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陳子明之所料,吐蕃軍退去之後不過十日,祿東讚便已再次率領十萬大軍殺進了白蘭國中,長驅直入,很快便又進抵了郭崗一帶,而此時,蘇定方也已領著益、鬆兩州之四萬三千大軍趕到了白蘭城,與閻、諾兩州羌軍以及白蘭部族軍合兵一道,總計六萬兩千人馬,雙方就此形成了對峙之局麵,然則無論是蘇定方還是祿東讚,顯然都不打算發動急攻,彼此間小規模的遊騎戰沒少打,可大規模的戰事卻始終不曾發動,這一對峙便足足持續了十日之久。
仗是肯定要打的,隻不過蘇定方並不著急,沒旁的,蘇定方盡管調集來了益、鬆兩州的兵馬,然則畢竟不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軍隊,個中雖有些出身中央軍事學院的將領,可畢竟隻是少數,熟悉各部將士終歸需要時間,更遑論白蘭部族軍以及閻、諾兩州的羌兵也須得跟唐軍好生磨合一下,方才能協調一致,至於吐蕃軍麽,兵力雖占優勢,奈何卻是新敗之師,也須得好生調整一下軍心士氣,如此一來,雙方的不戰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報,稟大總管,吐蕃使者前來求見。”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地過去了,一轉眼間重陽將至,多日的努力下來,蘇定方對手下各部已是有了個大體的了解,正自尋思著是否要派人去吐蕃軍中下戰書之際,卻不曾想吐蕃軍的使者竟是先來了。
“哦?來得好,帶將進來,另,擂鼓聚將,著各部郎將以上之將領即刻到中軍大帳議事!”
以蘇定方之睿智,用不著去聽那麽使者之麵陳,便已猜出了其之來意,無非是來宣戰的,對此,蘇定方自是歡迎得很,不為別的,隻因他本就有心早些開戰,也好早點完事,省得拖到了冬季,己方大軍可就要有水土不服之虞了的,而今,吐蕃人既是自己找上了門來,蘇定方自是樂得借勢上一番,這便緊著連下了兩道命令。
“咚,咚咚……”
蘇定方的命令既下,中軍帳外的幾麵大鼓立馬便暴響了起來,很快,原本尚算平靜的軍營裏立馬便沸騰了起來,各部將領紛紛衝出了營壘,急匆匆地向著中軍大帳趕了去。
“來啊,將吐蕃使節帶上來!”
三通鼓過後,各部將領皆已趕到了中軍大帳中,待得見禮一畢,蘇定方也自無甚遲疑,一拍文案,已是高聲斷喝了一嗓子。
“諾!”
聽得蘇定方有令,中軍官蘇延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著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大帳,不多會,便又領著兩名士兵押解著吐蕃使節從帳外行了進來。
“吐蕃整事領(吐蕃官名,外交大臣)赤桑揚頓見過大將軍。”
吐蕃來使四旬出頭,身材魁梧壯碩,看似蠻橫之輩,可於見禮之際,卻頗見文雅之氣,一口漢語也自說得相當之順溜,還帶著明顯的長安口音,若是不看其本人的話,根本聽不出這話是出自吐蕃人之口。
“免了,何事,說罷。”
這一聽赤桑揚頓的漢語說得如此順溜,蘇定方也自不免暗自稱奇,不過麽,也自不以為意,畢竟這些年來,到長安經商的吐蕃人可不在少數,常駐長安的也有那麽一些,耳濡目染之下,通曉漢文也自不足為奇。
“大將軍明鑒,我吐蕃素來親善大唐,我家讚普更是大唐駙馬,大唐皇帝曾與我家讚普有約,要世代交好,不知此番大將軍為何要突然插手我吐蕃與白蘭國之舊怨,莫非是真不顧貴我兩國之舊交麽?”
搞外交的人盡皆是顛倒是非黑白的高手,赤桑揚頓顯然也不例外,這不,一開口便先行搶占了道德的製高點,明明是吐蕃人攻打大唐屬國,到了他的口中卻成了大唐不顧舊誼,這等嘴皮子的功夫當真是了得得很。
“放肆!”
“大膽,安敢胡言若此!”
“狂悖,找死麽!”
