區高原著稱,海拔數千米,地勢高峻,峰巒巍峨,有人揣想,這是洪荒大水消退之後,凸現出的地貌形態。迄今,還有許多尚未形成植被覆蓋的山巒,光禿禿的不生草木,山石黯然而布滿斑孔,全似礁叢模樣。石表層及石罅間仍不難發現魚化石、海貝殼等海生物的殘跡,摳下來使舌頭嚐一下,那滋味是鹹澀的……一個充滿了誘惑的亙古之謎,且留給地質學家去考證。而眼前連綿逶迤,奔騰起伏的群峰眾嶺,卻真像是洶湧的海潮掀起的狂濤巨瀾,澎湃翻卷著,重疊激蕩著,氣勢磅礴,衝泄騰躍千裏,直向貴州腹地,及至黔西南盤江八屬湧去……


    在那白雲深處的崇山峻嶺間,在位於珠江流域的南盤江與北盤江的分水嶺上,有一座古老的城鎮,今稱興仁。其春秋時屬牂柯國;戰國與秦漢時期皆屬夜郎國之領地;唐貞觀年間歸屬盤州統轄;元朝時直隸於普安路總管府。


    是在明朝洪武十六年,該城鎮開始的重新規劃建築。自那一年算起,這座古老的縣城,至今民國時期,也有近六百年的曆史了。


    此地位於黔西南中心,東鄰貞豐縣,南與安龍縣、興義縣境接壤,西與普安縣毗鄰,北抵晴隆縣界,東北隔北盤江與關嶺縣相望。縣境總麵積一千七百八十五平方公裏,礦產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常青,風光景色異常秀麗。


    古往今來,這裏是貴州省的一塊風水寶地,生息繁衍著迴漢彝苗、布依等各族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人民。群山環繞,綠水常依的興仁縣城,交通便利,道路通衢,乃是四方貿易物資的重要集散地,滇緬往內陸的交通樞紐,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縣城內的街道古樸而別致,商號會館眾多,酒樓、茶肆、旅舍、店鋪、妓院、煙館……三教九流的置所,五行八作的場合,遍布鬧市幽巷。悠久的曆史文化沉積,又使城內有許多好看,好玩,好享樂消遣的去處,平常日子,胖街瘦巷間亦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一派人世浮生的熱鬧情景;而到了趕集的這天,四麵八方背著背兜,挑著擔子,拎著筐,提著籃,穿著各式各樣民族服裝的鄉民,涓涓溪流般從縣城附近的條條山道而來,湧入古城的九座城門,匯聚於城區大大小小的各條街道上,一時間,市聲喧嚷,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交通擁塞。


    在這水潑不進的稠密中,有丟朋失友,或走掉了小孩的唿喊;有街道兩旁兜售貨物的小販扯破嗓的叫賣;有討價還價的爭吵;有馬幫穿梭與趕車人的吆喝……偶爾,還有女人丟失了錢物,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各種各樣的音響嘈雜與聒噪,融合成一片震耳欲聾的喧豗,亂哄哄,鬧嚷嚷,如鼎沸,似潮漲,把一座縣城都掀翻了天……


    這地方上出人材,自然是因為風水好的緣故。據城裏一位陰陽先生出身的民俗專家說,人的性格脾氣與地表天象分不開,晴陽陰雨,閃電雷霆感應的就是人心民情;人的生相又與地理風水相關密切,山清水秀之處多出美女俊男。山之魄,水之魂,男人陽剛英武,即自這日精月孕的山之氣魄濡養而來;女人的溫柔美貌,自然就源生淵出這流繞大山的脈脈秀水了。


    此學說之真偽正謬毋庸論辯計較,但若說起此地山水之勝,濡養出些感動天地人寰的好兒女,就不能不談到縣城西南一帶的魯礎營,以及海子的山水人物。


    魯礎營距縣城約模五六十裏,是一個迴族大鄉,僅魯礎營鎮上的居民就好幾千口子人。周圍的群山青翠,雄麗多姿,奇拔峻秀,美不勝收。鎮子西邊的山脈綿延起伏,縱深伸展去與海子地方上的山巒峰嶺相接。而海子地方的山與水愈顯奇秀,尤其令人玩味無窮,說到山的陡峭,這裏不乏削壁千丈,陡立萬仞的高山絕嶺;說到山的雄奇,拔地而起,峰巔插雲,一柱擎天,峭立長空的殊異山嶽隨處可見;說到山的威武,環立如屏的肅穆群山,巍然聳峙而獨秀的崢嶸巨嶺曆曆在目;說到山的形狀與氣態,峻嶒的高,嶙峋的怪,巉岩的險,崔嵬的奇……神工鬼斧,百態千姿;天然造化,鮮聞罕見。而說到其意象境界,更有綿亙的遼遠;蒼莽的雄渾。隨處可見潑墨瀉玉般的蔥籠蓊鬱,幽澗鳴鳥,深穀流泉,茂樹修竹箐深林密,一派翠生生、藍幽幽、綠茸茸的深邃。


