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召順陽郡王迴京之詔書已被門下省駁迴。”
承慶殿的寢宮中,一身便裝的太宗正自斜靠在錦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長孫無忌閑扯著,卻聽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起中,趙如海已是匆匆從屏風處轉了出來,麵色凝重地搶到了禦前,小心翼翼地稟報了一句道。
“什麽?怎麽迴事,說!”
多少年了,自打魏征卸任侍中以來,太宗還真就沒再遇到過聖旨被駁迴之事,這冷不丁聽得趙如海這般說法,當即便怒了,猛地挺直了腰板,聲色俱厲地便斷喝了一嗓子。
“迴陛下的話,據聞是門下省議事之後,一體表決所致。”
這一見太宗聲色不對,趙如海的額頭上立馬便沁出了一層的冷汗,低著頭,語帶顫音地給出了解釋。
“混賬,豈有此理,安敢如此欺朕!”
太宗大怒之下,猛地一拍龍榻,已是憤然翻身而起,氣急不已地便咆哮了起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見得太宗如此發作,趙如海當即便站不住了,腿腳一軟,一頭便跪倒在了地上,磕頭如搗蒜般地哀告不已。
“陛下息怒,老臣以為此必是有小人在暗中作祟所致,實不可不查啊。”
太宗這麽一暴跳,長孫無忌心中頓時大喜過望,不過麽,臉上卻是一派的憂心忡忡狀,緊著便狠狠地給陳子明下了把蛆。
“哼!當真好膽,去,將陳曦給朕喚來,朕倒要看看這混賬東西到底有多大的膽子,還愣著作甚,快去,快去!”
盡管長孫無忌並未指名道姓,可意思卻是明擺著的,太宗盛怒之下,也沒細想,咆哮著便下了令。
“諾!”
趙如海早已膽寒,值此太宗喝令連連之際,又哪敢有半點耽擱,緊著應了一聲,便已是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寢宮,不數刻,便又已陪著陳子明從外頭轉了迴來。
“微臣叩見陛下。”
盡管瞧見了太宗那陰沉得有若鍋底般的臉色,然則陳子明卻並無絲毫的慌亂,但見其疾步搶到了禦前,一如往常般恭謹地大禮參拜不迭。
“陳曦,爾這廝好大的膽子,竟敢封迴朕的旨意,說,誰給爾的膽子,嗯?”
太宗正值怒氣勃發之際,哪管陳子明的禮數是否恭謙,連叫起都不曾,劈頭蓋臉地便是一通子怒吼,那雙眼噴火的樣子,要多兇惡便有多兇惡。
“陛下還請息怒,且容微臣稟明下情。”
若是換了個朝臣,麵對著太宗這等兇煞之雷霆,十有八九會嚇癱了去,然則深知太宗個性的陳子明卻並未因此亂了分寸,神情淡然地便進言了一句道。
“講!”
太宗怒歸怒,倒也不曾喪失理智,怒瞪了陳子明一眼之後,還是準了其之所請。
“啟奏陛下,微臣一接到詔書,便即召集門下省從五品以上官員商榷此事,除黃門侍郎劉洎外,諸般同僚皆以為此時不宜召順陽郡王迴京,現有議事紀要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既是早就知曉太宗會怒而召見自己,陳子明又怎可能不事先做好準備,但見其一抖手,已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本章,雙手捧著,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哼!”
太宗冷哼了一聲,一把拽過本章,匆匆地瀏覽了一番,怒氣卻兀自未消,一甩手,便已將本章砸向了陳子明,口中更是咆哮著嘶吼道:“朕何須爾等越俎代庖,朕要見自家兒子,爾等安敢有如此多之非議,欲置朕於何地,嗯,你說,你說!”
“陛下明鑒,微臣既是受命為門下省侍中,自是須得照章辦事,不敢有負聖上之隆恩,今,大軍遠征在即,朝局須穩,陛下也須得專心戰事,故,臣等不敢奉此詔,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太宗年紀雖大,可力氣卻還是不小,這等本章砸在身上,疼痛自是難免,然則陳子明卻並未躲閃,任由本章砸在了胸口上,而臉色卻依舊從容淡定得很,不亢不卑地出言解釋了一番。
“爾等,爾等……,滾,滾!”
太宗自己其實也知曉此際不宜召李泰迴京,之所以下詔,那不過是被長孫無忌百般慫恿之故罷了,而今見陳子明態度如此強硬,盡自怒火熊熊不已,卻愣是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直氣得個渾身哆嗦不止,叉手指著陳子明便怒吼了一嗓子。
“陛下息怒,微臣告退。”
這一見太宗已是徹底失去了理智,陳子明自是不會蠢到在此時跟太宗激辯不休,也就隻是恭謹地行了個禮,便即就此退出了寢宮,自行迴轉門下省去了。
“豎子欺朕太甚,混賬東西,安敢如此頂撞朕,朕定要砍了這廝的狗頭!”