……
赤桑揚頓這等言語一出,大唐諸將們雖怒,卻並不曾翻臉怒叱,反倒是白蘭族將領與羌族將領們全都破口大罵了起來。
“嗯。”
打仗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嘴皮子,值此大戰必起的情形下,蘇定方根本無所謂赤桑揚頓的胡謅之言,也自不打算與之爭辯不休,但見其一揚手,隻一輕吭,便已止住了諸將們的嗬罵之聲,似笑非笑地看著赤桑揚頓,滿是譏誚意味地開口道:“廢話就不必多說了,是戰是降,唯爾等自擇。”
“我家大相有戰書一封在此,就看大將軍敢不敢應了。”
被罵倒是無所謂,左右赤桑揚頓此來的目的便是要激怒大唐諸將,以此來逼唐軍出戰,然則被蘇定方這麽小覷了去,赤桑揚頓可就有些羞惱成怒了,但見其麵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也沒再多廢話,抖手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所謂的戰書,單手擒著,一派趾高氣揚狀地便往前一遞。
“遞上來。”
盡管赤桑揚頓的神情以及動作都顯得極為的無禮,可蘇定方卻是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僅僅隻是漫不經心地擺了下手,隨口吩咐了一句道。
“諾!”
蘇定方此言一出,侍立在側的中軍官蘇延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著便搶上了前去,一把抓過赤桑揚頓手中的戰書,而後雙手捧著,轉呈到了文案上。
“拿迴去給你家大相,滾罷!”
蘇定方根本就不曾去拆開信函的封口,隨手拿起擱在筆架上的狼毫筆,蘸了下墨水,揮手在信函背麵寫下了“明日決戰”四個大字,便即一揚手,將那封所謂的戰書丟到了赤桑揚頓的懷中。
“你……,哼!”
赤桑揚頓本是奉命前來激怒唐軍的,可眼下被激怒的顯然是他自己,然則麵對著大唐諸將們手按刀柄的怒視,赤桑揚頓氣惱歸氣惱,卻愣是不敢罵出聲來,但見其恨恨地一跺腳,已是怒氣勃發地大步衝出了中軍大帳,自行策馬趕迴吐蕃大營去了。
“哈哈……”
見得赤桑揚頓如此狼狽而去,唐軍將領們頓時全都放聲大笑了起來,一時間滿帳篷裏鬧騰得有若滾來了的水一般。
“眾將士聽令!”
眾人皆笑,唯獨蘇定方神情淡然地端坐著不動,不過麽,倒是不曾喝止眾人,而是任由眾將們好生喧鬧了一番之後,這才一拍文案,聲線冷厲地斷喝了一嗓子。
“唰!”
蘇定方這麽一開聲,正自鬧騰不已的眾將們立馬全都安靜了下來,齊刷刷地躬身而立,擺出了副聽憑蘇定方調遣之架勢,就連白蘭國主別涅古也同樣不例外,很顯然,這十數日下來,蘇定方已然在軍中確立了絕對的威信。
“本將之意已決,明日與吐蕃軍決戰疆場,著鬆州都督張士貴為前軍統領,領一萬步軍、五千騎兵;上鎮將柳五為右軍統領,掌六千步軍,閻州刺史麻裏明率本部輕騎為副;左威衛中郎將段宣為左軍統領,掌七千步軍,諾州刺史古莫亢南領本部兵馬為副,其餘各部隨本將為中軍,四更造飯,卯時末牌出營列陣,不得有誤!”
這麽多天下來,蘇定方可不止忙乎著掌握各部,更是早將戰略戰術都考慮周祥了的,這會兒下令起來,自是果決得很。
“諾!”
將令既下,自是由不得諸般將領們敢不應承的,不管心中到底作何感想,這當口上,齊聲應諾乃是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嗚,嗚嗚,嗚嗚……”
永隆元年九月十一日,卯時末牌,天才剛蒙蒙亮,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突然在唐軍營中響了起來,旋即便見兩扇緊閉著的營門轟然洞開,一隊隊唐軍步騎排著整齊的隊列從營門中行將出來,迤邐地向著吐蕃軍營所在之方位進發。
“報,稟大相,唐軍出營了!”
唐軍這麽一出動,吐蕃大營中高大的瞭望塔上之哨兵立馬便被驚動了,號角聲暴響中,自有一名低級軍官緊著便衝進了中軍大帳中,將消息稟到了祿東讚處。
“來得好,眾將聽令:隨本相出營破敵!”
祿東讚今日可是一大早便將手下眾將全都召到了中軍大帳中,為的便是等待唐軍的出動,而今,唐軍既動,他自是不願再多等,但見其豪氣十足地一揮手,已是高聲下達了出擊之令。
“諾!”