    這裏的水卻更美,大二海子河川縱橫,水勢浩蕩,大河奔淌波湧浪翻,溪泉清澈飛花濺玉,皆欣欣然合奏齊鳴於著名的馬保樹瀑布叢的千古吟唱,沿途灌溉著豐饒肥沃的土地,滋養哺育著廣袤的山林,以及數以千萬計的民生,而日夜不息地流向遠方。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這一片青山巍巍,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景色秀麗,風光旖旎而勝似仙境的鄉土,就已經有了彝、漢、迴等各族人民聚居的村落。魯礎營這個地方發展得較快,漸漸形成了有上千戶人家的大集鎮。鎮上的主要街道有兩條,分為上街與下街,下街居住的多是貧苦的佃戶;上街盤踞著本地的一些富豪人家。兩下裏單就住宅房屋的外觀,即可形象而立體地看到階級差別的鮮明對比。


    在這些富貴人家中,突出的是隴、何、段三姓,尤以隴家為豪門勢力之最。其高祖隴材林曾受欽命封賞為世襲土司,管轄保箕營、布雄營、魯礎營一帶。其田產分布,區域比其轄區更為廣遠,西南至雲南、廣西邊境;東北至北盤江險隘鐵索橋一帶。隴土司在魯礎營修造的是宮廷式建築群,樓閣亭台,華堂美屋。偎金擁玉,錦衣玉食,妻妾成群,家奴眾多,並豢養著大批的家丁打手,過著驕奢淫佚的的富豪生活。


    隴土司出行時前唿後擁,鳴鑼開道,路人躲避不及的,輕則打得鼻青臉腫;重則捆了投入水牢。無錢贖身的或強迫為奴,或被活活地折磨致死,扔到斷崖下麵的深澗裏去喂野獸。老百姓視其比豺狼虎豹還要兇殘,背地裏都稱其“隴霸天”,把他恨入骨髓,而當麵卻既不敢怒,更不敢言。


    隴材林為了鞏固其土司的統治地位,效仿封建君主而大肆宣揚神學論,對鄉民進行愚弄,說他的權力“授命於天”;他的女兒“曾為東海龍王三太子所幸,生下了大公子龍騰,二公子龍躍。”為了附會此說,他把祖姓的隴字,改姓作“龍”。從此,凡屬他的子孫,皆自命為“龍種”。


    他不但以其家人裝神,且用牲畜來弄鬼,說他家有一匹飛龍馬,上午鍋裏煮上米,騎著飛龍馬去雲南買菜迴來,也不耽誤吃中午飯。沒人看見有這麽一迴事,但如今馬墳卻是有的,就在龍材林家後山坡地裏。那馬墳築得極氣派,遠非一般窮人的歸宿可比。


    長大後的龍騰、龍躍,果然都中了進士。龍騰被欽封為“鎮蠻都督”。從這封號上,亦不難看出封建統治者“以夷製夷”的反動統治伎倆;龍大公子卻籍此而耀武揚威,愈加肆無忌憚,瘋狂地進行搜刮民財,敲詐勒索,在地方上橫征暴斂,並大興土木,強迫貧苦的工匠和民伕們為他建造都督府,以及府衙附近的龍氏祠堂和八大廟宇。


    曆時數年建成的都督府占地百餘畝,房舍數十間,共分三重庭院,融合了其祖宅於其中。傾注工匠與民伕們的血汗與智慧,凝聚著民脂民膏的建築群落,飛簷鬥拱、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府門上懸匾額題著五個琉金大字:“欽賜都督府”;二門金字額匾上題寫著:“進士及第”;三門上題字為“創業垂統”。


    庭院之內珍稀樹木,奇石假山,水榭亭台,荷池曲廊……一應俱有;諸多雅室精舍與廳堂陳設華麗,名人字畫,玉器古玩琳琅滿目,說不盡的富貴奢華。時稱“黔州小皇宮”的,即是這座都督府。而附近的龍家祠堂,以及八大廟宇亦耗資頗巨,用的全是以扒皮抽筋,敲骨吸髓的方式,從民眾那裏掠奪、榨取的財物。民不聊生,水深火熱,叫天天不答,叫地地不應,本已是“窮人家真是難,無地又無田,討人田地吃碗飯;借一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旗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大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大洋並收藏紅旗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