盡管已將陳子明趕了出去,可太宗的怒氣卻依舊不曾稍減,氣急敗壞地猛拍著龍榻,殺氣騰騰地咆哮連連。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以為陳侍中確是過分了些,隻是罪卻不至死,為防物議,還須得從長計議才是。”
從本心而論,長孫無忌自是巴不得太宗趕緊將陳子明處死,可惜這不過是奢望罷了,這當口上,他若是敢胡亂出言附和,不單不能達成目的,反倒有著令太宗警醒過來之危,一旦如此,鬧不好太宗便會懷疑到他本人的忠心何在,不過麽,趁機進些讒言倒是不妨,對此,久經宦海的長孫無忌自是拿捏得極為的到位。
“嗯?”
一聽長孫無忌這般說法,太宗冷厲的眼神立馬便掃了過去,極其不悅地便吭了一聲。
“陛下明鑒,子明年少才高,盛氣也自難免,竊以為若是多加錘煉一番,將來必可大用。”
長孫無忌一臉誠懇狀地解釋了一番,看似在為陳子明緩頰,可實際上麽,卻是在提議將陳子明打壓下去,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哼!這廝狂悖,朕看著也是煩心,輔機看丟哪去為宜,嗯?”
太宗雖是口口聲聲說要殺了陳子明,可那不過都是氣話罷了,真要他下殺手,自是舍不得,不過麽,倒是真的想給陳子明一個教訓,正是出自此等心理,太宗自不會反對長孫無忌的建議,隻是要說到如何安排陳子明麽,太宗卻又不免覺得有些棘手,無他,陳子明乃是大才,又屢立大功,驟然要貶其,還真有些個不好安置的。
“陛下明鑒,如今東征在即,各地也須得著重臣坐鎮,無論江南還是塞外,都須得有幹才方可,陛下擇一處安置也就是了。”
一聽太宗此言,長孫無忌心中自是大喜不已,不過麽,倒是不曾帶到臉上來,而是故作為難狀地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慎重其事地提議了一句道。
“江南?塞外?唔……”
太宗既是起了心要給陳子明一點顏色看看,對長孫無忌的提議自也就無甚異議,隻是安置的地兒一時間還沒考慮周詳而已。
“啟奏陛下,特進蕭瑀在兩儀門外求見。”
沒等太宗琢磨出個所以然來,卻見一名中年宦官已是匆匆從屏風處轉了進來,疾步搶到了禦前,緊著便躬身稟報了一句道。
“嗯……,宣!”
太宗此際正自心煩得很,本不待見蕭瑀,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見也不好,長出了口大氣之後,最終還是準了。
“諾!”
聽得太宗有令,那名前來稟事的中年宦官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著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寢宮,不多會,便已陪著麵色肅然的蕭瑀又從外頭轉了迴來。
“老臣叩見陛下。”
盡管瞅見了太宗臉色難看不已,然則蕭瑀並未有絲毫的慌亂,疾步行到了禦前,一絲不苟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時文不必多禮,且自平身好了。”
太宗盡自心情不好,可麵對著蕭瑀這等老臣,叫起的語調倒也還算平和。
“謝陛下隆恩。”
蕭瑀規規矩矩地謝了一聲,而後方才站直了身子,也沒等太宗說甚寒暄之言,便已是一拱手,麵色肅然地開口道:“老臣聽聞聖上下了詔書,欲召順陽郡王迴京,不知可有此事?”
“嗯,是有此事,朕想兒子了,叫泰兒迴京一行,乃人之常情罷,偏生陳曦那廝多事,硬是駁迴了朕的詔書,此獠無禮至極,朕斷不能容之!”
這一聽蕭瑀開口便問起了召李泰迴京之事,太宗的臉色當即便陰沉了下來,無他,在太宗看來,蕭瑀十有八九也是來諫止的,自是不想聽這等逆耳之言,這便緊著搶先定了個調子,試圖以此來堵住蕭瑀的嘴。
“陛下,老臣想問一句,究竟是何人提議讓您下此等詔書的?”
蕭瑀並未對太宗之言加以置評,而是神情凜然地發問了一句道。
“這個……”
一見定調子也堵不住蕭瑀的嘴,太宗可就不免有些心虛了,盡管不曾給出明確的答複,可望向長孫無忌的眼神裏卻是明顯地透露著要其趕緊出頭攔阻之意味。
“陛下,如此說來,這等蠢事便是司徒大人所提了?”