自打貞觀十二年慘敗在陳子明手中到如今,整整十一年過去了,吐蕃軍在雪域高原上已是完成了一統之大業,兵威之鼎盛已到了吐蕃立國以來的最頂端,早有心要跟大唐再爭個高下,值此大戰將至之際,吐蕃眾將盡皆憋著一口氣,要以唐軍的鮮血來挽迴前不久的敗仗之恥辱,應答之聲裏自也就滿是衝天之殺氣。
“嗚,嗚嗚,嗚嗚……”
祿東讚的命令既下,吐蕃軍自是很快便行動了起來,僅僅隻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聽營中號角聲震天而響中,一隊隊吐蕃步騎已是魚貫著行出了洞開的營門,殺氣騰騰地直奔戰場而去……
仗是肯定要打的,隻不過蘇定方並不著急,沒旁的,蘇定方盡管調集來了益、鬆兩州的兵馬,然則畢竟不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軍隊,個中雖有些出身中央軍事學院的將領,可畢竟隻是少數,熟悉各部將士終歸需要時間,更遑論白蘭部族軍以及閻、諾兩州的羌兵也須得跟唐軍好生磨合一下,方才能協調一致,至於吐蕃軍麽,兵力雖占優勢,奈何卻是新敗之師,也須得好生調整一下軍心士氣,如此一來,雙方的不戰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報,稟大總管,吐蕃使者前來求見。”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地過去了,一轉眼間重陽將至,多日的努力下來,蘇定方對手下各部已是有了個大體的了解,正自尋思著是否要派人去吐蕃軍中下戰書之際,卻不曾想吐蕃軍的使者竟是先來了。
“哦?來得好,帶將進來,另,擂鼓聚將,著各部郎將以上之將領即刻到中軍大帳議事!”
以蘇定方之睿智,用不著去聽那麽使者之麵陳,便已猜出了其之來意,無非是來宣戰的,對此,蘇定方自是歡迎得很,不為別的,隻因他本就有心早些開戰,也好早點完事,省得拖到了冬季,己方大軍可就要有水土不服之虞了的,而今,吐蕃人既是自己找上了門來,蘇定方自是樂得借勢上一番,這便緊著連下了兩道命令。
“咚,咚咚……”
蘇定方的命令既下,中軍帳外的幾麵大鼓立馬便暴響了起來,很快,原本尚算平靜的軍營裏立馬便沸騰了起來,各部將領紛紛衝出了營壘,急匆匆地向著中軍大帳趕了去。
“來啊,將吐蕃使節帶上來!”
三通鼓過後,各部將領皆已趕到了中軍大帳中,待得見禮一畢,蘇定方也自無甚遲疑,一拍文案,已是高聲斷喝了一嗓子。
“諾!”
聽得蘇定方有令,中軍官蘇延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著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大帳,不多會,便又領著兩名士兵押解著吐蕃使節從帳外行了進來。
“吐蕃整事領(吐蕃官名,外交大臣)赤桑揚頓見過大將軍。”
吐蕃來使四旬出頭,身材魁梧壯碩,看似蠻橫之輩,可於見禮之際,卻頗見文雅之氣,一口漢語也自說得相當之順溜,還帶著明顯的長安口音,若是不看其本人的話,根本聽不出這話是出自吐蕃人之口。
“免了,何事,說罷。”
這一聽赤桑揚頓的漢語說得如此順溜,蘇定方也自不免暗自稱奇,不過麽,也自不以為意,畢竟這些年來,到長安經商的吐蕃人可不在少數,常駐長安的也有那麽一些,耳濡目染之下,通曉漢文也自不足為奇。
“大將軍明鑒,我吐蕃素來親善大唐,我家讚普更是大唐駙馬,大唐皇帝曾與我家讚普有約,要世代交好,不知此番大將軍為何要突然插手我吐蕃與白蘭國之舊怨,莫非是真不顧貴我兩國之舊交麽?”
搞外交的人盡皆是顛倒是非黑白的高手,赤桑揚頓顯然也不例外,這不,一開口便先行搶占了道德的製高點,明明是吐蕃人攻打大唐屬國,到了他的口中卻成了大唐不顧舊誼,這等嘴皮子的功夫當真是了得得很。
“放肆!”
“大膽,安敢胡言若此!”
“狂悖,找死麽!”
……
赤桑揚頓這等言語一出,大唐諸將們雖怒,卻並不曾翻臉怒叱,反倒是白蘭族將領與羌族將領們全都破口大罵了起來。
“嗯。”
打仗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嘴皮子,值此大戰必起的情形下,蘇定方根本無所謂赤桑揚頓的胡謅之言,也自不打算與之爭辯不休,但見其一揚手,隻一輕吭,便已止住了諸將們的嗬罵之聲,似笑非笑地看著赤桑揚頓,滿是譏誚意味地開口道:“廢話就不必多說了,是戰是降,唯爾等自擇。”
“我家大相有戰書一封在此,就看大將軍敢不敢應了。”
被罵倒是無所謂,左右赤桑揚頓此來的目的便是要激怒大唐諸將,以此來逼唐軍出戰,然則被蘇定方這麽小覷了去,赤桑揚頓可就有些羞惱成怒了,但見其麵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也沒再多廢話,抖手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所謂的戰書,單手擒著,一派趾高氣揚狀地便往前一遞。
“遞上來。”
盡管赤桑揚頓的神情以及動作都顯得極為的無禮,可蘇定方卻是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僅僅隻是漫不經心地擺了下手,隨口吩咐了一句道。
“諾!”