太宗的暗示是如此之明顯,蕭瑀又怎可能會看不到,也沒等長孫無忌出頭解說,他便已是聲線冷然地追問了起來。
承慶殿的寢宮中,一身便裝的太宗正自斜靠在錦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長孫無忌閑扯著,卻聽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起中,趙如海已是匆匆從屏風處轉了出來,麵色凝重地搶到了禦前,小心翼翼地稟報了一句道。
“什麽?怎麽迴事,說!”
多少年了,自打魏征卸任侍中以來,太宗還真就沒再遇到過聖旨被駁迴之事,這冷不丁聽得趙如海這般說法,當即便怒了,猛地挺直了腰板,聲色俱厲地便斷喝了一嗓子。
“迴陛下的話,據聞是門下省議事之後,一體表決所致。”
這一見太宗聲色不對,趙如海的額頭上立馬便沁出了一層的冷汗,低著頭,語帶顫音地給出了解釋。
“混賬,豈有此理,安敢如此欺朕!”
太宗大怒之下,猛地一拍龍榻,已是憤然翻身而起,氣急不已地便咆哮了起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見得太宗如此發作,趙如海當即便站不住了,腿腳一軟,一頭便跪倒在了地上,磕頭如搗蒜般地哀告不已。
“陛下息怒,老臣以為此必是有小人在暗中作祟所致,實不可不查啊。”
太宗這麽一暴跳,長孫無忌心中頓時大喜過望,不過麽,臉上卻是一派的憂心忡忡狀,緊著便狠狠地給陳子明下了把蛆。
“哼!當真好膽,去,將陳曦給朕喚來,朕倒要看看這混賬東西到底有多大的膽子,還愣著作甚,快去,快去!”
盡管長孫無忌並未指名道姓,可意思卻是明擺著的,太宗盛怒之下,也沒細想,咆哮著便下了令。
“諾!”
趙如海早已膽寒,值此太宗喝令連連之際,又哪敢有半點耽擱,緊著應了一聲,便已是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寢宮,不數刻,便又已陪著陳子明從外頭轉了迴來。
“微臣叩見陛下。”
盡管瞧見了太宗那陰沉得有若鍋底般的臉色,然則陳子明卻並無絲毫的慌亂,但見其疾步搶到了禦前,一如往常般恭謹地大禮參拜不迭。
“陳曦,爾這廝好大的膽子,竟敢封迴朕的旨意,說,誰給爾的膽子,嗯?”
太宗正值怒氣勃發之際,哪管陳子明的禮數是否恭謙,連叫起都不曾,劈頭蓋臉地便是一通子怒吼,那雙眼噴火的樣子,要多兇惡便有多兇惡。
“陛下還請息怒,且容微臣稟明下情。”
若是換了個朝臣,麵對著太宗這等兇煞之雷霆,十有八九會嚇癱了去,然則深知太宗個性的陳子明卻並未因此亂了分寸,神情淡然地便進言了一句道。
“講!”
太宗怒歸怒,倒也不曾喪失理智,怒瞪了陳子明一眼之後,還是準了其之所請。
“啟奏陛下,微臣一接到詔書,便即召集門下省從五品以上官員商榷此事,除黃門侍郎劉洎外,諸般同僚皆以為此時不宜召順陽郡王迴京,現有議事紀要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既是早就知曉太宗會怒而召見自己,陳子明又怎可能不事先做好準備,但見其一抖手,已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本章,雙手捧著,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哼!”
太宗冷哼了一聲,一把拽過本章,匆匆地瀏覽了一番,怒氣卻兀自未消,一甩手,便已將本章砸向了陳子明,口中更是咆哮著嘶吼道:“朕何須爾等越俎代庖,朕要見自家兒子,爾等安敢有如此多之非議,欲置朕於何地,嗯,你說,你說!”
“陛下明鑒,微臣既是受命為門下省侍中,自是須得照章辦事,不敢有負聖上之隆恩,今,大軍遠征在即,朝局須穩,陛下也須得專心戰事,故,臣等不敢奉此詔,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太宗年紀雖大,可力氣卻還是不小,這等本章砸在身上,疼痛自是難免,然則陳子明卻並未躲閃,任由本章砸在了胸口上,而臉色卻依舊從容淡定得很,不亢不卑地出言解釋了一番。
“爾等,爾等……,滾,滾!”
太宗自己其實也知曉此際不宜召李泰迴京,之所以下詔,那不過是被長孫無忌百般慫恿之故罷了,而今見陳子明態度如此強硬,盡自怒火熊熊不已,卻愣是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直氣得個渾身哆嗦不止,叉手指著陳子明便怒吼了一嗓子。
“陛下息怒,微臣告退。”
這一見太宗已是徹底失去了理智,陳子明自是不會蠢到在此時跟太宗激辯不休,也就隻是恭謹地行了個禮,便即就此退出了寢宮,自行迴轉門下省去了。
“豎子欺朕太甚,混賬東西,安敢如此頂撞朕,朕定要砍了這廝的狗頭!”
盡管已將陳子明趕了出去,可太宗的怒氣卻依舊不曾稍減,氣急敗壞地猛拍著龍榻,殺氣騰騰地咆哮連連。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以為陳侍中確是過分了些,隻是罪卻不至死,為防物議,還須得從長計議才是。”
從本心而論,長孫無忌自是巴不得太宗趕緊將陳子明處死,可惜這不過是奢望罷了,這當口上,他若是敢胡亂出言附和,不單不能達成目的,反倒有著令太宗警醒過來之危,一旦如此,鬧不好太宗便會懷疑到他本人的忠心何在,不過麽,趁機進些讒言倒是不妨,對此,久經宦海的長孫無忌自是拿捏得極為的到位。
“嗯?”
一聽長孫無忌這般說法,太宗冷厲的眼神立馬便掃了過去,極其不悅地便吭了一聲。
“陛下明鑒,子明年少才高,盛氣也自難免,竊以為若是多加錘煉一番,將來必可大用。”
長孫無忌一臉誠懇狀地解釋了一番,看似在為陳子明緩頰,可實際上麽,卻是在提議將陳子明打壓下去,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哼!這廝狂悖,朕看著也是煩心,輔機看丟哪去為宜,嗯?”
太宗雖是口口聲聲說要殺了陳子明,可那不過都是氣話罷了,真要他下殺手,自是舍不得,不過麽,倒是真的想給陳子明一個教訓,正是出自此等心理,太宗自不會反對長孫無忌的建議,隻是要說到如何安排陳子明麽,太宗卻又不免覺得有些棘手,無他,陳子明乃是大才,又屢立大功,驟然要貶其,還真有些個不好安置的。
“陛下明鑒,如今東征在即,各地也須得著重臣坐鎮,無論江南還是塞外,都須得有幹才方可,陛下擇一處安置也就是了。”
一聽太宗此言,長孫無忌心中自是大喜不已,不過麽,倒是不曾帶到臉上來,而是故作為難狀地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慎重其事地提議了一句道。
“江南?塞外?唔……”
太宗既是起了心要給陳子明一點顏色看看,對長孫無忌的提議自也就無甚異議,隻是安置的地兒一時間還沒考慮周詳而已。
“啟奏陛下,特進蕭瑀在兩儀門外求見。”
沒等太宗琢磨出個所以然來,卻見一名中年宦官已是匆匆從屏風處轉了進來,疾步搶到了禦前,緊著便躬身稟報了一句道。
“嗯……,宣!”
太宗此際正自心煩得很,本不待見蕭瑀,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見也不好,長出了口大氣之後,最終還是準了。
“諾!”
聽得太宗有令,那名前來稟事的中年宦官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著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寢宮,不多會,便已陪著麵色肅然的蕭瑀又從外頭轉了迴來。
“老臣叩見陛下。”
盡管瞅見了太宗臉色難看不已,然則蕭瑀並未有絲毫的慌亂,疾步行到了禦前,一絲不苟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時文不必多禮,且自平身好了。”
太宗盡自心情不好,可麵對著蕭瑀這等老臣,叫起的語調倒也還算平和。
“謝陛下隆恩。”
蕭瑀規規矩矩地謝了一聲,而後方才站直了身子,也沒等太宗說甚寒暄之言,便已是一拱手,麵色肅然地開口道:“老臣聽聞聖上下了詔書,欲召順陽郡王迴京,不知可有此事?”
“嗯,是有此事,朕想兒子了,叫泰兒迴京一行,乃人之常情罷,偏生陳曦那廝多事,硬是駁迴了朕的詔書,此獠無禮至極,朕斷不能容之!”
這一聽蕭瑀開口便問起了召李泰迴京之事,太宗的臉色當即便陰沉了下來,無他,在太宗看來,蕭瑀十有八九也是來諫止的,自是不想聽這等逆耳之言,這便緊著搶先定了個調子,試圖以此來堵住蕭瑀的嘴。
“陛下,老臣想問一句,究竟是何人提議讓您下此等詔書的?”
蕭瑀並未對太宗之言加以置評,而是神情凜然地發問了一句道。
“這個……”
一見定調子也堵不住蕭瑀的嘴,太宗可就不免有些心虛了,盡管不曾給出明確的答複,可望向長孫無忌的眼神裏卻是明顯地透露著要其趕緊出頭攔阻之意味。
“陛下,如此說來,這等蠢事便是司徒大人所提了?”
太宗的暗示是如此之明顯,蕭瑀又怎可能會看不到,也沒等長孫無忌出頭解說,他便已是聲線冷然地追問了起來。