蘇定方此言一出,侍立在側的中軍官蘇延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著便搶上了前去,一把抓過赤桑揚頓手中的戰書,而後雙手捧著,轉呈到了文案上。
“拿迴去給你家大相,滾罷!”
蘇定方根本就不曾去拆開信函的封口,隨手拿起擱在筆架上的狼毫筆,蘸了下墨水,揮手在信函背麵寫下了“明日決戰”四個大字,便即一揚手,將那封所謂的戰書丟到了赤桑揚頓的懷中。
“你……,哼!”
赤桑揚頓本是奉命前來激怒唐軍的,可眼下被激怒的顯然是他自己,然則麵對著大唐諸將們手按刀柄的怒視,赤桑揚頓氣惱歸氣惱,卻愣是不敢罵出聲來,但見其恨恨地一跺腳,已是怒氣勃發地大步衝出了中軍大帳,自行策馬趕迴吐蕃大營去了。
“哈哈……”
見得赤桑揚頓如此狼狽而去,唐軍將領們頓時全都放聲大笑了起來,一時間滿帳篷裏鬧騰得有若滾來了的水一般。
“眾將士聽令!”
眾人皆笑,唯獨蘇定方神情淡然地端坐著不動,不過麽,倒是不曾喝止眾人,而是任由眾將們好生喧鬧了一番之後,這才一拍文案,聲線冷厲地斷喝了一嗓子。
“唰!”
蘇定方這麽一開聲,正自鬧騰不已的眾將們立馬全都安靜了下來,齊刷刷地躬身而立,擺出了副聽憑蘇定方調遣之架勢,就連白蘭國主別涅古也同樣不例外,很顯然,這十數日下來,蘇定方已然在軍中確立了絕對的威信。
“本將之意已決,明日與吐蕃軍決戰疆場,著鬆州都督張士貴為前軍統領,領一萬步軍、五千騎兵;上鎮將柳五為右軍統領,掌六千步軍,閻州刺史麻裏明率本部輕騎為副;左威衛中郎將段宣為左軍統領,掌七千步軍,諾州刺史古莫亢南領本部兵馬為副,其餘各部隨本將為中軍,四更造飯,卯時末牌出營列陣,不得有誤!”
這麽多天下來,蘇定方可不止忙乎著掌握各部,更是早將戰略戰術都考慮周祥了的,這會兒下令起來,自是果決得很。
“諾!”
將令既下,自是由不得諸般將領們敢不應承的,不管心中到底作何感想,這當口上,齊聲應諾乃是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嗚,嗚嗚,嗚嗚……”
永隆元年九月十一日,卯時末牌,天才剛蒙蒙亮,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突然在唐軍營中響了起來,旋即便見兩扇緊閉著的營門轟然洞開,一隊隊唐軍步騎排著整齊的隊列從營門中行將出來,迤邐地向著吐蕃軍營所在之方位進發。
“報,稟大相,唐軍出營了!”
唐軍這麽一出動,吐蕃大營中高大的瞭望塔上之哨兵立馬便被驚動了,號角聲暴響中,自有一名低級軍官緊著便衝進了中軍大帳中,將消息稟到了祿東讚處。
“來得好,眾將聽令:隨本相出營破敵!”
祿東讚今日可是一大早便將手下眾將全都召到了中軍大帳中,為的便是等待唐軍的出動,而今,唐軍既動,他自是不願再多等,但見其豪氣十足地一揮手,已是高聲下達了出擊之令。
“諾!”
自打貞觀十二年慘敗在陳子明手中到如今,整整十一年過去了,吐蕃軍在雪域高原上已是完成了一統之大業,兵威之鼎盛已到了吐蕃立國以來的最頂端,早有心要跟大唐再爭個高下,值此大戰將至之際,吐蕃眾將盡皆憋著一口氣,要以唐軍的鮮血來挽迴前不久的敗仗之恥辱,應答之聲裏自也就滿是衝天之殺氣。
“嗚,嗚嗚,嗚嗚……”
祿東讚的命令既下,吐蕃軍自是很快便行動了起來,僅僅隻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聽營中號角聲震天而響中,一隊隊吐蕃步騎已是魚貫著行出了洞開的營門,殺氣騰騰地直奔戰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